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紀念碑,通高37.94米
正面碑心石長14.7米、寬2.9米、厚1米
重60.23噸
碑身正面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八個金箔大字熠熠生輝
奠基之時
毛澤東主席親自起草並朗讀碑文
這是所有中國人心中
最熟悉也是最偉岸的豐碑
然而,很多人或許並不知道
這塊來自青島浮山的碑心石
曾經經歷了史詩一般的運輸歷程
見證了中國鐵路運輸的歷史跨越
巨石三次瘦身
還要從蘇聯借車
時光倒回66年前的1953年8月
時任濟南鐵路局排程科長的袁遐廬接到命令,
要求調配一輛120噸的超大平板車,
用來運送建造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心石進京。
袁遐廬:“大的沒有。超長、超重,一般的平板車裝不了。”
此時
這塊巨石已經開採了將近6個月
動用了7000多人力
為鐵路運輸“瘦身”兩次
從開採時的300噸減為280噸
隨後又瘦身為130多噸
當時
濟南鐵路局擁有的平板車
載重最多不過60噸
即便放眼全中國
也根本找不到超過百噸的車體
事情陷入僵局的時候
轉機出現了:
蘇聯鐵路專家巴拉諾夫
正好來到濟南講課
袁遐廬:“說我們衛國戰爭時期可能還有,就查到了。於是就經過東北運到了濟南。”
但這輛列車最多也只能運90噸。
為安全起見
當時的鐵道部按超載10%預算
組織工人對大石料進行第三次加工
將石料減為94噸
用拖拉機把巨石“拽”向火車
不過
要把這94噸的石料
放到平板車上卻並非易事
今年已經89歲
時任《青島日報》記者
一直跟隨採訪的顧廣援老人
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當年的艱難場景。
顧廣援:“到了火車站邊上,墊高用原始的辦法,當時借了一輛拖拉機,在前面拽著,老工人喊著號子,拿著小旗指揮,123....一天走不多長,一步一步都很難很難。”
坐上蒸汽火車的碑心石終於在警衛的護送下
沿著膠濟線向著北京出發了
然而,袁遐廬說
這段路程卻走得緩慢又艱難
直線時速只有20公里。
袁遐廬:“我記得運的時候比平時的速度慢了一倍,為了保證安全,晚上沒有執行光白天執行。”
為拐一個彎 搶修一條路
列車快到濟南時
意外發生了
因為濟南站東咽喉天橋處過於狹窄
列車無法轉彎
最後只能連夜搶修一條鐵路
繞過濟南站,繼續北上
袁遐廬:“直接拐彎還不行,要在濟南站轉頭,這個傢伙很大,最後臨時修了便線。”
記者:“便線修了多長時間?”
袁遐廬:“修了一天的就修好了,專用線。”
然而不久
意外再次發生
火車開到德州更換車頭時
司機掛車時一時緊張出現溜車
把後面裝著碑心石的車廂
撞出去十幾米遠
不過好在石料毫髮無傷!
最終
歷時17天的運輸
1953年10月13日
運石專列終於抵達北京
朱德總司令親自率隊迎接
從此
這塊碑石便矗立在天安門廣場
和所有中國人的心中
當年17天曆程
如今1天就能完成
山東濟南
袁遐廬當年工作的濟南鐵路局
如今已更名為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
談起當年運輸碑心石的往事
貨運部安全技術科長
王勝忠感慨的說
以今天的運力而言
1天時間就能完成
這甚至都算不上超限運輸
![]()
青州市南站裝運卡特彼勒裝載機至楊浦站 每臺裝載機18噸 D22A一車裝運3臺
王勝忠:“很平常的事情了,用我們目前載重120噸的車就可以幹這個事兒,它一共才90噸嗎不是。這件貨物屬於一個不超限貨物,從青島站裝車加固好了後,一個人都不需要。”
不僅運力沒問題
當年的
裝車問題、轉彎問題、溜車問題
如今都不過是平常事
王勝忠:“現在用吊車就行了,沒問題,現在500噸吊車都能找得到,這個都不是事。”
記者:“現在轉彎的問題也沒有了?”
王勝忠:“現在轉彎問題也沒有了。現在最小的道岔是9#道岔,9#道岔曲線半徑就180,完全能滿足車輛的執行條件。”
記者:“當時還講了說是碰了一下。”
王勝忠:“到了現在這種情況也沒有了,為什麼?用手把它擰一下就好了,一個人就幹了,很簡單,車是保證溜不走的。”
記者:“您看它上面有D45,D45是什麼意思?”
王勝忠:“D45就是運輸重量450噸的,最大的。兩種車型,再一個就是載重量稍微小點就是380噸的....”
![]()
泰山站裝運國網電力變壓器至奎屯站 每臺180噸 DA21每車裝一臺
開啟我國鐵路特種貨車的資料手冊
指著十幾種各種不同型別的特種貨車
王勝忠介紹說
早在2010年
我國就研製出
世界最大的D45型450噸落下孔車
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450噸載重相當於碑心石重量的5倍
![]()
章丘站裝運淄博美陵化工冷凝器至甘泉站 每臺裝置130噸 D2G一車裝一臺
歷史恍若昨日
腳步倏忽千里
濟南局排程所副主任段清亮:“我們濟南局排程所分兩層排程指揮中心。從2000年以後,逐漸的咱們排程指揮這一塊,就開始脫離紙質轉向電子化了,現在應該全部都是資訊化的在處理。”
![]()
上海閔行發往錫林浩特變壓器途經濟南局 裝置重335噸 DK36A落下孔車裝一臺
剛剛從歷史的故事中走出
突然置身於上千平大小的濟南局排程室內
讓人有種穿越的感覺
近百名忙碌的工作人員
一排排閃爍著各種圖表的電腦
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
和袁遐廬老人當年一樣
同樣在做著排程工作的
濟南局排程所副主任段清亮告訴記者
現在僅濟南局貨運日均卸車
大約在12000車以上
日均裝車可以達到9600車左右
![]()
青州市南站裝運卡特彼勒裝載機至楊浦站 每臺裝載機18噸 D22A一車裝運3臺
段清亮:“紅色的就是旅客列車,黑色的現在就就是一個貨物列車,每一個車具體跑到哪裡,在哪個地方,那就在這圖上一目瞭然了。”
記者:“原來都是用那種圖紙是吧?”
段清亮:“過去講就是鉛筆橡皮尺子,從效率上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北京,天安門廣場
人民英雄紀念碑已經矗立六十餘年
每天都會有天南海北的人們前來瞻仰
緬懷先烈
當年運送碑心石的歷史恍如昨日
但中國前行的腳步早已倏忽千里
就在2019年4月10日晚上7點20分
青島到北京的首發直達列車正式開行
兩地的執行時間史無前例地縮短為2小時58分
編輯:江梓依(實習)
來源: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
徵集原創首發類稿件。
內容:激人奮進的勵志故事,真摯動人的情感故事,發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要求:字數800-2000字為宜,文章採用word格式用附件傳送,並在郵件標題註明授權首發。請附上你的聯絡方式以便發放稿費。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若10天沒有得到回覆,請視為退稿,作者可自行處理。
徵“夜讀”主播
工作職責:為公眾號粉絲朗讀每日“夜讀”文章。會基礎音訊剪輯。
簡歷投遞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件註明“主播”字樣:
請將過去的語音作品與簡歷一同傳送。
更·多·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