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一位朋友做了個竹條方向盤,讓老母親也 " 假裝 " 開車,緩解了其嚴重的暈車。這在網上引起熱議,對此,鼻喉科專科醫生表示,其實是有科學道理的。這也能很好解釋,為什麼有的人自己駕車不暈車,而坐車可能頭暈的情況。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餘麗亞解釋說,暈車就是暈動症,就是在搖晃的車上、飛機上、船上不適應,暈車會感覺頭暈,看東西旋轉,還有些人下車了行走踉踉蹌蹌的,像喝醉了酒一樣,嚴重的出現噁心、嘔吐、胸悶等不適。用耳鼻喉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前庭功能調節欠佳。
前庭功能調節,那就要從耳朵、眼睛、小腦、自主神經四個方面解釋。其實現代研究表明:要維持平衡,主要依靠耳朵裡面的前庭器官的感覺、眼睛的視覺調節,和小腦對全身肌肉的反射一起,讓人感覺平平穩穩。
看上面這個和蝸牛很像的器官,它就在耳朵內,就是這個器官內可以收集人體各個方向的運動,在車上、船上搖晃時這個器官內有很多 " 小石頭 " 也同步搖晃,同時你的眼睛馬上會根據這個 " 石頭 " 來調節眼球的運動,讓你一直都視力清晰,小腦也會調節全身肌肉活動,不會讓你也晃動,這就是讓人體保持看東西清晰不旋轉,行走平穩的主要原因。
雖然這個系統會讓人平衡,但是耳朵裡面的 " 小石頭 " 還和我們的自主神經有聯絡。自主神經又是管什麼的呢?就是管內臟活動的,管心肌、消化道肌肉、腺體、氣管血管等。" 石頭 " 晃動時,你的自主神經也一起調節,如果調節不好,人就會噁心、心慌、嘔吐、臉色蒼白,這就是我們的前庭功能調節欠佳。
我們再回到 " 竹方向盤緩解暈車 " 這件事上," 老母親 " 會暈車是因為老人家前庭功能調節能力欠佳,在使用假的方向盤時,老人家透過聚精會神觀察路況、" 駕駛 " 車輛,提前的調節了眼睛、小腦、自主神經和全身肌肉,並不是透過耳朵裡面 " 石頭 " 的晃動而調節,所以能緩解暈車。
餘麗亞說,有些人為了緩解暈車,採用很多方法,比如坐在汽車前排看向遠方就是提前調節前庭功能;吃暈車藥,一般都是抑制自主神經功能,來減少噁心嘔吐等。建議暈車的人不能低頭看手機或者看窗外快速移動的樹木等,要不然會更暈。
試驗一下你的前庭功能調節能力吧。閉著眼睛自己快速轉動 20 圈後立定睜開眼看看?
瀟湘晨報記者夏盛 通訊員楊文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