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我患2型糖尿病47年,85歲,無明顯糖尿病併發症,10個控糖經驗分享給大家

我今年85歲,患糖尿病47年,目前健康狀況:血糖、血壓、血脂、尿酸、體重控制在達標範圍內,沒有明顯併發症,正奔跑在患糖尿病超過50年的闖關路上,我有信心挑戰成功。

我患2型糖尿病47年,85歲,無明顯糖尿病併發症,10個控糖經驗分享給大家


本文作者:王文英,患2型糖尿病47年,85歲

我在抗糖路上摸爬滾打多年,總結出許多教訓及糾錯的辦法,願意與大家分享。

1.多學糖尿病知識,少走彎路

回首過去,我走的抗糖彎路太長太多,吃虧不懂糖尿病管理知識,被錯誤的控糖管理方法給誤導了多年,如飢餓法、高脂飲食法、吃糠咽菜法,聽信各種偏方,喝銀杏葉、柿子葉茶等等。

彎路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管理糖尿病必須掌握知識,必須學以致用,必須用知識引領“五駕馬車”才能奔跑,知識就是健康,健康離不開知識的引領。

得了糖尿病,最怕不懂知識,在錯誤的抗糖路上徘徊,甚至錯上加錯。

2.一定要吃早餐

不吃早餐,可能會發生嚴重低血糖,危及生命。

1978年,我在河北承德參加全國計劃工作會議。早餐不敢吃饅頭、稀粥,害怕餐後尿頻,跑廁所影響工作。為了精力充沛,會前空腹圍著招待所的樓跑了一圈,提提神。

會議中突然暈倒不省人事,醫生和周邊的人都嚇壞了,幸好搶救及時挽回了生命。

自那以後,我不敢不吃早餐了。

3.不要吃得太多,吃撐了

即使吃低升糖食物,多吃了血糖照樣飆升。比如西瓜含糖5.6%,但不可多吃,多吃等於喝糖水,吸收快,一次最多吃帶皮西瓜200克。

4. 飯後一定要活動

飯後不動,坐著看電視,感覺挺舒適,可血糖不知不覺高上去了,自我感覺渾身乏力。

餐後能站著不坐著,能坐著不躺著,最好餐後1小時能夠讓自己動起來。

5.不要道聽途說吃偏方

道聽途說吃偏方,對身體傷害很大。我曾經吃麥麩燉稻草根,上吐下瀉,特別難受。

6.用餐別偷懶

以前我用餐圖省事,早餐一碗稀粥,燒餅夾油條,餐後血糖由餐前6-7mmol/L上升至餐後13-15mmol/L,翻了一倍多。

後來我悟出一個道理:飲食一定要合理搭配,不能圖省事,圖快。

7.用餐15字方針

我是這樣做的:主食固定量,副食交換份,總能量控制,15字方針。

米飯、粥、固定用餐碗,麵食包子、餃子數個吃,麵粉稱重,一斤麵粉做餃子60個,或做包子20個,每餐主食控制在75克之內。

副食使用食物交換份變著花樣吃,每天吃一個雞蛋,2-3兩肉,上午1袋鮮奶,下午一盒酸奶,雞、鴨、魚肉每週吃1-2次,確保營養均衡。

8.巧飲食,控制血糖波動

為了控制早餐後很難控制的高血糖,我的做法是:先吃蛋喝奶,吃包子、餃子的餡,過1小時再吃包子或餃子的皮。透過多次指血監測,驗證了這種做法血糖波動小,既符合分餐制,又有針對性調理2型糖尿病。

另外,剛出鍋的饅頭、包子、餃子、米飯、粥不要馬上吃,放涼一會再吃,也有助於控制血糖波動。

專家說了,放涼一會吃,澱粉變成了抗性澱粉,吸收就慢了,血糖就不會升得那麼快了。

9.要想血糖穩,少往餐館跑

生活中,我細心摸索,多次測血糖發現,凡在飯店用餐,血糖總是高,吃一盤炒雞丁加一小碗米飯,血糖飆到13mmol/L,原因是菜裡放糖多。

飯館裡做的菜離不開糖,用糖調味,口感好,連玉米餅子都放糖。

一位糖友天天吃玉米麵餅子,粗糧加清水煮菜,可是血糖仍然高,後來追問賣餅老闆娘才知道餅裡放糖,口感好,買的人多。

另一位糖友告訴我,疫情期間,附近商店關門,只有一家賣發麵大餅,她天天吃這家的大餅,血糖越來越高,換了降糖藥也不下降,醫生讓她查原因。

原來是因為麵餅放糖發酵快,膨脹得好,口感好。這位糖友吃得量比較大,導致血糖居高不下。

兩位糖友的真實經歷,值得借鑑。

10.動動手,自己製作控糖美食

糖尿病逼我下廚學做飯,不敢偷懶吃外賣。

  • 雜糧飯製作方法

材料:大麥粒、燕麥米、黑米、蕎麥米、薏米、各種豆類(黑豆、豌豆、花豆、綠豆、紅小豆)、糙米,熬成粥或蒸成飯,食用後血糖波動小,既營養又美味,適合炎熱的夏天食用。

  • 麵食製作方法

全麥面、蕎麥麵、白麵混合,製作包子、餃子、菜餅,用牛肉、芹菜拌餡口感好、食慾大增,能吃飽、吃好、抗飢餓,還能保持血糖穩定。

我患2型糖尿病47年,85歲,無明顯糖尿病併發症,10個控糖經驗分享給大家

我患2型糖尿病47年,85歲,無明顯糖尿病併發症,10個控糖經驗分享給大家

我常吃西葫蘆、芹菜、紅蘿蔔、小白菜、苦瓜等各種蔬菜製作的菜餅,換著花樣吃,嘴巴再也不用像40年前那樣吃苦捱餓了。

現在,我天天吃飽、吃好,和健康人一樣享受新時代小康生活。

糖友朋友們加油!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努力,學好健康知識,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走科學抗糖路,當好控糖第一責任人,擊敗糖尿病,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

作者:王文英

10個控糖經驗

  1. 多學糖尿病知識,少走彎路;
  2. 一定要吃早餐;
  3. 不要吃得太多,吃撐了;
  4. 飯後一定要活動;
  5. 不要道聽途說吃偏方;
  6. 用餐別偷懶;
  7. 用餐15字方針;
  8. 巧飲食,控制血糖波動;
  9. 要想血糖穩,少往餐館跑;
  10. 動動手,自己製作控糖美食。

本文點評專家

我患2型糖尿病47年,85歲,無明顯糖尿病併發症,10個控糖經驗分享給大家

糖友雲診所主任;

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主任醫師、教授;

兼任健康中國科普出版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首批專家;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專家組成員;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糖尿病之友》雜誌主編、多種糖尿病專業期刊編委;

專家點評:我與王文英老師熟識,她既是糖尿病患者,又是許多患者和醫務人員的老師;她關愛糖友,熱愛與熱心公益,願意並善於開展醫學科普工作,特別是糖尿病的科普教育和知識宣傳。

王文英老師雖有“糖齡”47年,但仍然是糖尿病的健康者,雖然有糖尿病,但並無糖尿病併發症,健康指標是很好的,如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得很好,體型很好,精神狀態、體力和腦力仍然非常好。

她的經歷和形象就是例項,告訴我們: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可防可治,患有糖尿病多年,依然可以沒有糖尿病併發症。

王文英老師是高階知識分子,不僅僅是她工作領域裡的高階知識分子,也是糖尿病領域的高階知識分子。

她不僅僅長期堅持學習和實踐糖尿病知識,還不斷分析和總結個人的抗糖經歷和體驗,保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傳播科學資訊,造福於患者,貢獻於社會。對此,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敬佩。

本文中,王老師總結了她本人這些多年來的控糖經驗體會,提出了10條個人的抗糖經驗。這10條經驗大多具有普適性,如多學糖尿病知識,相信科學,不要道聽途說吃偏方;注意健康飲食,吃得合理,吃出健康,吃出血糖穩定;適當活動;儘量不在外面餐館吃飯等。

這些都很重要,在我從事糖尿病臨床專業四十餘年的過程中,見到過不少由於學習知識不到位,落實科學合理的醫囑不到位;既不相信醫務人員的醫囑,也不相信身邊親人的關愛,而是相信素不相識路人所言和網上等媒體的所謂偏方;不相信降糖藥物而迷信保健食品等等以致釀成許多悲劇。

花了錢和時間,結果帶來了糖尿病併發症,更為嚴重的是誤了自己的性命。

10條經驗中也有一些具有個體的特殊性,也就是這些對於王老師本人是有效的合理的,但對於他人不一定適用。

尤其是吃什麼、吃多少和如何吃這類問題。

因為每位糖友的糖尿病病程、體型、胰島細胞功能以及器官功能、服用的藥物或治療方式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差異。比如,有的病友偶爾吃冰棒、甜品,不見得會引起血糖升高;有的病友喝稀飯也不會引起血糖陡升;還有的患者吃了西瓜後血糖反而降低。

至於個人能夠吃什麼和不適宜吃什麼以及吃多大量,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個體化的體驗與實踐,最關鍵的就是自我監測血糖,透過規律的進食和運動,觀察血糖變化及其分析血糖變化的原因,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和運動方式。

還有一點就是可行性問題,對於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難以做到自己製作點心、食品,也沒有必要米麵定量到克,吃餃子餛飩這類一定是幾個就可以、多一個就不行,而是總量差不多就可以,因為我們人體有個自我調節和適應的機制,大多數的2型糖尿病患者還有一定的胰島功能。

當然,我說的是差不多,而不是差得很多。

所以,自我血糖監測至關重要,尤其是生活方式有了變化時,可以透過血糖監測瞭解這種變化對於自己的血糖控制是否合適。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1-08-08

相關文章

藍妮妮:患罕見基因病,有稀世容顏卻無自理能力,被譽為“失聲天使”

藍妮妮:患罕見基因病,有稀世容顏卻無自理能力,被譽為“失聲天使”
妮妮的事蹟使我不禁感傷:上帝為你開啟一扇門的同時也將為你關閉一戶窗.生而為人就是來世受苦吃累的,百年之後是去天堂或是地獄,便看你人世間這一遭走的情況罷了. 2016年某夜,大海星辰,璀璨爭輝.安徽合肥 ...

她是三無研究員,85歲卻獲得專業領域最高獎,屠呦呦憑的是什麼?

她是三無研究員,85歲卻獲得專業領域最高獎,屠呦呦憑的是什麼?
在中國科學領域,最高的榮譽是院士. 可有這麼一個人,她在專業領域作出突出貢獻,活人千千萬,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可依舊沒有當選院士. 屠呦呦被稱為三無科學家,沒有博士學位.留學背景,院士頭銜,但這些依舊無 ...

85歲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的養生秘密究竟是什麼

85歲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的養生秘密究竟是什麼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020年他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在人民大會堂,他身著西裝,神采奕奕,健康矍鑠,身型挺拔的上臺領獎.面對記者,鍾老思維敏捷邏輯清晰,侃侃而談. 人們不僅要問, ...

“金利來”創始人曾憲梓:85歲在家鄉病逝,25億財產全部捐給國家

“金利來”創始人曾憲梓:85歲在家鄉病逝,25億財產全部捐給國家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平庸一生彷彿成為了一種常態,但還有一小部分人的人生以平凡作為開端,以璀璨落幕,其中有一位典型的代表人物則是香港富豪.著名的"領帶大王"--曾憲梓. 曾憲梓出生於廣 ...

“我要在有生之年為玉米育種鞠躬盡瘁”——85歲育種專家與中國科協主席“鴻雁傳書”
"我今年已經85歲了,仍然在育種基地做玉米育種實驗.因為我知道,種子是農業的'晶片',每一粒種子,都關係著中國人的飯碗安全."近日,中國科協主席萬鋼.黨組書記張玉卓收到一封特殊來信 ...

72歲妹妹看85歲姐姐,姐做1桌菜招待,曬朋友圈火了,網友:摳門

72歲妹妹看85歲姐姐,姐做1桌菜招待,曬朋友圈火了,網友:摳門
導語:72歲妹妹看85歲姐姐,姐做1桌菜招待,曬朋友圈火了,網友:摳門!中秋節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節日,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逢節日之前,親朋好友,兄弟姐妹們都會相互拜訪,大部分都是小輩拜訪 ...

腫瘤院長患肝癌,帶癌生存15年無復發,4個經驗值得學習

腫瘤院長患肝癌,帶癌生存15年無復發,4個經驗值得學習
肝癌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一旦被察覺,基本上是晚期,在前期身體幾乎沒有任何異常,當身體出現反應時已經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時機, 在我國每年有很多人死於肝癌. 不過在一些肝癌患者中,也有抗癌成功的人,今天就向 ...

新中國首位女省長顧秀蓮:出身農民做到副國級,如今85歲依舊工作

新中國首位女省長顧秀蓮:出身農民做到副國級,如今85歲依舊工作
中國女性在過去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始終都是受壓迫受迫害的物件,從小就接受三從四德的教育,完全沒有自主意識,完全是依附於男性的附屬品. 新中國成立以後,女性的社會地位有了極大提升,同時也證明了女性的各項能 ...

這些明星年輕時很帥,顏值超高,最大者已85歲,不知道你記得幾個

這些明星年輕時很帥,顏值超高,最大者已85歲,不知道你記得幾個
前段時間,娛樂圈突颳了起"鮮肉娘炮風",好多男星都燙著奇怪的髮型,戴著耳環,一個個整得跟"小姐姐相似",不過好在有關部門下達了整改政策,如今這些怪象已成過去.其 ...

活了85歲,到死攢下9000塊錢。農村人,終其一生的卑微
我的爺爺,生於1934年,於2019年辭世.享年85歲! 祖輩兒三代貧農,可老爺子到去世那天,一輩子也不會做農活兒.因為少時讀過幾年書,生產隊解體後,被安排到了村委會做了一輩子的會計. 家裡一畝薄田, ...

85歲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去世 此前曾感染新冠

85歲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去世 此前曾感染新冠
來源:海外網 報道截圖 海外網10月10日電綜合巴基斯坦國家廣播電臺.<黎明報>10日報道,巴基斯坦"核彈之父"阿卜杜勒·卡迪爾·汗於當地時間10日上午在伊斯蘭堡去世, ...

85歲焦晃昨晚獲中國戲劇最高榮譽獎,他如何度過舞臺60年?

85歲焦晃昨晚獲中國戲劇最高榮譽獎,他如何度過舞臺60年?
10月9日,第17屆中國戲劇節在武漢開幕,85歲的表演藝術家焦晃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戲劇家"稱號.焦晃表示:"我不會把這份獎勵看作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我更願意把它看作是對我 ...

糖尿病有哪些前兆,如何科學控糖?轉發學習
據估算,我國糖尿病患者規模已超9700萬,另有糖尿病前期人群約1.5億,也就是說在我國每14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此外,還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屬於糖尿病高危人群.哪些現象是糖尿病的前兆?關於糖尿病有哪些 ...

飲食清淡卻患上痛風這種“富貴病”,26歲小夥用針挑破痛風石

飲食清淡卻患上痛風這種“富貴病”,26歲小夥用針挑破痛風石
26歲小夥子牟先生平常挺注意養生的,"養生"不是養花養草,也不是打太極拳,更不是買一保健品吃.年輕小夥牟先生不喝酒,吃大魚大肉很少,可即使是這樣,他還是患上了我們常說的" ...

她被拐40年,到老才找到家,85歲母親做了這件小事,感動無數網友

她被拐40年,到老才找到家,85歲母親做了這件小事,感動無數網友
羈絆 "哪怕我死在這兒,只要一股風,也能把我吹回老家去." 80年了,姚鵬娥始終沒忘記老家的那棵大椿樹.那是1940年,13歲的姚鵬娥,在戰亂中失去了父母,只能跟著大伯出去要飯,勉 ...

2型糖尿病不控制的話能活多久?如何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不控制的話能活多久?如何控制血糖?
導語: 現在人們對於糖尿病這種疾病已經非常熟悉,糖尿病屬於一種慢性代謝疾病,當身體當中的代謝能力變差的時候,往往就會導致食物當中攝入人體的糖分,在人體當中堆積,當到了一定的水平過後,隨著高血糖的出現, ...

70歲大爺患糖尿病15年,天天吃藥為啥還是要截肢?

70歲大爺患糖尿病15年,天天吃藥為啥還是要截肢?
大多數人都知道控制血糖對糖尿病的患者是多麼重要的事情,血糖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們身體健康,但前段時間,一位70多歲的大爺因為2型糖尿病卻截肢了,為什麼呢?大爺說我每天都在吃降壓藥並且一直按照醫生的要求在 ...

兒童II型糖尿病的長期併發症研究

兒童II型糖尿病的長期併發症研究
近期由美國科羅拉多州兒童醫院的醫學博士 Phil Zeitler 和一組研究II型糖尿病長期併發症的研究人員領導的青少年和青年II型糖尿病新治療選擇 (TODAY) 研究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 作 ...

70多歲大爺患糖尿病15年,一直堅持吃藥,為何還會面臨被截肢?

70多歲大爺患糖尿病15年,一直堅持吃藥,為何還會面臨被截肢?
今年已經78歲的吳大爺,在15年前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因為病情不算穩定,就建議大叔堅持服用降血糖的藥物,並且在日常飲食中要多注意,對身體上出現的異常變化,也要及時關注並及時檢查. 大爺聽到醫生囑咐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