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日,一個身穿格紋襯衣,揹著黑色書包的男孩剛從北京機場出來,就被蜂擁而至的媒體堵在門口,中國農業大學的院領導帶著老師扒開人群,才見到這個年僅13歲的神童新生。
這位新生名叫廖葳,是媒體口中的聰明少年,天才神童,年紀輕輕就參加高考,並以563分的優異成績錄取到中國農業大學的化學專業。校長開心的上前握住廖葳的雙手,熱烈歡迎他到本校報到。
在校長和父母的陪同下,廖葳很快辦完了入學手續。校長準備親自帶他參觀一下學校,增加他對學校的瞭解,就這樣一群大人帶領一名小孩走在校園道路上,引得路人頻頻投來詫異的眼光。
廖葳對此卻絲毫不在意,他落落大方的向領導介紹自己的家鄉,介紹自己入學的感受,介紹自己今後的學習方向,他說自己準備兩年就把農大學分修完,然後考研究生,讀博士,博士後,最後做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將來能夠報效祖國。
校長看著這個泛泛而談的孩子,心裡大受震撼,其他13歲的孩子可能還在和父母撒嬌買玩具,反觀廖葳已經條理清晰,志向明確,就像一個小大人一樣,他有著常人沒有的堅毅品質。雖然偶爾有點調皮耍小孩子脾氣,但這也是廖葳這個年紀還僅留的天性。
幾人逛遍了校園的每個角落,最後廖葳準備回寢室休息時,校長拉著廖葳也對他說出了自己的期許,希望廖葳能夠堅守本心,勤奮努力的學習,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說完校長還激動地拍拍廖葳的肩膀,堅信這個男孩的前途將一片光明,他肯定會給校園帶來榮譽。
然而打臉來得很快,入學沒多久廖葳便從神壇跌落。
昔日神童跌落神壇,入學成績讓人失望
入學時英語分班的摸底測試,廖葳的分數成了全年級倒數第一,他不可思議的看著試卷上的分數,手開始微微的顫抖,但他很快清醒過來,認為自己可能是還沒有適應大學校園環境,不然以自己的能力肯定不止這點分數。
他拍拍胸脯,開始專心地認真學習,但是沒過多久,廖葳便在多彩的校園生活中迷失了自己。校園裡有很多他之前從未見過的新鮮玩意,寬敞的足球場,各式各樣的小吃,琳琅滿目的電子科技產品,還有熱鬧好玩的各種社團。
禁不住誘惑,廖葳開始玩心大起,一下子就報了七八個社團,每天沉浸在不同的社團活動中難以自拔,但最終因為活動太多而他太懶,才不得已選擇退出。而此時他已經失去了熱度媒體不再爭相採訪,名氣遠不如從前,也沒了聚焦的目光和父母的約束,耳邊不再是讚揚和肯定,他開始放飛自我。
上課時搞一些小動作,與其他同學嬉笑打鬧,不遵守上課紀律,不專心學習,偶爾上著課還會直接走出教室,全然不給老師面子。廖葳試圖透過這些引起老師同學的關注,但這卻讓大家更加反感這個13歲的同學,加上廖葳的小孩子脾氣,說話直接,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同學們漸漸開始疏遠他。
他看著這些比自己年齡大,見識比自己多的同學,發現自己與大家都格格不入,以前的眾星捧月一下子到現在的疏遠嫌棄,廖葳突然覺得極其不自在,心裡的落差讓他變得自卑,不敢說話。
他開始沉迷在虛擬的世界中,每天靠打遊戲度過時光,看著遊戲裡的角色不停重啟殘殺,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樂。這是他自入學以來最放鬆的時刻,無論老師和同學對他勸誡幾次,他都不放在心上。
然而廖葳的成績開始一落千丈,一直徘徊在班級的末尾,期中考試的時候,廖葳的《無機化學》甚至只考得33分,成了全班的倒數第一名。廖葳開始破罐子破摔,愈發肆無忌憚地打起遊戲,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差點被勒令退學了。
大二的時候,廖葳的成績科科掛起彩蛋,16科課程有14科不及格,這種情況在學校是要被勸退或者降級的,如果再不制止,廖葳恐怕真要捲鋪蓋走人。他的父親聞訊趕來,衝到寢室一把拉起正在打遊戲的廖葳,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他怎麼也想不到一年多兒子竟然會變成這樣。
還記得剛開學時廖葳的信誓旦旦,他逢人就誇兒子聰明,將來會有出息,當老師同學告訴他廖葳狀況時他還不信,要不是親眼所見他還被矇在鼓裡。廖葳看到父親的到來,眼裡充滿恐懼,害怕父親打他一頓,但是父親只是看了看他,最後欲言又止,無奈地搖搖頭,離開一封信便轉身離開。
信中寫道:“值此期間,爾所作所為,為父甚是惋惜,雖有和風細雨的勸學和凌言厲色的訓斥,然汝不以為然,或良辰熟睡,或靜夜網聊,諸多不適......”。
看著手中的信件,滾燙的文字在心間字字珠璣,廖葳低頭陷入沉思,他開始回想自己過去的經歷。
出身貧寒卻天資聰穎, 3歲便可讀幾百首詩
廖葳以前就是村裡的名人,他是1996年出生的,家住在貴州省大方縣興隆鄉,當時家庭貧困,父親只是一名鄉農業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母親則在家務農。
廖葳剛出生時就與眾不同,他不哭不鬧,經常乖乖地趴在母親背上跟隨母親一起下地幹活,母親空閒才會抱一抱他。看著別人家哭鬧不止的孩子,再看看自家的奇特的孩子,父母還以為這孩子是不是有點憨傻。
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父母才發現了這孩子不同之處,他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只要在他面前說過的話,講過的故事,他都能牢牢記住,並準確的複述出來。父母為此感到大吃一驚,他們故意找出一些詩詞,在廖葳面前讀出來,只需兩三遍,廖葳便能記住。
父母一直念,廖葳一直記,到了三歲的時候,廖葳已經能背幾百首詩了。村裡的人感到稀奇,經常會來逗他玩,說他長大一定是當官的料,肯定會很有出息,父母也為他感到高興,經常當著眾人誇讚自己的兒子。
為了讓廖葳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在廖葳五歲的時候父母便打算把他送進村辦小學讀書。他們找到學校的老師,希望老師能讓孩子跟其他同學一起學習,但是老師認為孩子還小,可以隔一年再送過來,父母執意不聽,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讀書的好苗子,不想拖延時間。
老師只能提出要見孩子一面,希望從孩子身上下手做勸導工作,但是見到廖葳的時候,老師馬上就同意了,父母驚喜之餘來不及細問就趕快收拾讓孩子進入校園。廖葳學東西特別快,沒過多久便追上了同學,考上了全班第一名。
後來,廖葳會提前看完老師要講的內容,或者把發下來的課本統統看完,看完課本的廖葳沒事可做,只能在老師講課時提出其中錯誤的點,或者在課堂上問出老師都不會的問題,老師被折磨得有口無言,只能申請將他破格跳級。
跳級後的廖葳仍然表現優異,學習速度飛快,馬上就趕上同學。一下子廖葳就成了學校的名人,走在路上都會被輕易認出,甚至學校周邊攤販看見他還會隨手塞給他一些零食。很多同學都來觀望廖葳的學習方式,很多家長都去廖葳父母家中討教,但是廖葳只是看看書,甚至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很少,所以也沒有問出個所以然。
由於學習速度太快,老師讓他連著跳級,短短兩年半的時間,他便讀完了六年的小學課程,順利地進入初中的校門。但是廖葳的年紀實在是太小了,母親實在放心不下,只能一邊做著辛苦的體力活,一邊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家裡的貧困讓年小的廖葳變得十分懂事,他從來不讓父母擔心,每天省吃儉用,有時在食堂吃飯時只會打一個菜,也不會要求父母給自己買東西,愛玩的年紀就能如此懂事,父母感到十分欣慰。
從初中到高中,整個中學時期廖葳都十分爭氣,他的成績在班級都是名列前茅的,並獲得了全國數學競賽的一等獎,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三等獎,三年的獎學金都拿到手軟。
在老師的支援和父母的鼓勵下,12歲的廖葳決定嘗試高考,在2008年,廖葳坐在了高考的考場裡,他絲毫不緊張,淡定自若的掏出筆,便洋洋灑灑的答起了卷子。考試結束,高考成績下來廖葳只考了400多分,這是一直以來最差勁的一次,父母怕廖葳深受打擊,便一直陪伴開導他。
廖葳看著這400多分,決心明年一定要拿到理想的分數,所幸皇天不負有心人,一年後的高考,廖葳考得了563分,廖葳終於可以如願以償的進入大學上課。但是問題也隨之接踵而來。
廖葳貧困的家庭無法支撐他讀完大學,而大學每年高達6000元的學費他們更是拿不出來,甚至就連路費都無法湊齊,從貴州畢節到北京的機票是他們幾個月的生活費。就在他們為此奔波借錢時,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一元兩元的為他籌集著錢,一些企業得知此事,承諾資助他上完四年大學,廖葳才得以順利進入大學。
但是進來後大家也看到了,廖葳因沉迷網路導致成績變差,隨時面臨著退學風險,而資助他的企業對他失望透頂決定暫停資助,想著辜負了這些好心人的心意和父母學校的栽培,廖葳深感慚愧。
想到這裡廖葳狠狠地抽了自己幾個耳光,下定決心認真學習,讓大家不要再對自己失望。
神童改過自新,戒掉遊戲重頭開始
他取出遊戲電腦,鄭重地交給父親,希望父親代其保管,隨後請求同學監督自己,幫助自己完成學習,老師看到了他的決心,也開始對廖葳重拾信心,給他落下的課程進行了相關的輔導。
但是廖葳落下的課程實在太多了,這些專業的內容時常讓他感到頭疼,恰逢此時學校推出了新政策,可以自由轉換專業,他找到父母和老師提出自己想換專業的想法,得到了父母和老師的支援。
父親建議他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廖葳表示贊同,便放棄讀了兩年的化學專業轉到2011級信電重新開始。這是廖葳重新開始的勇氣,也是他對自己的自信,因為這些年他經歷的事情太多了,這些事情讓他變得成熟而堅毅。
在進入新班級後,廖葳嘗試與新同學展開交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內心,還約同學一起去食堂就餐,一起下課後去足球場踢足球,炎熱的夏天在足球場上揮灑汗水。在學習上他也敢課後尋找老師,提出自己的疑惑和不會的問題,老師也能耐心為他講解,他的成績開始得到提升。
有人認為他在慢慢變得平凡,從一個人人羨慕的神童變成了普通的模樣,但是隻有他自己知道,這才是最真實的他,他可以適當的玩遊戲而不會沉迷其中,也可以與同學友好相處貢獻真心,還可以在教室埋頭奮鬥學習,他還是他,沒有變。他依然是個神童,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著。
父母為他感到驕傲,老師也為他滿懷期許。在2015年6月,廖葳在經歷了六個年頭後順利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拿到了本科的畢業證書。他站在所有同學的面前,在畢業講臺特殊的聚光燈下,自信滿滿地介紹起了自己,並感謝了所有幫助他的人。此時的廖葳褪去臉上的稚嫩,用一張陽光堅毅的臉龐告訴大家,他站起來了。
這些年他的成績一直在穩步提升,雖未變成最好,但是在這個年紀能做到這樣已經非常棒了,他也用實際行動感動了所有人。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重新開始,只要不放棄自己,你就永遠都是最厲害的,這種勇敢不服輸的精神也打動了無數的學弟學妹,讓他們在大學迷茫時找到了前進的標杆。
接下來廖葳打算繼續完成自己的學院夢,將來做一個造福社會的人,讓我們祝願他能完成自己的夢想,也希望所有的學子能在迷途中找回自己。
參考文獻:
廖葳 《找到隱形的翅膀...... 》中國農業大學 2017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