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立春節的最後一天了,明天是2月19號,農曆正月十九,雨水節氣在北京時間2月19日0點42分50秒準時到來。雨水節氣就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預示著氣溫升高,降雨增多。
如果說立春節氣拉開了春天的序幕,那麼雨水節氣的到來,就預示著已經跨進了春天的大門,天氣由冷變暖,乍暖還寒,此時的氣溫很不穩定,忽冷忽熱,時常會下起毛毛細雨,那麼雨水節氣下雨有啥預兆呢?咱們一起來看看老祖宗是怎麼說的。
1,雨水日下雨,預兆成豐年
明日雨水,雨水節氣下雨對收成有什麼預兆呢?咱們來看看這句諺語是怎麼說的。
“雨水日下雨”雨水節氣是春天的第二個節氣,一般在公曆的2月18日或19日到來。雨水,顧名思義就是開始下雨的節氣。那麼雨水節氣下雨好嗎?對農作物有何影響呢?
“預兆成豐年”,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雨水節氣當日下雨,就預兆著糧食能獲得大豐收,可見雨水下雨是好預兆。老話說:“春雨貴如油”說明春天的雨真的很金貴。
2,雨水明,夏至晴,雨水雨,夏至陰
上面一句說了雨水節氣下雨是好預兆,糧食能獲得豐收,下面咱們來看看雨水節氣的天氣對夏至有啥影響。
農諺說:“雨水明,夏至晴,雨水雨,夏至陰”“夏至”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0~22日到來,夏至代表盛夏到來,在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就進入三伏天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此時夏季的作物也進入生長旺季,需水量很大。
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如果雨水節氣比較明亮,也就是天氣好,沒有雨雪,那麼到了夏至時就是晴天;如果雨水節氣下雨,夏至時天氣就會是陰天,說明雨水多。上面我們已經說了夏至時的氣候特點和農作物的需水情況,由此可見,雨水節氣下雨是好事,預兆著夏至雨水多,可以滿足作物對水分的需求。
3,雨水有雨,一年多雨
這一句咱們來看看雨水節氣下雨對這一年天氣的影響。
農諺這樣說:“雨水有雨,一年多雨”如果雨水節氣當天下雨,那麼這一年就會雨水較多,這裡說的雨水多並不是說過分多,而是有風調雨順的意思,說明這一年是個好年景。
還有俗語說:“雨水連陰雨,五穀堆滿倉”“五穀” 即稻、黍、稷、麥、豆 泛指糧食。如果雨水節氣下雨,這一年的糧食就能獲得豐收,把家裡的糧倉都堆得滿滿的。
總結:
農村老人經常說:“雨水,雨水,宜雨不宜晴”說明雨水節氣下雨比晴天要好,從以上俗語也可以看出,雨水下雨,這一年就會風調雨順,糧食豐收;雨水節氣晴天,這一年就會幹旱少雨,糧食減產,對農民朋友來說,還是希望雨水節氣能下雨。
今天是立春節氣最後一天,明天就是雨水節氣了,中央氣象臺預計,明天很多地方都會下雨,看來今年是個豐收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