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濟卦是最後一卦,剛好是既濟卦的顛倒,也是64卦中唯一六爻皆不當位的卦,意味著一切事物都要重新開始。
龔自珍有首詩:“未濟終焉心縹緲,百事翻從闕陷好。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餘情繞。”這首詩看起來有點失意,有點憂傷,實際上是從未濟卦中體會到了一種哲理:從未濟當中求既濟,夕陽也可以變成朝陽。失敗和成功是相對的,缺陷和完美也是相對的,只要是相對的事物,都可以轉化。
《未濟》卦: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釋文:亨通。但若像狐狸渡河,將近上岸時又沾溼尾巴,則沒有好處。
初六:濡其尾,吝。
釋文:狐狸過河弄溼了尾巴,危險。
九二:曳其輪,貞吉。
釋文:大車被拽住了車輪子,持正自然吉祥。
六三:未濟,徵兇。利涉大川。
釋文:事未成功,盲目冒進必有兇險,但利於泅渡大河。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
釋文:守持正道自得吉祥,悔恨也已消除。以雷霆之勢討伐鬼方,三年獲勝而被大國封為諸侯。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釋文:守持正道自得吉祥,絕無悔恨。君子光輝品德,能為民眾所信服,吉祥。
上九:有孚於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釋文:對成功充滿信心,而飲酒慶賀,沒有過錯。若是縱酒狂歡導致渡河沾溼頭部,那麼即使充滿信心也會失敗。
觀象解卦:卦象為火在水上,這種現象很少見,但也不是沒有,像油在水上燃燒,反映的就是這個卦象。
觀事解卦①:《太平廣記》記載,唐昭宗在位時,燕國的軍隊進犯趙國的北面,趙王剛要選將領去抵擋,就有兩位叫陳立和劉乾的勇士來投名帖,說他們願意率領五百名士兵前去俘獲敵軍的首領,趙王看他們勇敢就批准了。臨行之前,劉幹找到當地一位出名的算命先生黃賀佔算,得到了未濟卦,動爻為九二爻。黃賀對劉幹說,你這次出征定會凱旋而歸,趙王也必定賞賜你車馬等物,中間雖然會有些阻礙,但是不用憂慮。果然陳立和劉幹夜襲燕軍取得成功,燕軍落荒而逃,但陳立戰死。凱旋後,趙王非常高興,就要賞賜劉幹車馬珠寶布帛。但有太監卻說勝利的功勞都是戰死疆場的陳立所有,不關劉乾的事。趙王的母親聽說後說:“不是必須戰死在沙場才算效忠,活著保衛國家才是最好的效忠。”於是她又賞給劉幹若干財物,並將其提升為中堅衛士。
觀事解卦②:季歷是周王古公亶父的兒子,古公亶父為了不與戎狄相爭而遷都周原,就進入了商朝的勢力範圍,周成為了商屬國。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古公亶父讓自己兒子迎娶商王室的女子為妻。季歷娶了商王室的貴族之女,並生下了兒子姬昌,使周與商之間有了姻親關係。
當時對商朝威脅最大的鬼方則來自於西北方,在商的東面還有東夷時常騷擾,使商朝非常頭痛。由於周位於商的西面,又是從戎狄聚居區遷移而來,有很強的戰鬥力,商朝就將周當做了西面的盾牌,而周為了依附大國,也願意為此效力。
不久武乙駕崩,文丁即位。對於季歷的征伐行為,文丁主要以任命的方式來給以獎勵。如當季歷征伐餘無取得勝利時,文丁就封他為“牧師”,這個官職高於諸侯,為諸侯之長,具有代商王征討的權威。後來季歷又征伐戎狄,捷報頻傳,又被加封為“侯伯”,在異性諸侯中是最為榮耀的了。
權力的擴張,使文丁開始猜忌起季歷來,逐漸強大的周也成為了眾矢之的。在眾人的挑唆中,文丁將季歷關進了監牢,三天後,季歷就死在獄中。
季歷死後,其屍體被運回周,此時姬昌已經成年,他即位成為周文王。姬昌將父親埋在了楚山下,但不久一股泉水就沖壞了季歷的墳墓,將棺木露了出來。姬昌並沒有慌張,他說這一定是父親還想再見見臣子們,這是季歷含冤而死的證明。於是他下令開棺,讓臣子百姓都來瞻仰,以此為國恥,三日後才將季歷重新安葬。從此之後,周國的目標就是取商而代之,周文王姬昌則是滅商的重要人物。
啟示之一:面對不可知的未來,要耐心的觀察周圍形勢的變化,保持穩定,堅持走下去,才能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結果會怎樣。勇敢地面對困難與挑戰,把握住局勢的變化,只要努力,就有可能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在學習中,沒有到成績出來的那一刻,誰也不知道誰是勝者,現在不用想太多,最重要的是認真準備,只要準備地充足,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就會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在工作中,逆境與順境也是交替出現的,當身處逆境時,也是順境來臨的一個前兆,一定要咬緊牙撐下去,只要度過了眼前的“寒冬”,“春天”就一定會到來的。
啟示之二:事情往往離成功越近,就越是困難,也越容易發生意外。此時,我們要把精力和智慧集聚在所做的事情上,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尤其是在遇到誘惑和挫折的時候,能夠不為所動、勇往直前,直到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