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每天讀一點中國史:群雄割據的時代——春秋

東周開始,周王朝由盛轉衰,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發。春秋時代,由於周王勢力的削弱,諸侯群起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

王室的衰落

西周的時候,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宗主”的權威,列國雖然不敢在表面上違抗王命,但是私下互相吞併的事情卻越來越多。

周幽王姬宮湦戰敗身亡,他的兒子周平王姬宜臼因為害怕犬戎的侵犯,所以把國都遷到了洛邑,號稱東周。隨著土地越來越少,勢力也變得越來越衰弱,楚、齊、晉、秦、吳、越等強大的國家相繼出現,利用自己強大的武力在中原進行爭霸。周天子雖然仍是名義上的天下之主,但是卻只能依靠著齊、晉等大國支援著衰弱的窘態。

姬宜臼剛遷都到洛邑的時候,還有大約六百里的土地,比列國中的大國還要大。但是後來因為周天子把虎牢以東賜予鄭國,把溫原等十二邑賜給了晉國的重耳,還有些土地被列國搶奪或被蠻族佔領,還有的封給其他計程車大夫作為采邑,周天子所有的土地和子民漸漸變得所剩無幾。

土地和子民的減少,讓周天子變得非常的貧窮,但周天子們在禮節方面卻不容絲毫的鬆懈和讓步。據《左傳》記載,周平王姬宜臼死後因為沒錢辦理喪事,曾派人到魯國,求魯國能給予資助。而周桓王姬林死的時候,因為一直沒有錢來辦理喪事,結果葬禮竟拖了七年。周襄王姬鄭死的時候,也派人去魯國求魯國給予金錢資助來辦葬禮。可見周朝的天子雖然窮,但是喪葬禮卻是不能廢的。

《國語》中還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晉文公重耳幫助周襄王姬鄭在郟邑恢復了王位,周襄王打算用一塊土地來酬謝晉文公。但晉文公辭謝了,對襄王說,希望能允許他死後可以用天子的隧禮來埋葬。隧禮就是挖一條長隧道,將天子的棺木從隧道中送入墓穴,這比諸侯們的棺木直接從墓穴口放下去要穩得多。但是襄王卻不同意,說先王定下來的這些法度是不能破壞的,天子與諸侯的地位要區分清楚。於是晉文公只得接受賞賜的土地回去了。東周的天子寧願捨棄土地,也依然要保留其排場和地位的象徵。

為了爭奪王位,王室還經常鬧內亂。姬閬二年,王子頹篡位,姬閬藉助鄭國和虢國兩國的兵力殺死了王子頹,但是也為了感謝把虎牢以東賜給鄭國、把酒泉賜給了虢國。姬鄭三年,王子帶召喚周邊的一些小型蠻族部落發動叛亂,一直到姬鄭十七年,靠晉國的重耳出兵才平定了叛亂,姬鄭賞賜給重耳溫原等十二邑。姬貴二十五年,王子朝與王子猛爭奪王位,王子朝逃亡楚國,並且帶走了東周以前傳下來的所有典籍,周朝積累的文化記錄全都喪失了。

衰落到這樣的東周,卻並沒有滅亡。因為春秋時代宗法組織還是很有分量,如果誰要是反對周天子,其他諸侯都會聯合起來反對他。所以楚莊王打敗晉國,成就霸業,到周的邊境閱兵,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被王孫滿一頓駁斥,只好知難而退。七國是甥舅國,晉國是兄弟國,自然更是不敢有更多的妄想。

諸侯們雖然不敢去奪取周天子的王位,但是春秋時代的政治軍事中心卻還是爭霸。獲得霸主地位以後,就可以從弱小的國家收取貢賦和徭役。事實上,當上了霸主也就取得了與周天子一樣的經濟權利。

魯是周公的後代,跟周朝的王室最為親近。但是魯國卻並沒有遵守應該給天子貢品的義務,每五年也沒有上朝朝拜天子。魯國的君主沒有給天子進貢,卻給齊國進貢,去齊國朝拜齊王。由此可見,春秋時期,收取諸侯貢賦的已經不是天子,而是當時的霸主。

大國爭霸

春秋時期有楚、齊、晉、秦、吳、越六個大國,其中最主要的是晉、楚兩國。

楚國在春秋時期連續吞併了四十五個小國,疆域最為廣闊。它首先滅亡了江漢流域的許多小國,後來侵入淮河流域,國大力強,成為華夏諸侯的勁敵。春秋時期,中原人通稱為“華”或者“諸華”,異族人通稱為“夷”。中國西部通稱為“夏”,東部稱為“東夏”,總稱為“諸夏”。楚國算是蠻夷,攻伐中原地區,不僅僅是為了擴大土地,同時也以總領華夏為莫大的光榮。因此,楚國的君臣不停地出兵中原,算是不勝其職的恥辱。如果不是齊、晉兩國抵抗侵略,東周王室是很危險的。

齊在春秋時代吞併了十國。疆土雖然不大,但是因為東邊靠海,魚和鹽都是可以帶來大量利益的東西,到了齊恆公小白的時候,齊國已經非常富強了。小白信任管仲,聯合諸侯,尊王攘夷,被稱為五霸之首。管仲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建議小白把全國分為二十一個鄉,其中從事工商的六鄉,士十五鄉,不許士農工商四民雜居;分全國為三軍,五家為一軌,十軌為一里,四里為一連,十連是一鄉,五鄉為一帥。根據土地的好壞來制定賦稅,把鹽鐵事業收歸國有。經過小白的改革,齊國的國用非常充足,兵力也日益強大,諸侯不敢反叛,楚國也不敢向北入侵。小白稱霸二十多年,親自率領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的兵力,對楚國進攻,一直打到楚國的召陵。楚國派了大夫屈完來講和,小白同意了。小白死後,晉國的重耳就取代了齊國的霸主地位。

晉國在春秋時期吞併了二十餘國,東西長約兩千餘里,這樣廣大的土地,只有楚國可以與之相提並論。晉文公重耳在城濮一戰中,打敗了楚國的軍隊,成就了比齊國更強的霸業。後來楚晉兩國經常交戰,幾乎每次都是晉國取勝,保持著諸夏盟主的地位。

秦國本來只是西邊的小國,周平王宜臼遷都洛邑之後,西周原有的土地漸漸都歸到了秦國的旗下。秦國稱霸西戎,與齊、晉、楚並稱為四大國。秦國也想爭霸中原,但是卻因為晉國的阻礙,始終沒有獲得發展的機會。

吳國也地處偏遠。因為晉國想削弱楚國的實力,所以給予了吳國很多援助,扶植吳國,利用吳國來擾亂楚國的後方。到了吳王闔閭的時候,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大國楚國,而闔閭的兒子夫差又打敗了越王勾踐,吳國成為南方新興的大國。夫差跟晉國進行爭霸,那個時候晉國已經開始衰弱了,吳國輕易就打敗了晉國。不久以後,吳國被越國消滅了,土地都被越國吞併了。

越國的位置比吳國更加偏遠。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了,臥薪嚐膽,決定報仇雪恥,趁著吳國連年攻打諸夏,國力衰微的時候,一舉攻下了吳國。越國兼併了吳國所有的土地,取代吳國成為一方霸主,開始向華夏進軍,爭奪霸權。

以上的六個大國,除了齊國原來就比較大之外,其他的原本都是偏遠地區的小國。它們周圍都是蠻夷狄戎這些遊牧民族,所以在文化和軍事方面容易把那些落後的民族征服和同化。齊國消滅了萊夷,將邊境向東推進到了海邊。晉國消滅了赤狄和白狄,大大地擴大了自己的疆土。秦國佔據了西戎,常年和楚國、晉國對抗。至於楚、吳、越三國,吳國的統治者姓姬,楚國和越國都姓羋,雖然都是華夏人的姓氏,說明是華夏族的封地,但是卻地處蠻夷。在蠻夷之地立國,而漸漸被蠻族同化。楚國人的打扮是披著頭髮,露著左邊的半個身子,而吳國人則是短髮文身,越國人的風俗還要野蠻一點。吳國和楚國人鬍鬚大都稀疏,鬍鬚濃密者就會被國君挑選去當侍從,會見中原地區的諸侯時,讓他們站在左右兩旁炫耀。由此可見,吳國、楚國的人種與華族是有區別的。他們的文化是從中原地區傳過去的,楚國因為更加接近中原,所以開化最早。楚國人巫臣帶著晉人到吳國去,教會吳國人駕駛戰車,佈置戰陣,攻打楚國,從那以後吳國才被中原人當成一個國家。越王勾踐任用范蠡和文種作為謀臣,他們原本都是楚國人。勾踐用豐厚的報酬來吸引四方的賢士,提高本國的文化程度,才讓越國變成一個強國。吳越的文化比楚國更晚形成,所以楚國、吳國和越國被諸夏各國認為是蠻夷之國。

春秋是大國爭霸的時代,同時也是華族與蠻族戰爭的時代。戰爭的基本性質是華族團結在齊晉盟主周圍,與蠻族爭奪中原地區領導權。

從對外兼併到對內兼併

在春秋時代,能在記載中尋找到的國家有一百四十八國,到春秋末年的時候,只有周、魯、齊、晉、楚、宋、鄭、衛、秦、吳、越十一國,以及一些極小的國家僥倖存在。

依照大小強弱,這些國家可以分為三等。晉、楚、齊、秦以及後起的吳、越是一等強國,而魯、衛、鄭、宋則是二等國,陳、蔡、曹是三等國。二三等的小國有權參加霸主所召集的大盟會,與大國通稱為列國,而其餘的那些小國就只能夠作為列國的附屬。

在這些大國和小國之間,最主要的關係是“強凌弱,眾暴寡”。大國對小國,不是攻伐就是迫使其納貢賄賂。而小國對更小的國家也同樣如此,只要有能夠侵奪的機會就絕不放過。而那些被侵奪的國家,有的滅亡,有的受損,而受損多了之後的結果還是滅亡。所有的國家都在互相吞併,大國吞小國,小國再吞更小的國,到東周末年的時候,只剩下了晉、楚、齊、秦、越五個大國和魯、宋、鄭、衛等幾個待亡的小國。

諸侯國內有大夫采邑,也就是宗族。一個采邑其實就是一個小國,因為諸侯的兼併,一些諸侯國的土地擴大了,使得國內某些采邑也相應跟著擴大起來。采邑間也實行著兼併,與諸侯兼併走著同樣的道路,不過兩種兼併的作用卻不一樣。諸侯兼併破壞了所吞併國家的宗族,加強了本國內的宗族;而采邑兼併卻是破壞了國內失敗的宗族,但同時勝利的宗族本身也在發生著變化。諸侯和大夫們為了戰爭,爭取民眾支援,對人民就必須有一定的讓步。而人民跟著統治者打擊別的統治者,從客觀上來說削弱了整個領主統治的作用,而戰爭的結果則導致家族代替宗族而興起。

公元前546年是東周時期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爭奪霸權的晉楚兩個大國在宋國召開了弭兵大會,即息兵大會。在大會以前,列國形勢以諸侯兼併為主,其次才是大夫兼併。而在此次大會之後,形勢變為大夫兼併為主,其次才是諸侯兼併。也就是說,弭兵大會是東周時期諸侯兼併轉變為大夫兼併的轉折點。

其時,宋大夫向戍和晉國執政的趙武、楚國執政的屈建都有一定的交誼,便想要說合兩國來息兵停戰。晉國六家世卿——趙、範、知、中行、韓、魏之間爭鬥劇烈,而楚國則因為受到吳國的威脅而不敢貿然北進,故而都願意暫時停戰。而其他的小國裡,大夫也在進行著兼併,故而希望減少對外的戰爭。因此,向戍一倡導,就得到了其他各國的贊同。同年,晉、楚、魯、宋、蔡、 衛、陳、鄭、許、曹十國大夫在宋都商丘召開了大會,約定晉國和楚國共同作為霸主。而之後,楚國可以專心來對付吳國,而晉國則能夠專心搞內爭,最吃虧的是小國,此後要準備兩份貢品向晉國和楚國兩大霸主朝貢。但也因為朝貢往來,使得華夏文化對楚國發生了更為巨大的影響,楚逐漸被看做華夏列國中的一員。

在弭兵大會之後,對外戰爭減少大部分,各大小國內開始展開尖銳的兼併鬥爭。晉滅大夫祁氏和羊舌氏,將祁氏田分為七縣,羊舌氏田分為三縣。又滅了荀氏和範氏,然後又滅知氏,晉國政權歸趙氏、韓氏、魏氏三家。到戰國時成立了趙、韓、魏三國。而在齊國,齊大夫陳氏、鮑氏攻滅國氏、高氏,陳氏又攻滅鮑氏、晏氏,齊國政權全歸陳氏所掌管。到戰國時陳氏滅姜姓的齊,建立了田姓(田陳二字通用)的齊國。

根據《魯史》的記載,僅僅在魯史的二百四十二年裡,列國之間的軍事行動就達到了四百八十三次,朝聘盟會達到了四百五十次。軍事行動和朝聘盟會都是大國對小國進行剝削和掠奪的方式。

當初晉文公創霸,規定諸侯三年一聘,五年一朝,有事開會,歃血盟誓。可是到後來,霸主娶妾侍,或者妾侍死,也要諸侯前去吊賀。霸國開始用各種名義向列國榨取貢獻。而貢獻如果不合霸主的要求,小國就會遭到可怕的討伐。被討伐的國家,水井被填塞,樹木被砍伐,禾麥被收割,車馬被掠奪,而人民則淪為俘虜,男子做奴隸,女子做婢妾或工奴。

若是被敵人圍城,更是苦不堪言。根據《墨子》所記載的守城法,城下比較不重要的地方,每五十步就設定壯男十人,壯女二十人,老小十人。城上守兵則是一步一人。城下重要的地方,每五十步設定壯男一千人,壯女兩千人,老小一千人。而民間的糧食、布帛、金錢、牲畜等一切能夠用的物品都要借給公家使用。在被圍困的城中,人民每天平均下來大約能吃三升多米糧,合現在的大半升。人民既要作戰死傷,同時還要忍飢挨餓,有時候甚至窮困潦倒到“易子而食,析骸以”。人民害怕戰敗後淪為奴隸,於是只能夠忍受著這樣的痛苦來守城。

在國君的強迫之下,人民不得不承受極重的兵役。不戰時,人民要遭受經濟剝削,而到戰爭時,則要面臨生命危險。在這樣的情況下,民不堪命,可以說,只有到死的時候,人民才算真正能夠休息了。

人民生活在勞作和苦痛之中,而國君和卿大夫的家裡卻是絕對不事生產的。孔子就曾批評魯大夫臧文仲有三不仁,其中不仁之一是“妾織蒲”。而魯大夫公父文伯的母親織布,文伯也怕招致季康子的怨恨,可見屬於統治階級的一切人都是以勞動生產為恥辱,吃人民穿人民而沒有一點生產貢獻的。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人民與統治階級之間一直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民族間的爭鬥與融合

在《尚書·粹材篇》和《詩·大雅·蕩篇》中都稱商為中國,因為在當時,商國是政治經濟文化都被公認為唯一的中心國。因此在東周時期,北方諸侯便自稱為中國,而稱楚吳越等南方國家為蠻夷。秦雖然佔有宗周舊地,但是卻被中國諸侯看做戎狄。中國這一名稱雖然含有地區居中的意義,但更重要的意義還是指傳統文化的所在地。

周朝崇尚赤色,晉大夫羊舌赤字伯華,孔子的弟子公西華名赤,可見華也有赤的含義。所以那些遵守周禮崇尚赤色的人和民族,被稱為華人或華族,通稱為諸華。

中國、夏、華三個名稱,除卻地域而言,最基本的內涵都在於文化。文化高的地區,即當時遵循周禮的地區被稱為夏,文化高的人或民族被稱為華,華夏合起來便是中國。而對文化低即不遵循周禮的人或民族,都被稱為蠻、夷、戎、狄等。因為文化方面的不同,華族與居住在中國內部和四方的諸族時常發生鬥爭,而鬥爭的結果就是,華夏文化擴大了,而中國也隨著文化而擴大了。到東周末年的時候,凡接受了華夏文化的各族,都大體上融合成為一個華族了。

華族各國自稱為中國,稱其他的諸族國為四方。

南方——長江漢水兩流域是蠻族的居住地,通稱為南蠻。淮河流域則是夷族的居住地,通稱為淮夷。

東方——多在今天的山東省境內,通稱為東夷。

北方——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內,被通稱為北狄。

西方——通稱為戎狄。

以上四方民族原本是散居在中國的內部和四方,但由於華族文化程度比較高,政治上又有霸主來主持同盟會,各國間互相支援,憑藉這些優勢的文化和政治力量,華族最終融合了四方諸族。

南方蠻夷被楚所統一。在春秋時期,楚是華夏的勁敵,但是東周後期的時候,楚國文化向上發展,與華夏日漸接軌,華夷的界限也逐漸消失。

東方的東夷沒有能夠成立強大的國家,陸續被齊國、魯國和楚國所吞滅。

北方戎狄中有華族小國燕國。春秋時候,燕國不被華夏眾國所重視,齊桓公曾經為救燕國而討伐山戎。後來晉國攻滅了戎狄,燕才在北方逐漸強大起來。

西方的戎狄是華族的強敵。春秋時,從公元前722年到前637年的八十六年間,戎狄一共進攻過華族十六次,而華族攻打戎狄九次。雖然戎狄的勢力不小,但是由於華族之間的團結和互助,戎狄無法發展。在魯文公以後,晉國鞏固了其霸權,戎狄國才開始被逐漸消滅。

東周時期的經濟狀況

武王克商之後,商朝的農業奴隸都成了周朝的農奴。農奴和奴隸一樣要遭受殘酷的階級壓迫,在政治上依然沒有任何權利。但農奴有自己的私有經濟和生產工具,這就使得他們有動力進行勞作,推動生產力向前發展。

周原本只是一個西方小國,因為生產力的進步讓它能夠戰勝大國商。周朝實行宗族制度,而到了東周時期,因為宗族兼併,出現了大國、強宗,公田制被逐漸取代。

在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了“初稅畝”,即不問有田者所擁有的耕地面積大小,也不問有田者是何許人,只向有田者按照土地畝數來收稅。農夫耕種公田,就不能同時供應軍役,而戰爭是隨時可能發生的,這就意味著公田隨時都有荒蕪的危險,廢除公田制而改為按畝收稅的稅畝制,顯然是對領主更有利的。隨著公田的廢除,私田自然也失去了其意義,農村間允許公開兼併,有人佔地多,有人佔地少,貧富的分化便開始加劇。擁有很多田地的人逐漸成了地主,而其他有小部分田地的農夫和幾乎沒有田地的農夫則逐漸淪為農民階級。

原先農夫受私田一百畝,就有義務向授田者出一定數量的軍賦,但現在,實行稅畝制之後,農夫們的耕地面積大小不等,自然不能出同等的軍賦。在實行稅畝制後四年,為了方便管理,魯國便“作丘甲”。所謂丘甲,意思就是一丘出一定數量的軍賦,再由丘中人自己根據所擁有的耕田數目進行分攤。丘賦是領主按照丘來徵發軍賦,所以丘內新開墾的田地越多,那麼分攤的軍賦自然就越輕;而用田賦則是按照田畝數來徵發軍賦,有田人的賦稅比沒有田的人負擔要重,但同時,有田人對田地的處理權也增加了。在實行稅畝、田賦兩種制度之後,領主只向有田的人徵收稅賦,而不再幹涉有田人間的相互買賣和分割等行為。有田人只需繳納稅賦就可不受干涉,自然就形成了土地私有制。

賦稅制的變化標誌著土地所有制的變化,農村出現了不同於領主的地主階級以及有土地或少地甚至無地的農民階級。後來,鐵製農業工具投入生產,使得田野的開墾和耕種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東周的生產力比西周大大提高,而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土地所有制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東周時期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在諸侯國之間的廣泛發展。在春秋中葉到戰國末年間,所使用的器物都比原先變得更加精巧玲瓏。正是土地制度的改變,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使得封建統治者有可能大量聚斂財富來供自己揮霍享受。而統治者們的需求,則刺激了手工業技術的進步,由於諸侯卿大夫們並不滿足於本國物產的享受,從而又促進了各國間商業的擴大。例如鄭國的商人到周出賣皮革,到楚國收買絲綿等。在春秋晚期的時候,大商賈們的勢力已經足以干涉政治。

商業上有貨物交換,自然需要貨幣。西周有銅貝、銅寽,東周有銅錢或銅刀等。但根據《左傳》中記載,春秋時候諸侯卿大夫們用璧玉帛錦等貴重物或其他器物進行互相交易,似乎並不用錢。而民間的小交易則是用粟米布絲等實物交易。直到東周末年,作為貨幣的錢才普及開來。貨幣的逐步發展,從一方面反映出了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東周正是這個發展的開始。

從舊制度到新制度的演變

東周既是列國兼併的時代,同時也是華族和蠻族爭霸的時期。頻繁的戰爭逐漸破壞了舊制度,從而也產生了新制度。新舊制度的變化,其實就是舊的宗族制度被新的家族制度所逐步替代的過程,也就是舊的領主階級逐漸被新的地主階級所取代,舊的農奴階級逐漸被新的農民階級所取代的過程。隨著這些根本制度的變化,其他的制度也相應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

世卿

東周後半期,國君的政權逐漸轉移到了某幾家大夫手裡,這些大夫世代相傳,成為把持國政的世卿。這些世卿在自己的宗族裡用士作為家臣。家臣並不是世襲的,在諸侯國內盛行世卿制的時候,世卿的家中卻是家臣制盛行。在戰國時家臣制轉變為客卿制,而到秦漢時則變為官僚制度。

養士

齊桓公創制,養遊士八十人,給予車馬衣裘彩幣,周遊四方,號召天下賢士來齊國。晉國世卿欒懷子喜歡養士,執政範宣子怕他,就驅逐了懷子。有人勸宣子說,州綽、邢蒯是勇士,不妨讓二人回來。宣子說,他們是欒家的勇士,對我有什麼好處?有人說,你能像欒家那樣養他們,就成你的勇士了。誰給士衣食,士就給誰出力,這是士的特徵。大夫的采邑不斷擴大,對士的需求自然也不斷增加,於是有了專門訓練士的大師出現,孔子便是其一。孔子本人也是士。大師有義務介紹弟子做官,弟子也可以主動要求大師介紹。而做了官的則應該招待同學,並送金錢給大師。士在經濟上來說是屬於地主階級的,在政治上來說是有才能並能夠隨意進退的官僚。

郡縣

西周時期,地廣人稀,廣袤的大地上零零星星地散佈著大小的邑。比較大的邑里住著天子或者諸侯,所以邑也被稱為國。在東周時期,由於兼併,國境擴大了,大夫的采邑也擴大了。一般來說,大夫居住地以外的邑便派士去管理;國君居住地以外的邑,有些仍然稱作邑,有些則稱為縣。縣是直屬於國君的行政區域。楚滅了九國之後,便將九國改設成九縣。晉國和齊國的縣制比楚國更加完善。郡也是晉國的一種地方制度。晉國開闢邊地,因為離國都很遠,便特別設立了郡這種行政區域。郡大夫有較大的權力來應對突發事故,雖然郡大夫官職比縣大夫低,但權力卻是比縣大夫高的。郡縣制的創立加強了國君統治的力量,同時也加速了分封制度的崩潰,使得國家有了統一的可能。此後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郡縣制成為歷代沿襲的地方制度。

兵制

東周前期,已經使用步兵作戰。但一直以來,無論戰爭還是交通都用車,馬駕車,但是並不單騎馬。後來公田制廢除之後,土地私有制逐漸通行,田間的行車道不再如公田時期那般整齊,車戰越來越不方便。後來在戰國時候,步騎兵成為主要的兵種,戰車逐漸失去了重要性。

在春秋到戰國之間的七十餘年,是兩段歷史急劇轉變的時期,但所能尋找到的記載都非常簡略,已經不能考見當時的詳情了。春秋時期還講周禮,尊王室,重祭祀,論宗姓氏族等。可是到戰國時期的時候,一切就都發生了變化,其原因主要是列國爭霸戰爭已經開始轉變成為爭統一的戰爭,而周天子對諸侯國的政治影響也完全消失了,故而所有與周禮有關的慣例也都逐漸被廢棄。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0-08

相關文章

每天讀一點中國史:開啟分封制的時代——西周
中國歷史進入周王朝時代.周朝是中國遠古社會的鼎盛時期.從周朝開始,境內各個民族與部落之間進行不斷融合的過程.在此期間,華夏族逐步形成,成為現代民族的前身.西周從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朝開始到公元前 ...

每天讀一點中國史:百家爭鳴——周代的思想與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相繼湧現出了一大批的思想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各種學派如雨後春筍相繼綻放,後世將這一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統稱為諸子百家.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雜家.農家.小 ...

每天讀一點中國史:黃河流域最早的居民——原始人
在中國境內西北.華北.東北和西南等地都發現過舊石器.中石器及其逐漸進化的遺蹟,雖然材料十分稀少,但至少足以肯定,在中國境地四十五萬年以來,就已經有人居住在各個地區了,並且創造著自己的文化和歷史. 19 ...

每天讀一點中國史:從原始公社到奴隸制——夏商
在原始公社裡,由於生產部門的分工,交換關係的增加,以及奴隸在生產上的使用,私有財產開始逐漸增長,而這也從一方面意味著原始公社已經開始分化解體.貧富分化的日益發展,使得少數人變成了富有者.剝削者.有權利 ...

讀麥·講演·作為在電子時代裡的繼續生存的藝術(1973)·011
In 1844, at about the same time that Gould, the mathematician, invented set theory by separating the ...

仇雲波22歲獲全國武術冠軍,功夫比肩李小龍,甄子丹甘拜下風

仇雲波22歲獲全國武術冠軍,功夫比肩李小龍,甄子丹甘拜下風
李小龍.洪金寶.成龍.甄子丹.元華.李連杰.袁和平,這些閃閃發光的名字,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吧?這些功夫巨星,當年可是佔據武打動作片市場半壁江山的人. 然而,有一個實力派的演員,他的功夫不次於李小龍,甄 ...

三國時空穿越
第一章 甦醒 東漢末年,靈帝劉宏寵信宦官趙忠,張讓等,以趙忠,張讓為首等十常侍把持朝政,買官賣官,各地官員橫徵暴斂欺壓百姓,使得百姓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易子互食,百姓迫於生活奔走他鄉或上山加入土匪,貪 ...

曹操最膾炙人口的10首詩,讀來慷慨激昂,方顯英雄本色

曹操最膾炙人口的10首詩,讀來慷慨激昂,方顯英雄本色
在中國歷史上,曹操是一個不得不說的政治家.軍事家. 在中國文學史上,曹操是一個不得不說的文學家.詩人. 作為"建安文學"的領袖,曹操的詩樸實無華.不尚藻飾,以感情深摯.氣韻沉雄取勝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讀懂了魯迅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讀懂了魯迅
讀書的時候,我是不喜歡魯迅的,因為他的文章難讀懂,考試還特別容易考到,實在不討喜. 正所謂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 後來再去讀魯迅,還是不喜歡他,因為他的筆太刻 ...

歷史上哪位帝王奪取天下的難度最大

歷史上哪位帝王奪取天下的難度最大
中國歷史曾誕生過多少位帝王呢?其實我們很難得出準確的答案.這是因為統計口徑不同導致很難真正做到精準統計.像魏武帝曹操.晉宣帝司馬懿在生前均未稱帝,但他們是王朝實際上的開創者,所以都在死後被追封為皇帝, ...

克萊.湯普森領銜,下賽季傷愈歸來改變聯盟格局的五位球星

克萊.湯普森領銜,下賽季傷愈歸來改變聯盟格局的五位球星
雄鹿上賽季的成功再次向各支球隊老闆證明了一個真理:保證球星健康才是一支球隊爭冠的首要因素! 上賽季豪擲千金的籃網,輸在了歐文的腳踝和哈登的腿筋:替補陣容雄厚的快船敗在了萊昂納德的膝傷:衛冕冠軍湖人因濃 ...

董仲舒儒學與原始儒學的異同

董仲舒儒學與原始儒學的異同
整理 / 烽火臺 一.中國儒學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學 儒出身於"士",又以教育和培養"士"("君子") ...

辛亥革命110週年之際,看高人如何正確解讀民國史
作者:盧欣 我們想今天聊一下民國史. 聊民國史的緣起 為什麼會想起聊民國史呢?是因為,我從香港回到北京的時候,是大年二十八,回來之後睡不著覺,就去了趟三聯,買了一堆書,其中買的有一本書是<長篇小 ...

李瑞環的退休生活:默默資助貧困大學生,醉心京劇改編

李瑞環的退休生活:默默資助貧困大學生,醉心京劇改編
2012年10月19日,中國第十四屆上海藝術節中,一套新改編的<韓玉娘>作為戲曲節目,首個登臺亮相. 在一片叫好的捧場聲中,鮮少人注意到這部京劇,背後的編劇名字也十分"大名鼎鼎& ...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中,印度和埃及還在,為何卻只承認中國?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中,印度和埃及還在,為何卻只承認中國?
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四大文明古國一直佔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 這四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巴比倫. 但是在現如今的國際社會當中,普遍只承認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地位,而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 ...

匯豐銀行吸血發家史!在中國撈錢卻捅刀華為,如今下場大快人心

匯豐銀行吸血發家史!在中國撈錢卻捅刀華為,如今下場大快人心
美國針對我國的民族企業華為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但是孟晚舟事件還是讓不少人感到非常憤怒,2018年加拿大政府做美國的幫兇 逮捕了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這件事的幕後原因就是匯豐私自將 孟晚舟的資訊透露給美 ...

試駕哈雷HARLEY「Pan America」,巡航越野追逐地平線直到世界盡頭

試駕哈雷HARLEY「Pan America」,巡航越野追逐地平線直到世界盡頭
HARLEY-DAVIDSON (以下簡稱哈雷)首款冒險旅行車款「PAN AMERICA 1250/Special」,是哈雷相中這個領域未來的成長可能性,因而選擇積極進入嶄新的巡航與越野市場,是一款按 ...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10位女性被尊稱為“先生”,你知道都有誰嗎?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10位女性被尊稱為“先生”,你知道都有誰嗎?
"先生"一詞一般都是用在男子的身上,這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些為國家,為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女性也被稱為先生,這樣的女性你知道幾個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些先生 ...

人民幣有沒有可能替代美元成為全球貨幣?

人民幣有沒有可能替代美元成為全球貨幣?
最近幾年,隨著中美摩擦加劇(從最初的貿易摩擦到後面的各個層面摩擦),中美霸權之爭的辯論不斷上演. 眾所周知,美國之所以能夠制霸全球,靠的就是美元+美軍. 想要打贏這場帝國之爭的戰鬥,人民幣國際化是必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