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Lamborghini曠世鉅作的Sian Roadster,全球只生產19輛。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如同硬頂版車型Sian,Sian Roadster的設計靈感源於經典的Countach,利用碳纖維勾勒出極具辨識度的銳利車身線條, 再搭配招牌的上掀式車門及上空座艙設計,同時Sian Roadster還在前衛設計中加入致敬經典的Y型車前燈與六邊型車尾燈,並透過車身空力設計將氣流由前下擾流匯入,透過前箱蓋,穿過車側進氣口,最後通過後擾流,實現空氣力學效應最大化。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Sian Roadster的設計靈感源於經典的Countach。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Sian Roadster在前衛設計中加入致敬經典的Y型車前燈。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車身周圍帶有可導引氣流的空力設計。

此外,Sian Roadster的車身後部採用獨特材料與Lamborghini專利技術,使主動冷卻蓋板的執行可經由智慧溫感材料對排氣系統產生的溫度反應觸發作動,當排氣區域溫度過高,蓋板會自動開啟,無須任何電子感應輔助,提供輕量優雅的冷卻技術。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Sian Roadster車尾配備主動冷卻蓋板,可經由智慧溫感材料對排氣系統產生的溫度反應觸發作動。

Lamborghini也表示每一輛Sian Roadster都是由Lamborghini Centro Stile設計中心、Lamborghini Ad Personam聯手為車主量身打造,提供最頂級的客制服務。而這次在臺亮相的Sian Roadster,外觀車色選用將天空湛藍與田野鬱綠層疊出完美的Blu Uranus金屬漆,再以Oro Electrum琥珀金點綴,輪轂也一併採用消光金塗裝;內裝則是選用白色皮革及同色、灰色,雙色麂皮異材質搭配,並加入呼應車色的Blu Glauco藍色縫線。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外觀車色選用Blu Uranus金屬漆再以Oro Electrum琥珀金點綴。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輪轂也採用消光金塗裝。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內裝選用白色皮革及同色、灰色,雙色麂皮異材質搭配,再加入呼應車色的Blu Glauco藍色縫線。

定位在品牌V12旗艦超跑的Sian Roadster,不僅搭載了Lamborghini引以為傲的6.5升V12自然進氣引擎,還輔以創新的油電動力系統,在更換鈦合金進氣閥以其他升級之下,這具引擎可於8,500轉輸出785匹最大馬力,加上整合於變速箱的48V低電壓系統,以及與同等重量之電池相較強大三倍的超級電容,可額外繳出34匹馬力,使整套油電動力系統的最大綜效輸出達到819匹,原廠更指出Sian Roadster的0-100km/h加速可於2.9秒內完成,極速將超過350km/h。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Sian Roadster搭載6.5升V12自然進氣引擎,並輔以創新的油電動力系統。

不僅如此,為了確保重量平均分佈,Sian Roadster將超級電容配置於駕駛座艙與引擎室間的艙壁上,實現更優異的功率重量比,同時Sian Roadster還配備由Lamborghini自主研發的動能再生剎車系統;受益於超級電容作用原理的對稱行為特點,這套系統能夠以相同的功率進行充電與放電,儲能系統在每一次煞車系統作動時,都能重新充滿電力,儲存的能量可立即用於動力提升,讓車輛在行駛加速時立即增加扭力輸出。當時速達到130km/h時,動力輸出則由電動馬達轉換到引擎,使得整體加速效能增強10%。

「轂銳馳」全球19輛油電狂牛Lamborghini Sian Roadster駕到

對於Sian Roadster的到來,Lamborghini亞太區總監Francesco Scardaoni表示:“全球僅生產19輛,我們一同見證此曠世鉅作亮相,一窺集結超前未來設計、開創性混合動力科技,嶄新跨時代超跑的無限可能。”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2-02-10

相關文章

科學界新發現:引力波探測器捕捉到類時間起源訊號

科學界新發現:引力波探測器捕捉到類時間起源訊號
近日,一則訊息引起了科學界的注意:新的引力波探測器捕捉到了可能來自時間起源的訊號!而這個探測器的碰撞可能指向新的物理學!這無疑是一項大發現,但是其中是否真假呢? 據瞭解,科學家在一個小型引力波探測器中 ...

火星上的人臉圖案,太空中的巨大“眼睛”,這些是在暗示什麼嗎?

火星上的人臉圖案,太空中的巨大“眼睛”,這些是在暗示什麼嗎?
好奇心是人類進步的橋樑,人類總是因此而進步,也因此而陷入未知的謎團中,其中最大的謎團就是宇宙,它囊括了古往今來,也包含的上下四方,過去與未來都在這裡交織,是人類永恆的"繆斯". 絢 ...

太空中最亮的“星”丨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2003年10月15日(點選圖片觀看影片) 宇航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 在太空中展示了鮮豔的五星紅旗 這是中國人 首次將五星紅旗帶到太空 2008年9月27日 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剛 順利完成神舟七號 ...

在太空中開槍會怎樣?子彈會比在地球上飛得快嗎?不會

在太空中開槍會怎樣?子彈會比在地球上飛得快嗎?不會
太空是個有趣的地方,那裡近乎於真空,又沒有拽著人往下掉的重力,所以很多在地球上看來習以為常的事情,放到太空中就完全是另一個樣子了. 比如開槍,在地球上只需要扣動扳機,子彈就會破膛而出,如果沒有擊中任何 ...

宇航員上太空為什麼要帶手槍?帶手槍防誰?手槍在太空中管用嗎?

宇航員上太空為什麼要帶手槍?帶手槍防誰?手槍在太空中管用嗎?
宇航員上太空為什麼會攜帶手槍?中國在發射神舟五號時,航天員楊利偉的行李中出人意料地躺著一把六四式手槍.太空中帶槍啥意思?難道說,宇宙中真的有某種神秘的未知力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感謝您的支援. ...

人類不穿太空服能在太空中活多久?

人類不穿太空服能在太空中活多久?
#頭條科技復薪計劃第二期# 人類不穿太空服能在太空中活多久? 眾所周知,宇宙空間裡不存在供生物呼吸的氧氣,這也是生物無法在太空生存的直接原因.人體一旦暴露在宇宙空間裡,會瞬間失去外部供氧來源,只能依賴 ...

美國宇航局:哈奇辣椒在太空中取得成功
美國宇航局週二宣佈,國際空間站上的四株哈奇綠色智利植物現已進入第 92 天.現在有幾朵花,大約有 20 個辣椒在生長. 美國宇航局已經瞭解了很多關於智利植物在地球引力之外授粉的知識.在地球上,智利植物 ...

為什麼地球能懸浮於太空中而不會墜落呢?

為什麼地球能懸浮於太空中而不會墜落呢?
為什麼地球能懸浮在太空中,而不是因為其巨大的質量掉入宇宙深處呢?究竟是何種神秘的力量控制著他?地球的下方到底是什麼呢? 這還要從17世紀講起,1666年的某一天,一個蘋果剛好砸中了一個人的腦袋,進而啟 ...

太空中的燈塔—射電星系NGC 5128

太空中的燈塔—射電星系NGC 5128
NGC 5128 NGC 5128又稱半人馬座A,距離地球1300萬光年,是一個罕見的射電星系,是南半球最強的射電源,僅次於北半球的天鵝座A.在無線電波影像裡,可以看到它那一對接近一百萬光年寬的巨大射 ...

衛星在“咱們穿越吧”中遇見太空引力波

衛星在“咱們穿越吧”中遇見太空引力波
歐洲航天局開發了一個在太空搜尋引力波的專案 eLISA,向太空發射引力波探測器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存在超大結構的天體,它們在運動中存在引力波輻射的可能性:二是太空環境避免了探測器受到的地震影響,地震 ...

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就此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就此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在科幻題材的文藝作品中,外星人絕對是一個最頻繁出現的題材.自從我們認識到宇宙的浩瀚無垠之後,關於地外文明的暢想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在一些人那裡,很多所謂的"超自然現象"都可以用外星人 ...

何謂引力波,發現它為啥能得諾貝爾獎,有什麼意義和作用?

何謂引力波,發現它為啥能得諾貝爾獎,有什麼意義和作用?
引力波是本世紀證實存在的最重要科學事件,一度時期成為媒體熱炒,弄得一些民科混子也趁機從中作亂,甚至有那麼一個人宣稱自己發現了引力波,實在荒唐可笑.看到許多網路朋友對引力波還是一知半解,今天我們就來普及 ...

從“太陽的後裔”雙白矮星探尋引力波(上)

從“太陽的後裔”雙白矮星探尋引力波(上)
天體物理學家廣泛地研究了恆星的演變過程,他們預測宇宙中的白矮雙星數量不在少數,僅在我們的銀河系中,估計的不接雙星數量有大約2.5億個,而相互纏繞的雙星數量有大約1000萬個.LISA探測器的靈敏性達到 ...

為對付蘇聯,美國60年代向太空發射4億根針,至今影響各國航天器

為對付蘇聯,美國60年代向太空發射4億根針,至今影響各國航天器
2015年,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馬斯克提出了一個所謂的"星鏈計劃",計劃發射12000個衛星,這樣就可在地球上空組建龐大的星鏈網,如此一來就可為人類提供低成本 ...

穀神星能否成為人類探索外太空的中間站?

穀神星能否成為人類探索外太空的中間站?
穀神星是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一顆矮行星,曾是已知太陽系中在冊的8000顆小行星中體積最大的一顆,直徑為952公里,約為月球直徑的四分之一,義大利天文學家在1801年首先發現了它.但是近年來,人們對穀神 ...

“月球車”+“擬太空種植艙”豐臺區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很吸睛

“月球車”+“擬太空種植艙”豐臺區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很吸睛
神秘的月球車長什麼樣子?未來是否能夠讓航天員在太空也吃上新鮮蔬菜?飛行器的結構是怎樣的?為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10月12日,由豐臺區科信局指導.豐臺區科技館開展的主題為" ...

再次超越美國!中國建造千噸級太空發電站,或供人類10萬年用電

再次超越美國!中國建造千噸級太空發電站,或供人類10萬年用電
近幾年,中國在工業.科技等眾多領域上取得了迅猛發展,這也讓如今的中國製造盛行於世界.現如今,中國將再次創造一項奇蹟,那就是我國自主生產的首個空間太陽能電站將登上外太空,這次中國向全世界展現科技領域新成 ...

比鋼硬100億倍,宇宙中的“最硬”物質!此“硬菜”來自中子星

比鋼硬100億倍,宇宙中的“最硬”物質!此“硬菜”來自中子星
前言 "堅如磐石.無堅不摧.固若金湯.牢不可破--"如果說到這些詞語,你首先會想到什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身邊的堅硬物體,比如岩石.鋼鐵.合金.鑽石等等. 確實,這些物體都非常的 ...

宇航員不小心掉進太空,如何返回飛船?兩個方法或許可以一試

宇航員不小心掉進太空,如何返回飛船?兩個方法或許可以一試
在科技的幫助下,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可以走出地球探索宇宙.太空探索事業的開始,也誕生了一個新的職業,那就是宇航員. 我們要探索未知的星球,神秘的宇宙空間,自然離不開宇航員的付出.可能在很多人看來 ...

宇宙中,沒有兩種“湯”是一樣的

宇宙中,沒有兩種“湯”是一樣的
月15日在預印本平臺arXiv中發表的20篇系列論文表明,天文學家已經非常詳細地繪製了行星"託兒所"內的化學物質. 新公佈的圖集揭示了五個原行星盤(行星在年輕恆星周圍形成塵埃和氣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