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1964年,毛主席向全國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號召。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毛主席

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取經者紛紛來到了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大寨,成了全國農業的樣板,大寨的村幹部也被很多人熟知。

不僅是國內的人民趕赴大寨,很多外國領導人也多次來到大寨,想要領略一番勤勞的中國農民經營農業的經驗。

國內外人士來到大寨後,他們都對一個人記憶深刻,那就是大寨的“鐵姑娘”——郭鳳蓮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鐵姑娘”郭鳳蓮(前排)

她以16歲的年紀擔任大寨“鐵姑娘隊”的隊長,後來又長時間擔任大寨村黨支部書記,在大寨的建設史上乃至全國農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是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真理,當初大寨的農業模式逐漸被時間所拋棄。改革開放後,大寨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腦海,郭鳳蓮同樣也慢慢被人們遺忘。

1991年,在離開大寨11年後,她重新回到了大寨。這一次,她能帶領大寨的村民再創輝煌嗎?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的她,如今又怎樣了呢?

由於時間久遠,大家可能只是聽過“農業學大寨”這個口號,但是並不瞭解那個時代所發生的具體情況。

而要想了解郭鳳蓮,就要從她建設大寨的經歷說起。

(一)鐵姑娘

1947年,郭鳳蓮出生于山西省昔陽縣武家坪村,不用奇怪,她的確不是大寨村人。三歲的時候,母親離她而去,從此她便來到了大寨的外婆家,和外婆一起生活。也就從這個時候起,她和大寨的緣分開始了。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郭鳳蓮

大寨是位於太行山的一個小村子,既然大寨的農業值得學習,那它的農業條件應該很好吧?其實不是的,大寨用來耕種的土地有七百畝。可是這些土地要不掛在山樑上,要不就擠在溝邊。

黃土高原的地形我們多少也有所耳聞,用溝壑縱橫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大寨的700畝土地分佈在4700多塊地方,也就是人們口中的“七溝八梁一面坡”。

這樣的土地環境對農業耕作來說有很大的不利之處,不僅如此,黃土高原以前經常發生旱災,夏季又經常突發暴雨。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國農業的生產力還不高。面臨自然環境的極大制約,很多時候農業的高產與否,要看老天爺的臉色。

這不,大寨村也遇到了這樣的事。

1953年,陳永貴當選為大寨村新一任黨支部書記,在他的帶領下,此後十年間,村民們平整土地、修建堤壩,治山治水,把一塊又一塊貧瘠()的土地變成了沃土,糧食畝產量由不足一百公斤增加到500斤。在那個溫飽還沒有解決的時代,這的確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陳永貴

正當人們開始憧憬美好的生活時,老天爺也不知道怎麼了,1963年夏天,它發脾氣了,一場巨大的山洪席捲了大寨村。耕地幾乎都被毀掉,很多房屋也被洪水無情地吞噬,大寨村民面對這樣的情況,心如死灰,抱頭痛哭。

也就是在這一場抗災搶險的運動中,誕生出了“鐵姑娘”。

陳永貴在他擔任黨支部書記的第十個年頭遇到了這樣的一件事,無異於一次晴天霹靂,對他的打擊不可謂不重,十年心血幾乎付之東流。

毛主席曾說:“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陳永貴也是這樣,他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號召村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己動手、重建家園”,他身先士卒,帶頭開始了搶險救災工作。

而此時的郭鳳蓮,還只是一個16歲的小姑娘。上一年她才剛從完小畢業,然後就留在大寨開始務農。16歲的年紀,對一個現在的姑娘來說,可能很多都還沒有下過田,更不知道如何務農。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年輕時候的郭鳳蓮

郭鳳蓮響應號召,和其他22位姑娘一起投入到救災中去。她和男子一樣,扛沙包,搬石頭,由於做事積極,人又聰明,得到了陳永貴和其他姑娘的稱讚。

陳永貴和其他姑娘都一致同意選舉她為“鐵姑娘隊”的隊長,她擔任隊長後,幹勁就更大了。每天早起後,她就叫醒其他的隊員,然後大家一起就拿著鋤頭、鐵鍬(qiāo)往山坡上去,開始一天的工作。

他們開始重新修整田地,把一層又一層的梯田修起來。這樣的工作從夏天一直幹到了冬天,那個時候沒有挖掘機,完全都是靠人力,所以耗時長,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梯田

每天這樣幹,這些姑娘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然後又變成了一個個繭。可他們還是堅持住了,冬天北風呼嘯,大家穿著棉衣在幹活,可還是忍不住打哆嗦。

郭鳳蓮就組織大家一起喊號子、唱紅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步調一致才能取得勝利”,就是這樣的口號激勵著大家完成了災後重建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大寨村又恢復到了以前的樣子。而“鐵姑娘隊”,在大寨人的心中,也成為了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二)肩擔大任

大寨村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就把被洪水破壞的家園重建,這自然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揚。這是一件值得宣揚的事,大寨村民團結一致、艱苦奮鬥的事蹟逐漸傳到了省委書記的耳中。

不久之後,省裡又把這件事報告給了中央。中央對大寨村的生產自救也給予了表揚,不斷將其作為一個先進例子在大會上提出。

1964年3月28日,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jiā)向毛主席彙報了大寨的先進事蹟。毛主席聽後說道:“窮山溝裡出好文章。”此後,毛主席向很多的領導幹部都介紹了大寨、表揚了大寨。



圖 | 毛主席

1964年12月21日,周總理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也表揚了大寨,將大寨的精神總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隨後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在全國開展。

從那一刻起,這個太行山裡的小山村被全國知曉,各地的領導幹部、農民都來到大寨參觀學習。不僅是國內,國外的領導人來華訪問,也會去大寨參觀,大寨成了中國一個新的標籤。

而“鐵姑娘”郭鳳蓮自然也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她的名字瞬間傳遍大江南北。可她沒有被這些讚揚、榮譽所衝昏頭腦,她依然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投入到生產運動中去。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郭鳳蓮

他們為了家鄉的發展,不斷學習各地經驗,思考改變家鄉面貌的良策。他們學習山東雷家寨“石頭縫裡栽樹”的經驗,將虎頭山打造成了一個翠綠的天地。

還將貧瘠()的土地改造成了一塊又一塊良田,促進了糧食產量的增收。這些成績的背後,都是勤勞的大寨人用血汗幹出來的。當時他們想的就是怎麼建設好家鄉,按照郭鳳蓮他們所說的“名呀利呀,這些東西腦子裡通通沒有。就一個字——幹!

後來,因為工作突出,郭鳳蓮成為大寨公社黨委副書記。

她上任之後,帶著大寨繼續往前,水利、山林、田地……多個方面都開始了卓有成效的治理,大寨的建設越來越好,全國學習大寨的人和地區也越來越多。

郭鳳蓮秉持著周總理說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大寨精神,面對榮譽不驕不躁,一心建設家鄉,大寨也多次被評為全國的先進典型。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周總理

(三)彷徨與出路

雖然大寨在一個時期內取得了輝煌,揚名海內外,很多人慕名而來。但是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大寨卻停滯了。

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郭鳳蓮也出席了,在這次大會上,她感覺很是疑惑。因為在大會上,大寨的名字沒有被提到,這在以往的大會中是不存在的。

就好像大寨這個名字從大家的記憶中擦除了,這不禁讓郭鳳蓮感到很疑惑、很失落、很彷徨。曾經備受矚目的大寨,為何過了幾年就風光不再了呢?

回到大寨的郭鳳蓮經常思考問題所在,大寨的村民也在思考,何以現在大家都不再來大寨參觀學習了呢?看著報紙上其他村子發展得越來越好,大寨卻彷彿像進入了黑夜,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裡?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大寨

郭鳳蓮和村民都處在一個迷茫與彷徨的時期,可是他們都找不到一個好的方法讓大寨重新煥發生機。1980年,郭鳳蓮被調離了大寨,擔任晉中果樹研究所副所長。

她離開後,大寨又迎來了幾位黨支部書記,但是都沒有回天之力,大寨和其他村子的差距越來越大,逐漸與這個時代脫軌。

大寨的問題在於固守以往的集體經濟模式,還是以農業為主要產業,人民又怎麼能致富呢?改革開放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經取代了以往的集體耕作的農業模式。

大寨以往的事實都告訴每一位村民,他們的經驗沒有錯,他們的集體觀念也沒有錯,只是他們都忘了,時代變了。

郭鳳蓮在離開大寨後,也換了幾份工作,她在不斷地思考,學習其他村子發展的經驗。她在走訪了很多的村莊後,慢慢發現,大寨落後的原因在於和如今的時代脫節了。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郭鳳蓮

她的心裡已經有了一些幫助大寨跟上時代步伐的想法,只是她已經離開了大寨。她為了回去,多次跟省裡的領導申請回到大寨。省裡的領導為了讓之前的這個全國典型重新煥發生機,也想了很多辦法,可還是找不到出路。

郭鳳蓮多次申請後,省裡領導決定讓她重新回到大寨。1991年11月,離開大寨11年的郭鳳蓮重新回到了故土,擔任了大寨村第8任黨支部書記。

在離開大寨的這些年裡,郭鳳蓮心裡一直記掛著大寨的發展,想念大寨的鄉親們。當她重新回到大寨時,村民們夾道歡迎,他們相信“鐵姑娘”肯定可以帶領他們再創輝煌。

郭鳳蓮來到大寨村後,看著一張張熟悉的臉龐,看著他們臉上期盼的眼神,她心裡決定一定要帶著大家走出一條致富之路,健康發展之路。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郭鳳蓮

她肩上的這一副擔子一點也不輕,人到中年的她要帶著大家二次創業,重振大寨。

況且她又是重返大寨,壓力很大。而當時大寨的情況是:群眾生活水平很低,生產面貌甚至不如七十年代。

這樣的一個情況落在了郭鳳蓮的肩上,她能不能帶著大寨振興呢?

(四)重振大寨

當她回來後,她曾說道:“既然我回來了,就要留在大寨幹一些事情。

可她面對這些問題,也在思考,心裡充滿著對前路未知的迷茫。回來後,她多次來到當年和其他村民一起奮戰的七溝八梁一面坡,回憶當初艱辛的創業時光。

同時她也回憶起周總理生前三次來到大寨的盛況,每次她都參與了接待工作,周總理對大寨的期盼與關心一直藏在她的內心。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周總理視察大寨

夜晚睡不著時,她曾一個人來到虎頭山,站在老支書陳永貴的墓前暗暗發誓:要重新塑造大寨的形象,讓大寨回到全國先進村莊的行列。

她明白要想振興大寨,首先要做的就是振奮人的精神。大寨的村民已經迷茫了多年,揹著以往沉重的思想包袱,又怎麼能幹出什麼事呢?

所以她首先提出了一個口號:過去是全國學大寨,現在是大寨學全國。

她讓大家走出大寨,去全國學習借鑑經驗。1992年,郭鳳蓮帶著大寨的村民開始了前往全國取經的道路,目的地就是一些發展得很好的新農村,比如江蘇華西村等。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華西村

在見識到了別人的發展成果後,大寨的村民打開了新思路,一個個想要立即回鄉建設。不久後,大寨羊毛衫廠開始開工建設,隨後,大寨中策水泥廠宣佈成立,一個個企業開始在大寨落地生根。

郭鳳蓮大力推進村辦企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走農工商一體化的路子。大寨企業也逐漸從村辦小作坊發展到規模化、專業化,此後的幾年中,大寨利用自身以往的知名度,吸引人才和企業,在村裡搞改革,調整村裡的產業結構。

沒過幾年,大寨的發展越來越好,眼看已經找到了一條致富之路。村裡的企業變多了,村民的錢包變鼓了,臉上的笑容更多了,人也更自信了。

2000年前後,大寨的小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就全部免費,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200塊補助,70歲的每月300塊補助。村裡燒煤集體發放,看病也給報銷。考到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村裡每年發500元到1000元的獎學金。

曾經虎頭山還是一個荒山,如今這裡是大寨森林公園,一片綠色蔓延山間。曾經的大寨,很多人聚在一起參觀學習。可是如今,你若是看到不同口音的人聚在一起,他們卻是來此旅遊的遊客。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大寨虎頭山

大寨的那些產品都打上了“大寨”的商標,生態農業、煤炭、建材、針織製衣、釀造貿易、旅遊在大寨發展得越來越好。

截止到2002年,十年間,全村的收入就達到了一千萬元,比1980年增長了四百多倍,人均純收入也大幅提高。同時,從1997年開始,大寨村就成了昔陽縣的“納稅第一村”。

1998年,村裡統一規劃了一個二層樓的居民小區,全村500多人就生活在這裡。大寨的村子也很衛生,每天都有專人打掃。

現在大寨家家戶戶都建了新房或者重新裝修了,每家都有電視、自來水。可你很難想象,在過去,這裡連水都是一個大問題,水資源很少。以至於剛開始的時候,雖然有些村民家裡裝了馬桶,但是由於缺水,都捨不得用。

在1996年,村裡打了一口600多米深的水井,這才基本解決了村民的用水短缺問題。

在郭鳳蓮的帶領下,大寨村又重新煥發了生機。郭鳳蓮說:“過去,大寨是愛集體愛國家,現在,大寨已經發展起來了,村民都富裕了,給國家的稅也更多了,這也是對國家的貢獻。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郭鳳蓮

1963年修建的一排排窯洞,如今也成了文物被保護起來了。但是它所記載的那段崢嶸歲月,沒有被大寨人所忘記。大寨人相信,一直以來的奮鬥精神,已經流淌在了大寨人的血液裡,會讓他們在今後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在郭鳳蓮的手上,大寨已經完成了從以前“政治品牌”到如今“經濟品牌”的華麗蛻變,實現了“小有教,老有靠,病有報”。

(五)鐵奶奶

到今年,郭鳳蓮已經74歲了,不再是當初的“鐵姑娘”了,成了一個“鐵奶奶”。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郭鳳蓮

郭鳳蓮曾經這樣形容自己:“我就是大寨老馬車的駕轅,我要拉著大寨這一車子的人往前走,但是走到哪裡去?我們都不知道,可怎麼也不能拉到貧窮的道路上,要帶著他們走向富裕。

如今的郭鳳蓮雖然已經年過古稀,可她還是充滿鬥志,表示要繼續帶著大家改革。

眼下,她要把大寨打造成一個知名的旅遊品牌,讓前來的遊客既能看到大寨以往的奮鬥歷史,還要看到以後光明的前途。

郭鳳蓮如今不僅還在為大寨的事情操勞,而且她還多次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作為人大代表,她明白自己來自農村,就要為農民發聲,代表農民的利益。

被選為人大代表,就要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這是一種責任,這就要求必須提出人民關心的問題,解決人民群眾的痛點。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郭鳳蓮在人大會議上

她提出的問題往往帶著農村的氣息,卻也是農村急需改善的痛處,引人思考。就比如她提出農村空巢老人多,水利設施老舊,耕地缺乏人耕種等等,都反映了當前農村的現實情況。

為了當好人大代表,她不斷學習新知識,開闊眼界。法律、科技、經濟,她從這些知識中充實自己,從而提出有效的建議。

在閉會的時候,她走入群眾當中,聯絡選民,收叢集眾的意見。她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質量都很高,針對性也強。她曾經提出了20多條建議,很多還被評為優秀建議。

她從艱苦奮鬥的“鐵姑娘”,到大寨的黨支部書記,帶著大家二次創業,再到為農民代言的人大代表,一個個新的角色她都能夠乾得很出色。

每當談起大寨艱苦奮鬥的歷史,郭鳳蓮就有很多的心裡話。她曾經說過,在1991年前往上海出差的時候,為了能夠省下一些經費,住那種最便宜的旅館,出差的三天吃的都是泡麵。這些事情如今說起來,她都一笑而過。



圖 | 大寨

為了讓大寨“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傳遞下去,她不忘以身作則:家裡不請保姆,還捐款修路、照顧有困難的村民。

郭鳳蓮常說:“不能忘了以前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傳統。”他們這些老一輩大寨人經常會和年輕的一輩人講過去的歲月和改革開放後的變化,為的就是讓他們不忘記前人為大寨所做的努力,激勵後人為大寨做出新的貢獻。

每當講起大寨這些年的發展經歷,郭鳳蓮都說,無論什麼時候,“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丟。

當問到如今這麼大年紀了,還在努力工作是為了什麼?

郭鳳蓮表示:“就是想讓大寨的百姓更富裕一些,爭取早日達到人均收入3.5萬元(2014年採訪時),同時帶領周邊的百姓一起致富。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60年代家喻戶曉,揚名海內外,如今怎樣了


圖 | 郭鳳蓮

郭鳳蓮這個曾經的“鐵姑娘”,始終在用自己的努力為大寨、為更多的百姓謀取更大的幸福。

結語

大寨的發展正是祖國改革開放前後發展的一個縮影,它如今的發展狀況表明,只要有了合乎實際和時代發展的方針,無論多貧困的地方,都能夠得到發展。

就像如今我們實現全面小康,很多貧困的地方都因地制宜,結合地方實際情況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相信在黨的帶領下,我們的生活必將越來越好,祖國也會有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分類: 農業
時間: 2021-07-14

相關文章

上世紀60年代,家喻戶曉的大寨“鐵姑娘”郭鳳蓮,如今怎麼樣了?

上世紀60年代,家喻戶曉的大寨“鐵姑娘”郭鳳蓮,如今怎麼樣了?
建國初的前二十年,全國人民在黨中央的號召下腳踏實地.鼓足幹勁.力爭上游,湧現出了一大批各行各業的先進代表,而在農村建設領域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當時聞名全國的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 大寨村憑藉自力更生.艱苦奮 ...

上世紀60年代,比現在明星還要火的女知青邢燕子,如今怎麼樣了?

上世紀60年代,比現在明星還要火的女知青邢燕子,如今怎麼樣了?
1953年12月3日,<人民日報>在一篇社論中首次提出了由國家組織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管理方法,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由此開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近三十年時間裡,先後大約有兩千萬的知青踴躍投身到 ...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60年代,那名寧願放棄上北大也要回鄉務農的董加耕,如今怎樣了?
上個世紀60年代,我國農業領域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先進典型,董加耕便是其中的一位. 但與多數到農村去的知識青年不同,董加耕高中畢業後,本可以憑藉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我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深造,可他卻在升學志 ...

60年代,八一廠的12位文藝小兵,昔日的帥哥美女,如今多半被遺忘

60年代,八一廠的12位文藝小兵,昔日的帥哥美女,如今多半被遺忘
最近接連看了好幾部八一廠拍攝於60年代中期的老電影,如<帶兵的人>.<雷鋒>.<青春紅似火>等.我在其中發現了眾多好演員.他們都很優秀,而且青春靚麗,充滿朝氣,像小 ...

曉莊十英烈尋訪│郭鳳韶:悲壯!19歲大家閨秀視死如歸

曉莊十英烈尋訪│郭鳳韶:悲壯!19歲大家閨秀視死如歸
主播君的話 她出身優渥,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她能書會畫,多才多藝,她憤世嫉俗,毅然投入革命洪流,她堅貞不屈,將革命視為第一生命--她叫郭鳳韶,是"曉莊十英烈"之一,如今,她的故居闢 ...

為對付蘇聯,美國60年代向太空發射4億根針,至今影響各國航天器

為對付蘇聯,美國60年代向太空發射4億根針,至今影響各國航天器
2015年,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馬斯克提出了一個所謂的"星鏈計劃",計劃發射12000個衛星,這樣就可在地球上空組建龐大的星鏈網,如此一來就可為人類提供低成本 ...

國乒名將:60年代世界冠軍,2005年從一線退休,除夕之夜安然離世

國乒名將:60年代世界冠軍,2005年從一線退休,除夕之夜安然離世
此前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中國乒乓球王者之隊以四金三銀的成績完美收官.老將樊馬龍.許昕.劉詩雯,後起之秀樊振東.孫穎莎.王曼昱.陳夢等人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國乒乓球隊,擁有源源不斷新生力量.有人 ...

懷舊60年代的畫裡中國(12)

懷舊60年代的畫裡中國(12)
時光荏苒,曾經的歲月,已成追憶,眾多知名畫家,以其妙手丹青,記錄了那時中國之風光世象,而今,我們編選成輯,細細回顧,以此紀念60年代的中國. 1.1962年由畫家蘇天賜創作的<水鄉之晨>油 ...

懷舊60年代的畫裡中國(14)

懷舊60年代的畫裡中國(14)
時光荏苒,曾經的歲月,已成追憶,眾多知名畫家,以其妙手丹青,記錄了那時中國之風光世象,而今,我們編選成輯,細細回顧,以此紀念60年代的中國. 1.1960年代初由畫家光良創作的<除蟲>油畫 ...

人性化的東西永不過時:上世紀60年代的法國智慧社群
中國小康網訊 陽光滿屋.清風入戶.坐擁四季美景.縱向智慧生活,是快節奏的都市人"嚮往的宅生活".實際上這些條件都指向了"智慧社群"."智慧社群&quo ...

20世紀60年代中情局曾試圖盜取蘇聯防空導彈

20世紀60年代中情局曾試圖盜取蘇聯防空導彈
竊取"傑斯納河" 20世紀60年代中情局曾試圖盜取蘇聯防空導彈 S-75防空導彈發射 加勒比海危機期間部署在古巴的蘇聯導彈射程範圍 1957年,蘇聯著名防空導彈專家亞·拉斯普列京. ...

靈感來自60年代,阿爾法羅密歐推出全新特別版車型

靈感來自60年代,阿爾法羅密歐推出全新特別版車型
日前,阿爾法羅密歐釋出了Giulia和Stelvio的最新特別版.繼 "6C Villa d'Este "之後,這家義大利汽車製造商現在推出了 "GT Junior &q ...

慄原小卷:80年代家喻戶曉的銀幕女神,36次到訪中國,終身未嫁人

慄原小卷:80年代家喻戶曉的銀幕女神,36次到訪中國,終身未嫁人
人生漫漫長路上,一個個靈魂在行走.我們每個人都是第一次來到人間,在做出一個個重要的人生選擇時,往往也是孤注一擲,並不知道哪個選擇能帶來幸福,哪個會引領我們走向不幸.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也都一定有得也有失, ...

60年代林彪提出全軍騾馬化,是務實之舉,還是開歷史倒車?

60年代林彪提出全軍騾馬化,是務實之舉,還是開歷史倒車?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軍隊,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在艱難困苦中一點點的發展,從小到大從無到有,靠著小米加步槍趕走了日本人,又打敗了百萬國軍. 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大部分是繳獲獲得的,新中國建立以後,工業水平的落 ...

60年代老房公益改造,看28平怎麼容納四口人

60年代老房公益改造,看28平怎麼容納四口人
設計 / 品質 / 生活 Temperature of Love 2020年5月12日,我們接到某平臺一個特別的專案邀請,為一套40年曆史的單位老房的做一次公益改造.僅僅是28平3米層高的老破小,如何 ...

劉胡蘭犧牲後,她的母親和4個弟妹後來如何?個個都成棟樑

劉胡蘭犧牲後,她的母親和4個弟妹後來如何?個個都成棟樑
在已知的中國共產黨女烈士中,劉胡蘭是已知年齡最小的一個.一個15歲的女孩,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撐著她,讓她在殘暴的敵人面前表現得如此而英勇,如此堅定,如此從容?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 年10 月 ...

大寨的集體經濟模式,我們為什麼不能效仿?

大寨的集體經濟模式,我們為什麼不能效仿?
提起農村集體經濟,人們往往就會想到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隊那種形式,集體把農民的土地收歸一起,大家在一起勞動,一起掙工資,村裡統一分配. 其實現階段農村集體經濟,五花八門,全國集體經濟搞得好的村,許 ...

武漢大學研究團隊10餘年攻關敦煌石窟數字化保護
黃先鋒(右).張帆(中)與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員在進行掃描作業.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運用現代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對敦煌莫高窟進行三維數字重建,從而實現"窟內文物窟外看"--敦煌研究院與 ...

39位老藝術家 顏值巔峰時期老照片 金焰 王丹鳳 王心剛 達式常 楊麗坤

39位老藝術家 顏值巔峰時期老照片 金焰 王丹鳳 王心剛 達式常 楊麗坤
我們今天所要說到的這39位老藝術家,可以說是昔日五六十年代,我國各大電影廠的顏值代表.他們男的帥女的靚,在光影的世界裡綻放了璀璨光華,為我國大銀幕增添的無盡魅力. 然而每個人都有顏值巔峰的時刻.電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