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陳毅堪稱全能元帥,除了行軍打仗之外,他還會吟詩作賦,後來負責外交工作,輔佐周總理打開了新中國的外交局面,是帶領我們國家重返世界舞臺的關鍵人物。陳毅的孩子們也很出色,其中比較有名的是陳小魯,早年在部隊任職,被派往英國使館工作,80年代回到國內,在黨中央從事政治理論研究工作,90年代初期下海經商,人生經歷堪稱傳奇。
01
陳小魯4、5歲的時候,發生過一件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情,當時他不想起床,賴在床上很久,惹惱了陳毅。那天中午,陳毅回家後,看到兒子還在床上躺著,衝過去拎起陳小魯就要往樓下摔,孩子嚇得哭都哭不出來,好在警衛員死死攔住,陳毅才沒有把兒子扔下樓。
從那之後,陳小魯再也不敢賴床,每天早上5、6點自己爬起來讀書,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他去世。但孩子畢竟都有頑皮的天性,陳小魯上小學的時候,不小心摔骨折,他為了不惹父母生氣,竟然強忍疼痛,硬是一聲不吭。
直到幾天後,陳毅夫婦才發現陳小魯的胳膊骨折了,陳毅夫人很生氣。陳毅笑著表示,這孩子從小就能忍,將來一定會有出息。陳毅和夫人搬到北京工作後,陳小魯也在北京上學,但父母一直教導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暴露身份,更不要奢求特殊待遇。
在那段時間裡,陳小魯永遠穿著打補丁的衣服,用著破舊的文具,連同學們都嘲笑他。陳小魯心裡也感到委屈,他不明白父母為什麼嚴守身份,但他很清楚一點,父母的話肯定沒有錯,自己照做就行,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他的意志品質明顯強於同齡人。
02
陳小魯出生於1946年,前面有2個哥哥,陳毅夫婦很希望第3個孩子是女兒。因此當陳小魯出生的時候,陳毅夫人比較失望,曾經賭氣表示:誰要是喜歡這個孩子可以抱走,她絕不攔著。當然,這都是氣話,陳毅夫婦還是對陳小魯傾注了全部的愛。
陳小魯出生的時候,解放戰爭剛剛開打,山東是敵我雙方爭奪最激烈的地區之一,條件非常艱苦,以至於陳毅夫人沒有足夠的奶水,只能給孩子餵羊奶。後來,由於戰爭形勢惡劣,陳毅把夫人和陳小魯送到大連,以免發生意外。
在轉移的過程中,1、2歲的陳小魯很興奮,在船艙裡跑來跑去,附近全是國民黨特務。陳毅夫人擔心引起特務們的注意,交代陳小魯千萬不能發出聲音,沒想到這個孩子很聽話,全程沒有說一句話,母子倆這才順利抵達目的地。
03
時間來到1972年,陳毅元帥去世,他的老戰友粟裕非常傷心,把陳小魯當成親生兒子一樣對待。而粟裕有個女兒叫粟惠寧,比陳小魯小3歲,兩個家庭知根知底,孩子經常在一起玩耍,隨即日久生情。
1975年,陳小魯和粟惠寧結婚,粟裕感到非常開心,一家人更加其樂融融。十年動亂結束後,陳小魯進入總參謀部工作,並在5年後獲得外派的機會,在英國使館當了4年武官,平日裡主要研究英國的軍事模式,並打算帶回中國加以應用。
80年代中期,陳小魯被調回國內,先是在國際戰略研究機構任職,後來又在社會改革部門工作,如果繼續發展下去,他還能更進一步。但是隨著改革開放浪潮到來,陳小魯決定棄政從商,並很快就取得成功。
當然,陳小魯沒有忘記父親的教誨,賺到錢後就會回饋社會,他每年主動開辦公益活動,致力於幫助貧困地區的民眾。1998年,陳小魯徹底告別商場,生活變得更加低調,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
結語
退休後的陳小魯決定和妻子好好享受生活,他們從北京出發,走過了很多父輩曾經奮戰過的地方,每次停留一段時間,都會更加感嘆當年革命鬥爭的不易,為陳毅、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的人格魅力折服。2018年,陳小魯在三亞旅遊時去世,享年72歲,很多人聽說後,紛紛趕去弔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