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看到一條新聞,浙江省鼓勵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非常誘人,創業失敗了也會得到政府一定的補償,從這條資訊我們就能看出,現在的政策越來越好,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方針越來越落地,只不過凡事都是具有兩面性的,鼓勵創業的同時,其背後便寓意著整體的經濟環境並不理想。
疫情影響,市場的產能過剩,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等因素,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
於是內卷以此,近年開始風盛。
不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非是向大家訴苦,而是想給大家一個解決之法。
破繭而出,第一點就是要戒掉瞬時快樂
當下很多人成為廢人、不想努力,甚至習慣性躺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過度沉迷娛樂。
我在一篇文章中說:在歐美等國家,底層群眾從來是很多政府的心病,各國政府的態度就是他們不惹事就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美國的市長選舉。他們的市長競選的時候,來回就那麼幾個話題,比如降低犯罪率,要麼搞學校,或者多建幾座監獄。
不過最近幾年幾乎所有的智庫都開出了藥方——「遊戲比刺刀管用」。
你不是精力無處釋放嘛,你不就是內心的激情需要到處宣洩嘛——與其讓一個人搞恐怖,搞犯罪,危害社會治安,不如把他圈起來玩遊戲。
在遊戲裡,你怎麼樣都行,怎麼發洩都可以,只要不是在現實世界,愛幹嘛幹嘛。
於是搞奶頭樂戰略,成就了許多遊戲公司,同時也給政府解決了很多的麻煩。
細思極恐的是,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每日安逸地刷著抖音,看直播,看各種美女跳舞,看這個世界的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於是,我們獲得了短暫的快樂,這種快樂,我不否認,是真實存在的,但是,他的後遺症也很明顯,就是快樂過後無盡的空虛。
這裡面有個對立面,那就是學習,沒幾個人會喜歡啃那麼晦澀難懂的書籍,即便是我們知道,這的確會給我們帶來幫助。
因為什麼?因為學習本身就會讓人覺得枯燥無味,這種延遲性的滿足,與人類及時行樂的天性完全悖逆。
總結一下就是:
刷短影片,玩遊戲就已經很快樂了,我便不再執著於奮鬥之後帶來的快樂。
讀書學習很枯燥,並且也不確定未來是否真的有用,索性,便得過且過。
倘若如此,必定會泯然於眾人,如果這便是你的選擇,那麼,無可厚非。
如果心存志氣,苦於奮鬥無果,那麼,最好還是儘量遠離這些讓人沉迷的軟體。
勤有功,嬉無益啊。
第二點便是——掌握通用的技能
這個想法還是前兩天看冬奧會才想到的。
今年的北京冬奧會食堂,已經全部實現人工智慧化,餐廳一個人沒有,全部都是機器人送餐。
於是便想到了,相信在未來,會有許許多多的職業面臨下崗問題,銀行曾經也算鐵飯碗呢,如今呢,以上海為試點,好多銀行已經取消了櫃員這個職位,取而代之的便是人工智慧。
這個行業如此,更別談那些完全重複性的工種呢。
也許會有人覺得,機器人永遠不會取代人類。
對於這個說法,我非常的贊同,事實本就也是如此,可是,朋友們,大家想想,僱傭一個員工的成本是多少:按照一個月3000算吧,加上五險一金,吃喝住行等等,一個月最少也是4500.
而如果一個機器人能完成你的工作,即使沒有你出色,但是他每個月的成本只需要500,那麼,如果你是老闆,會怎麼選擇。
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絕對沒錯。
所以,對於咱們這些沒背景,沒人脈的人來說,掌握硬核的通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什麼是通用能力?
就像色相環非常重要的三個原色紅黃藍,其餘的都是這三種顏色的衍生色。
比如你是一名汽車銷售,那些關於車的知識只是你的業務條例,而如何與人溝通,促成這單的成交,才是核心的通用能力。
這個通用能力的好處便是:
第一:永遠不會被人工智慧替代。
第二:一通百通,這個能力不單適用於汽車銷售,賣房子,與人交往等職業,都是可用的。
總結一下,通用的核心能力便像是我們看的武俠片,比如張無忌,學會了強大的內功心法——九陽神功。
於是學習起九陰真經和乾坤大挪移便遊刃有餘。
核心能力包括且不限於:為人處世,思考,抗壓,談判,演講,細心,專心,創新。
第三點便是最重要的,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
明者遠見於萌時,智者避危於無形。
為何有的人真知灼見,遠見於未來。
那便是他擁有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
什麼是事物的本質:
1.事情的根本屬性:一個事物之所以成為它的根本原因。
2.問題的根源:導致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
3.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隱藏在各種現象背後不變的邏輯規律。
如果不能看透事物,我們便不清楚這件事情為什麼會發生,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便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如果看不透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就無法找到同類問題的普遍根本。
直擊事物的能力,並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這需要我們不斷地積累思考才可。
由於篇幅原因,在這裡先給大家講幾個常用方法(具體方法以後會接著講)
熟悉過去:以史為鏡,方知興衰。
就像《阿房宮賦》中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熟悉過去,便可掌握未來,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大膽試錯,避免思維固化。
大腦天性懶惰,本能走思維捷徑,形成思維慣性
我們都知道,大腦是一個極其耗能的器官,就那麼個小肉球,要耗費掉全身 20% 的能量,在遠古那個資源匱乏的時代,這樣的器官是根本逃不掉進化的剪刀的,因此大腦為了適應生存,就有一套節省能量的機制,那就是走思維捷徑。
所以在我們思考的時候,不要總想著最容易走的路,而是選擇對自己最有益處的。
分清主次:
不管做什麼,一定要分清主次,這樣我們才能知道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哪裡,什麼是可以順便完成的,把這點做好,便可以瞭解什麼是重要的底層邏輯。
看了這麼多,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如果此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長按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