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大部分普通人會花費所有的積蓄買一套房子,因此在購買時一定要慎重,面對一些宣傳與承諾,千萬不能迷失自己的雙眼,注意開發商和銷售的一些套路,避免被坑,得不償失。
第一,房企降價促銷陷阱
一部分人由於手裡資金緊張,就會選擇一些“打折”“促銷”的特價房,一般看到價格偏低就會非常心動。這種特價房有的地理位置比較偏,有的是樓層和戶型是別人挑剩的,質量非常差。而且優惠活動是開發商的一種營銷手段,刺激購房者的購買慾望,有一些房子在各項費用仔細計算之後,發現並沒有便宜多少,甚至更貴了。所以買房時千萬不要輕信“特價促銷”等優惠活動,以免後悔不已。
第二,樣板間裝修有陷阱
到售樓處看過房的人都知道,樣板間的裝修及佈置非常美觀大氣,樓頂的燈光以及色調的搭配會讓人覺得這就是自己家的樣子。其實這些都是具有迷惑陷阱的,裝修、色彩、燈光以及傢俱的擺放,都可以掩蓋房子的部分缺點。當真正拿到房子之後,有的傢俱甚至都放不進去,不是房子面積縮水了,而是樣板間存在障眼法,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居住體驗。
第三,沙盤格局有貓膩
按照工商管理局的要求,房企在售樓時所用的沙盤,必須有“模型”等字樣,買房時注意觀察是否註明這些字樣,以免吃虧。比如很多人在購房時看到沙盤上有很好的運動場,就著手買房,但是當房子到手後,只有幾個健身器材,找開發商討要說法時,開發商只會因為國家規劃不同意等冠冕之詞推卸責任,而且一般也得不到補償。
第四,內部認購有陷阱
很多人擔心買不到房就會搶先認購,這時候一定要謹慎購買。這種情況下開發商還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屬於非公開銷售,價格會比較便宜,但是這些房子是有陷阱的,不受法律的保護,甚至是五證不齊全,到最後房子拿到手卻辦理不了房產證,有可能會陷入財房兩失的境地。建議購房者千萬不要圖便宜搶先認購,非常不划算。
第五,口頭承諾不要信
到售樓處看房時,很多的售樓人員為了業績會順著購房者的喜好口頭承諾很多東西,比如周邊設施會很完善,未來小區的配套很齊全,附近會有公園建成等等,一旦有這些規劃,必須要在合同中寫出來。如果只是口頭承諾,拿到鑰匙後發現並沒有這些設施,介紹不屬實,購房合同中也沒有,維權是非常困難的,一般沒有任何補償,開發商一般也不會因此承擔責任,到最後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