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冬春季多發,每年11月後發病率開始上升,2-4月達到高峰。以15歲以下年齡、尤其是7歲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兒童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做到及時防範。
一、什麼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為“流腦”,是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具有易傳播、隱性感染比例高、起病急、病程進展快、死亡率高等特點。
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面板黏膜瘀點、瘀斑及頸強直等腦膜刺激徵;嚴重者可有敗血症休克和腦實質損害,可危及生命。
流腦患者和帶菌者皆是本病的傳染源。特別要注意,該病隱性感染率高,流行期間人群帶菌率高達50%,感染後細菌寄生於正常人鼻咽部,無症狀不易被發現,(大家注意啦!帶菌者就是潛伏在周圍的“隱形傳染源”!)
四、傳播途徑是什麼?
病原菌主要經咳嗽、打噴嚏借飛沫由呼吸道直接傳播。
雖然流腦“來勢兇猛”,但及時診斷,合理治療,多能治癒,併發症和後遺症少見。小於1歲的嬰幼兒預後效果較差。如能早期診斷,及時予以綜合治療,病死率可顯著下降。
六、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如何預防?
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應用腦膜炎球菌A群流腦多糖疫苗,保護率達90%,也可接種A+C群流腦多糖疫苗,也有很高的保護率。
早期發現患者就地隔離治療,隔離至症狀消失後3天,一般不少於病後7天。密切觀察接觸者,應醫學觀察7天。搞好環境衛生,保持室內通風。流行期間,應避免大型集會或集體活動,外出應戴口罩。
通常,患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孩子,一旦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就要引起高度重視,提示病情兇險,必須及時就醫,留院觀察治療。
出現嚴重中毒症狀,急起寒戰、高熱、嚴重者體溫不升。
伴頭痛、嘔吐、短時間內出現瘀點、瘀斑,可迅速增多融合成片。
面色蒼白、唇周與肢端發紺,皮膚髮花、四肢厥冷、脈搏細速、呼吸急促。末梢迴圈不良。
血壓顯著下降。
尿量減少,昏迷。
出現嚴重的神經系統症狀。
顱內壓增高,腦膜刺激徵陽性,可有驚厥,錐體束徵陽性,嚴重者可發生腦疝。
END
來源: 天津市兒童醫院
【來源:新樂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