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這項從“0”到“1”的突破靠的竟是馴化野生水稻?

水稻是全球一半左右人口的主糧

當前栽培的水稻,往上溯源

祖先都是7000到1萬年前的二倍體野生稻

我國科學家透過快速從頭馴化策略

創制了全新的水稻材料

有望開闢一條野生植物馴化新道路

為緩解世界糧食危機

提供了一種可行的策略

前不久,基於在作物育種上的貢獻

這項關於水稻的重大原創成果

入選202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我們採訪了主持該研究的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研究員李家洋院士

水稻馴化的得與失

農作物馴化是農業文明起源的重要標誌。經過漫長的馴化,野生植物中符合人類需求的性狀被保留下來。

馴化改良後,作物的產量更高了,適用種植範圍更廣了,但這一過程使得遺傳多樣性的大量減少,一些重要基因資源的丟失。

“營養不夠施肥,生病了打藥,農作物被呵護得這麼好,久而久之,很多基因就丟失了,對環境的耐受能力也下降了。” 李家洋解釋,目前農作物品種變化很快,一些種質資源沒有了,就再也找不回來。

這項從“0”到“1”的突破靠的竟是馴化野生水稻?

李家洋院士在檢視野生稻

與傳統農業是多樣化品種小規模種植不同,現代農業高產品種的單一化、同質化種植的模式,不僅削弱了農業生態系統多樣性,還引發土壤、水汙染等環境問題。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預計到2050年,全球糧食生產應在當前基礎上增加50%才能滿足需求。

一邊是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另一邊是作物遺傳多樣性持續降低,面對雙重壓力,李家洋表示,如何改良品種,進一步提高作物單產,是農業科技界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過去,科學家在二倍體栽培稻的基礎上,培育出了一系列優異的水稻品種。然而,除了二倍體栽培稻,稻屬還有其他20多種野生植物。

按照基因組特徵,這些野生稻屬分成11類,包括6類二倍體基因組和5類四倍體基因組。其中,CCDD基因組異源四倍體野生稻有天然的雜種優勢,此外,生物量大、環境適應能力也強。

為什麼不能在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基礎上,從頭馴化一種全新的水稻?瞄準這一前人從未涉及的領域,李家洋帶領團隊希望培育出產量高,環境適應好的新水稻。

從“0”到“1”的重要突破

雖然異源四倍體野生稻種質資源優勢明顯,馴化潛力和開發空間大,但它也存在一些致命的不足。比如,種粒小、易脫落,花期短等,這些缺陷使其無法進行農業生產。

野生稻受株型、花期、育性等影響,透過實驗室馴化、改良起來也困難重重。

經過多年攻關,李家洋團隊提出了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策略,破解關鍵技術難題,創造了世界首例重新設計與快速馴化的四倍體水稻材料。這是水稻育種從“0”到“1”的重要突破。

這項從“0”到“1”的突破靠的竟是馴化野生水稻?

田間種植的異源四倍體野生稻

具體來說,馴化策略分為四個階段。在第一階段,該團隊與國內外同行合作,收集到28份異源四倍體野生稻資源,並從中篩選出一份高稈野生稻資源——多倍體水稻1號(PPR1)。

在第二階段,建立了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技術體系;在第三階段,進行品種分子設計與快速馴化;第四階段則是推廣應用新型水稻作物。

經過催PPR1中同源基因進行基因編輯,團隊成功創制了落粒性降低、芒長變短、株高降低、粒型變長、莖稈變粗、抽穗時間縮短的各種基因編輯材料。

這項工作證明,從頭馴化四倍體野生稻在策略上是可行的。

“參照設計路線圖,我們將用5至10年完成示範材料。”李家洋說,之後,再用5年左右,培育可用於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抗高效新水稻作物。

這項從“0”到“1”的突破靠的竟是馴化野生水稻?

野生稻馴化示意圖

從野生稻到老百姓種的栽培稻,過去用了7000到1萬年的馴化。如今,應用新方法,水稻從頭馴化可能縮短到幾十年甚至幾年。

多倍體化是植物最重要的進化事件之一。從二倍體向多倍體演化過程引入了新的遺傳資訊,因此該馴化策略,還有利於從種質資源角度,保護生物多樣性。

翻開作物育種新篇章

這項研究不只是對水稻有價值。證明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策略高度可行,對未來創制培育新的作物種類具有重要意義。

李家洋介紹,包括小麥和燕麥等糧食作物,菸草、棉花和甘蔗等工業作物在內,許多重要作物都是異源多倍體,它們大多數是天然的異源多倍體物種。

然而,由於人工誘導異源多倍體作物難度大、時間長、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許多有價值的種質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由於極大壓縮了作物馴化時間,該方法為農業產值高、遺傳背景複雜、馴化潛力大的野生植物的快速馴化開闢了道路,進而為緩解世界糧食危機提供了一種可行的策略。

這項從“0”到“1”的突破靠的竟是馴化野生水稻?

李家洋團隊成員,從左至右分別為餘泓、張靜昆、孟祥兵

不過,專家表示,仍有相當一部分野生植物無法實現組培再生和基因轉化,這阻礙了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技術應用到其馴化中。此外,有些野生植物存在生殖障礙、基因組不穩定等問題。

攻克這些問題,必須依靠植物基礎科學研究的理論創新和技術突破。從頭馴化更多新作物,科技界還要很多工作要做。(喻思南)

來源: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眾號

分類: 情感
時間: 2022-02-13

相關文章

四川最有名的8道經典菜,麻辣鮮香,開胃下飯,中秋在家做超好吃

四川最有名的8道經典菜,麻辣鮮香,開胃下飯,中秋在家做超好吃
川菜是最流行的菜,人們吃起來麻辣鮮香,開胃下飯,川菜可謂是一路火遍了大江南北,已成為中國八大菜系中的一枝獨秀.麻辣是川菜最原始的魅力,讓人吃得痛快,辣得迴腸蕩氣,麻得九曲迴轉.下面就分享8道最經典的川 ...

四川最出名的8道名菜,香辣過癮,開胃下飯,自己在家做也超好吃

四川最出名的8道名菜,香辣過癮,開胃下飯,自己在家做也超好吃
川菜可謂是一路火遍了大江南北,作為一個湖北人,蓉兒也是對川菜有著情有獨鍾的喜愛,下面就分享8道最經典的川菜,自己在家做也超級好吃哦! 麻婆豆腐 [ 食材清單 ] 牛肉 嫩豆腐 大蒜 鹽 豆瓣醬 菜籽油 ...

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劉桂英:解放後交代過往,親戚朋友見她都躲著走

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劉桂英:解放後交代過往,親戚朋友見她都躲著走
2014年9月3日,重慶三峽博物館抗戰歲月陳列館對外開放,在第三個展廳裡,擺放著三支手電筒. 中間的那支手電筒,就來自於走出野人山的劉桂英,她是中國遠征軍唯一一個走出野人山的女兵. 劉桂英捐贈的手電筒 ...

為什麼出了五服不是親戚?你知道五服是什麼嗎?

為什麼出了五服不是親戚?你知道五服是什麼嗎?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久在異鄉漂泊之人,在遇見同鄉來客時,最為迫切的就是打聽故鄉的事情.而在這些故鄉事中,最讓人牽掛的無非就是留在故鄉的親戚們.中國唐代學者孔穎達曾有註解,親指族內,戚言族外.親戚一 ...

秋天,我家的晚餐不馬虎,有葷有素,營養均衡,孩子愛吃不挑食

秋天,我家的晚餐不馬虎,有葷有素,營養均衡,孩子愛吃不挑食
秋天,我家的晚餐不馬虎,有葷有素,營養均衡,孩子愛吃不挑食. 家裡有孩子的父母,除了對孩子學習方面的培養,另外在孩子的飲食方面都會非常重視,在日常三餐中,都會注意葷素搭配合理,營養均衡,培養孩子的良好 ...

自從知道電飯煲可以做叉燒,我家隔天就做一鍋,甘香肥美,太香了

自從知道電飯煲可以做叉燒,我家隔天就做一鍋,甘香肥美,太香了
叉燒肉是粵菜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道菜.在很多粵式餐廳或者飲早茶的地方都能見到它的身影.飯店裡面做叉燒很有講究,對內行人來說叉燒有分兩種,但是今天要分享的家常做法,省去一些繁瑣步驟,只做家人愛吃的口味.一隻 ...

孩子是飯渣,餓一頓真的有用嗎?教你8個步驟

孩子是飯渣,餓一頓真的有用嗎?教你8個步驟
一個全職爸爸寫在最前面的話 孩子1-2歲的時候,吃飯的問題簡直快把我逼瘋了,給她講了很多大道理,多次把孩子罵哭,自己心裡也一肚子氣,那種鬱悶.無奈和絕望,相信很多家長則會感同身受. 在網上也看到很多寶 ...

未來我家,就要像她家這樣裝修,室內簡潔大方,溫馨舒緩很喜歡

未來我家,就要像她家這樣裝修,室內簡潔大方,溫馨舒緩很喜歡
我是從2018年就開始打算裝修,因為疫情的原因一直拖到現在也沒有裝,這次終於下定決心,打算今年10月份開工,在裝修前,不論是裝修流程還是如何避坑,我都做了充足的準備,就是為了後期動工起來更加順利. 就 ...

和一位很有錢的親戚聊天后總結的感想和收穫(上)
今天跟一位親戚喝茶聊天.他現在在深圳混得非常不錯.是名副其實的有錢人. 跟他的聊天的過程中,很容易感受到有錢人的思維跟普通人的思維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一.視野要寬廣:時間比金錢值錢 親戚的兩個都上大 ...

姥姥餵飯的專屬表情包,被媽媽記錄下來,網友:這表情包全國統一

姥姥餵飯的專屬表情包,被媽媽記錄下來,網友:這表情包全國統一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 ...

王海軍:插隊十年,她結婚生子一路走來

王海軍:插隊十年,她結婚生子一路走來
王海軍 新三屆2 2020-08-29 原題 插隊紀實 作者 | 王海軍 老編的話: 文革名人王力女兒王海軍,在內蒙古插隊10年並與當地農民結婚成家.1978年王海軍考入內蒙古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後繼 ...

你給我的羊呢
你給我的羊呢? 作者:王啟超 節後上班沒啥事兒,隔壁劉哥和幾個圈裡朋友來我辦公室喝茶聊天,本來是聊電影<長津湖>裡志願軍戰士吃凍土豆的,一談到吃就聊起了國慶節的聚餐,劉哥給我講了他國慶節聚 ...

三七的故事

三七的故事
三七,是人間的靈丹妙藥.許多病只要吃上一點三七,都能治好. 傳說,三七本是無價神藥.是誰帶到人間來的呢?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老君山下有一間竹瓦蓋的樓房.樓下關牛,關馬:樓上住著,一家三 ...

我用中醫中藥給貓治病記

我用中醫中藥給貓治病記
#打卡美好生活# 中醫博大精深,療效顯著,不僅可以給人治病,也可以給貓治病. 一親戚的折耳貓,我每次看見它,都是緊鎖眉頭.愁眉苦臉的.有一天去她家玩,看見貓一隻腳提著不敢著地,我一看就知道它是被遺傳性 ...

民間故事:劊子手吃喜宴,見賓客雙腳離地,他掏出斷刀救下新郎

民間故事:劊子手吃喜宴,見賓客雙腳離地,他掏出斷刀救下新郎
明朝正德時期,蘇州吳縣有一民家叫鄭阿公,他年近六旬身體非常硬朗.年輕的時候就膘肥體壯,並且長得凶神惡煞,稚童看見他就會嗷嗷大哭.正因為如此,他被縣衙看中做了劊子手,按照規矩行刑到九十九人之後,他金盆洗 ...

上門的老裁縫

上門的老裁縫
十月過後,又得翻箱倒櫃地倒騰,每年一次的"換季"是慣例. 開啟一隻樟木箱,余光中突然撞見了箱子底下的一抹綠.啊呀,我竟然跟這件綠色的凡立丁絲棉襖久違了.對衣物的"斷舍離& ...

青島農村老兩口的晚餐,在朋友圈火了,網友:吃不起,家裡有礦

青島農村老兩口的晚餐,在朋友圈火了,網友:吃不起,家裡有礦
導語:青島農村老兩口的晚餐,在朋友圈火了,網友:吃不起,家裡有礦!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負.八月十五前後正是玉米.花生豐收季,掰玉米和拔花生是年輕人的"噩夢&qu ...

民間故事:老漢被趕出家門,好心小夥接回家住,三年後富甲一方
話說古時候在紹興府山陰縣,有一個叫李良的年輕小夥.李良是個苦命的孩子,他母親在生他時,因難產過世.父親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到七歲,也因病去世了.李良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村裡幾乎每戶人家的飯碗他都端過. 李良 ...

第二次結婚
1 紫怡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就這樣經歷了第二次結婚,想想三年前離婚時就篤定不想再結婚了,這次婚禮應她的要求,只是簡單地請了雙方比較親密的親戚朋友過來吃頓飯. 回到家,紫怡和往常一樣安排兩個孩子洗澡.睡覺, ...

晚上炒了一盤豬肝,好吃到流口水,鮮香嫩滑無腥味,做法簡單

晚上炒了一盤豬肝,好吃到流口水,鮮香嫩滑無腥味,做法簡單
晚上給兩個孩子做飯,炒了兩道菜,其中有一道是爆炒豬肝,好吃到流口水,鮮香嫩滑無腥味,兩個孩子搶著夾菜, 還一個勁地跟我說:媽媽,這道菜好吃. 豬肝是指豬的肝臟,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也是最理想的補血食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