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我們需要用科學來指導科學傳播

王大鵬

應該說,“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一詞屬於某種意義上的舶來品,因為先有了英文的這個詞語,而後經國內學者的引進和翻譯而流行擴散開來,並逐漸成為了與“科普”這個詞彙並行存在於使用的一個詞語。當然隨著國內科普實踐和理論研究的不斷演進,這兩個詞彙很多時候也同時出現在與科學大眾化有關的場景之中(二者之間的差異不是本文所論述的主要指向,因而在此處不做詳細區分)。

實際上,自科學誕生以來,甚至是在科學並未建制化,科學家並未職業化之前,對科學進行普及和傳播這一現象就已然出現了,畢竟科學家(scientist)一詞直到1834年才被惠威爾仿照藝術家(artist)、經濟學家(economist)等詞語“杜撰”出來。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對科學傳播這一現象的關注,尤其是從理論上行加以研究的歷史相對較短,至今也不過40餘年的時間。而恰恰是這短短的40餘年,人們開始從理論的視角對科學傳播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以期能夠找到一些普遍性的理念和方式方法,雖然其研究成果往往還是出現在專業的學術期刊上,但至少已經表明研究人員希望把科學傳播當作一門學問來對待,而不能僅僅依靠直覺。

當然,截至目前為止,科學傳播在某種意義上仍然沒有完全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只不過它正在從隱學走向顯學的道路上。這既帶來了一定的機遇,也呈現出了不少的挑戰。機遇在於我們可以從多種視角去探索和研究這一項“邊界工作”,而挑戰則是我們一時難以為科學傳播確定邊界,從而也出現了某些怪現象,比如借科學傳播之名頭而做非科學傳播之實踐的行為等。也正因如此,對科學傳播這門學科的未來發展方向(如果稱得上是學科的話)之探討則更加緊迫。

自2012年起,美國科學院陸續召開了三次“科學傳播的科學”(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研討會,首次提出了“科學傳播的科學”這一理念,隨後《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出版了前兩次研討會的“科學傳播的科學”專輯,出版了《有效的科學傳播:研究議程》一書,牛津出版社也出版了《科學傳播的科學研究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該手冊從六個部分探索了科學傳播的科學,分別是綜述科學傳播的科學、在以攻擊科學為特徵的情況下找到並克服科學麵臨的挑戰、對科學進行傳播的失敗與成功之處、精英中介在傳播科學中的作用、媒體在傳播科學中的角色,權力和危險以及克服在極化的環境中傳播科學的挑戰。從歷次研討會,出版的系列成果來看,研究人員認為,科學不是鐵板一塊。科學的各個方面,或者說被傳播或被辯論的科學的應用是科學本身性質的一種功能/函式,科學或它們的社會啟示以及有關新興科學的社會動力機制使得這種型別的應用得以成為可能。傳播是一個過程的必然組成部分,這個過程就是描述科學發現的特徵,讓科學家對科學發現進行參與,以及同決策者和不同公眾分享這些科學發現的過程。

自這一新提法出現以後,很多研究人員把焦點也放在了“科學傳播的科學”之上,並且出現了一些相關的理論成果,比如6月25日-26日,歐盟召開了未來的科學傳播(Futur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會議,與會者討論的科學傳播的科學這一理念的需求和目標,以促進研究與實踐之間的合作,同時讓科學傳播觸達目標受眾等;再比如,曾擔任澳大利亞科學傳播者(Australian Science Communicators)主席的科密克(Craig Cormick)在其新近出版的著作中就直接以科學傳播的科學為標題(The 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The Ultimate Guide)。

誠然,如果從純理論研究的視角來看,這個理念有換湯不換藥之嫌疑,因為研究人員當前關注的主題和領域依然是之前一直所關注的,比如科學家對科學傳播的參與,科學的媒體化,公眾參與科學與公民科學專案,科學家與(新)媒體的關係,科學與社會的融合,等等。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學者和從業者開始關注到,這一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它本身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科學”,而且透過研究,我們是可以發現這其中所蘊含的規律、模式和方法的,同時這些發現也能夠有效地指導相應的實踐,從而“相得益彰”,互相促進。

相較於國外的研究進展,中國,無論我們稱之為科普還是科學傳播,都有著廣闊且豐富的實踐,是一個值得深入發掘的“富礦”, 國內的從業者,無論是理論研究者還是實踐者,都努力從事著相關的工作,力求做出一流的成果,推動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日前國務院印發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了包括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科普資訊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礎設施工程、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和科學素質國際交流合作工程在內的5大工程,這既為科普和科學素質工作指明瞭方向,也必將進一步豐富我們的科普實踐,為相關研究提供豐富的樣板和經驗借鑑。

7月9日,以“科學傳播關乎人類未來”為主題的首屆“賽先生”科學傳播蘇州論壇也將在蘇州舉辦,相信經過與會專家與學者的研討,必將產出富有中國特色的科普/科學傳播理論,推動學科的發展,形成富有中國特色的科普學/科學傳播的科學。

(作者系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

來源: 光明網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1-07-01

相關文章

中國科學院科學基金推動我國科研體制改革

中國科學院科學基金推動我國科研體制改革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1981年,中國科學院舉行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會議期間,為了改革我國科研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弊端,借鑑國外成功經驗,加強科學研究,發現和培養優秀人才,解決基礎性研究經費不足,人才斷層 ...

樓村社群開展“讓科學走進育兒”服務宣傳活動
來源:讀特 新湖街道樓村社群近日開展"讓科學走進育兒"服務宣傳活動,免費為廣大社群計劃生育家庭提供科學育兒指導服務. 本次活動以"科學育兒知識遊戲"為主題,面向 ...

運動健身離不開科學“處方”
面對快速增長的全民健身需求,普及科學運動.科學健身知識,推動"體醫融合",成為當務之急 一段時間以來,科學運動.科學健身的話題引起廣泛關注.網上曾出現這樣的健身影片:一些中老年健身 ...

北京科學中心奉獻一場科普盛宴

北京科學中心奉獻一場科普盛宴
"方輪車能在花瓣軌道上流暢地滾動?""如何將四塊紅色巧板組合成一個正方形或三角形"--北京科學中心的具象數學展廳裡,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擺弄著各種模具不亦樂乎.觀 ...

科學點亮美好生活——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掃描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題:科學點亮美好生活--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掃描 新華社記者 與航天員"親密接觸".聽科學家講前沿熱點.親自動手發明製作--9月11日至17日,以&qu ...

重磅!2021年兩大重量級科學大獎統計出爐

重磅!2021年兩大重量級科學大獎統計出爐
中國人能不能有自己的諾貝爾獎? 這個問題已被追問了數十年,我們渴望諾獎太久了,尤其是在每年10月份諾貝爾獎揭曉的時節,我們的"諾獎"情絲總會被再次牽動. 今天,儘管這一局面還未改變 ...

讓公眾近距離感受科學之美
王大鵬 日前,以"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各地拉開帷幕.精彩紛呈的科普活動,老少咸宜的科普內容,喜聞樂見的科普形式,讓公眾近距離體會到了科學 ...

任正非簽發舊文:科學的去功利化在中國是艱難的,同時也是緊迫的

任正非簽發舊文:科學的去功利化在中國是艱難的,同時也是緊迫的
圖片來源:網路 鈦媒體App注:9月18日上午,華為內部論壇"心聲社群"釋出CEO任正非簽發的總裁辦電子郵件,轉發了科技日報原總編輯劉亞東2018年6月在中國科技會堂發表演講< ...

淺談雙鉤的餌料搭配,科學搭配可提高釣魚效率

淺談雙鉤的餌料搭配,科學搭配可提高釣魚效率
可以說有相當一部分釣友在野釣的時候都會在雙鉤上搭配不同的餌料,尤其是去一個新水域不清楚這片水域的物件魚.偏口與否的時候,會先搭配不同的餌料嘗試,然後等上魚之後看它吃的什麼餌料再決定兩個鉤子用哪種. 兩 ...

網紅時代,開啟被遮蔽的科學偶像

網紅時代,開啟被遮蔽的科學偶像
(圖片來源:圖蟲網) 程明霞/文 表面上看,他們似乎與這個時代熱氣騰騰的一切都不沾邊. 他們很少上媒體熱搜.很少出現在直播間.也很少被刷屏--除了其中一位,在去世當天和之後好些天,被整個國家悲痛地懷念 ...

“科學那達慕”大小朋友齊享科學盛宴

“科學那達慕”大小朋友齊享科學盛宴
"歡迎大家來到內蒙古科技館參加第二屆'科學那達慕'!"隨著小主持人的帥氣出場,內蒙古科技館第二屆科學"那達慕"10月5日活動正式開始. 雷達和蝙蝠,荷葉和防水衣 ...

解析中醫神吹對科學的質疑
#說一說你遇到的中醫神吹最奇葩的言論# 有一些中醫神吹質疑科學(指自然科學),比如:認識真理的方法不僅是科學,不能唯科學論:科學不是真理.唯科學論是迷信是邪教:科學是一神教體系出來的,具備一神教屬性. ...

幼兒科學小實驗(3):用礦泉水瓶做“噴泉”

幼兒科學小實驗(3):用礦泉水瓶做“噴泉”
幼兒科學小實驗▲ 人工智慧學習 我們一起帶娃在"玩"中學 實驗名稱: 自制噴泉 準備物品: 礦泉水瓶1個.水.釘子1個或者小螺絲刀(扎孔) 實驗過程: 1.找一個空的礦泉水瓶: 2 ...

誰來指導少兒閱讀

誰來指導少兒閱讀
浙江台州朵雲書院內,家長帶孩子前來閱讀選書.本報記者 張雲攝/光明圖片 在山西太原市圖書館,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看書.新華社發 小朋友在河北定州市新華書店閱讀圖書.新華社發 這是"雙減" ...

騰訊X-Talk走進中科大,“拆盲盒”脫口秀花樣玩科普

騰訊X-Talk走進中科大,“拆盲盒”脫口秀花樣玩科普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慶前夜,一場別開生面的月夜科學脫口秀吸引了不少中科大學子的"圍觀".9月19日晚,學校西區操場上,四位跨界學者與青年學生披著月光,共同探討"AI時代單身 ...

近代史複習資料
1.怎樣理解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原因有四: 第一,戰爭後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一個落後封閉但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中國 ...

何澤慧: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回覆錢三強的求婚信只用25個單詞

何澤慧: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回覆錢三強的求婚信只用25個單詞
其實,人生需要說的話是非常有限的,比如愛情.比如工作等等,說多了就沒有意義了,就成了廢話. 錢三強,1913年-1992年,核物理學家.原籍浙江湖州,生於浙江紹興,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q ...

重磅!“中國諾獎”公佈,4位院士獲獎!

重磅!“中國諾獎”公佈,4位院士獲獎!
9月12日,2021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香港大學袁國勇教授和裴偉士教授獲得生命科學獎: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張傑教授獲得物質科學獎:中國臺灣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暨電子研究所終身講座教 ...

聚焦 | 每人650萬!“中國版諾獎”公佈:4位院士獲獎

聚焦 | 每人650萬!“中國版諾獎”公佈:4位院士獲獎
2021 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來源:未來科學大獎官網 9月12日,一年一度的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公佈最新一屆獲獎名單.香港大學教授袁國勇.裴偉士獲得"生命科學獎":上海交通大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