sponsored links

莊子·齊物論·十七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曾幾何時,莊周在夢中化作一隻蝴蝶。那一刻,他感覺到無以言表的喜悅,自在地飛舞,盡情地享受。那一刻,他就是一隻蝴蝶,完全不知道莊周是誰。忽然醒來,卻發現自己是莊周,不是蝴蝶。為此莊周深感迷茫,究竟是我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我?誰又在誰的夢中?但最後都沒有想通,只明白了,我是莊也好,我是蝶也好,二必然是有所分別的。道化萬千,萬物永珍的分別就是道之物化。

莊子·齊物論·十七

隨記

鍾叔應在《念樓學短》中的譯文:

莊子晚上做夢,夢中自己成了一隻蝴蝶,在空中翩翩飛舞.十分自由快樂,一點也沒想到莊周是誰。霎時夢醒,卻還是原來的莊周,手是手,腳是腳,伸直了躺在床上。

莊子於是乎想道:我是誰呢?是我夢中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中成了莊周呢?這兩種情況,難道不是同樣都有可能發生的麼?

我剛才感到很快樂,是因為我成了蝴蝶,能夠在空中自由地飛用。這是兩腳落地的莊周從未體驗過,也根本不可能體驗到的。

蝴蝶和莊周是不同的“物”,感受才會不同。但“物”不可能水存,一黨也好,一生也好,總會要變化,要消亡。“物”如果“化”去了,感覺和意識等等一切還能不變嗎?

鍾叔應說,“稱死亡曰物化,自莊子始。”

“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無論周也好,蝶也好,二者必然有分別的。但這不過是世間萬物永珍的一種,萬物永珍的分別就是道之物化,道化萬千。

道分也,物成也,物成也,道毀也。

有分,物化。

由分引出物化,也就是說分是物化的關鍵。體悟物化,是體悟道化萬物,道演萬物,是體道。體會到為何分,分的過程;而逆反這個過程才能真正體會到為何齊。齊物論一篇是以分作結的,很神奇吧。

“一受其成形”即為“物化”。

物源於道,亦終於道。

物為道之一形。

“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與“使其自己也,鹹其自取”,一意各表。

物化的核心是分,分是獨特化、差異化,是“使其自己也”。

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就是一個多樣的世界、分的世界。

“分”與“齊”是兩個方向,“有”與“無”與之有對應。“有”是物化,有形有實,可知可感。“無”是道化,無形無實,無知無感。

莊子如何看待萬事永珍的,莊子的用詞是分。分是有區別的,不平不齊。表是分,根是齊。莊子還有一個詞是自。分是從源來看,而自就是從自己自身來看。

楊立華說,“醒來以後,驚覺自己還是莊周。與夢為蝴蝶時不同,此時的莊周,是知道‘昔者’的蝴蝶之夢的。然而,這裡的‘知’是值得懷疑的,因為無法證明自己此刻不在夢中。既然無法確證醒來後的莊周不在夢中,則無法確證此時的莊周不是蝴蝶所夢。”

那薇說,“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在形而上學統治的現代,作為理性動物的人,已然從地球上把自己的根割斷,並且努力地、奮勇地讓自己成為無根基的主體。他的哲學試圖引導人們從這種觀念中跳出來。”

那薇說,“從主體與客體相互對立的思維模式中脫離出來,跳回到人與天地萬物的共屬一體之中,即跳回到人生於斯,長於斯的天空下、大地上。”

莊子《寓言》篇說,“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莊子《寓言》篇說,“天均者天倪也。”

鄭開說,“莊子中的‘化’是指宇宙萬物的真實流程。”

鄭開說,“物處於不斷地流變轉化的過程之中,這個過程稱之為‘化’。”

鄭開說,“我們生生不息的生活狀態稱為‘化’,生命起始終結的整體過程也稱為‘化’。與此同時,生命生生不息所形成的軌跡,所謂“萬物之途”也稱為‘化’。”

鄭開說,“‘物’的的世界是一個婉轉流變的過程是萬化之途無限展開的過程。莊子選擇從比較大的視界理解具體的物和整個世界的關係,理解人的生命和宇宙間一切生命的關係,這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鄭開說,“莊子的‘化’不太容易與西方的語詞相對應,因為它講述的不是片段,而是整體的過程,即使是區域性,也是和萬化遷流的整體過程須史不可分離的。從個體的生命狀態看,‘化’講的是從生到死到整體;從宏闊的字宙圖景看,‘化’講的則是終始,是無限綿延的迴圈不已的過程。”

鄭開說,“很多哲學家認為‘化’是介於生和死之間的。”

這其實是一句廢話,所有的實在都處於生與滅之間,因為所有實在都是有限的。

兼濟道物。

孟子說,“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道不是一種不存在的想象與虛構的內容。它是真實的存在,但它是虛無的無限的。如果非要分唯物唯心,我認為是唯物的。因為它是被定義在客觀存在,只是一種最為特殊的存在。無是它被人用來形容的特點屬性,不是說它不存在。

天道不是精神或價值觀念,物為道之形。

莊子《知北遊》篇說,“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

鄭開說,“‘道’與其所派生的物是沒有界、沒有隔膜的。我們用‘派生’這個詞就是提示大家,‘道’與物本來就是自然而然地在一起的。”

齊是看到變化,看到不常,亦看到常。

如果逍遙遊是解放思想,那麼齊物論就是實事求是。

解放思想,就是開放。開放了才能有機會看到以無限角度看到的“實事求是”。

大家都說逍遙遊是追求精神自由之類的。但我覺得更偏重的是開放心靈,解放思想。

大家說齊物論是消除差異之類的。但我覺得是以無限的眼光看清世界的異與同,沒有要消除誰,是一個高緯度看待世界的方式,是高緯度下的“實事求是”。

有人說莊子不大把人放在心上,好像有點對,更有人說莊子是太把萬物放在心上了,好像也對。我折中一下,人其實是萬物的一種。莊子是把萬物放心上,也把人放心上的。只是他放心上的方式跟一般人有所區別而已。他是以無限之心放萬物,包括人。

有時候看一些寫的莊子文章,說什麼自由之類的。但行文流露出來的那種以人為中心的狂妄自大暴露無遺。那甚至都不是以人為中心了,那都以自己為天地的中心了。是那種完全忘記生命有限的這一事實,真把自己當成了無限。

在齊物論中,若以人的視野去看待,一切解釋都極為牽強。很多以人的視野進行的解釋都淪為了笑話。

以無限的視野去看齊物論,莊子在齊物論不過是實事求是的客觀而已。以人的視野難以看到。

內篇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到生命的有限、生命的死亡,那是要提醒我們要記起生命的有限性。這是莊子的很有特色的地方。

人生如夢是因為生命是有限的,而且只有一次。

思考生命為何有限能得到一切的因一切的果。

齊物的關鍵不在於心,在於實事求是,以宇宙的視野去實事求是,還原因心的狹隘造成的偏差。

鄧公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於形容齊物論,我認為是極為貼切的。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20

相關文章

“六”字的演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六和八”指的是什麼

“六”字的演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六和八”指的是什麼
一."六"字的演變 二."六"字的本義 三."六"字的現代含義 "六"字的筆畫數.部首.筆順和六的繁體字怎麼寫的演變: ...

北大前校長周其鳳《詩聯詞韻》:從這些“詞條”閱讀古代中國

北大前校長周其鳳《詩聯詞韻》:從這些“詞條”閱讀古代中國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最近,北京大學出版社和北京大學校友會聯合主辦的"筆墨·詩詞·人生:<詩聯詞韻:周其鳳墨跡選>新書對談"在北京舉行. 現場 <詩聯詞韻>收 ...

每天學成語

每天學成語
沉魚落雁 [注音]chén yú luò yàn (出處]<莊子•齊物論>:"毛 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 之深人,鳥見之高飛,麋鹿見 之決驟,四者熟知天下之正色 哉? [解釋 ...

《千字文》是如何誕生的?你可知隱藏在《千字文》中的前世今生?

《千字文》是如何誕生的?你可知隱藏在《千字文》中的前世今生?
但凡學書法之人,大都知道有多種版本<千字文>,可供我們學習書法時臨習.但是,你可知<千字文>是如何誕生的?你可知隱藏在<千字文>中的前世今生? 趙孟頫行書<千 ...

《錦瑟》鑑賞

《錦瑟》鑑賞
錦 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 ...

《周易》:用樂天知命,應對自己的後半生

《周易》:用樂天知命,應對自己的後半生
<周易>之中有句話:樂天知命,故不憂.所謂"樂天",就是知道宇宙自然的法則,合於規律,而"知命"就是知道生命的道理,當一個人瞭解了這些道理之後,自然 ...

“天地一指,萬物一馬”,莊子徹悟的生命奧秘,人自然活得通透

“天地一指,萬物一馬”,莊子徹悟的生命奧秘,人自然活得通透
"天地一指,萬物一馬",據說歷史上很多人就因為莊子這句話,直接開悟了.那麼,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奧妙呢? 大家好,歡迎來到蟬大俠國學頻道. "天地一指,萬物一馬"這 ...

國學成語故事(3)莊子:中國第一寓言大師之洸洋自肆

國學成語故事(3)莊子:中國第一寓言大師之洸洋自肆
國學成語,濃縮歷史精華:曲徑通幽,遇見不一樣的"中國".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 ...

人間世·莊子

人間世·莊子
一 顏回見孔子,欲辭行. 孔子問:"將往何方?" 顏回說:"衛國." 孔子問:"為何而去?" 顏回說:"我聽說衛國君王氣盛專斷,國 ...

《莊子》中三條魚的故事,道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值得深思

《莊子》中三條魚的故事,道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值得深思
<莊子>中有三條魚:一曰北冥之魚:二曰濠梁之魚:三曰江湖之魚 那麼,這三條魚究竟是什麼意思,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第一條魚:北冥之魚 <莊子>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 ...

日本能去小行星取樣,為何不能登陸月球?核心技術十七年無法攻克

日本能去小行星取樣,為何不能登陸月球?核心技術十七年無法攻克
2020年12月6日,我國的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完成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月球軌道自動對接,並且完成了月球土壤的封裝和轉移.而巧合的是,幾乎與此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也把它採集到的小行星 ...

10名教師獲“黑龍江省第十七屆希望工程園丁獎”

10名教師獲“黑龍江省第十七屆希望工程園丁獎”
近日,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面向全省開展"黑龍江省第十七屆希望工程園丁獎"評選工作.透過各地(市).縣(區)團委積極配合層層推薦,經評委會初審.終審,嚴格評議決定授予田曉兵等10 ...

莊子:很治癒!一個抑鬱者的求道經歷,凡是能夠走出來的都不一般

莊子:很治癒!一個抑鬱者的求道經歷,凡是能夠走出來的都不一般
抑鬱的人自古有之.在莊子<讓王>篇開篇提到堯本想禪讓天下給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說"我現在有幽憂之病,沒有心思和閒暇時間來治理天下,實在對此不感興趣."文中的"幽 ...

《莊子》:人生常為者未必有為,無為者反而大為

《莊子》:人生常為者未必有為,無為者反而大為
一. 人生常為者未必有為,人生無為者反而大為.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衡量事物,並且期望用自己的主觀行為,使人生越發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這樣的"常為"之心,未必會給人 ...

《莊子》:人生無善無惡,一切本為自然

《莊子》:人生無善無惡,一切本為自然
一. 人生世俗之間,本不存在所謂好壞,但是有了立場.標準.意識之後,才有了關於好壞的感受. 我們總是在站在自己的立場,拿自己的主觀意識將世間事物區別為好壞和得失,但是換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一切都是主觀所 ...

《莊子》:走出思想的偏見,通達自由的本源

《莊子》:走出思想的偏見,通達自由的本源
一. 人生最大的囚籠,就是自身思想上的偏見. 在人生中,真正約束一個人的並不是外在的任何事物,而是思想之中存在無形的枷鎖,這個枷鎖就是取決於自身對問題的一種執著. 每一個人都有追求,每一個人都更有執念 ...

川劇《草鞋縣令》《烈火中永生》入選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展演

川劇《草鞋縣令》《烈火中永生》入選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展演
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將於2021年10月9日至28日在武漢市舉行. 今日,記者獲悉,由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演出的川劇<草鞋縣令>和成都市川劇研究院 ...

莊子的“聽之以氣”
在<人間世>篇解釋"心齋"時,莊子有"三聽"之論:"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 ...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中)
住在南華山附近的農戶,也有一些人知道莊生是一個逃避名聲的隱士,紛紛前來弔喪,但是到底不比城市熱鬧. 到了頭七那一天,有一個德才出眾的少年,臉蛋白淨,嘴唇紅潤,英俊瀟灑,風流倜儻.衣著華麗,穿著紫色繡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