彀 gòu
使勁張弓:彀中(弓箭射程所及的範圍,喻圈套、牢籠)。入彀。入我彀中。
古同“夠”如:彀不上(夠不上;達不到)。
彀,張弩也。——《說文》
彀弓弩,持滿。——《漢書·周亞夫傳》
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孟子·告子上》
箭靶:羿有以感弓矢,故彀可得而中也。——《管子·小稱》
目標,目的:夫言行者,以功用為之的彀者也。——《韓非子·問辯》
程式:詩雖不入彀,而筆力甚雅,每出人意表。——劉獻廷《廣陽雜記》
轂 gǔ
車輪中心,有洞可以插軸的部分,借指車輪或車:轂下(輦轂之下,借指京城)。轂擊肩摩(形容車馬行人眾多,來往十分擁擠)
本義:車輪中心的圓木,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有圓孔,可以插軸)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楚辭·屈原·國殤》
又如:輪轂;綰轂;轂擊肩摩(並行的車子車轂相觸擊,行人的肩膀相摩擦。形容行人車馬川流不息);轂下(車下)。又作象聲詞。如:轂轂(搖動或滾動的聲音)
轂(gū)轆 lu 同“軲轆”。轂gū,車輪中心的圓木。車轂,借指車,朱輪華轂。轂:生養之神。《爾雅·釋言》:“轂,生也。”《廣雅·釋詁》:“轂,養也。
觳 hú
古代量器名
鬲(音力)實五觳。——《周禮·考工記·陶人》
觳 hú 觫sù:恐懼顫抖的樣子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申大頭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頭。——清·李伯元《文明小史》
縠 hú
古稱質地輕薄纖細透亮、表面起皺的平紋絲織物為縠,也稱縐紗(縐紗[zhòu shā]是古代紗織物。這種紗,表面自然縐縮而顯得凹凸不平,雖然細薄,卻給人一種厚實感)
有皺紋的紗:綺羅綾縠
皺紗;用細紗織成的皺狀絲織物。如:縠衫(薄紗的單衣);縠紋(即縐紗的皺狀紋。往往用來比喻水波紋);綺羅綾縠.
穀 gǔ “谷”的繁體字 【形】
善;良
穀旦於差(選擇),南方之原。——《詩·陳風·東門之枌》
又如:穀日(吉日;良辰);穀士(善士;佳士);穀旦(良晨);
不穀(不善,不好。古代諸侯自稱的謙詞)
穀 gǔ 【名】
木名。又稱“楮”,即構樹,落葉喬木。新生枝密披灰色粗毛,具乳汁。葉闊卵形至長圓狀卵形,葉端漸尖,全緣或缺裂。初夏開淡綠色小花,雌雄異株。果實圓球形,成熟時鮮紅色,皮可制桑皮紙。
(注:楮 chǔ 也叫榖。通稱構樹。落葉喬木。葉似桑葉而粗糙,果圓球形,熟時紅色。樹皮可造紙,葉可作豬飼料。
紙的代稱:~墨。
落葉喬木,樹皮是製造桑皮紙和宣紙的原料。
紙的代稱:楮幣。楮錢(舊俗祭祀時焚燒)。
穀 gǔ 【名】
從禾。本義:莊稼和糧食的總稱。
官俸。古人常以穀物計祿。
穀祿莫厚焉。——《荀子·王霸》
穀 gǔ 【動】
贍養;養著
以穀我士女。——《詩·小雅·甫田》
又如:穀馬(餵馬);穀食(以穀物為食);穀飽(以穀食充飢);穀駑(以穀物飼養駑馬)
生;活著
穀則異室,死則同穴。——《詩·王風·大車》
豰hù
虎豹一類的猛獸。
古書上說的一種像狗的野獸,腰以上是黃色,腰以下是黑色:“虎豹黃熊遊其下,豰玃猱(jué náo指猴類)?戲其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