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考慮電動汽車首先考慮的一定是價格,因為2021年的時候汽車工業協會曾經做了一個數據,說預期中國的汽車總銷量2022年能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4%。但是今年的新能源車能到500萬輛,同比增長47%。關鍵還是價格,舉個簡單的例子,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富豪除外),花50萬買一個燃油車,比如現在買個A6 50、60萬能夠買到,或者買個帕傑羅40、50萬高配的也能買到,很放心地就可以買燃油車。
但是電動汽車我不放心,我花50萬買一個電動汽車,心裡真的是沒底。但是如果說十幾萬二十幾萬,我買一買試一試,大家都覺得它好,價格我也接受,比方說買了之後即便不好用,我不太心疼,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來講。為什麼說我們討論“蔚小理”誰能成為中國的特斯拉,甚至我們也可以討論將來小米(10.42, -0.26, -2.43%)或者是比亞迪,一定會有一個很牛逼的企業,未來銷量大的汽車一定是價格適合老百姓的汽車,目前來講一定是價格。
在很多人眼裡,身邊大部分人提起來我要買一個電動車,首先問的不是這個電動車智慧情況怎麼樣,網聯化高不高、智慧化高不高,問的是充電方便嗎?所以,老百姓其實關心的還是充電方不方便。
實際上這就意味著你買了這個車之後,能用幾年?這個電池不用花幾萬塊錢換電池吧?大家關心的肯定是價格,只要價格便宜,相對來說安全性高,未來可能在熟悉的基礎上再去考慮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那是一個更高階的消費,基本的消費,同樣花十幾二十幾萬,如果買一個電動車,我很心煩,還不如買一個燃油車,他將來對於電動車沒有好感,不管是雷軍還是賈什麼,他們造的車真的沒有人買。
所以,價格首先要便宜,讓他知道電動車是幹什麼的,電動車不是僅僅是因為原來用電池代替燃油,而是電動車是未來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一體的,讓你坐在車裡可以辦公、可以生活、可以搞定一切東西。所以,價格還是首要的。可以看到,零跑C11無論是在外觀、空間、動力、配置以及價格上,都確實是目前20萬元內具價效比的純電SUV。其他品牌車型,有的雖然配置更高但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有的確實能把價格控制在同一水平上,但看配置又比零跑低了許多。所以,儘管是行業內的新勢力,大家對零跑品牌還不太熟悉,但如果不是受到產能制約,零跑C11的市場熱度一定還會比目前更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