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無用之用

隨看隨想

20世紀30年代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弗萊克斯納曾寫過一篇很著名的文章《無用知識的有用性》,莊子也說“無用之用,乃為大用”。許多人執迷於“有用”,卻往往走入誤區,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作者告訴我們,“無用”就像空氣,我們無法察覺,對我們卻至關重要。但是,這麼說就像“無用的有用性”這樣的話題,也只不過是功利主義的一種變體而已,“無用”的東西如文學、藝術、餘裕、閒暇……“幫助我們‘抵抗’,能為我們保留一線希望,讓我們隱約看見一條有光的路,讓我們有尊嚴地走在上面”,也許,這才是我們最需要“無用”的價值所在。(楊贏)

這本小書的書名,由一對相互矛盾的修辭所組成,這裡需要先做一點說明。一般所謂“實用性”,把人文主義思想——或更廣泛的把所有無利可圖的知識——視為無用,但我想談的這種弔詭的“實用性”,和那毫不相干。

我選取這個詞更普遍但大不相同的意涵,是為了思考基本價值完全脫離實用目的的知識所涉及的實用觀念。事實上,有些知識的目的就是知識本身,也正因為他們的本質無求於、無利於並自外於一切務實性和商業的考量,才能在人的精神養成、文明與公民素質的提升等方面扮演一定的角色。然而,講求利益的邏輯,徹底摧毀了各個知識機構(學校、大學、研究中心、實驗室、博物館、圖書館)以及各個學科(人文的和科學的),這些學科和機構的價值,原應本是為了知識而知識,應獨立於任何生產直接效益、實際利益的能力。當然,博物館或考古遺址也經常吸取可觀的利潤,但它們的存在與否——和某些人試圖說服我們的相反——並不是由他們的總收入來決定的;一個博物館或一處考古工作的發掘現場,就像一個檔案館或圖書館,它們的生命,是社會群體必須不計一切價值死守的寶藏。這是為什麼在經濟危機時也不應該胡作非為,無論危機如何蔓延,也不該任由撙節政策像壓路機般有系統地碾碎一切無用之物。

因此,無用知識的實用性,與主流的實用性完全對立。主流的實用性為了單純經濟利益,正逐步扼殺過去的記憶、人文學科、古典語言、文化教育、研究自由、創造力、藝術、批判思考,甚至是文明的基本條件,而這些條件原本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地平線。盧梭早已說過:“古代的政治不斷談論美德與品格;我們的政治只談論買賣和錢。”無法增進利益之物因而被視為不必要的奢侈,被視為阻礙,或是具有危險性的浪費時間。根據狄德羅的觀察,“所有不實用的東西都遭到鄙視”,因為“時間精準掌控,不容浪費任何沉思冥想”。

如同尤奈斯庫精闢的見解,“如果我們無法理解無用的實用性,就無法理解藝術”。比他更早幾年,岡倉天心,關於茶道的一番敘述,就已透過一個男人摘花獻給同伴的簡單舉止,捕捉了人類高於動物的決定性瞬間:“當他察覺到無用的妙處,他便進入了藝術的王國。”因為只有遠離計算和追趕,才有琢磨詩句的可能,於是,根據里爾克的說法,“身為藝術家,意味著不計較,不計算,像一株包含汁液的樹木般茁壯,並在春天的暴風雨中昂然挺立,毫不擔心可否等到夏日來臨”。

事實上,我們需要無用,就像我們需要空氣。再次引用尤奈斯庫的話:“詩、想象與創作的需求,是如呼吸一般的基本需求。”正是在這些視為多餘的活動裡,在活動所產生的皺摺處,我們才能獲得力量,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思考,為一個烏托邦的計劃去耕耘、去緩解——甚至消除——像鉛塊一樣重壓著我們良知的許多不義,以及許多錐心的不公。

2010年,略薩獲頒諾貝爾獎時也寫道:“沒有文學的世界,會是一個沒有慾望、沒有理想、毫不瀟灑的世界,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遭剝奪、無人的自動化世界。人本該具有跳脫自我,成為他人的能力,或使用我們的夢土為眾生賦予形象的能力。”此外,王爾德透過歐琳太太的臺詞“在現代生活裡,最重要的是要有餘裕”影射的,或許正是他“可有可無的”、無用的作家職業?

倘若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很難理解真正的歷史弔詭:野蠻肆虐橫行的時刻,正是狂熱分子塗炭生靈的時刻,更是他們摧毀圖書館和藝術品、古蹟和經典名著的時刻。可以這麼說,這種毀滅性的憤怒,是衝著我們視為無用的東西而來的:排斥異己的主教奧菲勒一聲令下,把異教徒的典籍丟進燃燒的亞歷山大圖書館的火堆裡;匈奴攻下洛陽後,也把宮殿裡的藏書毀了;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放火燒掉了多少異端的書籍;納粹在柏林一手導演了多少頹廢作品的火刑;阿富汗的塔利班將宏偉的巴米揚大佛夷為平地;我們還可以加上飽受聖戰組織迫害的薩赫勒圖書館,以及巴克圖的阿法魯克塑像。這些傑作是如此無用、無害、無聲又無辜,但它們的存在卻被視為威脅。

……

因此我相信,若是在對抗這一切的同時,能夠相信不會帶來任何利益的經典、知識,以及培育無用之物的藝術,無論如何都能幫助我們“抵抗”,能為我們保留一線希望,讓我們隱約看見一條有光的路,讓我們有尊嚴地走在上面,那總是比較好。

因為在諸多的不確定中,至少有件事是肯定的:如果我們任由無用和無價值之物消失殆盡,如果我們只聽得見唯利是圖的海妖之歌,我們只會造就一個失憶的群體,只會集體脫軌,最後集體失去生命的意義和自身的現實感。那時,就很難奢望無知的智人還能持續它們理應扮演的角色:讓人類更人性。

(選自諾丘·歐丁《無用之用》,郭亮廷譯,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版)

《中國教師報》2021年08月18日第9版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8-18

相關文章

任正非:幹部都是“浪費”出來的
知名媒體人 王芳潔 有一句話說"人才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在華為總裁任正非看來,這話得倒過來講:最大的浪費才能培養出人才. 最近與公司創新先鋒人員座談時,任正非說:"顛覆 ...

“雙減”給了孩子哪些發展空間

“雙減”給了孩子哪些發展空間
毛瑩瑩(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繪 "雙減"政策實施後,家庭作業減少了,課外班不能去了,原本忙忙碌碌的孩子們一下子空餘出很多時間.一時間,許多家長感到手忙腳亂,不禁發愁這多出來的時間 ...

“計算”奔湧而來,驅動美好未來——2021世界計算大會開幕論壇嘉賓演講摘登
在奔湧而來的"算力時代",算力和演算法已成為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產業變革的最大變數.9月17日,在2021世界計算大會開幕論壇上,7位行業頂尖專家.企業界人士共話計算發展大勢. ...

劉亞東:說說任正非的到位和“越位”

劉亞東:說說任正非的到位和“越位”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 報人劉亞東A 任正非老爺子是個"奇葩".他不是科學家,卻對科學的本質和特點有著那麼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他不是發明家,卻深諳創新的邏輯和規律,尤其能以古稀之年對 ...

塗睿明:如何欣賞中國古典陶瓷之美?

塗睿明:如何欣賞中國古典陶瓷之美?
瓷器曾是古代人類貿易的最大宗商品,也是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中國的瓷器美學也是重要的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我們該如何欣賞中國古典陶瓷之美?理解與欣賞陶瓷之美,除了需要調動種種感官之外,還需要了解什麼 ...

故宮半夜用剷車挖《永樂大典》?別鬧!請簽收中秋新展指南

故宮半夜用剷車挖《永樂大典》?別鬧!請簽收中秋新展指南
星期日 2021年9月19日 中秋小長假首日,北京下了一天的雨.即便如此,也並未影響新展開幕的腳步.假期似乎總有種魔力,一開場必須有點特別的事.比如這次的故宮"挖"<永樂大典 ...

紅樓夢:詭異淒涼的中秋夜宴,預示賈府抄家日期和林黛玉魂歸時間

紅樓夢:詭異淒涼的中秋夜宴,預示賈府抄家日期和林黛玉魂歸時間
<紅樓夢>第七十五.七十六兩回,作者花費大篇幅筆墨,描寫了賈府的一場舉家團圓的中秋夜宴. 這一場宴會由賈母極力費心地親自操持主辦,賈府的老少爺們史無前例地齊聚一堂團團圓圓.但是,宴會氣氛十 ...

「薦讀」莊子說什麼

「薦讀」莊子說什麼
來源:嘉興日報-嘉興線上 莊子說什麼 作者:韓鵬傑 出版時間:2021年4月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關於本書] <莊子>是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經文的合集,內容豐 ...

音樂教師寫作:感性與理性的交融
●訪談嘉賓 魏 平:成都大學教授,成都大學基礎音樂教育研究中心負責人.四川省九年一貫制音樂教材編委會成員,擔任多所高校"國培"專家.主編(參編)<小學音樂.美術.藝術課程與教 ...

計時碼錶:可玩可賞 最酷裝備

計時碼錶:可玩可賞 最酷裝備
萬寶龍明星系列尼古拉斯·凱世計時碼錶限量款:設計靈感源自尼古拉斯·凱世最初的設計.兩個金色穹形旋轉計時盤延續了經典,60秒計時盤居左,30分鐘計時盤居右. 勞力士宇宙計型迪通拿:專為滿足專業耐力賽車手 ...

老子:保全自己才是最大的成功
個人原創,用不一樣的視角解讀經典!<帛書老子校注>第二十三章<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是故彰 ...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自信面對質疑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自信面對質疑
小貓西蒙輕鬆自在地跟大家打招呼,"嗨,我叫西蒙,也是貓家族的." 一眾大型野生貓科動物山獅.獵豹.老虎.黑豹,先是愕然,然後爆發出嘲弄的大笑,它們驕傲地列舉各自的優點,質疑小西蒙& ...

人間世·莊子

人間世·莊子
一 顏回見孔子,欲辭行. 孔子問:"將往何方?" 顏回說:"衛國." 孔子問:"為何而去?" 顏回說:"我聽說衛國君王氣盛專斷,國 ...

陳曼生與紫砂之緣

陳曼生與紫砂之緣
陳曼生,本名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曼生,擅長古文辭,精於雕琢,以書法篆刻成名,其文學.書畫.篆刻樣樣精通,才氣過人. 葉衍蘭.葉恭綽所編<清代學者像傳合集>上的陳鴻壽(曼 ...

西泠十月大拍:重點藏品先覽

西泠十月大拍:重點藏品先覽
燻罕貴靈巧爐 ,時長00:46 『清乾隆 · 翡翠雕盤龍鈕活環耳鼎式燻爐』 帶座高:16cm 爐高:12.3cm 爐通徑:15.5cm 展覽:Catalogue of an Exhibition 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