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23日的下午,沙烏地阿拉伯的首都吉達的一處高階住宅區,突然響起咚咚的砸門聲和男人的狂叫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這是馬步芳正在指揮他的打手,攻打他的下屬宋選銓的家。
看到打手們殺氣騰騰地猛砸自己家的大門,宋選銓連忙打電話報警,並讓他的家人衝上陽臺上大叫“殺人啦!救命啊!”
不久後,兩輛沙特的警車趕到現場,警察當場逮捕了幾名打手後,正當他們準備拘捕在場的指揮者時,馬步芳趕緊拿出證件,向警察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後溜之大吉。
一、
民國初期,我國的大西北盤踞著幾股強大的地方武裝。由於其首領大多姓馬,故有"西北群馬"之稱。"西北群馬"是以家族世襲統治和宗教控制為特點的封建軍事集團,尤以其中的馬步芳部最具實力。
馬步芳家族祖上世代為農。清朝末年,馬步芳的爺爺馬海晏由於在清末在鎮壓回族叛亂中立下戰功,被授以總兵職務。中華民國成立後,馬步芳的的父親馬麒被中華民國任命為西寧鎮總兵,後於1930年被任命為青海省主席。
馬麒
1931年,馬步芳的哥哥馬步青,被任命為甘肅騎兵第一師師長,馬步芳則被任命為新2軍軍長之職。
1936 年,馬步芳對進入西北的紅軍進行瘋狂堵擊,殘酷殺害我西路軍,受到了蔣介石的賞識。兩年後,馬步芳正式獲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登上了“青海王”的寶座。
馬步芳在統治青海期間,殘忍兇橫,荒淫橫虐,有青海“土皇帝”之稱。
1949年初,隨著三大戰役的結束,解放戰爭已進入最後階段。敗局已定的國民黨政府,以“西北軍政長官”為誘餌,想讓馬步芳同解放軍負隅頑抗,為國民黨充當炮灰。
野心很大的馬步芳卻仍舊執迷不悟者,還在做著將解放軍擋在防區之外,自己關上門來當“ 西北王”的美夢。
他給部下打氣說:“我有四、五十個師的兵力,不怕共產黨到西北來。”在馬步芳看來,在他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西北,完全有能力和解放軍決一死戰,使大西北成為自己的天下。
但馬步芳的美夢並沒有持續太久。1949年5月,西安解放,盤踞西安多年的胡宗南被我軍打得鑽進了秦嶺大山之中。馬步芳怕自己在西北孤掌難鳴,於是向老蔣保證,願意協助胡宗南奪回西安,將西北牢牢控制在國民黨的手上。
胡宗南卻並不信任馬步芳,認為馬步芳太過於樂觀,奪回西安無異痴人說夢。但蔣介石下了嚴令,胡宗南也只好停止撤退,與馬步芳部一起向西安殺來。
胡宗南
6月10 日,馬步芳部主力深入到常寧、永壽一線,我一野採取“誘敵深入”之計,且戰且走,馬步馬誤以為解放軍不堪一擊,於是率領15 萬人向西安和咸陽一線殺來。
等他們進入我軍伏擊圈後,我軍在臨涇、乾縣一線全殲了馬步芳步主力190師和148師,馬步芳的“西北王”美夢就此破滅。
1949年8月20日,第一野戰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發起了蘭州戰役。一野第2、第19兵團經與馬步芳部激戰一天後,守軍傷亡慘重,負責守衛蘭州的馬步芳之子、“秦隴兵團司令官”馬繼援連夜逃往西寧。8月26日中午,蘭州守軍被我軍肅清,蘭州回到了人民手中。
馬步芳
二、
就在解放軍對蘭州發起總攻的前一日,馬步芳悄悄溜回了老巢西寧,花重金僱了9架飛機,將歷年搜刮來的金銀財寶運往香港。8 月 27 日,馬步芳帶著姨太太們登上飛機,哭哭啼啼地離開了統治了 40 年的青海,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馬步芳逃離青海後,知道老蔣一定會追究自己戰敗的責任,一時惶惶不可終日。果然一個月後,蔣介石以馬步芳擅離職守之罪,給予了他一個“撤職議處”的處分,並電令馬步芳即刻赴臺灣彙報西北局勢。
馬步芳對老蔣的心狠手辣早有領教,知道此時自己去臺灣,必然是自投羅網,肯定沒有好果子吃。於是用2000 兩黃金賄賂了蔣介石的親信、國民黨元老吳忠信,以到麥加朝覲為名,弄到了一批護照,爾後率著家人包機飛抵沙特首都利雅得,做起了寓公。
馬步芳統治青海多年,對青海人民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在青海,他就是天王老子,他說過的話就是法律,誰敢不聽,下場只有一條路,就是被槍殺,甚至活埋。
馬步芳極為好色,曾公開說:“除生我、我生者外,無不奸。”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無論是民間的女子,還是部屬的妻女,甚至自己的侄女、弟媳,只要被他看上的,都逃不過他的魔爪。
在沙特呆了一年後,馬步芳嫌沙特氣候太熱,於是又在1950年遷居到了埃及首都開羅。他在開羅購買了一棟公寓自住,又購買了一棟13的層樓房,供自己的保鏢和手下居住。
馬步芳雖然人在國外,但仍然幻想有朝一日能隨國民黨殺回西北老家,再次過過“西北王”的癮。為了不讓蔣介石忘記自己,他不惜重金買通蔣介石身邊的人,為自己大肆吹噓,說他的馬家軍餘部仍在西北堅持游擊戰,等待著蔣介石的“反攻大陸”。
一旦老蔣反攻開始,他願意飛回西北,配合老蔣向大陸發動進攻云云。
馬步芳在埃及期間,裝成一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還曾帶著一群姨太太去麥加朝覲。麥加的阿匐們對馬步芳大為懷疑,認為他一定是拐帶了別人的老婆來朝覲的,因為根據伊斯蘭教義,一個男人最多隻能娶四個妻子。
所以阿匐們對著馬步芳破口大罵:“你帶別人的妻子來朝覲,把天房都褻瀆了!我要打你的耳光,趕你出去!還要報告政府,把你抓起來!”
馬步芳嚇壞了,連忙把姨太太們送給麥加的光棍當老婆,光棍說養不起,不要,馬步芳趕緊拿出錢來,說願意補貼給光棍們。麥加的光棍們都驚呆了:天底下還有這種好事,有人送老婆給自己,還願意貼錢!這件事在麥加傳開後,也成了當地人口中的笑料。
三、
1956年5月30日,埃及與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馬步芳怕留在埃及不安全,於是又回到了沙特。
為了能在沙特長期立足,他利用老蔣壽誕之機,以萬兩黃金為老蔣祝壽,並寫信給馬繼援為他多方活動,吹噓說連沙特國王都請馬步芳吃過飯,馬步芳在沙特很有人脈,深得沙特王室的器重。
不明就裡的蔣介石,還真以為馬步芳是沙特國王的座上賓,所以頭腦一熱,任命了馬步芳相關職位。
馬步芳一貫不學無術,文化水平幾近文盲,根本不可能勝任官職。馬步芳自吹精通阿拉伯語,其實他只會背誦幾句古蘭經,而且他的阿拉伯語極不標準,連阿拉伯人也不一定聽得懂。
臺灣發給他的電文,他看不懂,便做個縮頭烏龜,對臺灣的指令性一概不理;如果臺灣方面催得急了,便在電文上畫個圈,任由下屬去辦,從不過問。
馬步芳這種混蛋只吃乾飯不做事的官員,後來連老蔣都看不下去了,於是在兩年後,派了一名名叫宋選銓的人去赴任,順便監督馬步芳。
馬步芳怎會把一個小小的宋選銓放在眼裡,特別是兒子馬繼援給他發來密電,告訴這個宋選銓是臺灣方面派來監視自己的之後,更加對宋選銓一百個看不慣,總想找個機會修理一下。
馬繼援
說來也巧,宋選銓來到沙特後不久,馬步芳同宋選銓之間真的爆發了一起嚴重的衝突。
馬步芳從青海出逃時,帶了幾個小妾,其中有一名名叫馬月蘭的,是馬步芳的七姨太。到沙特後,這個馬月蘭仍然像過去在蘭州一樣喜歡拋頭露面,在比較保守的沙特引起了一些流言。
馬步芳聽到這些傳聞後,懷疑馬月蘭有外遇,於是對馬月蘭動輒打罵,甚至還想秘密將她殺掉。為了求生,馬月蘭偷跑到宋選銓家求救,想請宋為她辦個護照,她想離開馬步芳,前往臺灣生活。
但是還沒等宋選銓答應,此事便被馬步芳知道了。馬步芳向來對宋選銓不滿,便抓住這件事大做文章,說宋選銓想拐騙他的姨太太,揚言要把宋選銓和馬月蘭這對狗男女抓住活埋。
宋選銓也不是好惹的,他仗著在臺灣有後臺,哪裡肯把馬步芳這個過氣的“西北王”放在眼裡,根本不買馬步芳的賬,將馬月蘭藏在家裡,拒不奉還。
馬步芳作威作福慣了,哪裡受得了這種窩囊氣?於是他派出自己的保鏢,想衝進宋選銓的住處,將宋選銓和馬月蘭抓回去。本文開頭的那場鬧劇,就是馬步芳精心策劃的“搶姨太太行動”。
馬步芳“搶姨太太行動”失敗後,迅速成為沙特國內的一大笑話。
宋選銓雖然名義上是馬步芳的下級,但人家畢竟在臺灣有後臺,所以很快便利用特權,在沙特當局的保護下,帶著馬步芳的七姨太馬月蘭於1961年4月12日,大搖大擺地離開了沙特,返回了臺灣。
馬步芳雖然氣得臉紅脖子粗,但現在的他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對此也只能摔了幾個茶杯,大罵一頓而作罷。
回到臺灣後,馬月蘭把馬步芳在沙特的那些醜事向媒體進行了曝光,包括馬步芳不識公文,不會外語等等,臺灣人民無不震驚。
迫於民憤,臺灣當局不得不宣佈免去馬步芳的職務,召回法辦。但馬步芳鐵了心賴在沙特,還索性加入了沙特國籍,臺灣當局也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因為他們知道,要是馬步芳回臺灣,再爆出什麼內幕醜聞,臺灣再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
四、
經歷了這些醜事之後,無論是在埃及,還是在沙特,馬步芳都聲名狼藉。此後他又苟延殘喘了十餘年,於1975年7月31日客死異鄉,終年73歲。
據說馬步芳臨死前,曾見到過一位來自青海的穆斯林老人。兩人用“袖語”手談了很久,誰也不知道他們談了些什麼。老人走後,馬步芳老淚縱橫,他顫抖著指指天、指指地、又指指自己的心,仰面倒地,頓時氣絕身亡。
這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我相信,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臨死前的馬步芳見到來自家鄉的人之後,心裡多少總會產生思鄉之情的吧!
馬步芳死了十餘年後,大陸頒佈政策,原國民黨人員在建國前的行為不再追訴。這個政策,也為馬步芳的後人回故鄉探親,打開了方便之門。
馬步芳當年從埃及遷回沙特之時,他的侄子馬師援不肯和馬步芳同行,於是留在了埃及。馬師援一家,也是馬步芳家族留在埃及的唯一一個支系。
八十年代末,馬師援和夫人回到了青海探親,順便想為小兒子找個媳婦。
經過一番周折,馬師援相中了一名叫馬驊的姑娘。這位馬驊,也算是馬步芳家族的遠親,嫁給自己的兒子,也算是親上加親了。
馬驊的父親,聽說馬步芳的侄孫相中了自己的女兒,也沒有做深入瞭解,便答應了這門親事。
因為在青海流傳著一個說法,說當年馬步芳逃走時,帶走了八、九架飛機價值連城的寶貝,現在馬步芳的後人,一個人都是外國的億萬富翁。自己的女兒嫁到這種家庭,今後工還不是吃香的、喝辣的?
可是當馬驊嫁給馬師援的二兒子之後,才發覺自己上當了。因為經過40年滄海桑田,馬家早已坐吃山空。馬步芳離開埃及後,他在埃及買的房產和酒店都已轉賣,馬師援這種侄子輩的,根本沒有分到多少錢。所以現在留在埃及的馬師援一家,已經是完完全全的平民了。
雖然沒有繼承到馬步芳的多少財產,但埃及還是有很多人知道馬師援是馬步芳的後人。馬步芳當年的那些糗事,還有許多埃及人沒有忘記,只要馬家人出現,總有人對他們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對於父親做主的這樁婚姻,馬驊很不滿意。她不滿意的不是父親為她選的婆家是平民,而是婆家在埃及的名聲不好,如今自己上街也總是受到別人的嘲笑,受白眼。
如今的馬驊,已經完完全全成了一名地道的埃及人。她的兩個女兒也已出嫁,女婿也是埃及人。在開羅呆了幾十年,她也能說上一口地道的開羅話了。
馬驊說自己感覺很冤。她連馬步芳的面都沒見過,卻為這個“叔祖父”而承擔了那麼多年的白眼。不過談起以後,馬驊還是充滿了信心:“因為這些都過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