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陳榮浩 每經編輯:陳夢妤
截至1月28日,據Choice,有31家上市房企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但整體情況不盡如人意。其中11家房企預盈,20家房企預虧。
預盈房企包括華僑城A、大悅城、中國武夷、三湘印象、榮盛發展、天保基建、泰禾集團、大名城等;預虧房企包括華夏幸福、陽光城、鐵嶺新城、嘉凱城、皇庭國際、南國置業、藍光發展等。
虧損最嚴重的當屬華夏幸福,2021年預計虧損金額在331億-391億元;藍光發展全年預計虧損120.37億元;泛海控股預計虧損90億元-110億元。
9家首虧
記者查詢發現,上述20家預虧房企中,9家為首次虧損,分別是南國置業、美好置業、華夏幸福、藍光發展、世聯行、華遠地產、宋都股份、陽光城和廣宇發展。
預虧金額分別在幾億到幾百億不等,而虧損理由不盡相同,主要有新冠疫情反覆、專案未滿足結轉條件、計提資產減值、銷售不及預期、融資成本上升等。
如對於虧損原因,南國置業提到,由於新冠疫情反覆,公司部分位於武漢的重點商業專案,如泛悅MALL·雄楚廣場(泛悅·城市奧特萊斯)、泛悅MALL·南國廣場(泛悅MALL·西匯店)改造升級後,開業即遭遇武漢封城及全國疫情反覆,導致商業氛圍持續不振,對專案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全年南國置業預虧9億-11.5億元,而前年同期盈利2041萬元。
首次虧損的華遠地產也在公告中提到,受新冠疫情不斷延續、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及融資環境不斷收緊、市場情況持續走低等因素的疊加影響,公司開發的部分住宅及商業專案銷售價格不及預期。
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全年華遠地產預虧4.8億-6.9億元,而前年同期盈利4.14億元。
宋都股份則表示,預虧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對自持房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擬計提金額對歸屬淨利潤的影響約-2.3億元至-2.9億元;其二是合作專案交付產生利潤較上年度減少,對淨利潤的影響約-1.4億元至-1.8億元。
去年“爆雷”的華夏幸福和藍光發展,對業績大幅虧損的原因,均提到了流動性危機。
華夏幸福提到,公司流動性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出現階段性緊張,公司出現金融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情況,融資業務幾乎停滯,對公司經營產生嚴重影響,導致公司業績大幅下降。
藍光發展則表示,報告期內受行業環境、融資環境疊加影響,公開市場再融資受阻,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受到部分金融機構償債擠兌,最終觸發公司部分債務逾期,出現債務違約,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了較大影響。
5家扭虧為盈
在上述預盈的房企中,*ST基礎、泰禾集團、珠江股份、大悅城控股和京能置業5家房企相較於2020年扭虧為盈。
較早“爆雷”的泰禾集團,反而在2021年實現了扭虧為盈。根據其業績預告,2021年歸屬股東淨利潤預計達1.01億元-1.31億元,2020年同期為淨虧損49.99億元。
至於扭虧為盈原因,泰禾集團提到,主要得益於公司房地產專案可確認銷售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此外,公司對各類費用和固定成本進行嚴格管控,在節約開支方面有所成效,期間費用大幅下降;部分合作專案盈利,公司確認了相應的投資收益等。
值得一提的是,泰禾的扣非淨利幾乎是當期淨利潤的3倍。據披露,其非經常性損益的金額主要是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收益,以及對處於執行階段的法律訴訟案件計提損失後的淨影響。
珠江股份則在公告中強調,業績扭虧為盈與公司房地產專案銷售獲利能力增強有關。
公告提到,2021年,公司房地產專案銷售情況良好,預計實現房地產專案銷售收入較上年增加56%,貢獻毛利預期較上年增加59%。同時,億華公司及東湛公司的需要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較於上年同比降低,對公司當期業績也產生了積極影響。
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全年,珠江股份預計盈利0.55億至0.82億元,實現扭虧為盈,2020年同期珠江股份淨利潤虧損為5.9億元。
此外,京能置業業績預盈的主要原因為,營業收入規模較上年大幅增長以及轉讓子公司股權所致;大悅城則強調,業績實現扭虧為盈,為公司持有型業務及酒店運營收入穩步提升等原因所致。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