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以來,連續兩個月,股市劇烈震盪,基金也大幅度的下跌,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這都是前所未有的大跌。
但其實我們是健忘的,有一些過去不久的事情,就已經印象模糊了,在去年的春節之後,同樣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再往前,還有多次這樣的下跌。
現在這樣的下跌到底算不算大跌?
過去出現這樣的下跌之後,市場是怎麼表現的?
我們來複盤一下過去的歷史資料。
01
上圖是幾個指數在今年1月每個星期的漲跌幅。一次是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中證500指數。
比如:上證指數第一個星期跌1.8%,第二個星期跌1.6%,第三個星期漲0.04%,第四個星期下跌1.9%。其他幾隻指數的情況也類似。
在大家的感受裡,1月份跌的挺厲害的,好像每一天都在大幅度下跌,但其實回頭來,我們以星期為週期,跌得比較多的也就是周跌幅2%而已。
02
只看1月份資料還不算太多,我們再來對比一下2021年上證指數的每週漲跌幅情況,如上圖。
上證綜指在2021年整年下來,52個星期的漲漲跌跌裡,有將近一半的星期是下跌的,一共25個星期下跌,另外有27個星期是上漲的。以星期來看,漲跌各一半。
其中跌超過2%的其實不多,一共就五次,連續下跌的最長紀錄就是在去年的春節之後四個星期的連續下跌,2月底到3月下旬的那一段時間,從此之後就沒有再出現過連續的下跌。
也許在那個時候,我們同樣覺得股市跌的很厲害,但當2021年完全走完之後,我們才發現,那一段時間就是最差的時間。
我們以為2012一年經常都出現大幅度的下降,但其實周跌幅超過2%的也只不過才5次。
所以2022年到目前為止連續的下跌,很有可能把全年的主要下跌星期,都已經不知不覺之中熬過去了。
03
如果再把時間拉得長來看,上圖從2004年到2021年,一共18年的周漲跌幅。
為什麼選2004年呢?因為我就是2004年真真正正開始做基金投資的,所以對2004年比較有感覺。
在這18年裡面,周跌幅有達到8% -9%左右的,這些下跌才叫做比較恐怖的。甚至有一些一天跌5%的,資料統計下來,一天跌5%的一共有46次,一天跌2%的有300多次(天)。
有了這些資料,你還覺得現在這段時間的下跌很厲害嗎?
常態而已。
我想跟大家先講一個我的想法,如果覺得這段時間跌的很厲害,其實回頭看一看,跌得更厲害的比比皆是。
而過去,同樣歷經過一次又一次類似的下跌,甚至更厲害的下跌,但只要掌握了合適的投資方式,收益也還是不錯的。
都知道要低買高賣,但我們往往被情緒影響,反向操作。當你瞭解了過去這些資料,是不是可以把手上的基金拿得更穩一些呢?
04
有些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一開始就跌了那麼多,會不會影響一年的收益呢?
其實沒有多大的影響,一年的漲跌跟年初漲跌應該是沒有多大的關係。或者說,跟一年裡任何一個月的漲跌幅沒多大關係,一年的12月下來,會把漲跌抹得平均。
上圖是過去這些年來1月份和整年的漲跌幅。
我們看一些一月下跌的資料,2014年1月份跌了3.9%,全年反而漲了52%;2016年1月份因為有兩次的熔斷,跌得特別厲害,1月份跌了22%,但是全年只是下跌12%;2020年1月份跌了2.4%,全年漲了13.87%。
當然也有反過來的,比如像2013年1月份是上漲5.13%,但是全年是跌6.7%。
這個說明什麼?
我們不需要在乎短期的走勢,一個月的漲跌幅,對於全年的漲跌可能沒有什麼因果關係的。
今年全年下來怎麼樣,要走完全年才知道。
說不定,今年是2014年,大家不是更開心嗎?2014年1月份跌了3.92%,全年漲了52%,有沒有夢裡想笑的感覺。
財說得明白,帶你看懂財經現象背後的真相。
關注財說得明白公眾號,交流更多基金理財知識。
長按下方大拇指有驚喜,你的每個點贊都是我們創作的動力,點贊越多更新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