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裡是科技前哨。
今天科技前哨和你一起看看風投和業內人士如何看待近期數字貨幣價格大跌、科技股行情波動,瞭解一下哈佛商業評論為什麼說最近美國工人工資漲太快都是媒體的幻覺。
1. 數字貨幣價格大降,卻有大量風險投資湧入
最近數字貨幣的價格又經歷了一輪“大幅波動”,最具代表性的比特幣從11月初創紀錄的6.9萬美元跌倒了5萬美元以下,跌幅一度達到了30%的水平,目前有所恢復,在5萬美元左右徘徊。
當一些悲觀者和經濟學家說這會是數字貨幣價值歸零的預兆時,科技前哨觀察到,風投機構似乎並不這麼認為。
11月15日,風險投資公司範例(Paradigm)宣佈將成立一支25億美元的數字貨幣基金,成為目前最大的一支數字貨幣基金;另一方面,全球第二大加密基金a16z的首位女性聯合負責人凱蒂·豪恩(Katie Haun)更是選擇出來單幹,將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基金。
回看2021年,全球範圍內風投機構已向數字貨幣領域投資了創紀錄的270億美元,超過了過去10年的總和,無論接下來數字貨幣市場行情如何,至少在投資上還有巨大的能量等待釋放。
2. 科技企業內部人士在大量回購股票
今年美國科技公司的股價走出了一輪兩極分化,像蘋果、英偉達等龍頭繼續大漲,而類似zoom這樣在去年疫情中受益的公司股價都出現了大幅回撥,不少科技公司都遭遇了50%以上的大跌。
不過和數字貨幣領域相似,這些公司的內部人士似乎都認為這只是暫時性的調整。
根據美國完整投資者廣場(investor place)的分析,大量科技企業的內部人士正在藉著今年的下跌,紛紛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
Facebook曾經的聯合創始人達斯汀·莫斯科維茨(Dustin Moskovitz),在他創辦的新公司Asana股價暴跌50%後,回購了1.95億美元的股票;知名的鐳射雷達初創公司Luminar在經歷了股價大幅下跌53%後,近期也披露其部分董事會成員將回購價值2.5億美元的股票。
科技前哨看到,不少國外投資人都在引用華爾街傳奇投資人彼得·林奇的說法來論證這是明白科技股還會大漲的前瞻,彼得·林奇說“一家公司的員工可能有各種原因會賣出他持有的股票,但只有一種原因會讓他買入,那就是他覺得所在的公司會上漲”。
不過他們沒有提到彼得·林奇在他分析企業時經常強調的思想,那就是企業高層回購這樣的情況只是預示一家公司有價值的線索,但它是否值得投資還是要具體的分析。
你認為這輪迴購是對科技公司的利好,還是這些企業高層為了安撫投資人的手段呢?歡迎你在後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下面,我們繼續來看看哈佛商業評論對美國工人工資上漲過快的另類解讀。
3. 美國人工資上漲太快是媒體給的幻覺?
今年年初以來,美國用工荒的訊息時不時就會出現在我們面前,不少媒體都在說美國的餐館、工廠因為缺人正在大幅提高工資,以至於工資上漲太快,讓不少企業陷入既招不到人,又不敢招人的尷尬境地。
然而,哈佛商業評論最新的一篇報道否定了這個說法。
報道回顧了1970年以來的資料,發現這些普通工人的工資,在考慮了錢貶值的幅度後,其實只增長了不到9%,與之對應的是企業員工的整體漲薪幅度達到了76%,顯然並不算高。
即便撇開歷史資料不談,今年10月工人工資雖然增長了5.8%,但當時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6.2%,也就是說工人雖然工資漲了,但是物價漲的更快,實際上他們還是虧了。
這從另一個角度給出了當前美國用工荒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對於工人和服務員來說,工資其實是下降了,拿到手的工資買不到更多的東西,還會讓自己暴露在疫情的風險中,那不如躺在家裡領救濟金算了。
哈佛商業評論還調侃了一下那些不願意給工人漲工資的企業,他們說如果因為這點工資上漲就導致利潤下降,那對這些企業而言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定價,而不是工資。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如果你覺得科技領域還有其他熱點值得關注,歡迎在後臺留言和我們交流,更多精彩內容明天的科技前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