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數字化時代,網際網路正在越來越深入的融入我們的生活,各種演算法也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例如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的接單;各大電商平臺精準的商品推薦;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行駛等。可以說,因為演算法的存在,數字化社會才得以正常運轉。
長期以來,演算法的存在也無比神秘。因為作為網際網路產品的底層規則,一套優秀的演算法能夠在幾毫秒內響應成千上萬的併發需求,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核心資產之一。但隨著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靈活就業勞動者的增加,演算法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引發不少社會爭議。
對此,去年7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落實網路餐飲平臺責任 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提出透過“演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確定訂單數量、準時率、線上率等考核要素,適當放寬配送時限。其中,“演算法取中”概念的提出,為外賣平臺最佳化改進演算法明確了要求和方向。
隨後,美團積極響應國家指導意見號召,去年9月和11月,分別更新了兩篇文章《讓外賣配送演算法更透明,讓更多聲音參與改變》和《讓更多聲音參與改變,美團外賣“訂單分配”演算法公開》,詳細介紹了細解釋了平臺演算法的底層邏輯和規則。
這一舉措,一方面讓公眾能夠更好地監督演算法的應用,另一方面,也能讓平臺聽到社會各界的聲音,推動演算法不斷最佳化。去年,美團就根據騎手反饋的意見,推出了“出餐後排程”的演算法改進,也就是餐廳出餐之後,才給騎手派單。對此,有外賣騎手錶示,這個功能實在是太好了,現在送餐很多都是到店就能把餐拿走,矛盾大大減少了,他已經很久沒有吃到差評了。
還有轉行自媒體的前外賣小哥發文,對平臺在騎手職業規劃方面的努力表達了高度肯定。他說,騎手大多都是為生活奔波的人,要他們都有清晰的人生計劃並不現實,這件事需要有別人引導他們。所以,人社部發布《網約配送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美團等外賣平臺積極響應,美團就為騎手開闢了晉升通道,不少騎手都升為了站長,還跟國家開放大學合作,讓騎手可以繼續進修大專學歷,餓了麼首批騎手也透過培訓獲得了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證書。這些都是外賣騎手職業保障越來越健全的真實寫照。
長遠來看,無論是演算法的公開,還是靈活就業崗位職業技能標準的設立,都是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有力佐證,也是中國崛起的時代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