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買了新的書桌,佈置了自己的工作臺後,彷彿寫東西,也變得簡單多了積極多了,確切的說,似乎是在這個場景裡,有了更多安心坐下來碼字的慾望了。
想起了陳海賢老師的《了不起的我》裡的一個詞,環境場。什麼是場呢?它其實是包含了大量行為線索得到環境,這些行為線索能激發特定的行為。這個“場“,就是我們心中關於空間功能的假設,就是一個人在一個空間裡做事的習慣。一個人在某個空間裡做的事情越純粹、越持久,這個空間”場“的力量就越大。
所以,培養”環境場“,讓新行為變成新習慣。
的確,比起之前的四處皆可讀書的情況,現在專門佈置的書房更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能。以前,榻榻米、陽臺、樓梯,都是閱讀的場所,也是發呆的場所,時間長了,就發呆的時間更長了,移動的書桌也是四處更換,心有跟隨著移動,很難安下心來。不得不說,什麼地方該辦什麼事,給個明確的定義,然後佈置成它該有的樣子,這還是很重要的。在特定的環境場裡,做特定的事,的確是事半功倍,這,也是心理和場景的能量體現啊!
所以,給自己一個心理界限,讓人、事情、事物有邊界,這未必是畫框困守,可能也是新的能量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