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故宮敦煌特展演繹文明交響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故宮敦煌特展演繹文明交響


根據莫高窟第332窟靈鷲山說法圖仿製的圓華蓋。 杜建坡攝

故宮敦煌特展演繹文明交響


莫高窟第159窟菩薩立像(何鄂臨摹)。 杜建坡攝

故宮敦煌特展演繹文明交響


①唐鍍金口三魚蓮瓣紋銀碗。

②唐鎏金狩獵紋杏葉形銅牌飾。

③吐蕃時期花卉紋金杏葉。 張天一閣攝

故宮敦煌特展演繹文明交響


清點翠鳳凰紋頭花。 杜建坡攝

在故宮午門紅牆下,欣賞莫高窟精美的壁畫和塑像,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日前在故宮博物院開幕的“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讓故宮和莫高窟兩大世界文化遺產齊聚一堂,來自敦煌的文物與故宮珍寶交相輝映,並在午門西馬道展示了3個複製洞窟,讓觀眾感受兩座文化豐碑超越時空、融匯古今的魅力,感悟中華文明偉大的融合力、創造力和生命力。

夢迴絲路

1951年,故宮午門曾展出敦煌莫高窟的文物。70年後的今天,故宮與敦煌再次聯袂奉上文化盛宴。

此次展覽由文化和旅遊部、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承辦。展覽分為“絲路重華”“永珍人間”“保護傳承”三個單元,共展出來自絲綢之路甘肅段的文物與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188件,其中故宮博物院文物47件,敦煌研究院藏品44件,甘肅省博物館等11家文博單位選取的絲綢之路相關文物97件。展品還包括敦煌壁畫臨本35件,複製彩塑6身,高保真數字化壁畫複製品70餘幅,還有仿製華蓋、佛塔等輔助展品20餘件。

走進午門西雁翅樓展廳,一段鋪滿飛天圖案的甬道長廊映入眼簾,讓人彷彿穿越到千里之外、大漠之中的敦煌。

莫高窟壁畫中的張騫出使西域圖,從羅馬傳入中國西北的鎏金銀盤,來自貴霜、波斯的金銀幣,栩栩如生的唐三彩牽駝俑……再現了絲綢之路的千年華章。

一枚小小的漢簡,記錄了漢代驛站用十八擔粟(相當於486斤谷)來喂烏孫國使團的馬。從糧食數量推測,這個烏孫使者團十分龐大。這是史籍上沒有記載,卻真實發生於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故事。類似的漢簡在展覽中共有25件(套)。迎天馬簡、大宛使者獻駝簡、折垣國貢獅簡等,生動反映了漢王朝與西域諸國的交往。

敦煌地處絲路要道,是民族交融、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來自敦煌研究院的一組元代回鶻文木活字,印證了古代敦煌地區科技文化的發達。這組木活字表面均有墨跡,說明曾被使用過。結合史料等資訊推測,其年代應在12世紀到13世紀上半葉之間,早於德國谷登堡使用金屬活字200年左右。回鶻文木活字開創了拼音活字印刷的先河,是世界活字印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展廳裡,可以看到從北朝到元代敦煌壁畫中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畫面。比如大眾熟悉的“九色鹿”故事、佛教藝術中常見的“捨身飼虎”題材以及各種經變圖。“這些壁畫很多是中國美術史上的標杆之作,從中可以看到中國藝術的遞變歷程和脈絡。”敦煌研究院藝術研究部研究館員、展覽策劃婁婕說。

在歷代藝術家的臨摹作品中,敦煌文物研究所首任所長常書鴻臨摹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原作位於莫高窟第217窟,是盛唐時期的作品。圖中青山疊翠,細水蜿蜒,旅人們穿行在青山綠水間,頗具田園詩意。這些山水以線條勾勒輪廓,青綠重彩,應是畫史記載的青綠山水畫法。唐代李思訓被稱為青綠山水畫始祖,然而李氏真跡今已無存,這幅壁畫的繪製時間與李思訓幾近同時,歷經千年仍色彩如新,從中或可窺得李氏山水神韻。

現場還展示了幾隻唐代陶碗,碗內殘留少量顏料,分別為紅色、黃色、石青、石綠。它們出土於莫高窟前殿堂遺址,應是古代畫工使用的調色碗。古代壁畫繪製一般要經過起稿、著色、勾線等步驟,所使用的顏料為天然礦石製作而成。“這些經過歲月沉澱的調色碗充滿溫度,能讓觀眾切近感受莫高窟營建者的匠人精神。”婁婕說。

文脈傳承

莫高窟誕生於4世紀,歷經1000多年的營造,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壁畫和彩塑。莫高窟被譽為“牆壁上的博物館”,豐富多彩的壁畫,記錄了古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雲想衣裳花想容”。在敦煌壁畫中,描繪了不少女性供養人的形象,展現了古代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服飾妝容特色。此次展覽依據莫高窟壁畫中的供養人服飾做了實物復原,並展示了故宮收藏的點翠頭花、什錦梳具、絲繡荷包等,讓人領略到古代服飾之美的傳承和變遷。

敦煌樂舞圖極負盛名,不僅描繪了仙樂飄飄的天國盛景,還表現了現實社會中宴飲奏樂、以樂舞供養神明的場景。敦煌石窟群中有370多個洞窟繪有樂舞影象,為研究古代音樂舞蹈提供了寶貴資料。

“跳身轉轂寶帶鳴,弄腳繽紛錦靴軟。”展臺上,一件造型傳神的唐代胡騰舞銅俑,再現了唐詩中胡騰兒豪邁飛動的舞姿。舞俑旁邊,一組貼金彩繪石伎樂俑,展現了胡人樂隊吹奏彈撥的情景。樂舞俑與展牆上敦煌壁畫的樂舞場景相互呼應,凝神觀之,彷彿聽到了穿越千年的天籟之音……

敦煌壁畫中的樂器涵蓋吹奏、拉弦、彈撥、打擊等型別,約50種7000餘件,其中有的早已失傳,有的還能在千年後找到可對應的實物。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琵琶、排簫、古琴等,都是莫高窟壁畫裡出現過的樂器。

展廳裡有一件形似落地式衣架的器物,一人高的木架上雕刻著華美的龍紋,中間靠上部位固定著兩排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銅塊。這是一種宮廷打擊樂器——方響,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流行於隋唐。“方響是一種典型的宮廷樂器。我們從敦煌壁畫裡找到了大量有關方響的影象,不光是形狀,還有演奏方式,都與故宮收藏的方響是一樣的。由此可見,方響是從西域傳入中國,慢慢地進入內地,傳入宮廷,最終成為宮廷樂器的一部分。”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研究館員羅文華說。

唐代帶柄燻爐、明德化窯白釉觀音坐像、清中期複製的旃檀佛木雕像……據羅文華介紹,此次故宮博物院展出的文物大都帶有敦煌和絲路元素,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千年文化傳承的脈絡。

守護國寶

故宮博物院與敦煌研究院作為兩大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機構,共同見證了中國文物事業的發展歷程。展覽第三單元以珍貴檔案、影像、文獻及文物為載體,展現在黨和國家的領導和關懷下,故宮博物院與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護研究、文化傳承弘揚方面所做的工作與取得的成績。

在眾多展品中,有一份上世紀60年代的報告意義非凡。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國務院批准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文化部黨組向總理辦公室提交了一份關於搶修敦煌莫高窟崖壁以保證洞窟內壁畫和彩塑安全的報告。在國家財政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周恩來總理仍批准撥專款100多萬元,用於莫高窟南區保護加固工程。自1963年秋季開始施工,莫高窟先後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崖體加固。整個加固工程使莫高窟擺脫了石窟坍塌的危險,極大地提高了石窟崖體的抗震性和穩定性。同時,敦煌文物研究所對莫高窟壁畫和彩塑進行了全面調查,開始有規模地開展壁畫彩塑維修工作。

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莫高窟魅力,此次展覽在午門西馬道特設複製洞窟展廳,以285號、220號、320號洞窟為原型搭建,展示高保真複製壁畫、多媒體影片、敦煌壁畫相關內容3D模型和輔助展品。

285窟建於西魏時期,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確切開鑿年代的洞窟。窟內壁畫描繪了雷公、伏羲、女媧等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形象。220窟壁畫為初唐藝術傑作,其中的樂舞圖十分精彩,有學者認為兩幅“對舞”表現的正是唐代盛行的胡旋舞。洞窟入口處的帝王和大臣影象,與唐代閻立本《歷代帝王圖》的風格樣式頗為相似。320窟是盛唐的代表窟之一。窟頂藻井繪雲頭牡丹井心,色彩濃豔厚重,儲存猶新。

“1951年,285窟曾經來過故宮。時隔70年再來,是故人也是新人。”婁婕介紹,以前複製壁畫要靠老一輩文物專家用鉛筆起稿。如今觀眾看到的壁畫,是用數字技術打底,能夠更精準地捕獲古人的筆觸細節。“我們團隊有十多位年輕的文物修復師,複製這個洞窟歷時4年。”婁婕說。

展覽中還能看到依照敦煌壁畫製作的須彌座、華蓋等,精美絕倫,展現了敦煌文化在當代的傳承弘揚以及古今藝術家們一脈相承的匠心。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26

相關文章

“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午門開展 追溯千年文化傳承脈絡

“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午門開展 追溯千年文化傳承脈絡
"故宮敦煌特展" 今天(9月17日)在故宮午門展廳開展 彙集了敦煌研究院 故宮博物院 以及甘肅省多家博物館藏品 展出188件套文物 策展方還在午門下方的臨時展廳 複製了敦煌莫高窟的 ...

“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精彩亮相
中國甘肅網9月20日訊據甘肅日報報道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範國平)9月17日,"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在故宮博物院開展.這是故宮與敦煌時隔70年之後的再次聚首. 本次展覽由 ...

為了敦煌特展,故宮拿出了秘藏60年的大小忽雷

為了敦煌特展,故宮拿出了秘藏60年的大小忽雷
這次進宮正好遇上<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開始沒幾天,因為現在故宮博物院的院長是從敦煌研究院來的,所以這個展搞得挺隆重,展品級別都挺高的,不但有故宮一直秘不示人的大小忽雷,還有三個原大複 ...

文明交響愈加渾厚

文明交響愈加渾厚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莫高窟第220窟壁畫上的方響. 周飛亞供圖 故宮收藏的清代方響. 周飛亞供圖 提到敦煌,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壁畫飛天.反彈琵琶或九色鹿的故事.而在近日舉辦的"敦行故 ...

融匯古今的獨特魅力!時隔70年,故宮敦煌再重逢

融匯古今的獨特魅力!時隔70年,故宮敦煌再重逢
來源:讀特 9月17日,"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在故宮博物院開幕.本次展覽由文化和旅遊部.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承辦.展覽位於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9月17日下 ...

600年的故宮,2000年的敦煌,發生大事了

600年的故宮,2000年的敦煌,發生大事了
華夏兒女的鄉愁,又到了得以消弭之時. 中秋將至,河南衛視又在憋大招. 從春晚爆火的<唐宮夜宴>開始,河南衛影片頻出圈,在每個不同的中華傳統節日都糅合了科技與藝術,將大家帶回大唐盛世的種種繁 ...

70年後再“相逢”!敦煌莫高窟3個洞窟“搬”進故宮午門

70年後再“相逢”!敦煌莫高窟3個洞窟“搬”進故宮午門
千年時光,萬里敦煌道,一次次相遇,在午門東西雁翅樓重演.這場<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上,"敦煌"簡.唐胡騰舞銅俑.曾供奉在故宮寶華殿的旃檀佛造像等188件來自絲綢之路 ...

敦煌70年後再造訪!莫高窟經典洞窟原汁原味“搬”進故宮

敦煌70年後再造訪!莫高窟經典洞窟原汁原味“搬”進故宮
70年前,絲綢之路上最閃耀的明星攜寶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亮相,講述千年前的傳奇故事.70年後的今天,<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在午門東西雁翅樓展廳開幕."敦煌"簡.唐胡 ...

故宮半夜用剷車挖《永樂大典》?別鬧!請簽收中秋新展指南

故宮半夜用剷車挖《永樂大典》?別鬧!請簽收中秋新展指南
星期日 2021年9月19日 中秋小長假首日,北京下了一天的雨.即便如此,也並未影響新展開幕的腳步.假期似乎總有種魔力,一開場必須有點特別的事.比如這次的故宮"挖"<永樂大典 ...

千年的敦煌遇上六百年的紫禁城

千年的敦煌遇上六百年的紫禁城
莫高窟第159窟中唐時期的菩薩立像(臨摹) 唐代的小忽雷 唐代的胡人牽駝磚 莫高窟第112窟的壁畫<伎樂天反彈琵琶>(複製) 元代的回鶻文木活字(左)和景教十字紋銅牌飾 北涼的高善穆石造像 ...

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朱建軍:人們對簡牘學關注依舊缺乏
"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近期正在故宮博物院展出,展覽從9月17日持續至11月18日.針對甘肅簡牘博物館的館藏.簡牘的歷史意義.國內外簡牘研究的現狀等問題,新京報記者採訪了甘肅簡牘 ...

“十一”假期出遊推薦:全國博物館66個展覽
"十一"假期終於到了,這裡有一份國慶看展指南,你最想看哪一個?北京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林下風雅--故宮博物院藏曆代人物畫特展(第二期)展覽地點: ...

新聞8點見丨50萬就能開戶,北交所為何放寬個人投資者准入門檻

新聞8點見丨50萬就能開戶,北交所為何放寬個人投資者准入門檻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你知道"緹縈"這個詞嗎?"緹縈"是西漢時期的一名少女,為了讓父親免受肉刑,提出代父受過.漢文 ...

國慶黃金週盤點:活力金秋看“十一”
紅色旅遊厚植家國情懷,線上線下消費持續火爆,文化活動異彩紛呈--"十四五"開局之年的國慶假期,神州大地勾勒出一幅幅歡樂祥和.富足興旺的美好畫面. 無論是回家團圓還是擁抱" ...

多條深圳出發熱門航線“量價齊升”!深圳位列全國最受歡迎目的地_深圳新聞網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0月8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徐興東)作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第二個國慶假期,與往年不同,2021年國慶假期,"輕"旅遊正當時:機票預訂時間更晚.決策 ...

“我這一輩子什麼都經歷了,但_________”

“我這一輩子什麼都經歷了,但_________”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本書,常沙娜就是一部長篇傳奇." 只要簡單回顧一下這位"敦煌的女兒"的人生,就會知道這句話所言不虛: 她出生於法國,父親常書鴻是著名畫家,也 ...

超半數展品為一級文物,清華藝博辦“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

超半數展品為一級文物,清華藝博辦“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暢)10月8日,"華夏之華--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開幕式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共有超300件古代文物展出,包括春秋時期的晉公盤.商晚期的玉立人和玉鷹.遼代 ...

孤獨中的陪伴——“林下風雅”故宮博物院藏曆代人物畫特展(二)作品賞析

孤獨中的陪伴——“林下風雅”故宮博物院藏曆代人物畫特展(二)作品賞析
<中國美術報>第243期 美術新聞 在中國歷史上,"仕"與"隱"的矛盾始終存在,文人一方面讀書取仕,渴望在廟堂之上實現理想抱負,又在政治晦暗.社會動 ...

一部奇幻童話帶你進入不一樣的敦煌

一部奇幻童話帶你進入不一樣的敦煌
來源:讀特 有個地方,有生之年一定要帶著孩子去一次.在那裡,你可以在沙漠裡仰望星空,伴著駝鈴聲看日落烽燧,鑽進古老石窟裡看一看幾千年前人類畫的壁畫,那些美麗的繪畫裡還講述著各種奇妙的神話和傳說.那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