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的山林之中有一種小巧可愛的鳥,這種鳥只比麻雀大一點,總是喜歡不停鳴叫。但就是這種看似普普通通的鳥類,卻在如今給美國帶來了每年10億美元的損失。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件事情要從大約100年前說起。當時,一些美國環境保護協會的研究員前往歐洲山林中進行考察,他們發現了這種非常小巧可愛的椋鳥。他們覺得椋鳥的叫聲很奇怪,因為椋鳥能夠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並且完全聽不出來任何差別。
研究員們覺得如果能把這些鳥帶回美國,讓美國人民也聽到美麗的鳥叫,那將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有同行的夥伴認為不妥,因為人為改變動物的棲息地絕對是一件不夠理智的事情,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但大部分人還是堅持要將這種鳥帶回到美國。
於是,他們在當地找了幾名嚮導,抓捕了60只椋鳥帶回了美國。後來,這些研究員來到紐約中央公園,將這些鳥放飛。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這60只鳥的繁衍速度超乎了人們的想象,它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繁衍出了超過10000只鳥,幾年後甚至超過了3億多隻。
它們為什麼會繁衍得這麼快呢?難道這些鳥沒有天敵嗎?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因為這些椋鳥個頭很小,總是成群結隊的,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往往會選擇群起而攻之,美國的本土鳥類根本拿它們沒有辦法。再加上美國境內有許多它們的食物,它們根本不用擔心環境問題,所以這些椋鳥的數量才會日益增多。
椋鳥的數量一多,美國民眾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1960年,一家飛機因為撞上了椋鳥而墜毀,飛機上的60多名乘客都不幸遇難。除此之外,美國的農業也遭受重創。椋鳥除了以蟲子為食,還喜歡吃穀物,甚至是牲畜的飼料,這直接導致美國每年在這些農作物上的損失高達10億美元。
為了減少椋鳥的數量,美國人想了很多辦法,但由於數量太多,這些辦法根本無濟於事。最後,許多美國本土的鳥類的數量開始銳減。
時至今日,美國人依舊沒有辦法解決這些椋鳥帶來的危機,它們依舊在美國上空橫行霸道。
#美國#、#放生#、#10億美元#
作者:Alice
責編:劉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