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慢性且極易復發的疾病,常常引起脾胃功能受損,患者往往是虛實夾雜、寒熱互結。這類患者我們採取的治療方法一般是以調理寒熱, 扶正祛邪為主。
患者當以泛酸、燒心、胸背灼熱痛、舌質紅等偏熱邪為主要症狀時,治療方法以辛開苦降,清熱瀉火為主,底方可用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寒溫並用,補瀉兼施,全方由半夏、黃連、黃芩、乾薑、甘草、大棗、人參共同組成。
方中半夏、乾薑均可行可散,半夏辛溫,能夠散結消痞,降逆止嘔,引陽入陰,交通陰陽,乾薑辛熱,具有溫中散寒之功,可以溫脾陽助半夏溫胃和中,姜、夏皆為辛開之藥物,聯用可以加強散結消痞散寒之功效;黃連、黃芩均為苦寒藥,黃連苦降寒清,瀉內陷熱邪,黃芩苦寒,可加強黃連寒清苦降之功效,能夠將邪氣匯出並起到降氣的效果,且有清利腸胃、燥溼之功效;人參大棗補脾氣,脾陽充足則氣足,脾氣自能升清,益胃和中,讓中焦得以恢復;甘草為中焦之樞紐,定中氣,且調和諸藥,是為使藥。全方合用寒溫共享且補瀉兼顧,具有通而不傷正、瀉而不耗氣的功效,真正的發揮了辛開苦降調節氣機,甘溫調補扶持正氣的作用。
在具體治療時還需根據具體病症進行加味,如脾氣虛弱加白朮、茯苓;胃陽不振加吳茱萸;脾陰不足加黃精、淮山;胃陰虛加沙參、石斛、麥冬;泛酸嚴重加烏賊骨、白螺絲殼、煅瓦楞子;噯氣加蘇梗、佛手、香櫞皮;納差加雞內金,谷麥芽;胃脘脹滿加枳殼、白叩、木香;舌苔白膩加藿蘇梗、蒼朮;大便秘結加全瓜蔞、望江南。#胃食管反流病##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