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作者簡介:黃銘光,祖籍福建永定,福建邵武峭山公後裔,生於1964年11月,1989年基礎數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現為私企公司董事長,福州大學經管學院兼職教授。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上一篇,介紹了:

中華黃氏史(一) 黃氏的起源

這一篇,將介紹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一、潢川古黃國的建立與滅亡

黃國於公元前2148年夏·啟時建立,到公元前648年東周春秋時被楚吞併,享國詐約1500年,繁衍了約50代子民,是世界上存活時間最長的單體政權。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古黃國都城,在今河南潢川隆古鄉

《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記載,黃國以今河南潢川縣隆古鄉為都,含今河南、湖北部分縣市,為夏、商、周的子國。

據《中華姓氏通史·黃姓》及《楚史·方城內外略圖》等史料記載,今河南境內的光山、羅山、潢川、新縣及固始,及今湖北境內的黃坡、黃安、黃岡、新洲的大部及麻城、大悟、孝感、漢口的部分地區,都是古黃國的轄地。

雖然這個時候,古黃國裡的人還不姓黃,但他們是當今黃氏族人的祖先。

二、黃國被楚滅後黃氏的遷徙

春秋時期被楚滅後,黃國子民為紀念故宇,都改姓為黃,這個時候黃姓才正式出現。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古黃國遺址

原黃國子民的大致遷徙走向是:

1、遺留潢川,原都城故地。

2、遷徙到楚地江陵(今湖北荊州),到秦漢時這一支形成了著名的江陵黃氏。

3、遷徙到楚地江夏安陸(今湖北武漢至雲夢縣東南一帶),從漢代開始,這一支枝繁葉茂,形成了著名的江夏黃氏。

4、遷徙到中原其他諸侯國,逐漸形成了著名的淮陽黃氏。

5、流散到當時的楚國腹地,於是就有了因黃氏遷居而得名的黃岡、黃陂、黃安、黃石、黃梅等地。

6、遷徙到新羅(今朝鮮、韓國)。

7、遷徙到中國西南部及兩廣地區,一部分人最後進入越南,形成了西漢時期的鷗雒黃氏,是當今越南黃氏的祖先。有一部分留在西南,在唐朝時期形成了“黃洞蠻”少數民族。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古黃國紀念館

古黃國被滅,對古黃國是一個毀滅性的災難,但黃國子民的四散遷徙,促進了黃氏宗族向全國各地及東南亞、東亞等國的傳播與繁衍。

三、黃歇的出現及黃氏的第一次復興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黃氏先祖,春生君黃歇

1、黃歇復興了黃氏宗族

黃國被滅,黃氏子孫沉寂300多年後,到了東周戰國末期,黃歇為楚相24年,重振了黃氏宗族的聲威。

黃歇的出現,是古黃國被滅後,黃氏復興的第一個高潮。

黃歇生於公元前314年(待考證),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以黃歇為相,號“春申君”,為著名的戰國四君子之一。黃歇原封地為古黃國都城,今潢川一帶,後改封於吳國故圩,今江蘇常州、蘇州至上海一帶。據上海《黃氏雪谷公支譜》記載,上海的黃浦江,又名申江,名字源於“春申君”黃歇。

《黃姓通史》、《鸛藪譜》、《潮州譜》等記載,黃歇祖籍江夏黃鶴鄉仁義村,但出生於新羅,20歲時返回楚國,仍居江夏,官至楚相。

《中湘黃氏四修譜》記載,黃歇出生於今湖南省常德市沅陵縣西。

《湖南黃氏世譜》則認為春申君出生於故國潢川。

由於各文獻記載的混亂,我們今天只知道黃歇是古光州(今潢川)黃國遺民的後裔,至於他的祖先世系,我們今天已不得而知。

黃歇任楚相後居江夏,使江夏成為當時黃氏宗族的主要繁衍發展中心,各地黃氏族人很多轉至江夏居住,江夏成為黃氏郡望。

2、黃歇被門客李園所殺

據《資治通鑑·秦紀一》記載,楚考烈王不能生育,趙國的李園為了取得權勢,先是拜在春申君的門下,後為攫取更大權力,考慮到楚王不能生育,就先將妹妹嫁春申君,懷孕後再嫁楚王。

其妹為楚王生下了兒子並被立為太子。在妹妹被立為王后之後,李園也隨之在朝中當權主事。但他深恐春申君洩漏真相,便欲殺春申君以滅口。

春申君自己沒有看到即將到來的危險,但他的門客朱英卻發現了,並自告奮勇要去除掉李園。結果春申君不但不允,還一笑置之,認為李園是個軟弱無能的人,況且自己又對他有恩,李園不至於要殺他。

但結果正如朱英所料,公元前238年,李園將春申君誘入宮中誅殺,並且追殺了春申君的全家。

3、黃歇子孫的遷徙

李園之變後雖然遭到追殺,但黃歇的子孫,相當一部分倖存了下來。

(1)、黃歇第八子黃向,居蘇州當任會稽太守,因官職四品,居所自稱為黃堂,被稱為“四品黃堂”,有後裔遷到江陵。

(2)、黃歇長子黃尚,也有說是最小的十三子黃究(也叫黃婉),隱居在江夏黃鶴鄉,成為江夏黃氏中的一支。

(3)、《中湘黃氏四修譜》記載,有後人遷湖南常德。

(4)、《金溪黃氏雙井譜》記載,黃歇次子黃俊遷河南淮陽。

(5)、《申浦黃氏續修宗譜總序》記載,黃歇有後裔遷江蘇延陵。

(6)、《元和姓纂》記載,黃歇有後裔改為春姓。

(7)、楚考烈王兒子,楚幽王,實為黃歇後人。

(8)遷往新羅(今朝鮮、韓國)。

在今湖北(黃歇居住地),江蘇(黃歇封地)都有發現黃歇的墓地,有些是衣冠冢,具體葬於何處現已無從可知。

4、黃歇對後世黃氏的影響

黃歇為楚相二十四年之久,古黃國被滅後四散的子民,很多匯聚到黃歇的居住地江夏,讓江夏黃氏成為後來所有黃氏當中最著名的一支,埋下了種子。

而黃歇子孫的遷徙,是繼黃國被滅之後,再一次讓黃氏走向全國,促進了黃氏宗族的傳播與繁衍。

黃歇子孫遷徙後分散到全國各地及新羅(今朝鮮、韓國)等國形成的黃氏分支,也叫江夏黃氏,他們以黃歇為始祖,而後來同樣出生於江夏的黃香後裔,形成的江夏黃氏,是以黃香為始祖的。

雖然黃歇、黃香都出自江夏,有些黃氏族譜記載說黃香為黃歇的後裔,但沒有更進一步的史實能證明這點,因此他們兩人之間的淵源關係已經無從考證。

黃歇被殺及家人被追殺後,全國的黃氏宗族又沉寂下來,直到漢朝才再次興起。

四、漢朝時期黃氏的第二次復興

1、漢初江陵黃氏的崛起

據《分寧雙井黃氏譜》記載,生於秦朝的黃極忠,是黃歇第八子黃向即“四品黃堂”的兒子,春申君黃歇的孫子,居江陵(今湖北荊州)。

黃極忠出生日期不詳,早年參加了秦末農民起義,後歸順漢高祖劉邦,在劉邦剿滅各異性諸侯特別是消滅九江王英布的戰鬥中,立下汗馬功勞,在公元前196年11月被劉邦封為邔侯,食邑一千戶,於公元前169年去世。

黃極忠子黃榮成,孫黃明,曾孫黃遂分別嗣襲邔侯位,後期食邑增加到四千戶。

到了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漢武帝削藩,廢除了存在了八十多年的邔侯國。

四十多年後,漢宣帝繼位,復封黃遂孫黃調為邔侯。

元始元年(公元1年),漢平帝劉衍繼位,封黃極忠後裔黃敞為關內侯。

2、西漢時期越南的鷗雒黃氏

古黃國被楚滅後,一些黃氏族人遷徙中國西南部及兩廣地區,有一部分人進入了越南,形成了西漢時期越南的鷗雒黃氏。

漢武帝時期,越南北部屬於漢朝領土,但越南鷗雒王反抗漢朝,遭到漢武帝鎮壓,此時鷗雒黃氏的首領黃同,為漢王朝統一嶺南立下大功,被漢武帝封為下酈侯。這是越南鷗雒黃氏的第一次崛起。

3、黃氏歷史上的傑出人物,淮陽黃氏的黃霸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淮陽名家,江夏世澤”;“潁川世澤,江夏家聲”;“教化第一,孝友無雙”……。

在許多黃氏宗祠或者書籍裡,都能看到這些楹聯。

以上三副楹聯,上聯因起黃霸,下聯因起黃香。黃霸為上聯是因為黃霸生於西漢,早於黃香的東漢。

黃香被當今黃氏公認為江夏黃氏的始祖。在楹聯中能夠與黃香並列,說明以黃霸為代表的淮陽黃氏及黃霸本人,在黃氏發展歷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與廣泛的影響。

淮陽即今河南周口市。約公元前40世紀,太昊伏羲氏建都於此,後炎帝繼續在此建都並易名為陳。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改名為淮陽。

潁川即今河南禹州市,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的都城所在地。

黃霸出自淮陽黃氏,後家族搬遷至陝西雲陵(今淳化縣)。

黃霸出生於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淮陽陽夏(今河南周口市太康縣),自幼攻讀法律之學,胸有大志。

西漢漢宣帝時黃霸任潁川太守八年,仁厚愛民,明察秋毫,教化為先,勤事農桑,政績斐然。

據《漢書·本傳》記載:“霸以外寬內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

漢宣帝五鳳三年(公元前55年)任丞相,封建成侯(封地在今河南永城縣)。

黃霸任丞相五年後,於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壽終,享年82歲,諡號定侯。

據《大明一統志》記載:黃霸墓在考城縣(今河南蘭考縣)東北十一里。

黃霸子黃賞,孫黃輔都嗣襲了黃霸的建成侯位。王莽篡位後的居攝二年(公元7年),黃輔的兒子黃忠繼續被嗣襲為建成侯。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建成侯國才被廢除。

《黃文肅公世家宗譜》記載,黃霸為黃歇第八子黃向的一支;邵武禾坪譜、鸛藪譜、潮州譜等認為,黃霸出自黃歇長子黃尚之子黃廣;而《中湘黃氏四修譜》則說,黃霸是黃歇之兄黃開業的第七代孫。

黃氏不同族譜的記載相互矛盾,而史書並未記載黃霸為黃歇後裔,所以黃霸與黃歇之間的淵源並無定論。

黃霸的後裔分支眾多,其中,一支留居淮陽陽夏,一支分居陝西雲陵(今淳化),一支遷徙至杜陵(今陝西長安),一支留在封地建成侯國(今河南永城),還有一支留在他的成名之地潁川。

黃霸這些後裔,後來也都成為黃氏的重要分支。

4、汝南慎陽黃氏與黃憲

黃憲,生於東漢漢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09年),字叔度,號徵君,汝南慎陽人(今河南駐馬店市)。著名賢士,許多黃氏族譜都記載他為黃霸的後裔,但到其父時已貧寒,父為牛醫。

位列三公的太學生首領郭林宗(郭泰,山西太原人)遊汝南,見黃憲後,交談數日,不願離去。郭林宗評價黃憲:“叔度汪汪如千頃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

當今有些黃氏宗祠的楹聯中有“汪汪澄波”、“叔度門風”之語,就出自郭林宗對黃憲的評價。

黃叔度耿介正直,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人品高尚。

東漢漢桓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黃叔度在家中病故,終年48歲,被世人尊稱為“徽君”。

後人曾為其立碑建祠。唐朝書法家顏真卿,親赴慎陽為其墓書“漢黃叔度墓”五字(今字碑尚存)。

歷代文人墨客到黃叔度墓祠拜謁者甚多。1963年河南省正陽縣人民政府將黃叔度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黃憲比黃香兒子黃瓊出生時間都晚,之所以排在黃香之前表述,是為了後面闡述以黃香為始祖的江夏黃氏故事的連續性。

5、黃香與名滿天下的江夏黃氏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兒子,東漢明帝時期,降生了一位對黃氏宗族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人物,黃香,他被當今江夏黃氏公認為始祖,而江夏黃氏,是所有黃氏當中最著名的分支。

黃香生於公元68年,江夏安陸(今湖北武漢到雲夢縣東南一帶)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孝子,是“中華二十四孝”中“扇枕溫衾”故事的主角,《三字經》中: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也是描寫黃香孝道的詩句。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中華二十四孝,第13 孝“扇枕溫衾”

據《後漢書·卷八十上·文苑列傳第七十上》等籍記載,黃香九歲時因母親去世,思念至極,致使形容憔悴差點死去,被鄉里人稱讚為孝子。

黃香自幼除了操勞家事,盡心奉養長輩外,還廣泛地誦習儒家經典,長大後精通道德學術,寫得一手好文章,京師的人稱讚他:“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東漢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黃香升任尚書令,這以後黃香掌管機要,極受和帝的信任和重用。

黃香著有賦、箋、奏、書、令等共五篇文章。

雖然黃香的先祖在江夏世居多年,且代為冠族,父親黃況曾官至河南葉縣縣令,但江夏黃氏還是尊稱黃香為始祖,並因為黃香而聞名天下。

黃香生八子,黃瓊、黃瑰、黃璉、黃理、黃琛、黃瓚、黃珂、黃琉。

最有成就的一支,是黃瓊。

漢安帝延光元年(公元122年),黃香升遷為魏郡太守,同年病逝,享年54歲。

黃香墓在今湖北雲夢縣義堂鎮黃孝村。

另在河南禹州亦有黃香墓,位於郭連鄉黃臺寨村東側的孝崗上,1958年被公佈為禹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6、黃香子黃瓊、曾孫黃琬位列三公,江夏成為黃氏第一郡望

江夏黃氏崛起於黃香,但江夏黃氏得以四海傳播,繁榮昌盛,名揚天下,卻得益於黃香子黃瓊與黃瓊孫黃琬。

據《後漢書·卷八十上·文苑列傳第七十上》記載,黃香子黃瓊,官至太尉,封邟鄉侯,卒贈車騎將軍,諡忠侯。

黃瓊生於漢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在漢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去世,享年78歲,敕葬江夏。

傳到他墳前“會葬”的讀書人先後有六七千人。到漢靈帝時,感黃瓊舊德,命人畫黃瓊像,又命大文豪蔡邕(著名的女文豪蔡文姬之父,後因感慨董卓被殺而被王允所殺)為黃瓊寫了一篇頌文,以紀念黃瓊的功德。

黃瓊孫黃琬,生於漢順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有記載說是黃瓊第四子黃儲之子(未考證),少年喪父,由祖父黃瓊撫養長大,自幼聰明過人。

漢靈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任豫州牧(今河南省,最高長官),因討平寇賊,政績為天下表率,被封為關內侯。

董卓秉政時期,黃琬為司徒,後又遷太尉,被封陽泉鄉侯。但因與楊彪一同反對董卓遷都長安而被免職。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黃琬在第六回出場。為太尉,與司徒楊彪、司空荀爽共同勸阻董卓遷都,被其罷為庶民。

不久又被拜為光祿大夫,後轉任司隸校尉,與司徒王允等共同謀劃誅殺董卓。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三國演義連環畫《鳳儀亭》王允與黃琬等

董卓死後,其部下李傕、郭汜攻入長安,收黃琬下獄,不久遇害,時年五十二歲,葬於江夏孝行裡黃氏祖墓側。

正是由於漢朝時期,以上黃氏家族的突出表現,讓黃氏自黃國被滅後,出現了第二次復興。

五、江夏黃氏成為中華黃氏第一大分支的偉大征程

東漢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改進了西漢初就被髮明出來的造紙術(之前的紙只能用於包裝不能用於書寫),新技術需要的原料容易找到,又便宜,最重要的是這種紙可以用於書寫。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蔡倫被封為侯)。蔡倫的造紙術,也是舉世公論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這個時候,後來成為江夏黃氏始祖的黃香,任尚書令,後來成為東漢三公之一的黃香子黃瓊已經19歲。

蔡倫紙恰逢其時的出現,使得江夏黃氏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的輝煌歷程,被記載的比較完整與可信。

回溯黃氏在江夏繁衍的歷史:

(1)、東周春秋時期黃國滅亡的時候,已經有黃氏族人從潢川遷徙至江夏繁衍生息;

(2)、東周戰國時期,黃歇為楚相24年定居江夏,又有許多黃氏族人遷到江夏安居,使江夏成為當時的黃氏郡望。李園之變後,雖然史書記載黃歇只有長子黃尚一支隱居在江夏黃鶴一帶,但江夏已經匯聚了很多黃氏族人在這裡生活繁衍;

(3)、到了東漢,江夏出了“天下無雙”的黃香,及其都位列東漢三公的子黃瓊、曾孫黃琬,使當時的江夏黃氏欣欣向榮,成為黃氏的第一郡望。

但至漢朝結束,以江夏黃氏以上描述的歷史表現,還不足以使江夏黃氏成為中華黃氏的第一大分支。

正是從黃琬被董卓部下李催、郭汜所殺,族人四散躲藏開始,及隨後中國出現的三國、魏晉及南北朝數百年動盪,再後來唐末五代十國時期近百年的中原亂世,江夏黃氏開始了使自己成為中華黃氏第一大分支的偉大征程。

下面開始描述江夏黃香的後裔在全國各地的播遷,讓我們一起窺視江夏黃氏是如何一步步繁衍發展,成為黃氏最大分支的。

1、南陽黃氏

陳壽的《三國志·吳書注》及《古今姓氏書辯證》稱,黃瓊長子黃守亮,任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太守,舉家遷至南陽,後裔形成了南陽黃氏。

據《三國志·蜀書·黃忠傳》記載,三國時期的名將黃忠,是黃守亮南陽黃氏的第四代後裔。

現江西豐城黃氏,為黃忠弟的後裔。

據《湖南箭樓黃氏譜》記載,黃守亮有後裔遷至思明府(今廣西寧明縣),加入當地壯族,形成了著名的思明府壯族土司黃氏家族。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黃香之後,南陽黃氏的黃忠,與關羽戰長沙

2、零陵黃氏

據《吳書》記載,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黃蓋,為南陽太守黃守亮之後,從祖父那一代開始遷至零陵(今湖南永州)。

故零陵黃氏為南陽黃氏的分支。

據《崇明黃氏重修族譜序》記載,姑蘇(今江蘇蘇州)黃氏為黃蓋之後,而崇明黃氏遷自姑蘇。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三國演義連環畫《苦肉計》中的周瑜與黃蓋

3、巴西黃氏,也叫閬中黃氏

為了躲避董卓部下李催、郭汜的追殺,黃琬子黃權、黃保兄弟逃至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縣)。

據《三國志》記載,黃權原為劉璋主簿(相當於今秘書),後隨劉璋一起投降了劉備,被封為偏將軍,後又升任鎮北將軍,在劉備替關羽報仇討伐孫權失敗後,黃權為了不被孫權消滅不得已投降了曹操。黃權投降後,劉備與曹操都知道黃權是因為不願意被孫權消滅不得已這樣做的,因此兩邊都沒有為難他。曹操封黃權為育陽侯,車騎將軍,黃權在曹魏的兒子嗣襲了黃權的育陽侯位。而黃權留在蜀國的兒子,劉備及蜀國也厚待他們。子黃崇為尚書郎(起草文書的官員),另一個兒子黃賈官至光祿大夫(皇帝身邊詔命行事的官)。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三國演義中的黃權插圖

4、沔陽黃氏

三國時候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是沔陽(今湖北沔陽縣)黃氏族人,是黃香兒子黃理的孫子。

據《三國志注》記載,黃承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擅長兵法,隱居鄉村。其有一女,長相雖不佳,但極有學識,品德俱佳。諸葛亮重才輕色,娶了黃承彥之女為賢內助,而沔陽黃氏也因為與諸葛亮聯姻,成為三國時期的顯貴。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傳說黃承彥女兒黃月英長的不好看,但在很多影視作品、動漫中,卻是美女

5、信州黃氏

巴西黃氏傳至黃權孫黃廣(黃香第7世孫)時,三國已經歸晉,黃廣任蘇州總兵,後舉家遷至江西信州(今上饒),後來黃權長子黃祖發的曾孫輩,也遷至江西信州,黃權後裔在信州至今已繁衍二萬多人。

信州黃氏後來又分出許多分支。一支向西傳到湖南,再傳回四川;一支向東南傳到福建,再傳到臺灣等地。

信州黃氏後人黃志(黃香第13世孫),從信州遷至福建邵武,成為邵武黃氏的一支。

6、盱江黃氏

三國時黃權弟黃保後來又從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遷至江西盱江(今撫州)。

但當今江西盱江黃氏最枝繁葉茂的,是黃權的後裔。

據《雙井黃氏族譜》記載,盱江黃氏以黃琬子黃權之後黃孟僯為始祖。

黃孟僯為黃香第十六世孫,黃權後裔,生於唐高宗儀風丙子年(公元676年),於唐玄宗天寶丙戊年(公元746年)70歲高齡中進士,任西臺御史(國家監察機關負責人),在奉命巡察江南臨汝府途中,病逝於盱江,就近安葬,夫人李氏去世後合葬於此。

黃孟僯子孫為了守陵,就落籍盱江,後來形成了有名的盱江黃氏。

為了讓子孫記住祖先來自江夏安陸(今湖北安陸縣),盱江黃氏以安陸為堂號。

盱江黃氏發展到黃孟僯曾孫輩(第四代),黃省諭、黃省和、黃省居的時候,三兄弟各得功名,家族大昌,同時盱江黃氏開始分支出去。

(1)、黃省諭,唐憲宗年間進士,御使大夫(副丞相、最高檢察官),生五子。這五子中:

黃衰、黃裘兩兄弟遷徙茅山(今江蘇常州金壇區和鎮江句容市交界處)。

黃表居盱江,後人遍佈江西全省,成為官溪黃氏和撫州、金溪等一些黃氏的始祖,而黃表長子黃琬(與其先祖,被董卓部下所殺的黃琬同名),遷居福建邵武,成為邵武黃氏中的一支;黃表次子黃琰遷居江西金溪楓林鄉大拓村,據《湖南黃氏世譜》記載,黃琰後裔後來又散佈在其他23處,形成不同的黃氏支派。

(2)、黃省和,唐文宗年間為唐朝節度使,封萬戶侯,生子黃榮,到了五代十國時期,這支黃氏遷至浙江金華,成為金華黃氏的一支。

(3)、黃省居,唐憲宗年間任淮南轉運判官(總管轉運司庶務,兼督察屬吏),其長子黃寶,成為江西安仁(今江西餘江縣)黃氏的始祖,次子黃賈,又生三子。

黃賈長子黃實,攜妻及三個兒子黃伯、黃住、黃任一起遷至福建邵武開基,是盱江黃氏入閩的又一支。

黃賈次子黃陳,其後遷至河南陳州(今淮陽縣)。

黃賈三子黃陵,遷至江西信州(今上饒),成為信州的又一支黃氏。

7、新安黃氏

據安徽《潛山黃氏族譜》、《陡亹黃氏宗譜》等記載,泉鄉侯黃琬遇害後,長子黃松壽仍居江夏孝行裡,其曾孫黃期生三子,長子黃積(黃香第九世孫),於公元288年隨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南渡,後任新安太守,舉家自江夏孝行裡遷至新安官邸居住。

晉朝的時候,新安郡所轄地域為今安徽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浙江建德市(壽昌)、淳安縣(含原淳安縣、遂安縣)。

黃積與夫人張氏同葬新安歙縣姚家墩(今徽州區鄭村鄉的瑤村)。其子孫為了守陵,將家族從新安郡城區遷至歙縣姚家墩。

黃積長子黃尋,守陵三年後,教授於鄉里,黃尋後人在姚家墩住了九代人,第十代黃碧璇(黃香第十九世孫)遷至歙縣黃墩(今黃山市屯溪區東十五里篁墩鄉)。

據《潛山黃氏族譜》、《陡亹黃氏宗譜》等記載,新安黃墩黃氏,從一個由江夏孝行裡遷來的小分支,最後繁衍發展成一個遍佈江西、安徽、浙江,擁有四十幾個分支的黃氏大宗族。

黃積二子黃苾,東晉時曾任金陵(今南京)按察(相當於當今的省級公、檢、法機關首長),因金陵戰亂頻繁,黃苾攜妻與子隱居婺州浦陽(今浙江金華浦陽縣),後裔形成了與邵武黃氏齊名的偉大的金華黃氏。

8、金華黃氏

遷入金華的黃氏有很多支,比如上文6提到的盱江黃氏,就有一支遷到金華。

但使金華黃氏成為當今中華黃氏兩支最枝繁葉茂的分支之一的上游家族,是來自安徽的新安黃氏。

據《聚斯堂譜》記載,黃苾為黃香第十世孫,新安黃氏始祖黃積的次子。

東晉時期,中國北方是五胡十六國,戰火紛飛,而南方是東晉司馬氏的天下,相對穩定。黃苾為避戰亂辭官遷入婺州浦陽(今金華浦陽縣)隱居。

黃苾第十六代後裔黃紫,生活在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曾任南方十國之一的吳越國殿前將軍,族譜稱之“雙溪釣叟”,生兩子,兩子又生八子,分別為:黃秘、黃瑕、黃琰(前文也出現過一個黃琰)、黃琛、黃璞、黃圮、黃琬(前文出現過兩個黃琬,包括被董卓部下所殺的黃琬)、黃珍。

金華浦陽黃氏第十八代後裔這兄弟八人,後來分居各地,形成金華黃氏八大族。

黃秘遷至郯縣(今浙江嵊縣)雙井,後裔又遷至餘姚形成餘姚黃氏,明末清初的黃宗羲就是餘姚黃氏的後人;黃瑕遷至江西豐城;黃琰、黃璞同遷江西戈陽;黃琛遷江西清江;黃圮遷江西洪州分寧(今修水),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四孝主角黃庭堅,就是黃圮在江西的後裔;黃琬遷福建蒲城縣;黃珍的兩個兒子黃蘭、黃苣分別遷江西崇仁與浙江湖州。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黃庭堅廣場上有一座大詩人黃庭堅的塑像,旁邊的石頭上刻著《安樂泉頌》。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黃庭堅名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金華黃氏八大族後來繁衍發展出七十多個分支,其中雙井、豐城、戈陽、清江、分寧這五支最為顯赫,號稱金華黃氏八大族之後的金華黃氏五大族。金華黃氏從此開始,呈現出枝繁葉茂、欣欣向榮的景象,最終成為當今與邵武黃氏齊名的黃氏家族。

9、固始黃氏

固始是古黃國的屬地,離古黃國都城潢川只有60公里,春秋時期黃國滅亡後,就有黃姓遺民留居於此。

東漢末年黃香第四代孫,陽泉鄉侯黃琬被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所殺後,江夏黃氏有多支後裔遷居固始。

居福建邵武的《青山黃氏譜》、《黃文肅公世家譜》等記載,黃香曾孫黃琬後裔,黃香第十九世孫黃遷,唐初任湖州刺史(監察長官),後升遷為尚書左丞(輔佐尚書令,總領綱紀),自江夏遷居固始,去世後被追贈左僕射(左丞相),被封為固始郡公,為固始黃氏始祖之一。

據江西吉水《鸛藪譜》、深圳《寶安坪山譜》、《潮州譜》等記載,黃香第五世孫,黃琬第六子黃侃為其固始始祖,東漢末年黃侃舉家從江夏遷至固始。

福建晉安黃氏莆田派族譜記載,其先祖黃元方來自固始。

福建寧德黃鞠派族譜記載,其先祖黃初於東漢靈帝時任御史(史官),因宦官專權棄職隱居固始。

歷史上,固始黃氏並沒有出現過特別著名的人物,但經過從東漢末年開始,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朝及唐朝六個朝代的繁衍發展,固始黃氏人丁興旺,並往外遷徙,而福建是其最主要的遷徙目的地。

這六朝期間都有固始黃氏遷徙福建,至唐末、五代十國時期,遷徙福建達到了高潮,逐漸形成了當今最繁榮的兩大黃氏之一,邵武黃氏,並造就產生了當今黃氏第一大家族,有千萬人丁之眾的邵武峭山公黃氏家族。

10、邵武黃氏

當今最繁榮昌盛的兩大黃氏,金華黃氏與邵武黃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先祖從江夏遷出後,先到一個“中轉站”,再到達目的地。

金華黃氏的“中轉站”是安徽新安,邵武黃氏的“中轉站”是河南固始。

就像金華黃氏並非只有最繁榮的黃苾這一支一樣,邵武黃氏也有很多支,只是其中的黃峭(峭山公)這一支,是最繁榮的,併成為當今黃氏的第一大家族。

上文5有說到,黃琬子黃權遷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黃權後裔遷信州(今江西上饒),信州黃氏後人黃志(黃香第13世孫),又從信州遷至福建邵武,成邵武黃氏中的一支。

上文6也有提到,黃權的另外一支後裔形成的盱江黃氏,也有兩支遷徙到福建邵武,盱江黃氏黃孟僯後裔黃琬遷居福建邵武,成為邵武黃氏中的一支,黃孟僯另外一支後裔黃實,攜妻及三個兒子黃伯、黃住、黃任一起遷至福建邵武開基,是盱江黃氏入閩的另外一支。

遷入邵武的以上三支黃權後裔,雖然同屬以黃香為始祖的江夏黃氏,但並不是邵武黃氏的主流,邵武黃氏的主流,是從河南固始遷入的,同為江夏黃氏後裔的固始黃氏。

據《九國志》、《閩中記》等記載,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發生永嘉之亂,中原固始八族,衣冠南渡入閩,八族中就有黃族。

據固始《黃氏宗譜》記載,永嘉之亂流入福建的固始黃氏,有五十餘戶。

遷入邵武的固始黃氏,主要有以下幾支:

(1)、黃允,即黃元方,字彥豐,是東漢末年陽泉鄉侯黃琬第五代孫,祖父黃騰由江夏遷固始成為這一支黃氏的固始始祖,其父黃知運為晉懷帝時期的永嘉太守。

黃允於五胡亂華時,隨晉元帝司馬睿南渡,入閩仕晉安太守,封閩國公,後裔有散居邵武。黃元方是福建晉安黃氏的始祖,居侯官黃巷(今福州三坊七巷的黃巷),其後裔中,黃崖是泉州紫雲黃氏的始祖,黃岸是莆田黃氏的始祖,這兩支都是當今赫赫有名的黃氏分支,而遷入邵武的後裔並不出名。

(2)、黃裳,以黃侃(黃香第五世孫)為其固始始祖,是黃侃的第六世孫。

黃裳在東晉時由固始遷入邵武和平鄉鸛藪林(今邵武和平鎮坎頭村黃家林)。但這個遷入地與邵武峭山公黃氏《禾坪黃氏大成宗譜》的記載有異,待考。

(3)、黃膺,與兄黃墩(居今福州閩清)一起,自固始隨閩王王審知於唐末(公元885年)入閩,居邵武仁澤鄉,成邵武黃氏望族,後裔與文化大師朱熹結為姻親。

黃膺、黃墩兄弟,以黃香第十九世孫黃遷,為其固始始祖(但有爭議)。

(4)、黃惟淡,於唐末由固始遷入福建,初居蒲城,再遷邵武平灑鄉(今邵武水北鄉舊縣村)。

黃惟淡博學多才,讓五個兒子分別專學“五經”中的一經,五個兒子全部考出功名,家族大興,得“黃五經”雅號。黃惟淡是得到邵武峭山公黃氏後裔聯誼會唯一認可的入閩始祖,是峭山公的祖父,但爭議很多。

真正讓邵武黃氏名揚天下,並讓自己這支黃氏成為當今世界黃氏第一大家族的,是黃峭,後裔尊稱他為峭山公。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福建邵武黃氏黃峭(峭山公)

邵武黃氏分支眾多,邵武黃氏族譜也非常多,以上介紹的這幾支邵武黃氏,包括從信州(今江西上饒)遷入的以黃志為始祖的這一支邵武黃氏,及以黃孟僯為始祖的盱江黃氏遷入邵武的後裔,都認為峭山公屬於他們的這一支黃氏。

《峭公行錄》是峭山公第十六子黃潭,於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所撰的,並流傳至今。子為父修“行錄”,記憶猶新,肯定比較準確。

《峭公行錄》沒有記述峭山公入閩先祖是誰及何時入閩,但記述了峭山公生於唐末唐懿宗鹹通十二年(公元871年),卒於五代十國時期後周廣順三年(公元953年),享年82歲,同時記述了峭山公被唐昭宗封為工部尚書,在奸臣朱溫殺了唐昭宗後歸隱邵武老家,創辦和平書院,80歲時遣18子離家各尋他鄉為故鄉等資訊。

因為《峭公行錄》是在峭山公去世後僅一年就寫的,所以多數族譜認同這些資訊但也有族譜持懷疑態度。

現今福建邵武市和平鎮坎頭村黃家林山上,有黃峭及其父黃錫之墓,為邵武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黃峭墓碑及黃錫墓碑,都沒有留下他們的生卒年月及祖先資訊。

峭山公的入閩始祖是誰?固始始祖是誰?他是否生活在唐末及五代十國時期?當任何官職?生卒年月是何時等資訊,即使是邵武峭山公不同時期的後裔編的不同的族譜,記載的都各有差異,要詳細分析的話,可以寫成一本書。

我會在第三篇文章:中華黃氏史(三)福建黃氏的起源與遷徙當中,做一些簡單分析,這裡不再贅述。

唐末唐昭宗時期,宦官擅權,又逢洪水蝗蟲災害相繼發生,處處饑荒,百姓水生火熱,藩鎮(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掌管地方軍政大權)割據,有些藩鎮乘機反叛唐朝,天下大亂。

乾寧三年(公元896年),叛軍迫近長安,峭山公勤王有功,被封為工部侍郎。

後唐昭宗成為群奸掌中傀儡,最後被唐將朱溫所殺,朱溫改立哀帝。三年後朱溫透過禪讓方式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梁,史稱朱溫為後梁太祖,唐朝正式滅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即:北方經歷了五個朝代的變換,而南方有十個國家並存)。

順帶說一下,正是這個朱溫,在黃巢起義的關鍵時刻,背叛了黃巢投靠唐朝,致使起義軍遭受重大損失,並導致起義最終失敗,黃巢自殺身亡。黃姓歷史上唯一一位攻入長安都城,自立國號“大齊”,做了“大齊”四年皇帝的潢川黃氏族人,就這樣走到了人生的終點。朱溫後來也被自已的兒子所殺。

朱溫殺了唐昭宗後,黃峭就歸隱於邵武老家,時年才35歲。回鄉後建立“和平書院”,敦聘鴻儒名師,誘悔後進。該書院後來成為中國古代著名書院之一,培養的有據可查的進士,合計137位(含外姓),使邵武成為中國著名的進士之鄉。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中國十大文化古鎮,福建邵武和平鎮上的和平書院舊址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現今懸掛在和平書院舊址門口的和平書院簡介

黃峭二十歲出徵沙場,十五年的戎馬生涯,走遍大半個中國,親眼目睹了社會混亂,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慘烈狀況。

四十多年的歸隱生活,讓他徹悟政局動盪下,為避家族不測之禍,就必須遣散子孫,各尋他鄉為故鄉去外地生存發展。

峭山公娶有三妻,生二十一子。

五代十國時期後周廣順一年(公元951年),峭山公已經80歲高齡,他拿定遣子主意後,便召集姻親安排家事:三妻位下各留長子以俸晨昏,其餘十八子俱令各走他鄉開創家業。

峭山公將家譜各授一本以便年久相認,家產平分每家各得一份。

18子出發之時,峭山公以詩作別:

信馬登程往異方,任尋勝地振綱常。

足離此境非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

朝暮莫忘親囑咐,春秋須薦祖蒸嘗。

漫雲富貴由天定,三七男兒當自強。

三位夫人亦相繼贈詩囑子:

上官氏夫人,字妙秀,詩曰:

才郎峭老有三妻,官吳鄭氏三七齊。

創業興家離祖地,歸來報命省新幃。

吳氏夫人,字妙香,詩曰:

事年八九雖期會,奕葉分枝為汝題。

尚有富貴與貧賤,相逢須念其根蒂。

鄭氏夫人,字妙季,詩曰:

禱告蒼天佑各鄉,官吳鄭氏三七郎。

奉奏公命事兒去,投轍綿綿奕世昌。

18子奉父命,信馬登程各往一方,奔赴全國各地,後裔再奔赴東南亞,奔赴全世界。邵武峭山公黃氏,最終成為當今世界超千萬人丁的黃氏第一大家族。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福建邵武峭山公黃氏始祖宗祠

漢朝之後,江夏黃氏如上所述的遷徙發展,使得江夏黃氏成為黃氏第一大分支,而從江夏黃氏衍生出來的金華浦陽黃氏,及邵武峭山公黃氏,成為所有黃氏宗族中,最枝繁葉茂的兩支。

以金華黃氏與邵武黃氏的繁榮興旺為標誌,黃氏宗族實現了繼黃歇及兩漢之後的第三次復興!

六、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幾次人口大遷徙

只是黃氏宗族自身的遷徙,而不是全國各姓一起的行為,這種遷徙,主要有三次:黃國被楚滅,子民以國為姓四散遷徙;春生君黃歇被殺,子孫向外遷徙;東漢末年黃琬被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所殺,族人避難遷徙。

而黃氏宗族跟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因為政局變換而遷徙的,主要有下面幾次:

1、秦朝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因兵員奇缺,就將中原六個戰敗國約50萬人充軍,派到南方鎮守,未返回中原。這些南遷人中,當然有黃姓族人,他們與當地部族人雜居,興家立業,子孫發達。南方有些黃氏族譜,就記載著他們的祖先,是在秦朝從中原遷過來的。

2、東漢末年開始,一直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東漢末年董卓作亂後,天下大亂,隨後三國演義,到三國歸晉時中原持續了將近100年的戰爭。

天下安定沒多久,在西晉末年發生了八王之亂,之後五胡亂華,最嚴重的時候,全國漢人只剩下400萬人,中原一片哀鴻遍野。

到了東晉的時候,北方是五胡十六國,仍然戰爭不斷,南方是東晉司馬氏王朝,稍微安定。

後來進入南北朝時代,南朝與北朝之間,在長江一線時常發生戰爭。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中原各姓百姓,為保生存,大量向南方遷徙,黃氏也不例外。

這段時間黃氏跟全國各姓一樣,迫於形勢而向南方的遷徙,造就了以黃香為始祖的江夏黃氏,成為全國黃氏第一大分支。

同時,不僅讓江夏黃氏走向全國,還造就了偉大的金華黃氏的誕生。

3、唐末、五代十國時期

經過隋唐約300年的安定,到了唐末、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又陷入一片戰火之中。只有浙、閩、粵、川等地,還是偏安盛世,因此吸引了中原各姓許多人遷徙而來。

這個時期,大量黃氏宗族從固始遷入福建,誕生了偉大的邵武黃氏。

4、明朝時期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各姓最大的一次移民。這次遷徙的原因不是因為發生了戰爭避戰禍,而是:

(1)、統治者重視農業,鼓勵移民,政府為移民者提供耕牛、農具、種子,三年免稅。

(2)、許多姓氏人口增長,原居住地擁擠,需要尋找新的出路。

明朝的這次全國人口大遷徙,黃氏宗族主要是從江蘇、浙江和江西遷出,往福建、廣東和廣西發展。

5、清朝時期

清朝時期全國各姓的移民,主要是因為:

(1)、明末張獻忠濫殺四川百姓,造成四川地多人少非常嚴重,清朝統治者便招募勞力進入四川開荒墾地。

(2)、統治者為了防止沿海及邊區百姓鬧事,將沿海及邊區居民內遷。康熙初年的海禁,令沿海五十里的居民全部遷回內地。

(3)、清咸豐、同治年間,廣東臺山、開平、恩平、高州等地,客家人和當地原住民,源於對資源的爭奪,發生了延續十三年的大規模械鬥,史稱“廣東西路事件”。

等朝廷意識到事態嚴重時 ,械鬥的發展已經失控, 鬥禍的死亡人資料估計超過一百萬 。

鬥禍後期,大量客家人開始逃亡 , 流落他鄉,

政府也撥出銀兩發給自願遷離者, 讓他們去別處開墾。

客家人的遷徙路線,一是向西前往廣西地區, 形成今天廣西客家佈局 ;二是向西南前往高州、雷州及海南島;三是有一部分人遷徙到香港、澳門。

清朝時期全國各姓人口的這些遷徙,黃氏宗族亦參與其中。

七、黃氏郡望

黃氏郡望,是指當時黃氏宗族居住人數較多的郡(相當於今地級市)。歷史上,黃氏郡望在不斷變化。

兩漢時期,黃氏得到第二次復興,兩漢及魏晉時期,黃氏擁有八個郡望,分別是:

1、江夏郡,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至雲夢縣東南,是江夏黃氏始祖黃香家族居住地。

2、會稽郡,在今浙江省餘姚市,是東漢黃昌家族居住地。黃昌曾任東漢順帝將作大匠(主管工程建設的官),在漢安元年(公元142年)轉任大司農。

3、零陵郡,在今湖南省永州市,是三國時期名將黃蓋家族居住地。

4、巴東郡,在今四川省閬中縣,是三國黃權家族居住地。

5、西郡,在今甘肅省永昌一帶,是酒泉黃衍(漢末酒泉太守)家族居住地,傳黃巢為這支黃氏遷到山東菏澤去的後裔,待考。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相傳黃巢為酒泉黃衍之後(待考證),為潢川之黃後裔

中華黃氏史(二)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黃巢科舉屢次不第改考武試,獲第一名,唐僖宗嫌他長的醜而取消了他的狀元資格,黃巢憤而寫下這首著名的詩。

6、江陵郡,在今湖北荊州,是黃歇第八子黃向後裔居住地。

7、洛陽郡,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是江夏郡的分支。

8、晉安郡,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是晉安黃氏始祖黃元方的居住地。

以上內容,較為詳細地介紹了黃氏的興衰與遷徙。

黃氏,作為中華大家族的一員,一向講孝道,有胸懷,負開拓精神,具中原遺風。

黃氏,是一個財丁興旺、賢能輩出、講文明、顯聲威的大家族。

黃氏,為中華民族的文明遞進,已經並將繼續作出巨大貢獻。

下一篇,將介紹:

中華黃氏史(三) 福建黃氏的起源與遷徙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8-21

相關文章

緬懷先烈,愛我中華,文藝二校沈北分校主題升旗儀式

緬懷先烈,愛我中華,文藝二校沈北分校主題升旗儀式
當五星紅旗在風中飄蕩時,當義勇軍進行曲在每一個幸福的瞬間,那豔麗的樸質的紅色便閃現在眼前.心中便湧上莊嚴的一句:"祖祖輩輩的革命烈士們永垂不朽." 為銘記抗戰歷史,緬懷革命先烈,9 ...

二月河妙解紅樓夢——與寶釵的關係
以人劃線的株連法本來不對,但實事求是地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亦不無道理.實際上,湘雲的不尊婦"德"是大家都能讀出來的,只因看到她與寶釵過從甚密,便想當然地將她 ...

明代奇案:哥哥貪婪,讓妻子在食物中做手腳,卻成就弟弟一樁好事

明代奇案:哥哥貪婪,讓妻子在食物中做手腳,卻成就弟弟一樁好事
明朝天啟二年三月初九,河間府興濟縣沈家祠堂內人聲鼎沸,今日並非祭祀,可沈氏子弟齊聚此地,卻是為了公審一樁"合謀奪產案". 族長沈太公閉著眼端坐在主位上,兩旁分別坐著另外幾房宗族元老 ...

明朝奇案:家人慘死,嫂子失蹤,小姑子苦尋十年發現仇人竟在身邊

明朝奇案:家人慘死,嫂子失蹤,小姑子苦尋十年發現仇人竟在身邊
明天啟五年,商州城郊外發生一起滅門慘案,四人死亡,一人失蹤,死者分別是家主林福,林福妻子劉氏,林福長子林桐和幼子林聰,失蹤的是林桐妻子黃氏,林福十七歲的女兒林蓉因為住在舅舅家倖免於難. 知州陸大人聞報 ...

光緒時期銅元,廣東局版別介紹,中國第一枚機制銅錢

光緒時期銅元,廣東局版別介紹,中國第一枚機制銅錢
"東粵珍奇勝碧霞"之清代廣東銅元 (GUANGDONG/KWANGTUNG) 光緒二十六年六月開制 清代輪隆年間,廣東進士宋湘,為官清廉,勤政發民,才氣豪邁,賦詩敏捷,曾經將當時廣 ...

廣西玉林元代女傑裴九娘之1:九娘出生

廣西玉林元代女傑裴九娘之1:九娘出生
1.九娘出生 裴黃氏看了一眼床前皎潔的月光,強忍著劇烈的疼痛,問:"天還沒亮嗎?" 坐在床前的五婆,看著臉色蒼白.大汗淋漓的裴黃氏,搖了搖頭,說:"快了,再過一會兒,雞就 ...

被逼成飛賊的燕子李三,為什麼被當時的老百姓看做英雄人物?

被逼成飛賊的燕子李三,為什麼被當時的老百姓看做英雄人物?
在中華民國時期,由於國內戰亂不斷,因此全國的治安情況也不是太好,因此那時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飛賊大盜,而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燕子李三. 在民國時期至少有四五個人都說自己才是真正的燕子李三,但真正的燕子李三應 ...

錢穆:中秋團圓,亦是一種天人相應

錢穆:中秋團圓,亦是一種天人相應
 題圖:(傳)王獻之<中秋帖> 今天是辛丑中秋,群學書院與諸君分享歷史學宗師錢穆先生的兩段文字,選自<中華文化十二講>.作者說:中秋這樣的節日是人造的,但極自然,不覺有人造的 ...

周人的改變——易中天中華史《奠基者》讀後感(二)

周人的改變——易中天中華史《奠基者》讀後感(二)
殷商靠神權,周就以人為本:殷商靠刑罰,周就以德治國.周公制禮作樂,敲響了中華文明的定音鼓.(引<奠基者>原文) 所謂的"武王伐紂成功",只是端掉了殷商的"總指 ...

讀譜尋根:廣東南海《南海黃氏家譜》摘要

讀譜尋根:廣東南海《南海黃氏家譜》摘要
廣東南海<南海學正黃氏家譜> 點贊.關注下載電子版,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每個家族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家譜,下面這套家譜是<南海學正黃氏家譜> 本冊家譜的譜籍地:廣東南海,卷數:十 ...

海外回購,100件迴流文物講述中國的治亂興衰和復興歷程(二)

海外回購,100件迴流文物講述中國的治亂興衰和復興歷程(二)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以來,因戰爭被劫掠以及盜掘.盜鑿.不正當貿易等非法和不道德的方式,有超過1000萬件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餘萬件.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有300批次. ...

趣說族譜:黃氏的都進來看看吧,族譜中一些有趣的現象
瀏覽了一些各地各支派的黃氏族譜,發現許多內容很不靠譜,羅列幾個有趣的現象. 福建黃氏族譜中,幾乎所有支派的始祖,全都來自河南的光州固始.不管是紫雲派,還是莆田派,不管是聖王部將黃氏支派,還是黃傑公支派 ...

福建永定湖雷羅潭黃氏前塘公祠祭祖禮儀程式及祭文

福建永定湖雷羅潭黃氏前塘公祠祭祖禮儀程式及祭文
福建永定羅潭沙邊烏石下村黃氏宗祠牌匾 第一部分:祠堂祭祖禮儀程式 一.祭前準備: 1.定好司儀,推選主祭一人或多人,陪祭.隨祭.引祭若干人,司香.司禮.司事(工作人員)若干人,各司其責(比如:開中門. ...

《黃氏認祖詩》是誰作的?
駿馬登程往異方,任從隨處立綱常. 汝居外境猶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 朝夕勿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 蒼天有眼長垂佑,俾我兒孫總熾昌. 在泉州各地紫雲黃氏的族譜.宗祠等處都會看到這首詩,並註明為&qu ...

福建永定湖雷羅潭黃氏宗祠楹聯

福建永定湖雷羅潭黃氏宗祠楹聯
永定湖雷羅潭黃氏宗祠,號:駿馬堂 永定湖雷羅潭黃氏宗祠楹聯之一 永定湖雷羅潭黃氏宗祠之二 本文,介紹福建永定湖雷羅潭,沙邊.烏石下村黃氏宗祠,使用的楹聯,及其意思解釋,是否符合楹聯(對聯)要求的對仗工 ...

《史記》傳中華文化精神

《史記》傳中華文化精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華茲生<史記>英譯本 <史記>日本現代語譯本 <史記>法譯本(友豐書局) 楊憲益.戴乃迭英譯本 <史記><水經注&g ...

「剛剛看史」中國歷史年代大事歌(二)
繼續發一下第二部分,公元前的年代要有一個數軸概念,數字越小越接近公元〇年.編歌要湊七個字,所以把"公元前"就簡稱為不太正規的"元前",反正是自己揹著記憶用的.這 ...

讀《易中天中華史》第二部
<易中天中華史>第二部寫的是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由<秦並天下><漢武的帝國><兩漢兩羅馬><三國紀><魏晉風度><南朝, ...

以詩說史(32):我國古代二十聖:文聖歐陽修

以詩說史(32):我國古代二十聖:文聖歐陽修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許多在某一領域開宗立派以及成就極高的人,成了後世敬崇的榜樣,尊他們為謀方面的聖人.我用"以詩說史"的形式,向網友們簡介了至聖孔子.亞聖孟子.武聖關公.詩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