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吳曉波老師的2021年年終秀,感慨良多。年終秀的標題是週期之魅。吳曉波老師講到了智慧製造、新國貨、新能源等字眼,講到了噴釉工人的消失,已經被機器手完全替代;講到了90後作為消費的主體更願意購買國有品牌;講到了國家對於雙碳目標的決心,30年間將投入巨資。作為一個專業是財經,具體來說是金融的人,關注的內容與曉波老所說不謀而合。
年終秀上,經濟學家管仲友老師也提到了通脹洪水,他幽默的將即將而來的通脹,形容為未來水世界。通脹確實來了,2021年已經出現了溫和的通脹,2022年將會持續。問題是,我們普通人,有那張登上未來水世界的船票嗎?管老師並沒對這個船票是什麼做具體的描述,因為這個很難回答。為什麼,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那怎麼樣去拿到船票,在水世界生存下去,因人而異,大有不同。個人感覺,可能每個人都要去思考一下,怎樣才能更新迭代自己的技能,怎樣才能在大環境變革的情況下,在水世界裡獲得一張船票,使得自己不至於裸泳甚至於溺水。
提高自身技能,投資也算其中一種,投資金融資產是未來的大趨勢。仲友老師也提到,現在最大的矛盾在於老百姓投資的需求與投資失敗之間的矛盾,我很贊同。我們都想讓錢生錢,但是大多數投資者不但沒錢生錢,反而在2021年不好的行情裡虧去大半,原因在哪裡?投資有風險,大多數人並不具備抗風險的技能,包括心理上的和認知上的。
一度,網上的小白理財課非常暢銷,有些課程有上萬人購買,這說明我們其實都想充當理智的投資者。但是,投資的良好心態和技能並不是聽了一場課就可以擁有的,需要不斷琢磨、吸取和領悟。而且,投資金融產品,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也不是跟著大V那樣簡單。
2022年,疫情還沒完全消退,通脹也會繼續,未來水世界,希望我們都有備好的船票。
歡迎大家關注我或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