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剛剛成立時,安徽地區並沒有今天的安徽省,而是被分為皖南行政公署區與皖北行政公署區,直到1952年,皖南行署區與皖北行署區才合併,成立了安徽省委。安徽省委成立後,曾希聖成為第一任省委書記(當時稱省委第一書記,其實就是今天的省委書記),此後李葆華、李德生以及宋佩璋等人陸續擔任了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安徽省的第四任省委書記,他的名字叫宋佩璋。那麼,宋佩璋身上都有什麼故事呢?
宋佩璋出生於1919年,河北省臨城縣人,他參加革命時非常年輕,1935年,年僅16歲的宋佩璋就加入了我黨,成為一名正式黨員。入黨之後,宋佩璋開始在我黨的帶領下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8年3月,宋佩璋正式參軍入伍,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
宋佩璋是一名知識分子,因此參軍之後晉升很快,陸續擔任了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旅組織科科長等職務,他也跟隨八路軍見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放戰爭時期,宋佩璋所在的部隊被改編為中原野戰軍,他也進入中原野戰軍,擔任了第8縱隊23旅政治部副主任。
中原野戰軍改為第二野戰軍後,宋佩璋跟隨二野進軍西南地區,參加瞭解放大西南的戰鬥。西南解放後,宋佩璋留在了川西行政公署,擔任了川西軍區茂縣軍分割槽政治部主任等職務,參與指揮了西南地區的剿匪戰鬥,並在西南剿匪結束後率領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時期,宋佩璋陸續擔任了志願軍60軍179師政治部主任、179師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職務,為抗美援朝的取勝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回國後,宋佩璋繼續在60軍服役,並升任60軍179師的政委。
1955年授銜時,時年36歲的宋佩璋被授予上校軍銜,此後宋佩璋又擔任了60軍幹部部部長以及60軍副政委等職務,1960年,41歲的宋佩璋晉升為大校。1967年,宋佩璋被任命為安徽省軍區第一政委。1971年,宋佩璋又被任命為安徽省委書記。需要指出的是,當時設有省委第一書記,第一書記主持地方工作,宋佩璋的這個省委書記相當於今天的省委副書記。
1975年,56歲的宋佩璋晉升為安徽省委第一書記,開始主持安徽省委的日常工作。不過,兩年後,也就是1977年,時年58歲的宋佩璋卻被審查,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在十年特殊時期,宋佩璋與“四人幫”走得很近,1976年,組織粉碎“四人幫”後,開始徹查十年特殊時期的一些案件,宋佩璋被查出與“四人幫”有牽連,他也因此在1977年接受審查,並被調離安徽省。
審查七年時間後,1984年,相關部門宣佈了對宋佩璋的審查結論:宋佩璋被撤銷一切職務。不過,宋佩璋畢竟在抗日戰爭時期與解放戰爭時期立下過戰功,因此後來他又進入南京軍區,擔任了南京軍區的政治部顧問,生活有了妥善保障。晚年的宋佩璋主要生活在南京,於1989年因病去世,終年70歲。
總的來說,宋佩璋在十年特殊時期主政過安徽,雖然他犯了錯誤,但瑕不掩瑜,他在革命時期還是立下過戰功的,這也是晚年他能繼續擔任大軍區政治顧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