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患者以為“腎臟者不宜吃豆類”,甚至對豆製品也抵制。醫生也強調腎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便應控制蛋白的進食量,儘量選擇優質蛋白,如動物肉類、牛奶、雞蛋等,而不選黃豆、花生等植物蛋白。
這種控制蛋白進食量的治療方法稱為優質低蛋白飲食療法。於是便逐漸形成了腎病患者不吃豆類食品的“傳統”。
近年來研究發現,黃豆中除富含支鏈氨基酸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並不是所有的腎臟病患者都不能吃豆類食品。
慢性腎臟病患者應該根據自身疾病的分期個體化地確定飲食方案。根據腎功能受損的輕重程度(主要是腎小球濾過率和血肌酐水平),慢性腎臟病由輕到重分為5期。在慢性腎臟病的早期,患者不必採取低蛋白飲食(當然也不可以暴飲暴食),也不需要嚴格限制植物蛋白(如豆類食品)的攝入。
- 腎病綜合徵患者蛋白質攝入量與普通健康人群相同,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8-1.0g,應以動物蛋白為主,可適量進食豆類食品;
- 腎功能不全者(腎小球濾率下降、血肌酐升高)應根據腎功能的受損程度,逐漸減少蛋白質包括豆類食品的攝入量;
- 已經開始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因為透析營養消耗較大,一般應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可以適量進食豆類食品。
腎移植患者比較關注的問題在以下幾點:
- 紅豆可不可以吃?
- 豆角可不可以吃?
- 綠豆粥是否可以嗎?
- 黃豆是不是不可以吃?
小編特地去諮詢了移植醫生哦:
對於腎移植後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但是要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