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是一個典型的悖論。美籍華人華裔當然也是愛國,從法律義務和認同感來講應當是愛美國的。這是人之常情。
一提美籍華人華裔愛國,就條件反射式認為是愛中國,既不科學,也不理智,更顯得一廂情願。
並不是只有中國人才講、才懂人性,美國人照樣很懂人性、很講人情。親疏有別,並不是中國獨有之文化或現象。美國好的高中、大學均需人推薦,最近新上任的紐約州長照樣提攜胞兄就任警察局長(儘管資歷顯得不足),美國總統就職時也總是需要考慮以親疏關係適當搭配團隊。川普如此,拜登也是如此。
而細數美籍華人華裔能在美國政商學三界有不俗影響力或地位,無不講究關係。這不應該回避,也不應該遮掩,儘管稍顯敏感,事實如此,雖無須深談,卻也應該理性看待。趙小蘭、駱家輝、朱棣文、盧沛寧、傅履仁、陳李琬若、江俊輝、吳仙標、吳弭、楊致遠等等無不是通過了美國的政治審查的,認為身家清白。梳理他們的共同點,發現自有邏輯脈絡。(事實上,政治審查也是世界各國的基本做法)
若對美國政治感興趣。推薦賈普京的《美國地方州政府背景調查》和範勇鵬教授對西方政治制度的看法,也可以看電影《黃石》等管中窺豹。
反對認為國籍不重要的說法。並不是說反對美籍華人華裔。二者並沒有必然的聯絡,也不應該過度解讀。國籍之所以重要是在於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和平衡性。他們或許可以對中國充滿好感,但不能與中國共渡患難。就如照顧父母的責任,還是主要得靠自己。同樣,也只有父母可以無私地幫助。
大多數人的命運是以國運相關連的,大勢之下、絕大多數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美籍華人也曾對中國有過貢獻和幫助,中國當然應當記住。很多美籍華人都會以抗日戰爭日期、改革開放時代的美籍華人對中國的貢獻和幫助進行舉例,以此來說明美籍華人也是愛國的。但他們卻不會告訴一個明顯的事實是:無論是抗日戰爭和改革開放對中國的幫助都是基於中美關係融洽的大背景,相當於富親戚接濟窮親戚,又或是定居在大城市的市民偶爾還是會想起那遠方的故鄉。
此外,無論是出國留學、工作或是定居等或是在國內打交道,都應當認識到環境、身份、法律等差異。理性對待美籍華人或者說差異,才是理性處理彼此關係的基礎,也才能掌握好其中的分寸感。中國留學生疫情期間怒犯刑事殺害華裔房東就是最好例證。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同理,和在時代友遍世,亂在世界各顧各。時逢百年大變局,中美關係也註定一去不復返,衝突將是長期化,美國圍堵中國崛起也將是常態。在這種背景下,美籍華人華裔作為少數族裔在如此複雜的種族族裔間只能加緊表態、隨大流入大海將是常態,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反華前鋒,二三代移民也會加速去中國化的步伐。這是大勢,非人力可改。
當然,基於中美均為超大型國家,競劣是常態,但設好防護欄也是雙方共識。因此,首先要清楚認知到美籍華人的法律義務和社會認同感,也要正確處理關係,當敵人對待太過,當好友相處難免受形勢連累。也許當不必見面的網友,平常可以多多相互溝通、學習就已足夠。當然,中美夫婦的也就只好建議不關注時事,同時還需對兩國部分民眾的不理解要多一點耐心,以居家過日子為主了。
網友們對此怎麼看呢?又應該如何對待美籍華人呢?創作不易,喜歡或贊同,就多加關注、評論和轉發[玫瑰][玫瑰][玫瑰][送心][送心][送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