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裡的#麵包#種類很多,全麥的雜糧、有餡的無餡、加葷全素的,形狀上長的短的,寬的扁的,圓的方的,法式的、美式的,剛烤出爐的,打折的……
不過友情提醒,麵包雖好,儘量還是自己做,如果非要到超市或者麵包房買著吃,一定要買當天新鮮的,並且看清楚成分表或#新增劑#的種類,避開那些可能增加人體代謝負擔的內容。
尤其要注意以下兩大種成分:
1、奶油
奶油分天然奶油和人造奶油。天然奶油是直接從牛奶中的脂肪分離出而獲得的,屬於純動物脂肪,膽固醇含量多。而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是用食用油(牛脂/豬脂/魚油/牛脂/植物油或以上品類的氫化油)新增水和其它輔料,經過處理後的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的油脂品,食品加工業給它給了很好聽的名字“植物奶油”。
人造奶油的主要成分是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對心臟和血管的危害大家都很清楚了。反式脂肪酸還有其他稱呼,如人造脂肪、人工黃油、人造#奶油#、人造植物黃油、食用氫化油、起酥油或植物脂末,是不是比反式脂肪酸好聽好看多了?實誠點的商家會直接註明反式脂肪酸,而也有不少商家使用其他名稱,一般消費者不注意的時候根本區別不出來。
還有一點就是,日美國家規定食品標籤必須註明反式脂肪含量,而且規定含量不得超過2%,而目前我國還沒有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標準,所以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2、新增劑
#新增劑#只是一種統稱,它有可以分為很多子類別,如乳化劑、防腐劑、防氧化劑、香味劑和著色劑。
香味劑和著色劑,就是為了讓人造奶油具有天然奶油的味道、顏色而新增的輔料。
乳化劑常見的有卵磷脂、甘油單硬脂酸酯以及蔗糖單脂肪酸酯。甘油單硬脂酸酯無味,無臭,無毒,不溶於水,用於化妝品如雪花膏,能夠使組織混合均勻變得更加的細膩和爽滑,在人造奶油當中,能夠防止油水分離和分層。用在麵包中能夠使麵包看起來更加的鬆軟,同時防止麵包老化,適當地食用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
防腐劑除了鹽之外,常見的就是脫氫乙酸、檸檬酸、苯甲酸(鈉)、山梨酸(鉀)。苯甲酸(鈉)在酸性環境下對酵母菌、黴菌、部分細菌作用效果很好,是非常重要的防腐劑產品。苯甲酸鈉的急性毒性較小,但在人體腸道的酸環境下可轉化為毒性較強的苯甲酸,導致體重下降、腹瀉或出血等症狀,所以也是不能多吃的。
而山梨酸的毒性比苯甲酸小,這一點可供大家選擇麵包的時候參考。
防腐劑現在的使用趨勢是天然防腐劑,如採用乳酸鏈球菌素、殼聚糖或香辛料提取物等,如果你在麵包或肉製品中看著這幾類防腐劑,儘可以放心大膽的採購。
總之,正常做麵包的時候,用的材料無非是:麵粉、酵母、糖、鹽、奶粉、水、黃油、雞蛋這幾種,其他的要不是為了增長儲存時間,要不就是增加其他亂七八糟的味道,一定要慎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