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全國解放已成定局,新中國成立之前,第一屆政協會議召開,各界代表,匯聚一堂,共商建國大業。全國四大野戰軍各派出了12位參會代表。其中,正式代表10人,候補代表2人。來自華東的雄師,第三野戰軍派出了怎樣的陣容呢?請看這張大合影。
您能認出來幾位?
有一位,想必大家都能認出來,他就是端坐前排C位的粟裕大將。可以不認識其他人,卻不能不認識戰神粟裕。粟裕是第三野戰軍代表團的領隊,也叫團長。他是華東戰場的軍事指揮者,擅長大兵團作戰的奇才,毛主席眼中淮海戰役的第一功臣。
他當然要坐在C位了。需要說的是,當時第一野戰軍的領隊是賀龍元帥,第二野戰軍的領隊是劉伯承元帥,第四野戰軍的領隊是羅榮桓元帥,而粟裕作為第三野戰軍的領隊,和三位未來元帥並列,卻沒有評為元帥,而是第一大將。
陳不離粟,粟不離陳。粟裕是領隊,陳毅呢?陳毅沒來嗎?陳毅也參加了第一屆政協會,只不過,他不是野戰軍的代表,而是作為華東解放區的領隊,帶領許世友等人參會。
前排左一戴著眼鏡的是王建安,共和國的開國上將之一。王建安是在1956年補授的上將。55位將軍都是在1955年授上將的,王建安為什麼拖到1956年?據說是王建安的脾氣不好,得罪了領導。
王建安和許世友是一對老搭檔。在紅四方面軍中,他們就是第一對搭檔,一個當軍政委,一個當軍長。後來,他們都戰鬥在山東,兩位虎將聯手解放了濟南,都擔任了兵團司令員,許世友是山東兵團司令員,王建安執掌三野第七兵團。
前排左二是陳士榘,共和國的開國上將之一。參加過秋收起義的陳士榘,是華東野戰軍的參謀長,然後擔任第三野戰軍第八兵團司令員。不得不說,三野的代表陣容很強大,總共四個兵團,居然來了兩位兵團司令員。建國後,陳士榘擔任工程兵司令員。
粟裕旁邊,右二那位長得非常清秀,他是一位政工將領,叫江渭清。都知道粟裕手下有三虎將,葉王陶,王就是王必成。王必成統領的第六縱隊之所以成為王牌,固然是因為王必成能打仗,當然也離不開一位好政委,他就是江渭清。
江渭清也是一位老紅軍,他沒有參加長征,留在湘鄂贛蘇區堅持了三年游擊戰。加入華東戰場後,他非常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協助王必成打了很多勝仗。江渭清沒有軍銜,建國後當過江蘇省委第一書記等職。
前排右一叫杜中夫,廣東佛山人,1937年考入搬到南京的黃埔軍校,然後在國民黨的軍隊中服役,參加過很多抗日戰役,1947年加入解放軍的隊伍,成為華東野戰軍的一員,多次立功。所以被選為代表,參加政協會和開國大典。
再說後面的七位。
左一那位帥氣的小夥子叫魏來國,山東榮成人,天生一對鷹眼,他是華野著名的戰鬥英雄,射擊能手。他當連長的時候,兩次戰鬥,打了132發子彈,幹掉了92個敵人,創造了一個驚人的記錄,被譽為是神槍手。魏來國的軍銜不高,才是中校,80年代當過27集團軍副軍長。第27軍,那可是許世友帶出來的王牌部隊。
左二叫賴少其,粟裕是第三野戰軍代表團的團長,賴少其是秘書長。為什麼讓賴少其擔任秘書長?因為他是一位文藝工作者,知識分子,賴少其是中國當代畫壇領軍人之一,日本人稱他是“中國畫伯”。
賴少其是廣東普寧人,1939年參加新四軍,曾在皖南事變中被捕入獄,被關進上饒集中營,這位未來的藝術家,居然成功越獄,回到瞭解放區,真是一位傳奇人物。
左三叫謝勝坤,江西萬載人,紅三軍團的老紅軍,走過長征,是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的政治部主任,1955年授開國少將軍銜,後來擔任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職。
左五是代表中唯一的女性,她叫李蘭丁,浙江海寧人,第三野戰軍傑出的醫務工作代表。李蘭丁是一位戰鬥在烽火前線的軍醫,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傷員,被譽為是“中國的南丁格爾”。
左六叫黎有章,來自江西吉安的老紅軍,中央紅軍的老人,在幹部團擔任過特務連連長。解放戰爭時期,黎有章是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參謀長,1955年授少將。1958年,因患急性顆粒性白血病而英年早逝。
左七這位雙目炯炯有神,看上去十分威武,他就是著名的國民黨起義將領何基灃,血戰長城大刀砍向日本鬼子的抗日名將,1948年率部起義,建國後擔任過農業部副部長等職,沒有授銜。
細心的讀者朋友可能發現了,還漏了一位沒有說,那就是左四,他叫唐國棟,很可惜沒有找到他的資料。如有哪位讀者知道的,煩請賜告,不勝感謝。
第三野戰軍的代表陣容,非常強大。有戰神粟裕,有統領數萬大軍的兵團司令,有未來省委書記,有神槍手,有頂尖級畫家,有優秀的軍醫,還有老紅軍,真可謂是藏龍臥虎,群英薈萃,都是一代人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