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農村有很多種村友們溝通聯絡感情的方式,像過年的家家拜年、給紅包、有人結婚時進行的婚鬧等。然而最近幾年很多原來的習俗讓農村人接受不了甚至要求相關部門來管管,那麼是哪些習俗變得這麼惹人厭呢?農村習俗“變了味”?婚鬧等五類習俗不受歡迎,對此你怎麼看?
第一個是隨禮。自古以來如果一個家庭發生什麼重大事情,其他的人都會隨一份禮,不在乎多少、貴重只是表達對這個家庭的一種心意,然後這個家的主人辦一桌宴席,這也是人們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
那時如果是有人結婚或生孩子或者有人去世了這些重大的事情才會隨禮,可以給一筐雞蛋,一袋小米,或一二百塊錢等。可是現在除了上述情況需要隨禮,養了一隻寵物需要,寵物生小崽需要,搬家需要只要發生超乎正常生活的事情都需要。隨禮物品的價值歲不能低於多少錢,如果給的不多還會被人瞧不起,之後生活的態度就會冷漠。這使很多家庭有了壓力。
第二個是喪葬儀式的辦理越來越追求面子。喪事本來是一個傷心的事情代表主人家有人去世。過去我國普遍對於這件事的處理就是用嗩吶簡單演奏,用嗩吶表達出淒涼悲傷的氛圍。讓逝者安靜的離去。
可是這個風俗也變了,現在的喪葬儀式嗩吶不是悲傷的而是歡快喜慶的,不僅有嗩吶有些還出現了流行歌曲。一些人表示只是想吸引更多的人觀看。這讓喪葬辦理的本質發生了變化。而這似乎變成了習慣,不僅是個例。如果不這樣辦理就會被周圍的人議論紛紛也不會有人來幫忙辦理喪事。
第三個是婚鬧。結婚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四件喜慶的事情。所以就會請一些活躍氣氛的人,表演一些小娛樂節目。比如向夫妻雙方提問問題,在床上放棗、花生寓意早生貴子。但是最近發生的幾個案件使喜事變喪事,有的伴郎將新郎扔進水裡造成溺水身亡,還有的將新郎綁在樹上對其拳打腳踢。這些都使結婚的喜慶感降低。
第四件是彩禮。男女雙方結婚男方給予女方彩禮是表達的是對女方父母養育女子不容易的感激。以往的彩禮只需要三四萬,或者購置腳踏車、彩電、縫紉機等實用物件。而現在的彩禮給男方造成了巨大的生活壓力。
現在的彩禮是房子、車子和金錢。房子得是樓房,車子得是豪車,金錢不能少於幾十萬,這些加起來幾乎有幾百萬。有些人還對彩禮進行講價,似乎娶的不是妻子、嫁的不是女兒而是商品,讓很多男人對婚姻望而卻步。天價彩禮是造成現在很多人單身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對農村地區的人。
最後一件就是壓歲錢。過年晚輩對長輩拜年表達新年祝福,長輩會或多或少給晚輩一些壓歲錢。過去的壓歲錢只是一種祝福的象徵也就十塊二十塊,絲毫不會影響雙方親切的關係。現在恰恰相反,壓歲錢以百為單位給予,給少了雙方都可能會成為仇人,拜年就成為要錢賺錢的機會,親情變得越來越淡。
上述五種情況本來都是一種值得傳承的風俗,卻在資本的控制下演變為低俗。更多的人為了所謂的面子跟風助長了這種事情的發展,更多的人為了利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賺更多的錢。攀比心理也加劇這種情況的發生。
最受苦的是貧窮的農民,他們一年下來本就掙不了多少錢,不是靠家裡種地就是外出務工。但是他們作為村裡的成員必然會參與到這些事情,可是因為國家對這些低俗的明令禁止,就很少有人會反抗,使得很多農民苦不堪言。
總結
習俗是一種習慣,有好習慣有壞習慣。好習慣需要人們一直傳承壞習慣需要改正。很多習俗成為低俗是人們的攀比心理作祟,如果這些低俗的行為繼續存在發展那麼我們的社會就不再是和諧友好的,所以我們自己需要克服攀比心理,同時也需要相關部門可以對此制定規定從而建立一個良好健康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