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1992年,共和國的開國元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聶榮臻在北京與世長辭了,一時引發了舉國哀悼。

而在無數中國人民為聶帥哀悼之時,大洋之外的日本有一位女子也發來了一封電報,為聶帥進行弔唁,並在電文中稱:接到“慈父去世”的訊息卻因相隔太遠不能憑弔,為此表達了遺憾之情。

這位女子叫美穗子,作為一個日本人,卻將大洋彼岸的聶榮臻元帥稱為“慈父”,而聶帥也將其視為自己的女兒,這一對跨越國界與血脈的“父女”之間的故事令人不由得感到好奇。



聶榮臻元帥

而兩人的相識則要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這是在戰火中凝結的真摯情感。

1940年,經過九年的艱苦鬥爭,抗日戰爭已經進入到了相持階段,在正面戰場激烈交鋒之時,敵後戰場的八路軍戰士們也在迎難而上,與敵人進行艱絕鬥爭。

面對日偽軍的大規模“掃蕩”,晉察冀地區的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集中兵力於敵後發動了百團大戰,對日軍的交通線和據點進行了大規模進攻,以粉碎日寇的“囚籠政策”。

當時擔任華北軍區指揮的聶榮臻元帥帶領八路軍向正太鐵路東段的日偽軍展開了進攻,其中井陘煤礦是一個重要目標。

負責進攻井陘礦區的晉察冀軍區的三團在司令員楊成武的指揮下殲滅大量日寇,破壞了敵人的交通線,取得了巨大成果。



楊成武將軍

日軍為阻止八路軍進攻,不惜對有著不少日本僑民的鐵路與礦區進行了大規模轟炸,造成了包括不少日本僑民在內的人員傷亡。八路軍冒著炮火,在當地礦工的配合下關掉了廠區電源,拿下了正太鐵路的井陘火車站。

正當三團的戰士們清點勝利成果時,一陣嬰兒的啼哭聲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哭聲是從一間起火的屋子裡傳出的,戰士們奮不顧身地衝進火海里,發現了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便將她們救了出來。

那名嬰兒已經被燒傷因此不停地啼哭,醫護人員對其進行了搶救,包紮了傷口,挽救了她的生命。旁邊那位大一些的女孩雖未受傷,但也因為驚恐而一直在哭泣。楊成武見狀便向聶榮臻元帥打電話詢問如何處置這兩個孩子。

兩個孩子都是日本僑民的女兒,作為日本人,難免會受到飽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中國人民的警惕乃至敵視。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百團大戰

然而,聶榮臻元帥卻命令前線人員不能傷害這兩個孩子,並指示楊成武將她們送到指揮所來。

胸懷寬廣的聶榮臻元帥並沒有因為孩子的國籍而強加任何憎恨在她們身上,因為他知道這兩個不超過六歲的孩子是無辜的。

很快,兩個日本的小女孩被送到了指揮所。聶榮臻元帥一看,發現其中一個是幾個月大的嬰兒,將其抱起確認傷口包紮無誤後,讓醫生照看好孩子,同時讓警衛員尋找附近村子裡處於哺乳期的婦女給孩子餵奶。

對於另一個大一些的孩子,聶榮臻元帥覺得她很惹人喜愛,便拿來一個梨給她吃,但小女孩卻不肯。

由於她不會說中國話,聶榮臻便找來翻譯與其溝通,才知道她是想將梨子洗過後再吃,這是日本女孩愛乾淨的表現。

聶榮臻元帥於是親自去將梨子洗了一遍再交給女孩,這次她伸出手來接了過去。



聶榮臻元帥和美穗子

聶榮臻元帥如同父親一般照看這兩個女孩。他讓炊事員做好了稀飯,並親切地拿勺子給那個大一些的女孩餵飯,使得原本還有一些害怕和拘束的女孩開始放下戒備,還在吃完飯後開始與聶榮臻元帥嬉戲了起來。

經過幾天的接觸與交流,這個日本小女孩與眼前這位和藹可親的中國將軍逐漸變得親密起來,以至於聶榮臻元帥走到哪她就跟到哪,她還常常用小手拽著聶榮臻元帥的馬褲腿,儼然成了一個“小跟班”。

聶榮臻元帥見已經與這個孩子熟絡起來,便詢問她的姓名。小女孩不斷地重複著幾個字,翻譯以為她說的是“興子”,便將其當做她的名字告訴了聶榮臻元帥。

但實際上不懂中文的小女孩反覆說的是“媽媽死了”,因為日語發音“死了”同“興”讀音接近,而日本女孩的名字常叫某某子,便讓翻譯產生了這樣的誤會。

實際上,小女孩的名字叫做加藤美穗子,而那個尚在吃奶的小嬰兒也就是她的妹妹則叫做加藤琉美子。

而聶榮臻元帥此時也並不清楚,便親切地管美穗子叫做“小興子”,美穗子也很樂意黏著聶榮臻元帥,彷彿跟著父親一般。

一些軍中戰士與村裡的群眾對聶榮臻元帥的做法有些不理解——畢竟在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者佔領祖國的大好河山,殘害了我國的無數革命志士與人民百姓,因此日本人的身影難免會引起中國人民的憎恨。

但聶榮臻元帥對眾人說道:“我們就是要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聶榮臻元帥認為,這兩個孩子本身是無辜的,她們和飽受戰亂之苦的眾多百姓一樣,都是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這場侵略戰爭的受害者。

聶榮臻元帥並沒有因為國籍而將本不屬於兩個年紀尚小的孩子的罪行強加於她們身上,這既是出於聶榮臻元帥的寬廣胸懷,也是出於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秉承的國際主義精神。

有這樣一張以“將軍與孤兒”為主題的黑白照片記錄了當時的情景——身著樸素軍裝的聶榮臻元帥和藹地牽著略顯生澀的美穗子在鏡頭面前合照,這張照片如今成為了抗戰年代的見證之一,是珍貴的歷史記錄。

拍完照後的第二天,聶榮臻元帥決定將兩個小女孩送回日本。這是聶榮臻元帥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決定——當時戰火尚在燃燒,日軍對八路的掃蕩愈發猖獗,在這樣的情形下兩個小女孩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八路的戰士們也騰不出手來照顧二人。

而且,對於兩個日本女孩而言,讓她們一直留在異國他鄉不是長遠之策,將她們送回自己的國家才是最好的辦法。

因此,儘管聶榮臻元帥也有些不捨,但還是毅然地指示將兩個孩子送到石家莊的日軍指揮部,由日方轉送回國。

聶榮臻元帥將兩個小女孩放進筐子裡,派人挑著兩個筐將她們送往石家莊,並且還在筐裡放了一些梨供她們路上吃。

同時,聶榮臻元帥還修了一封親筆書信,放在筐子裡一同託付給日方,並且信件還故意沒有封口,以讓更多的日軍能夠看到。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在信中,聶榮臻元帥先是痛斥了日軍的殘暴,譴責了日本軍閥的侵略行徑並鄭重指出正是日閥的行為造成了中日兩國無數人民的死傷殘廢、顛沛流離。

接著轉變話語,說明了兩名孤兒的情況,希望日方能將她們送回親人身邊,使其免遭戰火之苦。聶榮臻元帥表明,中共秉承著國際主義精神,一定會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世界人民的和平而奮鬥。

就這樣,小女孩坐在筐子裡踏上了前往日軍司令部的道路。在臨行之前,聶榮臻元帥對美穗子千叮嚀萬囑咐,讓她抓好繩子,在路上注意安全。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聶榮臻寫給日本官兵的信

本沒有血緣關係的二人卻在分別時如同父女一般,這一幕場景被攝影師抓拍了下來,成為又一珍貴的見證。在照片上可以看到聶榮臻元帥親切地撫摸著美穗子的頭,宛若一個父親。

受聶榮臻元帥委託的村民李化堂和隨行的八路軍戰士,挑著筐向著石家莊進發,然而戰火的蔓延使得他們沒走多遠就不得不折返,再加上小一些的女孩右肩有傷,他們在行至平山縣中古月村時便撤到了晉察冀軍區的醫院裡。

美穗子被八路軍戰士封奇書和附近的村民們撫養,而妹妹琉美子則得到了婦女救國會的哺育。

此時接受上級命令的小戰士封奇書只有17歲,自身也還是個孩子的他略顯生澀地給美穗子餵飯和穿衣,還帶著她去古月河附近玩耍,讓身在異鄉的美穗子感到了快樂。同時,在婦救會那邊,剛剛夭折了孩子的陳文瑞被委託給襁褓中的琉美子餵奶。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當知道這個孩子是日本人時,陳文瑞是有些牴觸的。當時,對於日本侵略者,中國的戰士與老百姓們都恨得咬牙切齒。

陳文瑞有這樣的情緒也不奇怪,事實上封奇書和附近的村民接到這一任務時最初也是有些不情願的。

當聽到琉美子餓得哭啼不停時,也許是想到了自己夭折的孩子,陳文瑞這才勉強接過孩子給她餵奶。隨著接觸的時間變長,陳文瑞逐漸地也與這個日本孩子產生了情感,如同照顧自己的孩子一般對其呵護有加。

陳文瑞由此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她和封奇書還有不少村民們,儘管對日本人的仇恨銘記於心,但最終還是克服了這一情緒,耐心、平和地將兩個小女孩照顧周全。

日本政府為了侵略他國不惜向自己的人民開炮,而作為受害者的中國人民卻在想方設法保護這些敵人的孩子,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侵華日軍

在封奇書和陳文瑞等人的悉心照料下,兩個女孩在中古月村裡安然生活了一個多月,此時也是時候繼續未完成的行程,將二人送回日本了。在臨別之時,照顧了琉美子許久、已經產生了感情的奶媽陳文瑞還不禁落下了眼淚。

封奇書用麥秸和涼蓆精心佈置了籃子以讓兩個孩子在路上能舒適一些,之後便在鄉親們的目送下和平山縣民兵們帶著兩個孩子上路了。

封奇書一行人在崇山峻嶺間跋涉了兩天一夜,終於抵達了位於石家莊的井陘縣城,將兩個孩子連同聶榮臻元帥的親筆書信一同交給了駐石家莊的日軍部隊。

日軍司令部後來發來了感謝信,對八路軍的人道主義精神進行了致謝。在信中說到,美穗子順利地被她的伯父帶回了日本國內,但遺憾的是,琉美子因為病情惡化而不幸於石家莊的日軍醫院裡去世。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戰火中的孩子

就這樣,美穗子在伯父和姥姥的撫養下,回國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而聶榮臻元帥則繼續在抗戰中奔走於一線,和無數的戰士們一起透過浴血奮戰,保衛了祖國,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而之後,聶榮臻元帥又投身於解放戰爭中,指揮了三大戰役之一的平津戰役,為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和建立新中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新中國成立後,聶榮臻正式被授予了元帥軍銜。此時的他還惦記著那個曾經總是纏著他、如同女兒一般的日本女孩“小興子”。

但此後的時間裡,由於追隨美國的日本政府長期執行敵視中國的政策,中日之間始終未能建立邦交,聶帥也因此未能與“小興子”取得聯絡。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聶榮臻元帥

儘管此時中日尚未建交,日本曾經的侵略行徑也一直讓廣大中國人民耿耿於懷,但毛主席和周總理還是在為推動兩國友好程序而努力。

毛主席一再指出,要區分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和廣大的人民,並且題詞說到,中國人民與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個共同敵人,那就是日本的軍國主義與中國的民族敗類。

1972年,隨著《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中美關係步入正常化,而日本方面見此情形也開始了對華態度的轉變。

那一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正式訪問中國,開啟了破冰之旅。經過此行,中日兩國發表了聯合宣告,正式建交。



田中角榮訪華

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國領導人的友好指示,讓聶帥重新燃起了尋找“小興子”的希望。他開始透過各種渠道去尋找當年那個被自己視為女兒的日本小女孩,同時也希望能夠藉助這次“尋親”來推動中日兩國的友好程序,促進兩國人民的交流。

1980年,《解放軍報》報社的副社長姚遠方將百團大戰時期的三張照片帶到了聶榮臻元帥的面前——這便是曾經拍下的聶帥手牽著小女孩的合影、聶帥給小女孩餵飯以及聶帥與小女孩分開時所拍下的照片。

聶帥確認了這就是當時的日本小女孩的照片,在姚遠方詢問那個女孩名字時,聶帥便將“興子”這個名字告知了對方。於是,隨後《解放軍報》、《人民日報》刊登了由姚遠方撰寫的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並配上了那三張圖片。

文章中姚遠方表明聶榮臻元帥還記得那個日本女孩,希望能找到她。該文發表後,一時引發了中日兩國的轟動。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僅一天之後,日本《讀賣新聞》就轉載了該文章,並在標題中指出聶榮臻元帥在尋找“興子”姐妹。各路人士也開始出動尋找那名女孩,《讀賣新聞》駐北京的記者還設法約見了姚遠方,尋找相關線索。

日本記者還採訪了當年照顧和護送過小女孩的封奇書,以瞭解這段經歷。封奇書將當年的經歷記錄了下來,寫成了《中日友誼縮影》。在採訪中他透露到,他曾在醫院裡問過小女孩的名字,對方似乎回答的是“麥包”。

當然,實際上“興子”也好,“麥包”也好,都非小女孩的本名。日本記者最終在宮崎縣找到了當年的小女孩,也得知了她的本名,也就是加藤美穗子。

此時的美穗子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對於小時候的事印象已經很模糊了,只記得在中國有過一段美好的經歷,對中國有著好感。當從記者那裡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才明白自己就是當年被聶帥所救下的孤兒。



美穗子與聶榮臻元帥見面

美穗子明白,當年若非聶榮臻元帥和八路軍戰士們無私地救下她,她可能已在戰火中喪生,而不是像如今這般過上美滿的生活了。

美穗子懷揣激動與感恩的心情,當即寫下一封書信,委託記者轉交給聶帥以傳達自己想去中國當面感謝的心意。

《讀賣新聞》立即報道了此事,將信件交給了聶帥,並附上了美穗子近期的照片。聶帥認真閱讀了美穗子的信件和附帶的照片,確認了她就是當年的“小興子”。聶帥高興地說到,美穗子的近照很像小時候的她,闊別四十年能重逢很是難得。

於是,在聶帥女兒聶力的安排下,美穗子時隔四十年又一次踏上了前往中國的道路。這次行程還被聶帥以“探親”名義來安排,可見他對美穗子的關愛。

在北京機場,美穗子一家受到了聶力的親自迎接,她也得以與父親一般的聶帥相見。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美穗子與聶帥

在聶帥的引領下,美穗子一家參觀了位於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各大博物館和美術館、動物園等景點,在這片不是故鄉卻親如故鄉的土地上感受到了別樣的風情。

在這次旅程中,美穗子不僅當面向聶帥道了謝,還代表日本人民送上了慰問,當然也帶來了一些日本老兵的歉意和懺悔。

美穗子還送上了一幅書寫著“中日友好,萬古長青”的字畫,這是她經過練習後親自寫下的,不僅是代表她自己贈送給恩人的禮物,也是代表日本人民送上的祝福,為促進中日友好貢獻自己的心意。

聶帥也愉快地接下了這一禮物,同時也回贈了美穗子一幅《歲寒三友圖》,意喻著中日友誼要像歲寒三友即松竹梅一樣,在寒風中也不會凋零,永遠充滿著盎然生機。

美穗子也很珍視這份禮物,回國後將這幅畫懸掛於家中,甚至還不惜將屋子加高。

92年聶榮臻元帥逝世,一位日本女子發來電報:慈父去世,不能憑弔

在與聶帥合影留念之後,美穗子帶著聶帥的祝福回到了日本。當時有一部名為《將軍與孤女》的電影,以聶榮臻元帥和美穗子的故事為原型,還原了當年在戰場上發生的動人情景,讓不少人都深受感動。

在六年之後,美穗子又一次來到了中國探望聶帥,在聶帥的授意下開始促成自己的家鄉宮崎縣都城市與聶榮臻元帥的家鄉江津市結為友好城市,以增進中日間的友好交流。

美穗子也由此成為中日友好的一個特殊“使者”,在多次的訪華歷程中,還與聶帥的親女兒聶力結下了情誼。

在聶力於1989年訪問日本之時,還親自探望了美穗子。令聶力驚訝的是,當地的日本民眾幾乎都知道聶榮臻元帥於戰場上救日本女孩這一事蹟,聶帥當年的善舉所傳遞的真情可見一斑。



美穗子

遺憾的是,在締結友好城市的事業尚未完成之時,聶榮臻元帥便於1992年去世了。而美穗子因為丈夫突發重病而無法前去弔唁自己這位親如父親的恩人,只能發來一封電報,在報文中稱聶帥一直以來是她“心靈的依託”,表達了對“慈父”聶榮臻的緬懷與遺憾之情。

1999年,在聶榮臻元帥的一百週年誕辰之際,在美穗子的奔走努力和中日兩國政府與民間人士的推動下,江津市與都城市終於得以成為友好城市。那一天,美穗子十分激動,因為她終於完成了“父親”的心願。

美穗子已經成為在中日外交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她後來還探望了當年照顧過自己的戰士封奇書,並專程前往平山縣中古月村,向已故的奶媽陳文瑞獻上了花圈,稱其是自己“永遠的奶孃”。

封奇書老人去世前,將那些和美穗子往來的照片和記錄都保藏起來,也許一生中有許多事件會被淡忘,但與美穗子的這段故事成了他最深刻的記憶。



聶帥與美穗子的雕像

而對於當年救助過自己的這些中國友人,美穗子都沒有忘記他們,將他們和聶帥一樣銘記於心。

日本曾經發動的侵華戰爭給無數的中國軍民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痛,也是不應該被忘記的一段屈辱歷史。但在曾經殘酷的戰場上,也曾有過這樣如此跨越國界的溫情。

聶榮臻元帥為代表的我黨戰士,並沒有將仇恨帶到所有的日本人身上,如同毛主席曾說過的,要將日本人民與軍國主義分子區分開來。

聶帥當年對日本小女孩的救助,充分展現了國際主義與人道主義精神,而美穗子在長大後也由衷地予以了感謝並促進了中日友好交流,沒有辜負聶帥曾經的仁義。

中日兩國的和平友好是對兩國人民都有益的長遠大計,正如聶帥在給日軍的信中所說:“深望君等幡然覺醒,與中國士兵人民齊心合力,共謀解放,則日本幸甚,中國亦幸甚。”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1-07-18

相關文章

1980年,一位日本婦女來到北京尋親,為何稱聶榮臻是自己的父親?

1980年,一位日本婦女來到北京尋親,為何稱聶榮臻是自己的父親?
在1980年7月14日,一位日本婦女美穗子帶著她的三個孩子,從日本來到了中國,在日本外交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探望我國的開國元勳聶榮臻. 闊別了三十多年,美穗子和聶榮臻得以在人民大會堂相見,兩人都難掩內心 ...

1980年,聶榮臻接見一47歲日本婦女,為何婦女下跪喊“父親”?

1980年,聶榮臻接見一47歲日本婦女,為何婦女下跪喊“父親”?
1980年7月的一天,人民大會堂新疆廳有一位47歲的日本女子,她正在等待著一個重要的時刻. 不一會兒,一位81歲的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新疆廳,他的身後還跟著很多記者. 這位老人不是別人,正是開國元帥 ...

解放軍最傳奇的一個師,走出5位元帥,7位大將,兩百多位將軍

解放軍最傳奇的一個師,走出5位元帥,7位大將,兩百多位將軍
01.85裁軍 1985年,鄧小平向全世界宣佈中國裁軍百萬,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大整編. 整編後,解放軍11個大軍區精簡合併成7個:撤銷師.團級單位4054個:全軍減掉軍級以上單位31個:35個軍撤併了 ...

看了這位日本媽媽給女兒做的早餐,網友:“被治癒了”

看了這位日本媽媽給女兒做的早餐,網友:“被治癒了”
看了這位日本媽媽給女兒做的早餐,網友:"被治癒了"!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面,我們應該認真對待眼前的早餐,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家庭,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小培養飲食美學,認真烹 ...

老照片:80多年前,那些身穿和服在中國土地上招搖的日本女子

老照片:80多年前,那些身穿和服在中國土地上招搖的日本女子
為什麼穿日本和服在大街上招搖的中國女孩令人那麼痛恨和不齒,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淪陷區到處都可以看到穿著傳統服裝的日本女人,她們穿著和服,外面罩著白圍裙,胸前掛著"大日本 ...

92年聶榮臻逝世後,楊成武淚流滿面:你們怎不通知讓我見他一面

92年聶榮臻逝世後,楊成武淚流滿面:你們怎不通知讓我見他一面
圖|1947年4月,蕭克(左一)與聶榮臻.楊成武在正太戰役 前言 1992年春,楊成武夫婦自福建返回北京後,去看望了聶榮臻.兩人暢聊了一個多小時. 雖然醫生根據聶榮臻的身體,不許他同客人談話超過半個小 ...

從黃埔軍校走出四位元帥,一位23歲當了軍長,一位是方面軍總指揮

從黃埔軍校走出四位元帥,一位23歲當了軍長,一位是方面軍總指揮
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在廣州東郊的黃埔島上,建立了黃埔軍校,其主要目的是為革命培養人才. 從1924年到1927年,黃埔軍校一共培養了六期學生,而這所學校裡,因為國共兩黨的合作 ...

開國元帥有10位,為什麼只有這3人,被主席尊稱為“老總”?

開國元帥有10位,為什麼只有這3人,被主席尊稱為“老總”?
歡迎閱讀史源歷史專欄第2515期.在我軍十大元帥中有不少人被稱為"老總",因為他們指揮過千軍萬馬,作為一名統帥,地位和能力十分出眾.不過"老總"是軍民之中一種比 ...

看了這位日本太太的家,我真的有被她的自律生活所折服,受教了

看了這位日本太太的家,我真的有被她的自律生活所折服,受教了
家,是人生溫馨的港灣,是心靈的棲息地.對於我來說,一個乾淨整潔的家居環境勝過一切豪華裝飾.當然,想要保持一個乾淨的家居環境,單純靠一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一家人共同努力.共同經營,這個家的女主 ...

這位日本士兵犧牲後,我軍為何不顧安危地搶回他的遺體?

這位日本士兵犧牲後,我軍為何不顧安危地搶回他的遺體?
唯一的一位日本籍抗日英烈,被日軍列為重點通緝物件,為維護和平發展在年僅27歲時,選擇自我犧牲保護了重要檔案. 大家好,阿澤今天為大家講解,唯一的一位日本籍抗日英烈,宮川英男,提到日本人大家肯定會想到當 ...

《隨筆北京》裡的“老北京”:一位日本學者眼中的故都風物

《隨筆北京》裡的“老北京”:一位日本學者眼中的故都風物
1940年3月,日本東京"第一書房"出版發行了<隨筆北京>一書,初版印量2000部,大受歡迎,迅即售罄.同年5月,迅即再版,又印1000部.該書作者乃是曾經留學北京的& ...

清朝最後一位國舅爺,2007年在北京去世,臨終前:姐姐是被冤枉的

清朝最後一位國舅爺,2007年在北京去世,臨終前:姐姐是被冤枉的
大廈將傾時,往往早有跡象. 可惜,結局也總是心存僥倖,無人能逃. 清朝最後一位國舅爺郭布羅·潤麒,同樣也被圍困在倒塌的王朝裡,一生難以掙脫. 郭布羅·潤麒 他曾是二品頂戴的皇親國戚,與貴為皇后的婉容姐 ...

日本一名男子,妻子去世自己卻83歲迎娶初戀,並稱:一直想這麼做

日本一名男子,妻子去世自己卻83歲迎娶初戀,並稱:一直想這麼做
引言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曾寫到,每個男人都會有過這樣兩個女人:一個如硃砂痣,一個像白月光.心中有了白月光硃砂痣就成了蚊子血,擁有了硃砂痣白月光則變為飯黏子--許多人都認為這個比喻將 ...

日本天皇發投降詔書,沒及時通知海島駐軍,1018名日軍成了炮灰

日本天皇發投降詔書,沒及時通知海島駐軍,1018名日軍成了炮灰
"轟"."轟"."砰砰砰",槍炮聲仍在這片不大的土地上響起,日軍士兵堅持著所謂的"天皇榮譽"與蘇聯軍隊持續作戰.最終在付 ...

日本女子只有7秒記憶?離不開筆與相機,靠殘疾金活著!寫的筆記堆滿房間

日本女子只有7秒記憶?離不開筆與相機,靠殘疾金活著!寫的筆記堆滿房間
<初戀50次>是一部超經典的愛情電影.女主角露西不幸遭遇車禍,醒來後患上短期記憶喪失症.從那以後,她的記憶永遠停留在車禍發生前的那一天. 為避免她再次受傷害,家人陪著她重複過那一天:爸爸總 ...

開國將帥中元帥 大將 上將 中將 少將軍銜獲得者籍貫,哪個省份居多?

開國將帥中元帥 大將 上將 中將 少將軍銜獲得者籍貫,哪個省份居多?
自1955年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到1965年取消,共誕生了1614名開國將帥,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7名,少將1360名. 那麼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各級軍銜獲得者原籍 ...

蘇聯最後一位元帥去世前給普京的諫言曝光:俄羅斯應該走中國道路

蘇聯最後一位元帥去世前給普京的諫言曝光:俄羅斯應該走中國道路
德米特里·亞佐夫元帥 作者蘭臺 2020年2月25日,蘇聯最後一位元帥德米特里·亞佐夫去世,享年95歲. 亞佐夫是最後一位被授予蘇聯元帥稱號的軍事長官,他因在偉大衛國戰爭中的功勳獲頒紅星勳章.自201 ...

越簡約、越高階!這位52歲日本主婦的“極簡穿搭”,照著穿保準美

越簡約、越高階!這位52歲日本主婦的“極簡穿搭”,照著穿保準美
並不是追逐新興潮流單品才能被稱之為時尚,有的時候穿著簡約的單品同樣可以烘托出個人的氣質.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主婦--富岡佳子,雖然她已有52歲,但她極其擅長使用簡約單品搭配出不俗的高階感造型 ...

日本21年實現20位諾獎得主:全球變暖/大氣物理獲獎

日本21年實現20位諾獎得主:全球變暖/大氣物理獲獎
製圖 | 王若男 編 者 按 2001年,日本號稱要在50年獲得30個諾貝爾獎.有人指出此前一百年日本只有九個諾獎,從而批評這一說法為 "口出狂言". 結果,21年來,20位日本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