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旅遊板塊連漲了幾天,相關指數從去年年底到現在上漲了20%,可以看出,市場對於旅遊航空的恢復非常樂觀,對於這個行業,我們觀點是因為確定性不足,疫情何時結束仍然是個未知數。但從我們拿到的內部資訊來看,今年十有八九可能會放開疫情的管控,當成一般流行病去處理,也就是說,疫情很可能會在今年結束。最近也有一個重大訊息,輝瑞的特效藥得到我們的緊急批准,這個事可能意義重大,如果能夠用口服藥來治療,到處都能買到的話,那麼基本上也就可以自己防治了。就不必再動用公共資源了。 那麼這對於旅遊行業,可能是一個重大利好,前幾天的上漲,可能就在反映這個利好。
先看看假期的出遊情況,2022年春節假期國內旅遊人數為2.51億人,還沒有2021年春節人多,這相當於2019年同期的七成水平,而旅遊收入2892億元,也是同比減少了3.9%,相當於2019年的56%,換句話說,從今年春節旅遊情況來看,是十分不理想的。
從型別上看,今年旅遊以短途旅行為主,說明為了響應國家“就地過年”號召,老百姓大多數出行,是在城市附近的旅遊景點,像北京附近的景區,古北水鎮等,客流收入恢復狀況已經達到了19年的120-130%,上海客流量表現比較突出,達到了疫情前270%。其他景區恢復狀況都一般,高的能有19年的40%,低的也就個位數水平。
而酒店業務還不錯,從去哪網平臺公佈的資料來看,2022年春節酒店預訂量,是21年的近4倍,其中絕大部分是短途旅遊、核心城市周邊度假酒店貢獻的。而春節資料有驚喜,並不代表反轉,在疫情反覆下,酒店業務還是面臨很大壓力的。
出境遊方面數據依舊很差,這個無需多言,想必大家都有這個感受。出國都是萬不得已,現在也沒人敢說出國去旅遊。
再一個就是免稅,免稅方面資料還是不錯的,春節期間,海南10家免稅店總銷售額為19.8億,同比增加了144%,增長邏輯也很清晰,出不去國外,國內免稅銷售額就會增加,再加上海南免稅品種越來越多,如果疫情恢復,這方面消費還會有不錯的增長。但有一點不確定因素,不少品牌商在疫情期間,面臨較大的銷售壓力,開始了低價傾銷,這也會導致免稅商降低價格折扣,進行促銷,最終雙方的博弈會影響公司毛利,去年四季度就出現了這種狀況,相關公司業績也受到了影響。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個股投資建議
業績方面,免稅龍頭21年業績快報顯示業績有54-66%的增幅,依舊保持了高增速,但四季度會面臨較大壓力,原因就像剛剛所說,客流量下降,公司存在打折促銷狀況,再加上年度費用計提,影響了公司的業績。酒店龍頭恢復狀況不錯,不少龍頭已經扭虧為盈,但四季度疫情又有所反覆,會拖累不少公司的業績。主題公園公司很多核心園區一直處於關閉狀態,預計四季度業績承壓也很嚴重。航空公司基本上都是大幅虧損,沒有賺錢的,而且暫時看不到扭轉跡象,流量不行,油價還高,這都是航空公司的致命傷。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個股投資建議
龍頭公司因為虧損,市盈率都是負的,所以PE基本沒有參考價值,拿PB來看,行業處於60的百分位水平。我們可以算筆賬,保守估計今年旅遊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機率有40-50%,樂觀情況有70-80%,平均一下,也就是60%機率,跟現在的PB百分位基本對應。而且疫情前PB也基本就在這個水平上,2019年2月時,估值水平甚至比現在更低。
旅遊行業在去年2月就有一波反彈,當時也是建立在疫情減弱的預期上,市場拔高了一波估值,PB竄到了6以上,但後續事實證明,疫情遠沒結束,所以邏輯被證偽後,估值又重新跌了下去,這跟這段時間的反彈其實很像。
如果要想投資旅遊業,一定要找那種,你認為能復甦,而別人都認為復甦不了的時候,找到這種預期差,才能夠獲得收益。但現在情況完全相反,大家都想著要復甦了,而實際上,能不能解除疫情管制,現在可能還是個未知數。所以我們其實並沒有足夠的把握。另外,即便放鬆疫情管制,可能也不會很快回到原來的狀態去,起碼大家心理上來說,還是心有餘悸的。所以,這可能需要有個過程。而且可能還會比較漫長。所以對於沒有把握的東西,我們傾向於先不碰。特別是最近,解禁的預期升高,刺激了旅遊之後,短期就更不能碰了,甚至可以反向賣一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