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封建制度是從中世紀開始的,而歐洲中世紀從公元5世紀持續到公元15世紀,即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這中間有1000年時間,這期間基本上是比較穩定的。而中國古代同樣是封建制度在這個時間上,中國正處於南北朝,隋唐時期,五代十國,宋朝,元朝,一直到明朝初期,短則幾十年,長則200年左右。基本上每隔200年時間就會改朝換代。為什麼歐洲的封建制度比中國的封建制度更加穩定呢!
中國的封建制度為什麼會不穩定呢
中國古代發生朝代更換的時候一般是王朝末期或者遇上大饑荒的時候,當百姓普遍吃不起飯的時候,官府卻依舊橫徵暴斂,照舊徵收稅糧,甚至變著花樣從老百姓身上徵稅,從而使本來就已經貧困到極點的百姓雪上加霜。
例如:
秦末
秦朝的覆滅也是由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率九百戍卒奮而起義。起義軍攻佔了蘄縣、陳縣(今河南淮陽)等地,提出了“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推舉陳勝為王,國號“張楚”,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反秦浪潮很快席捲全國,勢不可擋。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起義並未被撲滅,呂臣率“蒼頭軍”繼續戰鬥;項羽、劉邦兩支隊伍也逐漸成為抗秦的主力。經過激烈艱苦的戰鬥,於公元前206年10月推翻了秦王朝。
元末
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朱元璋正是因為被元朝政府逼得沒辦法了,父母兄弟姐妹都餓死了,才被迫起義至此元朝被朱元璋所滅。
朱元璋為了徹底掃除北元勢力,於1388年5月命藍玉率領明軍十五萬發動第六次北伐。
明軍橫跨戈壁直捕魚兒海(蒙古國貝爾湖)擊潰元軍,俘虜八萬餘人,元天元帝和他的長子天保奴逃走,但是幼子地保奴被明軍擒住,至此北元國勢大衰。1388年元天元帝及長子天保奴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殺害,北元不再使用年號及大元國號。
元朝在喪失其優越條件之後被逐出了佔領地,就連在忽必烈汗的領導之下所建造的大都亦無法守住,被逼回原本故鄉所在之北方草原。從此以後,大蒙古帝國再也不曾復活。
明末
明中期之後時常發生農民起事,崇禎時期朝政混亂與官員貪汙昏庸;與後金的戰爭帶來大量遼餉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奪;以及因為小冰期氣候變冷,農業減產帶來全國性饑荒,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負擔。
1627年,陝西澄城饑民暴動,拉開明末民變的序幕,隨後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事,最後發展成雄踞陝西、河南的李自成與先後佔領湖廣、四川的張獻忠 。
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攻克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作為統一國家的歷史結束。
可以說,“農民造反” 這種事情基本貫穿了歷史的始終。但是,這一現象在中國封建社會卻表現得尤為突出,而在同樣是封建制下的歐洲,卻很少出現“農民造反”的現象發生,基本上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發生叛亂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政治體制和農民的社會生活方式所決定的。
中國封建王朝的特點
中國封建王朝對民眾徵收稅款,但是卻不給農民提供相應的民生保障,而歐洲的農民在被徵收稅款後則享有一定的社會保障。
郡縣制下的封建王朝,除中央集權下兵權集中外,對民間的社會控制能力很強,特別是在稅收方面,是極為嚴厲的,如秦漢時期的“什伍之制”,隋唐時期的“大索貌閱”,明代的“大軍點戶”,都是為了更好地徵稅,為了多徵稅,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
但是,收完稅的封建政府卻並不負擔老百姓的基本福利。對於上層統治者來說,任何好處也不想給窮人剩下,幾乎所有的利益都要集中在上層。封建王朝這種自私性的表現,造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幾乎沒有真正的社會保障,由於缺少社會保障,所以在中國老百姓的觀念裡,只能多生孩子,養兒防老。
雖然當前中國也會對民眾徵收稅款,但是普通民眾的生活和社會保障可以說是非常好了。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封建王朝不願負擔老百姓的基本福利呢?
其實這個鍋可以追溯到秦朝,在古代秦朝奉行法治社會,受法家思想的影響,秦國的制度是有功才能賞。而當時秦國發生大饑荒,當時秦王的謀臣范雎對秦王說道:“在宮廷之中,有大量的蔬菜、橡果、棗和栗子,平時都沒人吃,我們將它們發給貧民吧,還可以養活幾個農民。但是秦昭王卻反對說:如今老百姓沒有多少功勞,你就發給他們吃的,這樣國家就亂了。因此,寧可讓這些食物爛掉,也不能給窮人吃,這樣國家才能大治。與其讓百姓活著國家混亂,還不如讓他們餓死,國家有序執行。正是因為有這樣嚴明的法制,條條框框分明,所以寧可讓老百姓餓死也不給吃的。
這和現在的資本主義倒牛奶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資本家之所以要倒掉牛奶一是:因為這些東西是他們自己的不是義務給別人的。為了維護私有財產的最高性。二是:為了維護商品的高價格和高利潤。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飢餓的農民往往會揭竿而起,最終演變成大規模的起義力量或者選擇當土匪,造成社會秩序動盪,嚴重點甚至可以顛覆一個王朝的統治。
歐洲封建社會的特點
雖然很多人把歐洲的中世紀看成是黑暗時代,但是在歐洲,農民的地位比中國當時的農民地位和社會保障要好得多,如果發生天災和人禍,歐洲的農民都會得到封地莊園主的救濟。
眾所周知,歐洲的經濟是以莊園為主的,莊園領主帶領著一些農奴搞生產,按照歐洲的慣例,農奴的基本權利是受到保護的,即使在最殘酷的中世紀,領主們也要保障農奴的假期。而在莊園之中,一個農奴家裡的主要勞動力若是死了,按照當時的社會慣例,領主就要負責養活他的家人。農奴的孩子如果父母雙亡,莊園主就會成為他們的監護人。在天災人禍降臨時,莊園主要負責救濟農奴,發給他們糧食,讓他們度過災荒生存下去。可以說這是莊園主對農奴給他們勞動的一種回報。
在這種形勢下,保證了農民不會因破產失去土地,導致全家流離失所,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而且因為莊園本身所具有的性質,將農奴固定在了某一範圍內,導致除了本莊園內,農奴與其他莊園的來往幾乎沒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發生了大饑荒或者農民起義,很少演變成全國範圍內的破壞性力量。
所以說,過度汲取卻沒有相應的福利保障,導致農民起義在各個王朝都會發生,最終成了中國封建頻繁崩潰的主要原因。而同時期的歐洲在福利保障方面做得比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較好,所以很少產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歐洲的農民可以直接向國王告狀
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中國進入了高度的一元化社會之中,政府對老百姓具有高度的控制性。也正是從秦朝開始,歷朝歷代統治者對於如何更好地統治民眾,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但總體而言,這種控制都是趨於加強的,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最終在清朝達到了頂峰。
比如在乾隆時期,為了打擊百姓“越級上訪”,乾隆皇帝規定:“就算老百姓越級上訪成功,上訪者也會受到一定的懲罰”。在這種情況下,農民被限制了“說話“的權力,他們成了”沉默的大多數“,只有在忍無可忍之時,他們才會自發性地聚集起來透過暴力手段向統治者示威。但不幸的是,這種抗爭成功的次數寥寥無幾。這種自發組織起來的抗爭行為,歷來被統治者視為大忌,他們對這種行為,從來都是嚴厲打擊,從不手軟。這就造成了老百姓面對欺壓他們的官吏或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時,往往不敢去反抗,只能無限度地退卻或者無限度地忍讓。當這種退卻或忍讓達到一定的臨界點時,便會演變成大規模的暴力衝突。
而在歐洲,當農奴和莊園主發生衝突時,按照歐洲的契約精神,農奴可以向更上層的領主或者國王請願,請求國王主持公道。而國王也樂意干預這種事情,這是因為歐洲的王權與中國的王權相比,權力並不是太大,國王需要依靠百姓的力量來與貴族博弈,而農奴的上訴正好提供了這種渠道。一方面國王利用百姓的訴求平衡了各方面的利益,另一方面百姓的利益訴求又得到了滿足。在這種情況下,歐洲是不具備像中國的封建社會一樣,頻繁地發生農民起義的條件。當然,也不是說歐洲沒有農民起義,只是相對於中國封建社會來說,次數更少一些罷了。
中國封建王朝為什麼沒有歐洲中世紀封建社會穩定
1、中國封建王朝的滅亡,很大原因是因為到了王朝的末期,王朝對老百姓徵收的稅款越來越多,再加上各級官吏各種暴斂貪汙,逼迫的老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共同起來反抗暴政。
2、歐洲中世紀,因為有西方農奴制下的農奴受契約保護,負擔要遠比中國農民的穩定。所以相對中國古代王朝末期老百姓的負擔,歐洲農奴要安穩得多。並且歐洲莊園還有這麼個機構,叫做“莊園法庭”。你沒看錯,就是法庭,莊園法庭最主要的作用是協調農奴與莊園主之間的矛盾,當農奴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到莊園法庭去起訴自己的領主。控辯雙方可以在法庭上自由辯論,所依據的是傳承了幾百年的習慣法,而非領主的個人意志。而在這種情況下,農奴的權利一般會得到維護。
因此,如果領主不講理,想增加農奴的負擔,農奴就可以在法庭上跟自己的領主硬鋼,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權益。而在中國封建社會,農民面對不斷加重的負擔,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時,只能透過造反的方式來解決。
綜上所述,就是歐洲歷史上很少出現“農奴造反”的現象主要原因。說明白點就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滅亡,就是把老百姓逼急了,王朝是由無數個農民支撐起來的,有道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歐洲中世紀當時的封建制度機制就已經和現代社會很像了,可以說就是現代社會的雛形,所以說歐洲中世紀會相對平穩一些。
總結
我認為,封建制度時期的全球,不管東西方各採取了哪種體制,其實都有自身的優缺點。中國的大一統和君權神授觀念,雖然加重了農民的負擔,但其在促進國家統一方面卻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能在分裂之後不斷統一,而西方的“契約精神”和宗教信仰,能夠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定,也使得社會垂直階層上,表現得相對閉塞,但也造成歐洲在歷史上卻很難形成統一帝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