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讀書|青春美少女與遠古的陶罐,一幅被盜版超過百萬次的油畫

讀書|青春美少女與遠古的陶罐,一幅被盜版超過百萬次的油畫


中國工匠製陶成器的歷史非常悠久,七八千年前就開始了,還有考古資料證明約一萬年前就有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掌握製陶技術的國家之一。製陶作為技術之母這個命題,是世界範圍內的。而起碼在中國範圍內,陶器是七八千年未曾中斷地伴隨著我們普羅大眾生活的器具,唯有陶器與我們有著這麼深遠的交情。當青銅器大批地製造出來,主要用諸貴族和國家,以示奢華和尊貴,並曾象徵權力和主權,但並不能替代作為“罈罈罐罐”的陶器進入平民百姓之家為生活做主的熱情(如前所述,瓷器誕生後,是既與陶器平行又作為陶器的一個新部分進入生活的)。由於青銅資源的稀缺,而且要用之鑄造貨幣,遂使陶(瓷)器進而成為官民都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器。進入現代,塑膠被歐洲人發明出來,迅速成為器皿的主流,但仍必須有耐火、存溫和無毒的陶器“定居”在我們的廚房和儲藏室裡,為我們煲著雞湯、酵著米酒、泡著酸菜,而高雅人士還要養著、玩著紫砂茶壺什麼的來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也必須是瓷的盤子、碗和杯使我們感覺到什麼是真正的生活,當然也有玻璃和金屬的容器分去小部分市場,但一直成不了主流。

我們仍然離不了陶匠。

詩歌中的“陶造”

我們可以在先秦乃至於之後的典籍中找到有關陶人制陶的零星記錄,但要找出一篇較為完整的散文文字——如莊子筆下的庖丁、柳宗元筆下的《梓人傳》——則無可能。唐詩三百,絕無“陶詩”。宋詩中,卻有梅堯臣的一首《陶者》,是寫燒瓦陶工的,我們大家都很熟悉: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我們說過製陶是“快樂勞動”,這一首卻表達了“不快樂”,顯示製陶是沒有獲得感的勞動。這是進入階級社會了,工作者過不上好生活一直是得不到解決的問題,做什麼偏缺什麼長使勞動人民心中感到很“懟”。漢代劉安《淮南子》(卷十七《說林訓》)已經收錄了幾句諺語專道這種不公平:“屠者羹藿,為車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處狹廬,為者不必用,用者弗肯為。”“泥瓦匠沒房住,紡織女沒衣裳”,有些地方也有這樣的民諺。我從小也常聽鄉人愛說“木匠睡的(是)柯杈床”,說的也是這個意思,但“懟”的色彩不濃厚,似乎早就以苦為樂,並帶有一點勵志的意思在其內了。

讀梅堯臣的《陶者》,讀者們一定會想起另一首同樣時期、同樣主題、同樣構思、同樣自小就學過的小詩——另一位士大夫詩人張俞作的《蠶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悲憫勞動人民的勞而無得,從唐詩以來,已經形成一個固定的主題。因為儒家重農,所以詩人的悲憫物件,多是農民,少數也會寫到各種工人,如織工、鹽工等,而梅堯臣還寫到了陶工,這是少數中的少數。

美國現代詩人華萊士·史蒂文斯(1879—1955)在《罈子軼事》(西蒙、水琴譯,參見《史蒂文斯詩集》,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一詩中寫過一隻罈子。一隻普普通通的罈子:

我把一隻圓形的罈子

放在田納西的山頂。

凌亂的荒野

圍向山峰。

荒野向罈子湧起,

匍匐在四周,不再荒涼。

圓圓的罈子置在地上,

高高地立於空中。

它君臨四界。

這隻灰色無釉的罈子。

它不曾產生鳥雀或樹叢

與田納西別的事物都不一樣。

這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青們都很膜拜的名作。在詩中,以罈子為中心和制高點,事物被重新組織,生活凸顯出意義,而其意義還是生活。這隻普通的罈子,為何能“君臨四界”?因為它有著一萬年之久的歷史,它是“陶造”的奇蹟。為什麼“它不曾產生鳥雀或樹叢”呢?因為它產生了鳳凰嘛!而“樹叢”也太矮,也不是它要產生的物件,因為它是從最初的文明之火中誕生的,它還要產生更偉大的創造。但另一方面,也說明它真的很普通,產生於普通工匠之手,以服務於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為目的。它自己就是目的,並不是產生其他事物的手段。

“詩無達詁”,此其一解。總之,你必須到更遠的地方去求解意義,如果作品中出現了一隻罈子,你最好從仰韶文化時期出發,走回來觸控這隻罈子。

美術作品中的“陶”

關於陶,文字典籍仍不足徵的話,還可求諸美術作品。首先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1780—1867)的油畫《泉》亮人眼球。《泉》以女神維納斯為“模特兒”,畫了一名豐腴的青春美少女高舉陶水罐,從中傾倒出源源不斷的甘泉。這是安格爾描繪的最美的女性人體。我少時看此畫,目光不離人體,現在則也頗注意及那陶罐。女性人體寄寓著安格爾“永恆的美”的理想,而能盛裝這一理想的容器,只能是處於歷史源頭處的陶罐。

讀書|青春美少女與遠古的陶罐,一幅被盜版超過百萬次的油畫


安格爾《泉》

還有一幅由美少女和陶罐組成的油畫作品,畫名就叫做《陶》,中國當代畫家謝楚餘的成名作。《陶》完成於1997年年初,畫面中是一位東方的半裸少女抱著一隻想象為半坡出土的陶罐亭亭玉立,背景是風起雲湧的天海。為什麼是最青春的少女抱著最古老的陶器呢?畫家說,少女是集合了三個模特兒(一個山東青島人,一個廣東汕頭人,一個混血兒)的優點而畫成,已經美得絕倫了,因為抱著遠古汲水的陶器,就更加美得無邊。古老的陶器襯托著少女的青春之美,少女也給陶器注入了永遠青春的生命——這仍然可以看成是獻給製陶這種帶著母性特徵的勞動之美的一曲頌歌。說到底,包括文字形態在內的一切藝術一個重要的起源仍然是勞動。

讀書|青春美少女與遠古的陶罐,一幅被盜版超過百萬次的油畫


謝楚餘及其作品《陶》

《陶》一經問世,便打動世人,成為中國油畫史上被翻版盜印最多的一幅油畫,盜版數不少於一百萬次。有一年我到東莞住一家雞毛小店,見其牆上儼然也是掛著這幅作品。

——本文摘選自《典籍裡的中國工匠》

讀書|青春美少女與遠古的陶罐,一幅被盜版超過百萬次的油畫


《典籍裡的中國工匠》

詹船海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詹船海

編輯:周怡倩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12-14

相關文章

姓名學起源與發展
姓名學起源與發展 姓名學淵源於我國古代諸多先賢的哲學思想,是我國的國粹.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蘇東坡說:[世間唯名實不可欺].嚴復說:[一名之立,旬月踟躅].諸先賢都道出了姓名對人的重要性. 古 ...

新中國成立前中共僑務工作起源與發展
作者:張春旺(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 20世紀初,華僑.留學生中的部分先進分子積極參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不少中共黨員在海外僑胞中進行革命宣傳,組織發動 ...

「轂銳馳」回顧賽場——F1賽事的起源

「轂銳馳」回顧賽場——F1賽事的起源
我們今天欣賞的F1比賽可以說是高科技.團隊精神.車手智慧與勇氣的集合體,被譽為當今世界三大體育賽事之一.現在F1是賽車中的頂級賽事,全年的統籌安排,每站比賽的賽事組織,車隊工作,電視轉播等各個方面都井 ...

震撼!中國發現中更新世古人類新人種:龍人

震撼!中國發現中更新世古人類新人種:龍人
<史前中國:從智人時代到塗山會盟>對中國史前人類起源作了極為詳盡的探討,可參考此書.作者柯勝雨,中央黨校出版集團大有書局,2021年6月出版. 數十萬年前,多個人種同時存在於亞洲.歐洲和非 ...

自是花中第一流

自是花中第一流
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詞與<詞論>管窺 作者:華彤庚 再挑剔的眼睛,也不能不驚豔於清照詞之自然美.1099年,清照年方16,酒後遊戲之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才登詞壇, ...

中國姓氏探源一(一)

中國姓氏探源一(一)
1.序言 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真正的源泉,至今為止仍無可考的有力證據. 有人說是母系社會的時候出現的.依據是姓氏中,最初的姓是女字的偏旁. 筆者竊以為過於牽強. 因為那種姓氏,最早的起源傳說就是起 ...

日本還有六大領先的技術

日本還有六大領先的技術
一.光觸媒技術 光觸媒也叫光催化劑,起源及發展於日本.上世紀80年代起,光觸媒風風火火的應用在各個建築上,從醫院的瓷磚,地板構成無菌室,大廈的玻璃牆面外表潔淨,一直到植物棚的降溫,光觸媒作為" ...

福建席太歲文化館館長陳華鉤一行赴滬拜訪中國太歲收藏研究委員會秘書長曹冬生

福建席太歲文化館館長陳華鉤一行赴滬拜訪中國太歲收藏研究委員會秘書長曹冬生
一場秋雨一陣秋風,9月10日的上海空氣變得十分清純甘甜起來.福建省泉州市席太歲文化館館長陳華鉤一行沐浴秋雨,拜訪太歲泰斗一一中國太歲收藏研究委員會秘書長曹冬生教授.曹秘書長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裡,栩栩 ...

看了這些,再也不怕“熊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了

看了這些,再也不怕“熊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了
01 眾所周知,熊孩子最大的本事就是用"十萬個為什麼"對自己的父母進行靈魂拷問,而且還會逮住一個問題深究到底. 例如: 地球誕生以來,生命從哪兒來? 生命是怎樣演化的呢? 又是如何 ...

古代高士圖及其衍變——故宮“林下風雅”展之深度解讀(上)

古代高士圖及其衍變——故宮“林下風雅”展之深度解讀(上)
楊丹霞 "林下風雅--故宮博物院藏曆代人物畫特展(第二期)"正在故宮博物院對外展出,此次展覽主要呈現的是中國古代的高士圖,分"避世高逸""晏居幽興&q ...

家譜族譜的功能與作用

家譜族譜的功能與作用
家譜或族譜,是以血緣親情為脈絡,以姓氏作標記,編就的特殊史笈資料,是姓氏的生命史.它記錄本氏族起源.發展.繁衍.變遷的過程,是氏族最珍貴的文化瑰寶. 據史笈記載,中國漢人使用過的姓氏有13000多個, ...

中國的酒文化&quot;世上無酒不成宴&quot;,與現代餐桌禮儀

中國的酒文化&quot;世上無酒不成宴&quot;,與現代餐桌禮儀
古時"琴棋書畫詩酒花"並稱,可見,酒是我們民族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符號.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吃"的國度,也因而衍生出許多與"吃"有關的片語,如 ...

“南越王”是如何運送到國博的?

“南越王”是如何運送到國博的?
展出的銅燻爐 展覽現場的文物 漆木屏風在組裝中 展覽中的東漢陶船 兩千多年前嶺南歷史文化的畫卷,藉助332件(套)文物,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徐徐展開. "海宇攸同--廣州秦漢考古成果展&quo ...

民間收藏古蜀玉器中的伏羲女媧

民間收藏古蜀玉器中的伏羲女媧
朱文燦 朱 帆 一.有關伏羲.女媧的傳說記載 早在6500萬年前,地球上就已出現了蛇類,蛇是無足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有鱗目.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它們沒有像恐龍一樣滅絕,而以強大的生命力在大自然的 ...

山東省郵電博物館丨如果文物會說話……

山東省郵電博物館丨如果文物會說話……
魯網10月2日訊 在山東聯通院內有一座具有百年曆史的德式建築,始建於1918年,最早作為山東省郵務管理局郵務長的居所使用,這座獨具藝術特色的小樓歷經滄桑,幾經變遷,於2010年改建為山東郵電博物館,共 ...

中國現存的國保級廊橋有32座 泰順獨佔15座 成研究古廊橋的活教材

中國現存的國保級廊橋有32座 泰順獨佔15座 成研究古廊橋的活教材
導讀: 關於"廊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廊橋,顧名思義"有屋簷的橋",在我國曆史上保留下來的廊橋建設都是匠人們手工建造的,而且每一座儲存下來的廊橋都是有跡可查, ...

追尋夏的軌跡 |“夏之王城”今何在

追尋夏的軌跡 |“夏之王城”今何在
來源:河南日報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走進登封市告成鎮八方村,沿著村子裡車水馬龍的道路一直往西走,映入眼簾的是道路兩旁長勢喜人的莊稼,其中一溜高坡上用綠網圍擋起來的空地尤為引人矚目,這裡便是王 ...

《中國夏布》作者、川農大教授張強:千年夏布是一份民族記憶、文化符號|封面專訪

《中國夏布》作者、川農大教授張強:千年夏布是一份民族記憶、文化符號|封面專訪
2021年8月,四川農業大學張強教授利用業餘時間歷時6年拍攝.考證並撰寫的圖文攝影集<中國夏布>,由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該書以其研究型攝影和對夏布全面而專業記錄.思考,引發業內人士高度肯定 ...

又推翻相對論了!這次可能是真的

又推翻相對論了!這次可能是真的
作者: 愛霞 近日,學者王行洪先生髮表了一篇物理.學論文.論文中研究了在太陽系中,宇宙射線的加速問題.研究的結論,從根本上否定了狹義相對論的"質速關係",進而動搖了狹義相對論的整體 ...

典籍裡的近代中國對外經貿史

典籍裡的近代中國對外經貿史
<粵海關規例冊> 圖片由作者提供 光緒六年上海通商海關造冊處編印並公開發行的<通商各關華洋貿易總冊> 圖片由作者提供 <光緒乙巳年交涉要覽> 圖片由作者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