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良 ○編輯 邱江
2月9日,多家房企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具有很強的訊號意義,有助於支援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從而推動房地產行業的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作為租賃住房行業的從業者,我們看到這一通知,感到非常鼓舞,因為這是金融端切切實實推動租賃住房行業發展的舉措。有了金融支援,我們才能更好地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多渠道供給,服務更多上海新市民和青年人。”旭輝集團旗下租賃住宅板塊旭輝瓴寓的CEO張愛華表示,目前旭輝瓴寓在上海管理著3萬多套租賃住房,累計服務超10萬名客戶。有了較低成本的金融支援,能讓公司加大租賃社群的投資開發力度,讓更多人用可承擔的合理價格,享受買房一樣的居住體驗,真正讓租房也能安居。
“從規模看,這項政策對房企影響不是特別大,因為保障性租賃住房並非房地產開發企業最核心的業務,但毫無疑問,它代表了一個方向。”有民營房企的高管表示,金融機構向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發放的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對超限銀行或在單一銀行融資多的房企還是有幫助的,基於現有風險防控原則,該政策會使各參與方有更大的靈活度和彈性空間。
一家龍頭房企的相關人士表示,公司開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類專案的數量較少,該政策帶來的實際影響仍需觀察。不過,整體而言,預計此政策下銀行等金融機構向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發放貸款的積極性會有所提升,從長遠看有利於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
去年7月,國務院召開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把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十四五”住房建設的重點任務。據此,上海“十四五”期間計劃新增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47萬套(間),累計建設籌措60萬套(間)以上,其中40萬套(間)左右形成供應。北京“十四五”期間將供應各類住房100萬套左右,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套數佔比不低於40%。此外,浙江明確今年將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0萬套;河北提出今年將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5萬套;河南提出今年籌集保障性住房7萬套;安徽明確今年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9.85萬套。
【來源:上海證券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