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學會熱衷於接受新的觀點和看法,保持康碩的身心狀態,培養靈動的思維,並對人生信仰產生持久狂熱的追求。
急於求成始終是不能產生大的成就的,18歲那年,對金錢有著痴迷的追求,現在回頭想想,一定是對這兩年有所誤導的,利用閒暇時間去參與社會實踐在任何時間都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如果相比於能夠和教授老師交流相處,它一定是不值一提的,或許是處於經濟基礎的侷限性,但從我本身看來,入淘寶,去菜划算,從事餐飲,培訓輔導,做禮儀,中介。我認為一定是過大於功的,分心乏術是我最大的感受。
社會是金錢的土地,只要你願意耕耘,願意勞作,我們都會滿載而歸,只是分著不同的程度,不同的級別和速度。
20年我產生了本科畢業直接進入社會打磨的危險想法,但他也有很充足的理由——隨波逐流。但生活中哪個舉動都能被賦予最充足的理由,在學校中我們能為成績找一個作弊的出路和由頭,儘管在某種程度上那是司空見慣的。
21年,我逐漸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想法,並樹立了新的信念,其實,行行業業皆如浩瀚的知識汪洋。我們並不能以轉行去逃避困難,這種想法或早或晚都會給自己造成重大挫折,或者說造成自己的平庸。
就像魯迅說過的,直面慘淡人生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社會並不是透明化的社會,生活也有自己的隱私,但那也並不影響任何一個人以絕對壓倒性的優勢戰勝,因為在太陽面前,任何光束都是不具有對抗力。任何人都無法預測以後從事什麼工作,但關注風聲是無益於眼下的,甚至是有所損害的。
於是沉心研讀便是我給自己樹立的新的征程。在寶貴的大學生涯中,任何集中注意去思想的人事都不再將對下一秒產生意義,或者說眼下是遠遠高於當時,生命的高階形式永遠是昂揚奮進,開拓進取,並貫徹終生。
也許幾年成就不了壯麗人生,但若以終生為期限,我想那時門前一定是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