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而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沒幾天就可以自行痊癒,可要是你除了咳嗽之外,還伴有痰多,且痰色或白或黃或黃白相間,舌體胖大,那麼有可能是體內有溼,溼聚成痰。今天就分享6味藥,助你燥溼化痰。
咳嗽,總有痰?多半是體內有溼氣
中醫認為脾失健運是腑臟生痰的根本基礎,大家也都知道,脾主運化水溼,是水液代謝正常運轉的中轉站。如果脾虛,那麼運化功能就會受損,就會導致水液停滯而生內溼,最後溼聚成痰。痰形成之後又容易來到肺,我們常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而咽喉又是肺之所繫,所以才會表現出喉嚨總有痰的感覺。
而這種症狀我們稱為痰溼體質,除了痰多之外,平時還有頭重、頭疼,腦袋昏昏沉沉的,隨便動一動就感覺很疲勞。並且這類人群的舌體胖大、舌苔白且厚膩。
如何調理喉嚨總有痰的症狀呢?
對於這種情況,有古籍記載“脾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所以我們應該要以燥溼、健脾、化痰為主。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二陳湯來調理,它主要成分有半夏、陳皮、茯苓、炙甘草。
半夏為君藥,味辛,藥性溫,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
陳皮則為輔藥,它有著健脾、理氣的作用,半夏與陳皮相結合,有著燥溼健脾的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滲溼、健脾胃、寧心神的功效。
炙甘草則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並且它還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在這個方子中起到了一箇中和作用,讓這個方子的藥性偏向於溫性,更適合痰溼體質的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而這是一個基礎方面。如果身體有熱的人群,那麼就要對二陳湯加減後才能服用了。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