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看電視拖進度條或者高畫質線上資源的時候,是否經常會遇到得等上幾秒才能緩衝過來,甚至卡住不動的情況,這幾秒的卡頓等待,說實話挺鬧心的,用手機或者平板看影片卻又不會這樣。
一般這種時候就會去聯想,是不是自己家的 WiFi 不給力,或者怪運營商,每年花幾千塊交的網費,怎麼這麼拉胯。
其實,造成這種現象,除了網路裝置的因素,還有電視短距傳輸效能的緣故,簡單來說就是電視自身的 WiFi 不給力,那這裡面究竟有什麼內幕,今天有別以往傳統橫評,會從使用者感知不強烈卻影響日常體驗的點出發。
這期電視橫評主要集中在廝殺激烈的 3000 元以下價格區間,四臺選品都是 65 英寸,分別是小米 EA,創維 A3,榮耀智慧屏 X2,海信 E3G 系列,因為售價和成本的緣故,跑量的暢銷型號並不像旗艦電視一樣瘋狂堆料,能做到面面俱到,那廠家們會在哪些方面做取捨,而除了面板尺寸晶片那些,背後有什麼隱性差異,能影響到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就比如老生長談的開機廣告,4 臺電視唯獨榮耀是沒有開機廣告的(創維偶爾能碰到廣告)相比之下不會說自己錢都花了,還被硬塞看廣告,只希望業界清流能越來越多吧,我們先來看看四位硬體上的差異。
四臺電視的處理晶片用的都是能效比較高的 Cortex-A 系列,售價較高的創維 A3 用的晶片最好,榮耀智慧屏 X2 和海信用的都是 A53,小米 EA 次之,記憶體方面小米 EA 和海信 E3G 一致,都是 1.5GB 運存+8GB 的配置,榮耀智慧屏 X2 和創維 A3 都是 2+16GB,大家看大片時都夠用,不會卡頓,執行起來差距也不大。
而前面說到的電視短距傳輸效能,配置最好的是榮耀智慧屏 X2,其他 3 款網路都只支援 2.4GHz,而榮耀智慧屏 X2 使用的是 MT7668AU 晶片,支援速率更高的 802.11ac 協議的 WIFI5,也就是能使用 2.4GHz+5GHz 雙頻段,雖然是 2*2MIMO 的天線,但紙面引數也比其他三位選手強勁很多,能支援 DBDC 雙頻併發處理,在路由和網速不成瓶頸的情況下,這四位的短距傳輸效能會有多大差異呢?
每款產品我們都測 5 次取平均值,在無明顯遮擋的情況下,2.4GHz 網路下網速最佳的是創維 A3,榮耀智慧屏 X2 緊隨其後,小米 EA 和海信 E3G 都僅有前者一半左右的網速,還不及手機4G網路的速度,而榮耀智慧屏 X2 切換到 5GHz 頻段之後,平均網速接近翻倍,平均達到了 22MB/s,在這種速率下,即使是非常高畫質的線上影片資源,也不在話下。
但想要流暢解決線上影片的響應速度,不僅僅是提高網速吞吐量就可以了,還得看電視短距傳輸時的延遲和丟包率,比如在傳輸時,這突然斷崖式下跌的速度曲線,就會造成線上影片載入緩慢或卡頓幾秒,甚至得退出影片重新載入,而榮耀智慧屏X2、創維A3使用更好的晶片,更多的天線,儘可能的加強自身的短距傳輸效能,就是為了進一步規避或者減少這種短距傳輸效能不佳造成的卡頓使用體驗。
在增加一堵牆進行測試後,結果更加“感人”,小米的平均網速打了 5 折,其他更是比腰斬更加慘烈,海信只有 1m 出頭的網速,用來看個國內的假 1080P 都有點費勁,不過也有意外的情況,榮耀智慧屏 X2 2.4GHz 的穿牆網速相比起 5GHz 頻段,衰減非常厲害,還特地測試多了好幾次,結果依舊,下次有時間再研究一下。
電視的短距傳輸效能差異相信大家有所瞭解了,但僅僅一堵牆並不能體現隱性差異的全部,就連藍芽也能影響電視網路的效能,你們相信嗎?
4 臺電視只有小米和榮耀搭載了藍芽晶片,不過小米的藍芽協議是 4.2 版的,而榮耀是比較新的 5.0,同時榮耀智慧屏 X2 還給藍芽配置了獨立的天線,避免和 Wi-Fi 共用時產生干擾,為什麼這樣說,來看測試。
榮耀智慧屏 X2 在使用藍芽時,網速基本上是沒有變化的,而小米網速直接腰斬了,這時候延遲和丟包率也會隨之增加,這種使用者日常摸不到、看不著的隱性差異,並不會寫在產品導購詳情頁裡,但卻會在使用時影響使用者們的流暢體驗,雖然兩家都有藍芽,但在連線藍芽音響或者藍芽耳機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延遲就不同。
我也做了個小實驗,播放一段測試影片,透過實拍後期影片慢放,可以觀察到小米實際畫面和藍芽音響發出來的聲音存在 870 毫秒左右的時延,而榮耀時延則是控制在 460 毫秒左右。
因為藍芽時延的不同,看一些快節奏或者剪輯卡點影片的時候,就會感受到音畫不同步的情況,當然,就像開機廣告一樣,不是人人都會去跳過,也不是所有使用者都會去用藍芽,但有總比沒有強。
我們這次只是把廠家這種隱性差異剖開來告訴大家,既然是電視橫評,自然免不了畫質對比,這裡我們把 4 臺電視的實測數值放出來,但引數並不能代表一切,還得看廠家們的調校方案,具體的畫質對比分析還是在影片中觀看更為直觀。
同樣沒有對比沒有傷害的還有音響效果,音響配置和支援的解碼我也在表格裡列出來給大家,歡迎大家去觀看影片中的實錄對比,戴上耳機差異會更加明顯。
這次橫評我們花了很大篇幅去講會影響使用者體驗的一些隱性差異,至於怎麼選購,每個觀眾心理都有自己的側重點,廠家們也有自己對產品定位的取捨之處,我們只是把一些日常難以察覺到或者感知不明顯的地方拿上臺面告訴大家,讓更多人知道電視除了買塊面板,還有很多地方和體驗息息相關,不斷激勵廠家們競爭改進自家的產品,說不定哪一天真的實現了所有電視都沒有開機廣告了呢!
大家如果還想看哪些相關的測評,亦或是感興趣的選題或者建議,歡迎在留言區裡留下你們的看法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