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國際部注意到,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一項針對蜻蜓及其密切相關的表親——豆娘的首次全球評估中,科學家發現,它們的數量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在下降,這主要是由於溼地的破壞。
總的來說,評估發現,在6016種蜻蜓和豆娘中,約有16%處於滅絕的風險。
這些昆蟲的主要威脅,是人類對其溼地棲息地的破壞、水汙染和氣候變化。
在南亞和東南亞,超過四分之一的物種受到威脅,主要原因是為了給棕櫚油等作物騰出空間而對溼地和雨林地區進行清理。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蜻蜓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為住宅和商業建築清除森林。 農藥、其他汙染物和氣候變化對世界上每個地區的物種都是越來越大的威脅,而且是對北美和歐洲的蜻蜓最大的威脅。
藕田中的生物多樣性。攝:李振文(中國綠髮會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組專家)
事實上,蜻蜓和豆娘的種類比哺乳動物還多,但它們仍然研究不足,以至於評估未能得出足夠的資料來確定1,730個物種(佔29%)的保護狀態。
全球大多數的蜻蜓和豆娘物種,生活在原始的熱帶森林中,但是,這些森林在過去幾年中已經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IUCN SSC)蜻蜓專家組的聯合主席Viola Clausnitzer介紹道,"人類為了定居點、大規模和小規模的耕作、木材採伐和伐木,這樣的破壞仍在繼續"。
"蜻蜓是淡水生態系統狀況的高度敏感指標,而這一首次全球評估最終揭示了其衰退的規模。它還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基線,我們可以用來衡量自然保護工作的成果,"Viola Clausnitzer博士還表示,"為了保護這些美麗的昆蟲,政府、農業和工業部門在發展專案中考慮保護溼地生態系統是至關重要的,例如,保護關鍵的棲息地和為城市溼地劃出空間。"
研究人員還表示,更好地保護世界上的溼地,不僅可以拯救成千上萬的蜻蜓和豆娘,還可以拯救無數的其他物種,併為我們提供更好的水質和更多的碳封存。
透過揭示蜻蜓的全球損失,這份2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更新,更是強調了保護世界溼地、以及它們所孕育的豐富生命的迫切需要。在全球範圍內,這些生態系統的消失速度是森林的三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幹事布魯諾-奧伯勒博士說。"沼澤和其他溼地可能看起來沒有生產力,對人類不友好,但事實上它們為我們提供了基本的服務。它們儲存碳,給我們提供乾淨的水和食物,保護我們免受洪水的侵襲,併為世界上十分之一的已知物種提供棲息地。"
2月11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周晉峰表示,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至關重要。小微溼地正在迅速喪失,而它們對於包括蜻蜓和豆娘在內的許多物種事實上都是非常關鍵的棲息地。這種消失是悄無聲息的。他號召人們走出家門,去“觀自然”,去留意身邊的生物多樣性。
周晉峰還呼籲,此次《國際溼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要充分承認小微溼地的重要性,推動人民的參與,以“人本解決方案”(HbS)來保護自然棲息地——野生動物與人類共同的家園。
——————————————
(參考資料來源:IUCN, Mongabay,CBCGDF)
【關於綠訊】是中國綠髮會國際部發揮智庫功能、為了推動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推出的一系列全球環境治理的最新的動態。譯文和資訊僅供參考。
快訊:SY(中國綠髮會國際部)
編輯:Little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