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1976年7月7日早晨,皮定均手握袖珍收音機,一邊散步一邊聽新聞,這是他多年養成的老習慣。突然聽到新聞裡播放朱德總司令昨日去世的訊息,他內心一顫,悲痛不已。

這天的早餐,皮定均一家人沉悶地吃了一頓飯。

大將星沉

上午9點30分,皮定均乘伊爾—14飛機從福州起飛到漳州機場,準備再換乘飛機去東山島。

在漳州機場一下飛機,皮定均劈頭就問:“準備好了沒有?準備好了馬上就走”!

“報告首長,一切準備就緒”,李副軍長向皮定均敬了一個軍禮。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皮定均中將

這時,負責飛行的副團長匆匆跑來:“剛才接到氣象報告,前方天氣不好,現在飛……”?

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蔣亭看了看遠方陰雲密佈的天空,對皮定均說:“皮司令,天氣不太好,我看還是等一等再說”。

可是一向守時的皮定均,不安地在草坪上來回踱步,一下子看看錶,一下子又望望天。臉上的神態愈加焦急。

上午10點40分,皮定均停住腳步,問李副軍長:“不等了,能不能繞過雷區”?

李副軍長熟知皮定均的脾氣,沉思了一下說:“我看飛機飛得低一些,只要能看清公路,可能會行。”

看到皮定均著急上火的樣子,蔣亭副司令員忐忑不安,但也不好再說什麼。

在飛機引擎的轟鳴中,銀灰色的軍用飛機騰空而起,向著東山島飛去。但20分鐘後,遠方突然雷雨交加,狂風大作。

訊號頓時中斷,機場排程員有種不祥的預感,他手持話筒不停地高聲呼叫,但任憑他喊啞了喉嚨,那邊沒有任何回應,圖示上的航線截止在漳浦縣的灶山,時間是11時15分……。

大將星沉,日月含悲。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

此時,在中南海的毛澤東接到了皮定均失事的噩耗,對於這位跟隨自已數十年的愛將,久病纏身的他已無法表達自已的悲痛。他仍然掙扎著起身,堅持一定要送他出的花圈。這是毛澤東一生中送出的最後的一個悼亡花圈。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其實,早在1955年解放軍評定軍銜時之時,毛澤東看到皮定均名列在少將的名單中,就當場對有關人員說:“皮旅有功、少將晉中。

據說,開國將軍中享此殊榮的僅有陳賡與皮定均兩個人,當時皮定均年僅才41歲。(據軍史學家的考證,此話是主席口示,而不是批示。所以並沒有檔案留存)。

但也可見皮定均在主席心中的份量。

為什麼毛澤東如此厚愛皮定均呢?不僅僅是因為將軍對黨和人民的一片忠心,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當年那場著名的中原突圍戰。皮定均在那場戰爭中創造了軍事戰爭史上的一個突圍奇蹟。

受命於危難之際

這就要說到1946年6月,因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調集30萬大軍包圍僅6萬人的中原解放區,意圖48小時殲滅我軍。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國民黨軍

此時,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急電中原局:“立即突圍,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要準備犧牲一部分兵力,抓緊時間,迅速突圍。

中原軍區立即制定了突圍作戰計劃。司令員李先念率中原局、中原軍區直屬隊和二縱隊主力為北路,副司令員王樹聲率除第一旅以外的一縱隊其餘部隊為南路。分兩路向西實行戰略轉移。要求搶在國民黨軍向我軍發動總攻之前,衝破國民黨重兵封鎖的平漢線。

這時,掩護主力突圍的千斤重擔交給誰?

王樹聲的熱淚

突圍前的那一晚,王樹聲將第1旅旅長皮定均和政委徐子榮緊急召集到一縱作戰處,向他們傳達了指示。

命令1旅從即日起,想盡一切辦法拖住敵人,向東行動,迷惑敵人,掩護主力向西突圍,使敵人三天之內找不到中原軍區部隊主力的行動方向,待掩護主力越過平漢鐵路後,1旅即可根據具體情況自行選擇突圍方向。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王樹聲大將

當時,在30萬國軍,數十道壕溝的圍困下,雙方裝備差距又懸殊。大家都明白“掩護突圍、自行選擇”意味著什麼。

但皮定均與徐子榮沒有絲毫猶豫,向王樹聲表示堅決完成任務。

這時的王樹聲,面對著兩位愛將,眼含著熱淚,特意交待皮定均與徐子榮:“1旅的幾個幹部,每人要準備一套便服。關鍵時刻便於脫身。

王樹聲說完,又雙手握住他們的警衛員趙元福等人說:“小鬼,一定要保護好你們的首長”。

這是王樹聲經歷了西路紅軍失敗,化妝乞丐,歷經九死一生才回到延安的切身經驗,可謂是肺腑之言。

但是皮定均一生都沒有提起便衣脫身這件事。還是警衛員趙元福晚年透露出來的。可見當時情形之危急。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在皮定均回來的路上,他一直在思考。他的第1旅近7000官兵都是自己親自帶出來的抗日武裝。他不能把隊伍拋開不管,決心一定要把這些子弟兵都安全帶出去,即使歷經再大的艱辛。

大計初定

但是,如何在敵人幾十倍兵力的優勢情況下,既完成阻擊任務,還要帶著整個部隊成建制的突圍,簡直難於登天。

這時,政委徐子榮的一席話啟示了皮定均。

徐子榮說:“我想這樣,等主力過了鐵路,我們是否可以先虛晃一槍,偽裝跟在主力後面走一天或半天,就很快隱蔽起來,閃過敵人的鋒芒,然後出其不意地來個回馬槍,向東前進。這樣使敵人對我們捉摸不定,等它摸清我們的動向,我們至少走出好幾百裡了。”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左一為皮定均

可是隱蔽在哪裡呢?在重兵包圍下要隱藏一個旅,又談何容易?

這時,皮定均腦子裡極速地閃過周邊所有的山川河流村莊的畫面。過了一會兒,他大聲說道:“去劉家衝!

劉家衝是個小山村,在旅部駐地不遠處,只住有六戶人家,小丘陵地帶,樹木茂密,位於敵軍主力的接合部,又剛好在敵軍行進的兩條公路之間。這裡沒有大山,在敵人看來是不可能隱藏大部隊的。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這種情況很容易讓敵人產生麻痺心理。

暴雨中及時收縮

從6月25日起,1旅全體指戰員在20多公里長的陣地上頑強堅守。敵人的進攻如潮水般湧來。1旅的戰士把每一個山包都打造成堅固的堡壘,並將山包火力交叉相連,形成高效的縱深火力網,使得敵人每一次進攻都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打退了敵人十多次進攻後,主力部隊安全越過平漢鐵路的訊息傳來,皮定均終於鬆了一口氣。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掩護任務是完成了,但是,分散在長達20公里戰線上的部隊如何回縮?又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這時,天空中電閃雷鳴,傾盆大雨,視距只有三到五米。皮定均決定利用這天賜良機,當機立斷下令向敵人發起反衝鋒。“出擊!把敵人趕得遠一點,再撤下來。”皮定均果斷地下令。

國民黨軍猝不及防,被趕開數里之遠,加上天氣突變,敵人不知虛實未敢冒然進攻。這為部隊後撤贏得了寶貴時間。於是,各部隊從20公里的防線上迅速地後撤集中,冒著狂風暴雨,急行軍40多公里趕往劉家衝。

瞞天過海劉家衝

到了6月28日黎明時分,河南信陽的劉家衝,一輪朝陽照在了東南相鄰的兩條公路上。十多萬國民黨軍正急馳向西追擊。上千輛汽車,幾百門大炮,密密麻麻計程車兵擠滿了兩條公路。吆喝聲、呼喊聲、車鳴聲、騾馬聲喧囂一片。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然而,就在兩條公路的夾縫中一片黑松林裡,1旅6000人正屏息以待地隱蔽著。公路上車馬的震動,刺耳的喧譁,似乎讓大地都在顫抖。部隊的騾馬全部被捂口放在最裡層,全軍不生火、不吸菸,連咳嗽也必須用手捂住。戰士們甚至可以聽到敵人搜尋隊在樹林邊行進的腳步聲。

第二天,清爽的晨風吹拂到樹林裡時,公路上終於恢復了平靜。皮定均立即命令部隊向東突破。

這瞞天過海的奇招讓1旅成功渡過了最危急的時刻。

突出重圍

皮定均第1旅一舉跳出了敵人的重點包圍圈。

但難關漫道真如鐵。1旅仍然在國統區的心腹地帶,離真正突出重圍還有漫漫長路。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不過最艱難的時刻都挺過來了,全旅上下信心大增,氣勢如虹。

此後,皮定均率領1旅繼續孤軍作戰,搶關奪隘,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經20余天連續奮戰,大小戰鬥凡30餘次,衝破國民黨軍的堵截、封鎖,千里轉進,最終抵達蘇皖解放區。

會師時,1旅還餘下約5000人,部隊的主力得以儲存。1旅成建制的成功突圍。這一壯舉創造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蹟。

皮旅的壯舉,使遠在延安的毛澤東都極為驚訝,興奮異常。《新華日報》刊載此勝利突圍訊息時,以《謹向皮定均將軍所部致敬》為題發表社論。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事隔21年後,周恩來總理仍記憶猶新,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來自各地的黨政軍主要負責人,他對皮定均說:“你過去帶領的那個皮旅打仗真行啊!在中原突圍時雖然只是一個旅,中央是把它當作一個方面軍使用哩!

在解放戰爭時,皮旅被改編成華中野戰軍第十三旅,後來又擴充為獨立師,轉戰華中、華北,參加了蘇中、萊蕪、孟良崮、臨汾、太原等戰役,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勳。

少年果敢

皮定均是安徽金寨人,出生於1914年。父親因病早逝,3歲時母親不得已改嫁。他與祖母二人相依為命,過著飢寒交迫的日子。

年幼的皮定鈞從小就表現出超於同齡人的果敢與成熟,15歲的皮定均就加入當時鄂豫皖蘇區的共青團,不久後就擔任了英山縣童子團團長一職。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皮定均早期照片

次年冬,入黨並參加紅軍。在鄂豫皖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鬥爭和建立川陝根據地及長征途中,英勇頑強,多次立功,迅速成長為一名紅軍指揮員。

在抗戰期間,皮定均隨劉伯承的129師深入敵後,開展艱苦的抗日戰爭。他先後擔任129師特務團團長,太行軍區五分割槽的司令員等職務,在冀南和豫北地區進行抗日遊擊戰爭。

他的機智靈活很快得到了劉伯承師長的賞識。從此,劉伯承對他悉心培養。

熟記地圖

有一次,皮定均剛回到分割槽作戰處,就接到師部電話,要他馬上趕到師部。皮定均一口氣跑了50多公里路,終於來到師部。

劉伯承問皮定均:“你來的路上都看見了什麼,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東西?”皮定均被問得一臉的懵逼。一路上馬不停蹄,哪裡去記著路上有什麼。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劉伯承看他一臉通紅的樣子,語重心長地說:“五行不定,輸得乾乾淨淨。作為一名將軍,一定要熟悉周邊的地形,做到腦子裡有地圖,對任何一個地方都要了如指掌。

從此,皮定均每到一處,都會仔細地留心所經的山川河流村落,每次駐營,必然仔細勘察周邊的地形地貌,核對地圖。哪裡適合防守,哪裡靠近水源,哪裡視野開闊,哪裡存在漏洞,他都能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久而久之,皮定均養成了留心地圖、熟記地形的習慣。所以,在中原突圍的關鍵時刻,他馬上能想到劉家衝這個戰略要地並非出於偶然。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劉伯承

這樣,皮定均在劉伯承的精心培養下,一步步成長為真正的全能戰將。

愛的火花

而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中,皮定均也終於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

劉伯承一向關心皮定均的終身大事。為此,劉伯承對時任政委的徐子榮下達了一項附加命令:多關心皮定均的婚事,儘快解決他的終身大事,一定要想盡辦法完成這個任務。

徐子榮素有“政委媽媽”的稱號,把皮定均的婚事當做頭等大事來抓。徐子榮單刀直入地問皮定均:“軍分割槽這麼多女同志,有沒有看中的?

沒想到,皮定均談物件跟打仗是一樣的,直接就說:“婦救會主任張烽很好”。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皮定鈞與夫人張烽

徐子榮立即向其瞭解情況,原來,張烽比皮定均小11歲,皮定均對其一見傾心,曾請縣長鄭晶華出面做媒,但張烽不願意與部隊的人結婚,她認為部隊的人文化素質低,缺乏共同語言,因此一口回絕。

這下徐子榮心中有數了。

徐子榮先把張烽調到皮定均所在的林南縣工作,增加兩人的相處機會。同時,徐子榮趁機做張烽的工作,加深皮定均在張烽心目中的印象。

有一次,皮定均給部隊作報告,張子榮特意安排張烽等女兵在下面聽。皮司令在臺上滔滔不絕,沒有講稿,也不喝水潤潤嗓子。張烽聽得著了迷:“他不會是演員出身吧……事先背好了臺詞……這得需要多高的文化啊!

就這樣,姑娘開始覺得這個皮定均並非那麼簡單的人,慢慢地有了好感。姑娘內心的防線開始動搖。

皮定均文化並不高,但卻很好學。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皮定鈞與張烽

有一天,皮定均藉機找張烽說:“我沒有念過一天書,做夢都想學文化,你文化程度很高,我想請你做我的老師。”張烽爽快地答道:“好,那就從記日記開始。

皮定均說到做到,從此養成了記日記的習慣,為後世留下了一本厚厚的《皮定均日記》。在軍旅繁忙之時,從不間斷地寫日記,這也為皮定均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樣,兩雙手從此緊握在了一起。

餐桌上兩個菜

革命時期的愛情常常就是這麼簡單而直率。1943年6月底,皮定均與張烽緣份終於瓜熟蒂落。在林南縣合澗鎮上莊,他們舉辦了一個簡單的婚禮。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皮定均日記

結婚當日,餐桌上就只有兩個菜,一個是燉肉,一個是水煮蘿蔔。

婚後的皮定均,可謂一舉兩得,既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又找到了一個良師益友。

他的人生從此更上了一個層次,不再只是猛衝猛打的戰將,而是對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與看法。

不能燒糧食!

在中原突圍時,一件事就可以看出皮定均思想層次的脫胎換骨。

當時,部隊吳家店休整,戰士們都已飢腸漉漉,疲憊不堪。幸虧部隊發現了一個國軍後勤的大糧庫,才解決了“皮旅”的糧食問題。

可是當部隊出發時,供給部長範惠卻與皮定均發生了一場要不要燒“糧倉”的激烈爭吵。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範惠晚年回憶,臨出發前,他去徐氏祠堂看了一下,裡面的糧食才動了一個角。為了不讓糧食資敵,範惠叫了幾個戰士拿上蘸了油的火把去把“糧倉”燒了,不料被皮定均撞見了。

他問範惠:“糧食是誰的?

範惠:“是敵人的。”

皮定均問:“敵人會生產糧食嗎?”

範惠改口:“是我們繳獲敵人的。”

皮定均說:“繳獲的物資你就燒?看到了沒有,群眾在餓肚子。”

範惠爭辯:“群眾餓,也吃不上。燒了它,不讓敵人吃。”

皮定均又問:“敵人沒有吃怎麼辦?”

範惠不悅:“他想怎麼辦就怎麼辦!

皮定均說:“敵人沒有吃的,不就會去搶老百姓的嗎!

在以百姓為重的大局觀下,範惠被說服了。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後來追趕皮旅的蔣軍到了吳家店後,確實藉助於皮定均強留下來的 “糧倉”,提供了國軍的給養。但是,當地的老百姓也確實沒有遭受過國軍搶劫掠奪之災。

愛護士兵

可貴的是,皮定均無論怎樣的成長,但有一項原則卻是始終不渝的。

1970年代,皮定均時任福建軍區司令員。某師師部需要送檔案到上級部門,師長命令一名開車司機帶著一名小戰士出公差,回師部的路上遇難,隨車戰士遇難身亡。為此皮定均大怒,要求師長及政委寫檢討書。師長與政委為此事故寫了一份檢討書,長達數十頁。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皮定均與毛澤東

皮定均看完檢討書後。仍然嚴肅地對秘書說:“通知該師師長和政委,這名戰士的喪事一定要辦好。出殯時,師長要抬棺,政委到場致悼詞,事後把這起事故的經過寫成報告,通告全軍學習!

秘書有些為難地說:“首長,這位師長和政委都是老八路了,我看他們這份檢查報告寫得也很深刻,是不是處罰輕一些?

皮定均毫不客氣地說:“光寫檢討有什麼用?能記住嗎?不過是一張紙而已,正所謂不生孩子不知道疼,父老鄉親們把孩子養大不容易,送到部隊來是相信我們,我們再不好好照顧他們,對得起他們嗎?

師長和政委只能乖乖服從皮定鈞的命令,葬禮的那一天,師長和政委親自為戰士抬著棺材,舉行了一場隆重的葬禮。

而有了這個教訓之後,這支部隊從此再也沒有發生過安全事故。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別看皮定均打起仗來決絕果斷,堅韌不拔,可卻是極重感情的性情中人。

毛澤東的最後一個悼亡花圈送給他。榮歸故里,不辭而別犯“眾怒”


張烽

1953年夏,皮將軍從戎後首次返鄉。這是將軍離開家鄉二十四年後第一次回到金寨縣。可謂衣錦還鄉,驚動四里八鄉。探望者從早至晚,絡繹不絕,許多鄉親走幾十裡山路特地來看皮定均。

結果,將軍卻一夜難眠。次日清晨,皮定均斷然率全家離鄉返回。離家之時,卻因山洪暴發,又阻隔路途中,不得不在一個農戶家裡借宿了三天。

鄉親們得知此事後,很是生氣皮定均不辭而別的做法,還高興他被雨困住,甚至有人說將軍無情無義,“這是老天爺在懲罰他”。

張烽對於丈夫的行為,也很是不解,在回去的路上一直抱怨,皮定均卻一聲不吭。

三十年後,張烽才吐露出真情,說起來硬嚥不止:“將軍怎不想在家多住幾日?但見一起參加革命者皆戰死沙場,僅他一人生還,如何向先死者的家人交待!回鄉後,鄉親紛紛詢問,心裡怎受得了?”  

據金寨縣黨史載,該縣30年代,曾有10萬青年參加紅軍,倖存者僅數千。與將軍一同參軍的十四個人,無一生還。

將軍覺得自已無法面對父老鄉親的問詢,愧疚甚深,心如刀割。當年的眾多發小、同伴、戰友都已生死茫茫,埋身青山,而唯獨自已身居顯位。

見慣了戰爭的槍林彈雨,卻無法承受鄉親的淚眼婆娑。這是他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

從此,將軍再也沒有回過家鄉。

前期精彩:

一封電報讓主席大笑,拉開協商建國的帷幕。他為何被稱為黨的寶貝

死裡逃生的粟裕終復仇,歷盡十三年的戲劇性反轉,名將涅磐之路

慘烈的四平保衛戰,黃克誠說,你的決定錯誤,主席哲人式的回答

一次談話打造出我軍的戰爭之神,毛澤東說:你就是中國的炮兵元帥

參考資料:

《決戰——中原西南解放戰爭1945-1951》

《英勇虎將—皮定均紀念文集》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7-11

相關文章

亡妻送給我的禮物
祁紅的好友王亞楠託人給他送來一輛嶄新的腳踏車.同腳踏車一起捎給他的還有一句話,讓他每天早上圍著公園的碧水湖騎一圈,既鍛鍊了身體,又能清除體內裡的濁氣.祁紅無奈地一笑,這個王亞楠總是變著法地嘲笑他是工作 ...

李煜寫在手帕上的一首悼亡詩,短短20字,卻思念至極、悲傷至極

李煜寫在手帕上的一首悼亡詩,短短20字,卻思念至極、悲傷至極
文/ 空青 人生該是追求美的旅程. 靜下來,讀讀詩吧. [故事] 好久沒講過李煜的詩詞了. 李煜被稱為"詞中帝王",詞是他創作的絕對重點.但其實,作為後世有名的文人皇帝,他也有一些 ...

59年毛澤東回韶山,看到父母墳墓破爛不堪,他說:不要修,就這樣

59年毛澤東回韶山,看到父母墳墓破爛不堪,他說:不要修,就這樣
1959年6月25日,闊別家鄉32年的毛主席重回韶山,領袖還鄉,沒有鑼鼓喧天的儀仗隊,也沒有聲勢浩大的迎接團,只是幾輛黑色的轎車載著遊子的思鄉情,朝著韶山駛去. 圖|偉大領袖毛主席 與毛主席同行的有公 ...

羅榮桓逝世,毛主席夜不能寐,悼念時當眾流淚:這是一個好同志啊

羅榮桓逝世,毛主席夜不能寐,悼念時當眾流淚:這是一個好同志啊
1978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兩週年忌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首毛主席生前從未公開發表過的詩詞--<七律·吊羅榮桓同志>,詩歌內容如下: 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裡每相違.長征 ...

毛澤東的外孫女孔冬梅,曾敘述無奈事實:我不想活在外公的光環下

毛澤東的外孫女孔冬梅,曾敘述無奈事實:我不想活在外公的光環下
"我不是黨員,我媽媽說我還不符合一個黨員的條件."這是記者採訪孔東梅時,她曾告訴記者的. 孔東梅口中的媽媽,便是偉大領袖毛澤東的長女李敏,而她正是毛主席唯一的嫡親外孫女,外婆是賀子 ...

毛澤東來到井岡山後,袁文才指著一位女幹部說:老毛,她叫賀子珍

毛澤東來到井岡山後,袁文才指著一位女幹部說:老毛,她叫賀子珍
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 1927年,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失敗後,經過三灣改編開始向井岡山進軍. 有一天,袁文才帶著34歲的毛澤東第一次來到賀子珍面前,作為一名紅軍女戰士,在人煙稀少的萬山叢中的井岡山,自然 ...

人間惆悵客——納蘭容若的悼妻詞,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人間惆悵客——納蘭容若的悼妻詞,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中秋佳節蟾宮折桂# @蘭心書院 中秋已至,庭前的合歡樹葉子稀稀落落,偶爾有幾朵花兒戀戀不捨留在枝頭. 這幾天正好在翻看了<納蘭容若詞傳>,裡面有這樣一句詞:惆悵彩雲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 ...

1976年,病重的毛主席給李敏做了一個手勢,大家沒明白是什麼意思

1976年,病重的毛主席給李敏做了一個手勢,大家沒明白是什麼意思
前言 在毛主席生命的最後階段,女兒李敏來看他了.此時此刻,毛主席已經完完全全地迴歸了父親的角色.他像天底下所有的父親一樣,見到女兒來,心情自然很高興.他強撐著精神與女兒寒暄起來,可惜他的身體不允許他長 ...

周恩來、朱德相繼離世,唐山大地震後,毛澤東幾度昏迷悲痛欲絕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以樹喻人,死亡將近,除了無奈還是無奈.毛澤東晚年閒暇時光裡就愛讀<枯樹賦>,他似乎也感受到了人到暮年, ...

1956年,在毛澤東懷中痛哭的男人後來怎麼了?

1956年,在毛澤東懷中痛哭的男人後來怎麼了?
這是一張著名的照片,照片中一個男子在毛澤東懷中放聲大哭,毛澤東親切地撫慰他的情緒. 這個人是誰呢? 原來這個男子叫納·賽因朝克圖(原名賽春嘎),蒙古族正藍旗人. 賽因朝克圖在毛澤東懷中痛哭流涕 191 ...

他是毛澤東口中“三個師都不換的軍事搭檔”,犧牲時年僅22歲

他是毛澤東口中“三個師都不換的軍事搭檔”,犧牲時年僅22歲
22歲時,你在幹嘛? 這理應是一個代表著無限朝氣與青春的年紀,然而,在抗戰時期,有很多人卻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2歲. 這其中就包含了盧德銘. 他是秋收起義的總指揮,是毛澤東口中"三個師都不換 ...

毛主席兵不血刃力挽狂瀾,看一代偉人的軍事謀略,偉哉毛澤東

毛主席兵不血刃力挽狂瀾,看一代偉人的軍事謀略,偉哉毛澤東
一代偉人毛澤東是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他高瞻遠矚.全域性在胸,其雄才大略和指揮藝術令人歎為觀止. 以下要說的是:在危機四伏.十分被動的情況下,一代偉人毛澤東是如何力挽狂瀾.克敵制勝的. 一代偉人毛澤東 ...

一大召開前後,毛澤東與“南陳北李”的交往

一大召開前後,毛澤東與“南陳北李”的交往
文/王樹人 所謂"南陳北李",是指陳獨秀和李大釗這兩位中國共產黨創始人.1919年6月11日晩,陳獨秀到北京前門外.新世界商場散發由他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傳單時,遭北 ...

62年,劉思齊和楊茂之結婚,毛澤東囑咐:以後不要疏遠父女之情喲

62年,劉思齊和楊茂之結婚,毛澤東囑咐:以後不要疏遠父女之情喲
前言 1927年春天,武昌都府堤41號來了兩位客人,楊開慧才生下第三個孩子不久,她被保姆攙扶著走到客廳,看到毛澤東正在同他們交談.到訪的是劉謙初和張文秋,他們即將結婚,毛澤東笑著說:"別人會 ...

年長毛澤東4歲的同學來京,剛見面毛主席就叫他“叔祖父”,並親自為其夾菜

年長毛澤東4歲的同學來京,剛見面毛主席就叫他“叔祖父”,並親自為其夾菜
毛裕初比毛澤東大4歲,他們兩個是同學關係,雖然小時候跟毛澤東一起在鄒春培先生那裡讀過書,但他自認為就是個泥腿子,並不願意沾毛澤東什麼光.因此,建國後的一段時間裡,毛裕初從來沒往北京寫過一封信.回想起在 ...

毛澤東被錯認為民兵,一連扛了幾天槍,他是如何幽默化解困境的?

毛澤東被錯認為民兵,一連扛了幾天槍,他是如何幽默化解困境的?
毛澤東在轉戰陝北途中 世界共產主義的偉大導師列寧曾經說過:"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願你讓自己幽默起來." 作為列寧精神的偉大繼承人與傳播者,毛澤東同樣也繼承與傳播了列寧的這 ...

70歲的賀子珍當選全國政協委員,激動地說:沒想到組織上還記得我

70歲的賀子珍當選全國政協委員,激動地說:沒想到組織上還記得我
前言 1979年6月11日,各大報紙的頭條上都刊登著一張照片,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端坐在輪椅上,低頭和一個小女孩看畫報,和藹親切. 這位老人是賀子珍,小女孩是她的外孫女孔東梅.在照片上方所登" ...

1952年,毛主席問:“左權的墓在哪裡”

1952年,毛主席問:“左權的墓在哪裡”
1942年的5月25日,在十字嶺指揮突圍戰鬥中的左權壯烈犧牲.同一年的10月份,左權等一干烈士的忠骨在涉縣石門村的晉冀魯豫抗日烈士陵園隆重安葬,群眾曾稱這裡為左權將軍墓.1945年10月4日,古城邯鄲 ...

王閏之為何要燒光蘇軾的詩稿?蘇軾的多位妻妾,只有她被稱為老妻

王閏之為何要燒光蘇軾的詩稿?蘇軾的多位妻妾,只有她被稱為老妻
蘇軾的正房太太只有兩位,一位是王弗,一位是王閏之.碰巧的是,她們倆還是堂姐妹關係.王弗16歲嫁給蘇軾,但是可惜27歲就去世了. 蘇軾那叫一個傷心啊,甚至在王弗去世後10年,還親自寫下了那首傳誦千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