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汪曾祺談“淡淡的”滋味

汪曾祺談“淡淡的”滋味

汪曾祺筆下的諸多人物,頗具仙風道骨,有的還俠肝義膽,他們會將你帶進適性自然、物我兩忘的至境、化境。

汪曾祺談“淡淡的”滋味

1991年,汪曾祺在故鄉高郵的運河上

但汪曾祺本質上仍然恪守儒家精神:一群書生,窮困並不潦倒,食不果腹,電燈費都交不起,仍然一燭為度,嚼野菜而讀詩書,高談闊論,臧否世事(《老魯》)。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教授們,應付艱難生活韌性十足,治印賣花兼課辦書展,貼補家用;教授夫人制作童裝,代織毛衣,集資做西點,設攤出售;學子們則加盟各行各業,四處兼差。逆境之中儒雅不再,還有蔡德惠式的學子,勤奮讀書,傳承著中國知識分子以陋巷簞食瓢飲為樂的品性(《日規》)。他寫出了這群儒生安身立命之本:做人的“格”,做人的“骨”,做人的“氣”。

汪曾祺的作品中,從文人雅士到販夫走卒,從殷實富戶到升斗小民,你很難見到他們介意外在環境的惡劣而詛天咒地,而憤世嫉俗。人物的孤獨是淡淡的,淒涼是淡淡的,苦澀是淡淡的,歡樂也是淡淡的。歡樂的日子猶如熟藕飄香(《熟藕》),哀傷的日子一場號啕大哭之後,賣唱的還去賣唱(《露水》),打豆腐的還去打豆腐(《辜家豆腐店的女兒》)。

汪曾祺談“淡淡的”滋味

淡淡的日子就用淡淡的,與生活與人物相和諧的敘事節奏娓娓道來。他說:“要把一件事說得有滋有味,得要慢慢地說,不能著急,這樣才能體察人情物理,審詞定氣,從而提神醒腦,引人入勝”,“唯悠閒才能精細”。氣勢恢宏的風格,鐵馬金戈的場面,恐不宜用這樣的敘事節奏。

汪曾祺隨意揮灑生活的幽默,以沖淡生活的苦澀。寫西南聯大師生抗戰中的困窘艱難,皮鞋穿到底破見洞,“一位老先生為此制了一則謎語:‘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雞毛》)。布鞋露出腳趾與後跟,戲稱“空前絕後”(《日規》)。這份對生活的幽默態度,為灰色人生罩上一層柔和的金光。幽默把本來可能推向端點的喜與悲,統統化作了“淡淡的”情懷,一派“藹然仁者”之風範。

汪曾祺喜歡那些在平淡日子裡自得其樂的人們,並表現出對他們的由衷欣賞:賣果子的葉三,風裡雨裡,水路旱路,販瓜賣果,為生計奔波,還有閒情逸致,交畫家朋友。耳濡目染間成為一個不俗的“鑑賞家”(《鑑賞家》)。大淖裡的挑夫,家無隔宿之糧,卻能粗茶淡飯吃得噴香,女人們插花戴朵美美地裝扮自己,調笑戲鬧間生出好些粗俗的快樂(《大淖記事》)。流淌在汪曾祺筆下的,大半就是這種淡淡的,卻是滋味醇厚的日子。

汪曾祺談“淡淡的”滋味

汪曾祺所畫的《昆明貓》

淡淡的日子中也有罪惡,有殘暴,有逆境,有苦痛:譬如醫生陳小手救了兩條人命卻被團長打死。譬如十一子被保安隊打得只剩一口悠悠的氣。譬如跳芭蕾舞《天鵝之死》的白蕤的遭遇和玉淵潭上的“天鵝之死”……但汪曾祺更願意沉湎於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沉湎於善良、溫馨以及弱小者的相濡以沫。

我們進而深究汪曾祺小說選擇“淡”為基本色調的原因:

“淡淡的”之於汪曾祺,是充滿樂觀主義的整體性觀照世界的宇宙觀。這樣的“淡”,幻化作典型意象,那就是———南京城外趕驢子的小姑娘,“光著腳巴丫子,戴得一頭花”。(《老魯》)

“淡淡的”之於汪曾祺,是人道主義的對人的關懷與欣賞。這樣的“淡”,幻化作典型意象,那就是———頂著十二個戒疤的小和尚明子與村姑小英子,歡快地把船划進了蘆花蕩。(《受戒》)

汪曾祺談“淡淡的”滋味

“淡淡的”之於汪曾祺,是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相結合的審美情致。這樣的“淡”,幻化作典型意象,那就是———大淖裡,以粗話罵人,開粗俗玩笑,幹粗笨活計的姑娘媳婦,以她們獨有的裝扮:扎大紅頭繩,髮髻邊插花,舊衣服,新託肩,光腳穿草鞋,用鳳仙花染紅腳指甲。“挑著一擔擔紫紅的荸薺,碧綠的菱角,雪白的連枝藕,走成一長串,風擺柳似的,嚓嚓地走過,好看得很!”(《大淖記事》)

汪曾祺的“淡”,是東方式的寬容和通達,是適其人性和適其自然,是對外物優美的敏銳和對內在詩意的張揚。“淡淡的”滋味,實在不是整體的20世紀80年代文學留給人們的回味。正如汪曾祺自己的評價:“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壯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這是一個作家的氣質所決定的,不能勉強。”

【本文來源於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新時期小說發展史論》】

汪曾祺談“淡淡的”滋味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7-13

相關文章

可愛汪曾祺:《活著,得有點興致》

可愛汪曾祺:《活著,得有點興致》
知名編劇史航曾感嘆:"這世間可愛的老頭兒很多,但可愛成汪曾祺這樣的,卻不常見."是的,很難有哪位大師,能收穫如此多關於可愛.有趣.快樂的評價.汪曾祺曾寫過一句話:"人活著 ...

汪曾祺、施松卿,一對生死相依的老鴛鴦|讀《汪曾祺家書》

汪曾祺、施松卿,一對生死相依的老鴛鴦|讀《汪曾祺家書》
#汪曾祺# 我承認,我是揣著一顆八卦的心,翻開這本<汪曾祺家書>的. 作家寫文,總是有藝術加工在裡面.汪曾祺自己在給妹婿金家渝的家書中也說:"所寫的事很多是虛構,希望大家不要信以 ...

《朗讀者》經典卷首語,積累下來寫作必備
<朗讀者>第一期:遇見 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著各種各樣的遇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撩動心絃的遇見:"這位妹妹,我曾 ...

廢名:我的鄰舍

廢名:我的鄰舍
我家的前門當街,後門對著在城鎮裡少有的寬闊的空坦,空坦當中,僅有同我家共壁的兩間瓦屋,一間姓石,那一間姓李.兩家大門互相對著,於大坦中更範成一塊小坦,為我家從後門出進的路.我在省城讀書,見了那前面橫著 ...

名家歲月總留痕 心中宛有當時在

名家歲月總留痕 心中宛有當時在
俞平伯喜歡用嘴叼著煙 林青霞在7月30日和8月1日發了兩條微博,提到的都是同一本書.她在微博中寫道:"那天晚飯後回家,收到一本大書,翻開來看,即刻放不下,揹包往地上一丟,先是坐著,後來乾脆歪 ...

太“野”了,雲南菜市場引網友圍觀,逛菜市場像逛“野生博物園”

太“野”了,雲南菜市場引網友圍觀,逛菜市場像逛“野生博物園”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去一個城市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呢?要我說,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從來不是歷史名勝 ...

塞林格 : 一個步兵的私人筆記

塞林格 : 一個步兵的私人筆記
他走進後勤辦公室的時候,身穿一件華達呢西裝,看樣子已經過了四十歲--是四十歲嗎?--這個年齡上,美國男人開始在起居室向他們的太太宣佈要每週兩次去健身房,而他們的太太會答道:"很好,親愛的,但 ...

散文是使記憶顯影的方式
[序跋] 作者:張莉 很喜歡汪曾祺的一篇散文<跑警報>.寫的是西南聯大的戰時生活.那篇文章裡說,有同學善於跑警報,只要看到萬里無雲,不管有無警報,就背了水和吃的,往郊外走.但大部分同學以及 ...

雲南菜市場有多“野”,逛了一圈,讓人眼界大開,幾乎都不認識

雲南菜市場有多“野”,逛了一圈,讓人眼界大開,幾乎都不認識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這些天在雲南普洱,很喜歡去當地的菜市場逛逛,因為我一直認為,要了解一個城市 ...

100個國內難讀的地名,你能讀對多少個?
地名是歷史的精髓要素之一,中國地名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區的變化.傳統文化的觀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黃老師給大家帶來的是100個最容易讀錯的中國地名,看完這些,絕對讓你心 ...

蘇童:沿鐵路行走一公里

蘇童:沿鐵路行走一公里
鐵路穿過城市北端,城市北端的五錢弄就躺在鐵路路坡下七八米遠的地方,附近有一條河,河上架著一座鉛灰色的大鐵橋,火車駛過時鐵橋會發出一種空曠而清脆的震盪聲.五錢弄的居民多年來聽慣了這樣的聲音,在尖厲刺耳的 ...

煙火氣息裡的詩和遠方
汪曾祺說: 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正所謂: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1 ...

無名英雄紀念碑文為何寫做無朕加之而不怒,而不是無故加之而不怒

無名英雄紀念碑文為何寫做無朕加之而不怒,而不是無故加之而不怒
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 在北京,你開車從西五環杏石口立交橋四季青那個出口下西五環,順著香山南路北行至閔莊路口.抬頭看一眼,你會看見好大一座仿古牌樓,牌樓上寫著八個大字"西山國家森林公園&quo ...

多年父子成兄弟

多年父子成兄弟
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的親情漫畫<父與子>,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讀物之一,雖然看過很多遍,但重新看的時候,依然笑得前仰後合.可是,漫畫裡那個充滿童心.幽默搞怪.與兒子打成一片的父親,和現實 ...

2年讀完188本書,我明白瞭如何有效讀書!(內附書單)

2年讀完188本書,我明白瞭如何有效讀書!(內附書單)
這188本不包括紙質書,只是電子書.電子閱讀的好處就是隨時隨地,地鐵裡.等飯中都能看,而且還能幫我們記下閱讀的痕跡.誠然,讀了188本,並不是每本都是精品,書的質量參差不齊.今天就來聊聊讀完這188本 ...

從北京月餅說起
鄧雲鄉先生自雲"生長京國,久住申江,和朋友談天,常常詢我以北京舊事,自然也常常說到北京的吃食".他在<雲鄉話食>(河北教育出版社,二〇〇四年)一書中介紹了不少北京的吃食 ...

活著,得有點興致

活著,得有點興致
<活著,得有點興致> 汪曾祺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孫珺)汪曾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純粹的文人士大夫&q ...

雲南名菌——雞油菌

雲南名菌——雞油菌
筆者的老家位於馬龍區納章鎮石龍村,那裡也有雞油菌.石龍村的雞油菌中文學名為薄黃雞油菌.小時候,山上植被好,雨季拾菌子時遇到黃燦燦的雞油菌,拾了一朵又一朵,忙得不亦樂乎.雞油菌體量小,好多朵加起來沒有一 ...

四川之大,一個罈子泡得下

四川之大,一個罈子泡得下
每一個"四川胃"裡,無論裝了多少火鍋串串豬豬兔兔,總還是記得家裡那一碟簡簡單單.清清爽爽的泡菜味道.不是每個四川人都會經常吃火紅的辣椒.刺激的花椒,但四川人幾乎對泡菜可以不離不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