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的成飛和沈飛兩大殲擊機制造商,很多人就會想到他們的暱稱“成洛馬、沈霍伊”,前者代表了成飛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長為和全球最大軍火商——美國落馬一樣的世界級先進殲擊機制造商,而後者則或多或少有一點在說,沈飛雖然是我國第一個殲擊機制造商,但是沈飛這麼多年了一直在基於蘇27SK研發衍生機型,在開拓創新方面沒有成飛那麼激進。
的確沈飛從1997年開始國產組裝殲11A戰機開始,時至今日雖然沈飛自主研發的殲35隱身戰機已經在試飛之中,但是回顧過去三十年的風風雨雨,沈飛在創新能力上顯然沒有多大提升,現役的殲11B、殲15、殲16都離不開蘇27SK的氣動平臺。
當年在競標五代隱身戰機時研發的殲14,也因為繼續沿用了蘇27的氣動設計,而敗給了成飛的殲20,後面雖然自主研發了FC31隱身戰機,並經過多次改進升級到了最新的殲35,但是在殲35身上,依然在氣動設計上沒有多大的創新,以至於外界都認為沈飛的殲35氣動佈局是抄襲美國發35隱身戰機的。
反觀成飛,雖然早期的時候,還主要承擔沈飛剝離出去的殲7戰機制造任務,但是光是在殲7身上,成飛就大膽創新研製了多款改進型號。
同時其自主研發的殲10戰機,更是讓成飛熟練掌握了鴨式氣動佈局的優勢,而後成飛在熟練掌握鴨式氣動佈局後,再次研發了世界上氣動設計最強的殲20隱身戰機。可以說成飛在過去三十年間,透過殲10的成功、殲20的超越,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先進戰機制造商,但是沈飛似乎卻沒有這麼快速。
其實不然,因為對於整個中國空軍和海軍而言,沈飛的重要性也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說是沈飛讓中國與世界先進水準縮小了30年的差距,而成飛則讓中國在先進戰機領域至少超越世界10年以上。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沈飛國產化蘇27SK之前,我國從未裝備過雙發重型戰機,那麼時候最先進的戰機也就只有沈飛基於殲7基礎上研發的大改版殲8戰機,所以沈飛成功將蘇27SK國產化後,帶來的最為明顯的優勢就是無論是空軍還是海軍,終於具備遠航程、大載彈量優勢,以及前所未有的更大防禦攔截範圍了。
特別是在千禧年前後,面對周邊國家開始大量裝備先進的F15、F16戰機後,對於我國而言,如果我們沒有沈飛國產化的殲11A戰機,就不可能真正的守衛祖國疆土不受侵害。
包括後面我國從烏克蘭購買了一艘半成品的瓦良格號航母,準備發展屬於我們自己的航母時,沒有核心的艦載機一切都是空談.而這個時候,沈飛主動站出來,借鑑蘇聯時期發展蘇33艦載機的原型機T-10K-3後,研製了屬於我們自己的殲15艦載機,殲15雙發重型戰機的優勢,使得遼寧艦的遠航作戰範圍更大,讓我國海軍得以真正地走向遠洋,成長為藍水海軍。
同時面對戰爭模式的不斷轉變,國內現役的殲轟七和進口的蘇30雙發多用途戰機,都已經準備退役之際,沈飛也是及時地頂上去,基於殲11BS戰機,研發了我國第一款雙發重型多用途戰機殲16,不僅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保證了更新換代。更重要的是殲16無論是基礎平臺所具備的遠航程、大載彈量優勢,還是其裝備的先進航電優勢,都在用事實、用資料提升了我國對地對海攻擊作戰的新高度。
當然再說回成飛,如果說沈飛的存在讓中國海空軍保證了穩健基礎,那成飛的存在則真的讓中國空軍,成長為了世界級的強國空軍。因為一個國家的強大,不能只看其經濟發展,不能只看其基礎民生、海外貿易,更要看其是否具備保護這些產業穩步發展,不受任何外敵侵害的強軍部隊是否真的存在。
沈飛雖然研製生產的殲11B、殲15、殲16都補齊了中國在相關戰機領域的空白,但是面對世界他國已經裝備了更先進的隱身戰機,所帶來的巨大壓迫和防禦空白。成飛的殲20出現,才將我國的先進戰機領域不足補齊的同時,殲20自身的優異效能表現,更是讓包括和其同級別的F22、蘇57黯然失色。
三款戰機都是定位於國土防禦截擊作戰的雙發重型空優戰機,因論氣動設計,F22還是常規氣動佈局,蘇57則是基於常規氣動佈局基礎上,增加了一對隱藏式鴨翼設計,但是整體上還是常規氣動佈局,而殲20不光采用了制空作戰優勢天生明顯的鴨式氣動佈局,同時殲20在氣動佈局上還大膽創新,整機採用了多達八個氣動翼面,進一步提升了其超機動格鬥作戰能力。
同時殲20的航電系統也是非常的先進,美國F22隱身戰機使用的還是架構傳統的封閉式航電架構,不僅運算速度慢,而且封閉式結構設計使得其不僅不能整合外接其他電子裝置,而且也不能進行升級更新,俄羅斯的蘇57航電系統就別提了,因為俄羅斯的航電一直是劣勢,這一點從其航電系統僅有雷達和紅外搜尋系統就能看出。
反觀我國的殲20不僅同時裝備了機載相控陣雷達、ETOS光電掃描系統、EODAS光電合成孔徑系統,以及特別機密的側視雷達和主被動干擾系統等多個航電主被動系統,同時殲20的航電採用了開放式結構設計,不僅能夠外接其他電子裝置,而且也具備後期隨時升級更新的優勢。
所以從客觀事實角度來說的話,成飛和沈飛雖然給人的評價似乎一直是,沈飛在創新領域不如成飛激進等等,所以似乎顯得成飛超越沈飛後,沈飛的重要性已經不大。其實不然,對於當前以及未來的整個中國軍隊而言,成飛和沈飛的存在都缺一不可,一個是雙方共同競爭,才能夠為我國研製出更為先進的殲擊機,長期保證我國的國土防禦攔各方面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步;同時沈飛的平穩和成飛的激進,恰好形成互補,反而能夠共同提升我國的整體航空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