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第1258期
半導體三樁收購成敗在生態
作者 | 劉克麗 策劃 | 劉克麗
創意實現 | 肖餘林 校對 | 劉芳佐
9天來發生了三樁半導體收購的成敗案,先是2月8號, NV收購ARM宣告失敗,6天之後的2月14號,AMD收購賽林斯宣佈成功,昨天英特爾又宣佈收購高塔半導體公司......敗者很多理由中最根本的一條理由就是NV收購ARM違反了半導體產業生態,不會成立。
收購ARM夭折 喜從天降
17個月前的2020年9月13號,如日中天的NV宣佈收購揹負萬億美元的軟銀公司ARM,可謂當年最大的半導體收購案。有關專家當時就不看好這個收購案,因為它的收購從開始就直接違反了產業生態;一個自研自產的半導體芯公司,怎麼可以收購靠出售精簡指令結構框架為生的半導體公司呢,如果成立,先不說哪個國家同意與不同意,結果是讓所有使用ARM結構的半導體公司去購買競爭對手的框架?怎麼可能成立?試想,如果成立高通能從NV手裡買ARM架構的專利嗎?這樁收購案的失敗對於所有使用ARM架構的半導體廠商來說真是喜從天降,再也不用擔心ARM架構會落到自己競爭對手的手裡了。
軟銀得到了賠付不夠還債
一年半之前,身負重債的軟銀總裁孫正義為了還清債務決定將ARM出售,如今雖然他被收購失敗,儘管收購金額已經從當時標的400多億美金漲到了600多億美金,但在這一切都與他無關的前提下,他仍然會得到12億以上的美元資金賠付。儘管這筆賠付不夠還清他所欠的1萬多億債務,但是畢竟還一點是一點,畢競誰做什麼買賣折騰兩年也不可能空手套白狼套出12億美金來。可以說除了NV以外,幾乎所有相關的半導體公司都應該為此失敗高興歡呼。
ARM晶片不會歸美國專有
除了上述收購不成立因素之外,NV是一家美國公司,一旦ARM晶片專利落入美國廠商手裡,美國政府在未來一定向NV施加壓力,不會允許NV向美國之外的半導體廠商出售ARM晶片架構,也就是說ARM晶片收購的成敗與否關乎著ARM架構隸屬於哪一個國家控制,也就是說假如ARM一旦被NV收購,儘管黃仁勳自己想做全球的買賣,但自己的生意非常有可能自己說了不算。這結果無論對於誰都是特別可怕的事情,特別是對中國這樣的半導體需求大市場,未來的半導體生產大國來說。
AMD收購賽靈思產品線對拼英特爾
6天之後的2月14日晚間,AMD宣佈完成了歷時14個月對賽靈思的全資控股收購成功,交易額約5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3000億元),創下晶片行業交易歷史記錄。AMD收購賽靈思之後,AMD將成為繼英特爾後又一家兼具CPU、GPU、FPGA三大產品線的半導體廠商。這次收購併沒有違反任何產業生態,只是AMD為自己擴大了一個產品線的品種而已,對英特爾在全球晶片的產品線是一個挑戰。
FPGA是可程式設計的半導體晶片,它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隨時可以改變的半導體晶片,在未來的汽車市場、物聯網市場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也正是英特爾正在努力發展的一個產品線品種。這樁收購案,可以說是與半導體行業的其他廠商沒有多大的關係,特別對於賽靈思來說是件好事,畢竟年收入只有41億美金的公司10倍多溢價賣了500個億美金,只有英特爾一家愁吧。
全年規模是英特爾底氣
雖然產品線上有火拼,但是英特爾公司在產業規模上仍然比AMD佔有絕對優勢。2021年AMD全年營業額為164億美元,同比增長68%;毛利潤為48%,較2020年增長超過3%;經營收入為36億美元,淨收入為32億美元。非GAAP經營收入為41億美元,淨收入為34億美元。
再看看英特爾全年的收入:2022年1月26日英特爾公佈了2021年Q4和全年財務業績。財報顯示英特爾第四季度收入為195億美元,同比增長4%;全年收入為747億美元,同比增長2%,也就是說英特爾第四季度的營業額已經遠遠超過了AMD全年的營業額近30%,何況英特爾還有儲存業務產品線可以和具有半導體儲存業務的三星比拼呢?英特爾怕什麼?
結束語
昨天,英特爾正式宣佈以54億美元收購高塔半導體(Tower),Tower每年有超過200萬片晶圓的產能,透過收購,英特爾擴大並加快了自己成為全球主要代工服務和產能供應商的步伐,也不存在著違反半導體產業生態的痕跡。全球半導晶片荒已經兩年,這完全是在擴大英特爾製造業上的收購,全球半導體收購案從近兩年才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