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距離路遙首次發表《人生》已經接近40年了,最早讀到這篇小說的人也早已邁入中年。

對於他們來說,讀過一本《人生》,再來回味自己的人生,往往能夠產生仁者見仁的效果。

而初讀《人生》,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的人,可能很難理解這本書的主角高加林,更難以明白路遙的心聲與呼喚。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高加林的人生:現實與理想的反差造就的複雜人性表現體

《人生》的主角是一位生在農村的知識青年高加林。完成學業後,高加林深深愛著自己的土地,希望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為家鄉做出貢獻,讓家鄉發生一些改變。

他希望進入村裡的一所學校當一名教師。儘管這是一所民辦學校,與他純粹的教書育人的理想還有一些差距,但他依然堅定地報考了。

此時的高加林熱情又執著,善良而單純,一心想要實現自我的價值。

然而這所民辦學校在貫徹教育理念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不正當的勾當和陰影面。此時村官高明樓的兒子高三星也回到了農村,希望藉助父親的力量謀求一個職位。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高明樓很輕鬆地就將高三星安排到了這所學校,做一名教師。

這已經夠諷刺了。普通人千辛萬苦學成歸來,花費心力才能考上的工作,高三星卻僅僅憑藉一個身份,走動後門就能摘獲。

更諷刺的是,高三星的職位恰好就是高加林所幹的。換句話說,高三星直接把高加林給頂替了。

失意的高加林懷揣著憤懣與無奈,回到了田野,繼續靠種地謀生。但是他的內心已經被權力和慾望腐蝕出了一個口,再也無法癒合。

如果說高加林原本就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對他而言任何工作也就沒有了太大的差距。

但是他讀過書,書記賦予他的知識和視野讓他的心飛離了這片土地,飛往了高樓林立、繁華琳琅的都市。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因而,每當他赤裸著上身,站在地頭眺望這片莊稼時,他總會產生一種異樣的鬱悶。

高加林原本對高三星這種走動關係的做法深惡痛疾,但久而久之,這種痛恨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嫉妒和羨慕。

不久,高加林的叔父高玉智來到了村子。高玉智當了多年的兵,退伍後做了縣勞動局局長,為人正直清廉,很受人們歡迎。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高玉智此次回村僅僅是為父母上墳、以及看望自己的兄長、高加林的父親高玉厚。但是村官們為了迎合高玉智,緊急地去了高明樓的會議室開會。

經過一番商量,縣勞動局副局長馬佔勝決定推薦高加林去縣委大院做一名通訊幹部。但是他深知高玉智不喜歡巴結奉承,因而對外只說是高加林的能力很強。

高加林做夢也想不到,走後門的事情能夠輪到自己頭上,而且這個關係比高三星的還要“硬”,因此,心理略有扭曲的他欣然接受了這項任命。

高加林來到縣城以後,成了縣委的一名記者。

這個身份可謂十分契合他的需求,他每天可以騎著腳踏車,挎著攝像機,來到一場場會議上拍照、寫稿,末了還能夠站在主席臺上為各路幹部合影。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他寫的文章、拍的照片經常能夠登載在縣報紙上,甚至有一次,他的名字出現在了省報的副刊上。這些成功讓他成為了縣裡的名氣人物,大家對他都尊重有加,也讓高加林感到十分自得。

閒暇之餘,高加林十分喜歡運動。出身農村,從小幹體力活的他在運動上也得心應手,尤其是打籃球。

他獨有的陽光、斯文的氣質,以及遠大的抱負和理想,讓他成了縣裡姑娘們的心頭好。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工作中,高加林結識了高中同學黃亞萍。這名女子曾是他仰慕的物件,只是兩人在身份上有著巨大的差距,高加林只好把她藏在心裡。

但是現在大有不同了,兩人都成了縣裡的幹部,在工作、生活中有著太多的共同興趣與話題。高加林對國家大事、文化知識的瞭解也讓他有著很高的吸引力。

很快兩人便墜入愛河,為此,高加林還特地與他在農村相愛的女孩,巧珍分手了。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但是黃亞萍的前男友,張克男對高加林與黃亞萍的愛情十分嫉恨,一心想要將其破壞。

張克男的媽媽碰巧在縣委工作,對兒子寵愛有加的她決定利用自己的身份去打聽高加林的情況,也得知了高加林的到來其實是因為走後門。

她發現以後,直接舉報了高加林。高加林辛辛苦苦謀得的工作與名聲頃刻間化為烏有,又一次回到了農村。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更讓他深受打擊的是,黃亞萍得知他將要回農村之後,斷然地決定與他分手。高加林失魂落魄地離開縣城,卻發現巧珍早已嫁作他人婦。

高加林心想,這下子真的成了笑話了。他已經做好了面對嘲諷、非議的準備,然而樸實善良的鄉親們對他沒有絲毫介懷,反而一直安慰高加林。

高加林經過人生兩次大起大落,再次與熟悉的家鄉人相見,實在被感動到了。無奈他身敗名裂,一無所有,只好把兜裡的一盒煙分給了他們。

複雜悲劇的背後,是一種人生的內在確定性

路遙年輕時曾經博覽群書,發現中國的小說臉譜化十分嚴重,正與邪分得很清。

事實上,人性是複雜的,性善論、性惡論爭論了上千年也沒有結局。所以路遙走訪各地,瞭解不同人的不同經歷與故事,逐漸對人性有了自己的見解。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他將自己瞭解的“人”塑造成了高加林,這個“高加林”就成了一個萬千農村知識青年的代表,更是人性的一個集合體。

城鄉差距不過幾里路,卻彷彿是兩個世界。城裡人和鄉里人長得也沒有區別,但兩者的社會地位卻有如鴻溝。

高加林最初是一名單純的,有理想抱負的青年,但是他想要實現、追求的事物與名利分不開,這也註定了他會淪陷。

他放不下的東西太多,比如一個“高人一等”的身份、一份符合追求的愛情、一次實現自我的工作機會等等。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高加林的心智不可謂不堅定,即便歷經沉浮起落,他還是想要嘗試走出去,擺脫農村的束縛。

但是他也十分脆弱,在一次次的誘惑面前逐漸迷失了。他的慾望越來越大,以至於不惜走上邪門歪道。

高加林與巧珍的關係其實就在逐漸反映著高加林心理、思想的不斷變化。

巧珍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村女孩,她美麗、善良、質樸,由於沒上過學,她對知識分子有著強烈的嚮往。

所以她在高加林第一次回到農村時就對他展開了熱烈追逐,兩人在莊稼地裡相愛。

但他們兩人的愛情是畸形的,單向的。

巧珍對高加林有著強烈的依附性,這也註定結局是悲劇的。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高加林並沒有真正地將巧珍當做熱愛終生的女人,只當她是自己失意時的一個慰藉。

因而,在他有能力追求黃亞萍時,他決定拋棄巧珍。

黃亞萍在各方面都是他的理想物件,兩人可以一起討論共同話題,一起寫詩;而巧珍來到縣城看望高加林時,只會告訴他誰家的母豬生了十二個娃。

更為致命的是,高加林明白,黃亞萍家裡有能力可以幫他去南京、去省城報社工作。愛情與事業的雙重砝碼壓彎了高加林心中的天平,最終他與巧珍坦白。

巧珍對此也沒有糾纏,只是她臨走之前對高加林的頻頻叮囑顯示了她的不捨與痛心。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巧珍原本也是一位向農村封建愛情、媒妁之言挑戰的進步女性,因而她愛上了卓爾不凡的高加林,還為他專門學會了刷牙和化妝。

但是在這一切支離破碎以後,巧珍回到了農村,聽從父母的安排嫁給了一位村官的兒子。

儘管這場婚姻表示巧珍已經徹底對命運妥協了,但她仍然深愛著高加林。在高加林一切化為泡影,回到農村之後,巧珍為他去求高明樓,幫高加林求來了一份教師的職位。

相比之下,黃亞萍在高中時代就看不起農村出身的高加林。直到高加林來到縣城,態度才來了個大變樣。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她為了與帥氣、有知識有能力的高加林在一起,與只會吃家底的張克男分了手。

也為了繼續留在縣城,拒絕了與高加林一同前往農村的安排。

黃亞萍是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無論誰來誰走,她都不願意吃虧。

巧珍的質樸、純粹的愛,高加林早已經有些配不上了。昔日對他死心塌地,處處為他著想的姑娘,也成了他揮之不去的白月光。

高加林的人生沒有最終的結局,這也成了讀者們自由想象討論的空間。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或許,沒有既定結局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每一秒都充滿變數。直到死去之前,都沒有人能夠徹底斷定一個人的未來。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就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見證形形色色的情感與品格。現實世界很苦,但我們要足夠相信,人民群眾的美好與偉大永遠值得探尋、傳頌。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7-19

相關文章

路遙《人生》:高加林的悲劇,教會年輕人三件事

路遙《人生》:高加林的悲劇,教會年輕人三件事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大家好,我是@李也春風,今天與您分享的是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 歐洲著名的政治家托馬斯 · 莫爾說:"在人生中 ...

怎樣才算將一本書讀懂了
雲簫老師: 你說你苦惱於喜歡讀書卻不知是否讀懂:"有時候拿著一本書翻來覆去地讀,似懂非懂."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書是否讀懂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同的讀者因為不同的人生閱歷和知 ...

這些星座層次太高,與常人格格不入,“孤獨”相伴卻沒人能懂

這些星座層次太高,與常人格格不入,“孤獨”相伴卻沒人能懂
人們常說,牛羊才成群結隊,野獸向來獨行.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往往不是那麼合群,眾所周知人是群居動物,太多特立獨行難免會倒灶排斥,甚至被當成異類.但這些人並不是過於孤僻也並不是缺少情商,更不是不懂交集 ...

讀懂了這句話,就讀懂了人生

讀懂了這句話,就讀懂了人生
文/作者投稿 -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中寫到: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這世間奇偉.瑰麗.非常規的美景,不在唾 ...

讀懂《寒窯賦》人生不迷茫
讀懂<寒窯賦>人生不迷茫 北宋傳奇狀元宰相呂蒙正有一則流傳了1000多年的<寒窯賦>. 如今讀來,朗朗上口,其狀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稱一代奇文.將社會的各種人情冷暖,現實無奈, ...

真正成熟的人,是突然讀懂了《西遊記》

真正成熟的人,是突然讀懂了《西遊記》
人生有很多階段需要自己去慢慢體悟,從幼稚到成熟就是一個人生的階段. 小時候讓人百看不厭的<西遊記>怎麼看都不能入味,認為只是一些神話故事而已,隨著人生閱歷與經歷的增長,再去翻閱<西遊 ...

你真的讀懂了楊修之死嗎?因其愛耍小聰明?其實有更深的政治邏輯

你真的讀懂了楊修之死嗎?因其愛耍小聰明?其實有更深的政治邏輯
對於絕大多數人們來說,都對<楊修之死>的故事耳熟能詳,因為這個故事曾收錄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用來警示我們做人不能太鋒芒畢露.自作聰明,要懂得韜光養晦.謙虛低調. 明代李贄點評<三國演 ...

讀懂張愛玲,就讀懂了中國式親戚

讀懂張愛玲,就讀懂了中國式親戚
有人說:中國親戚有個奇異功能,不管在聊什麼話題,聊著聊著,話題就變成了,大齡的怎麼還不結婚,結婚的怎麼還不生娃? 以致於逢年過節,很多人都有了恐親戚症. 中國社會,是以親戚關係組成的關係網. 說起七大 ...

讀懂詩歌:關注詩之“人”——穿越時空現場景

讀懂詩歌:關注詩之“人”——穿越時空現場景
為了更好地把握詩歌內容以便正確解題,考生在閱讀詩歌時要善於"補白"(設身處地還原場景)."補白"原是相對"留白"而言的.中國古典藝術創作很重 ...

當你讀懂了《城南舊事》,所有的苦難都會過去

當你讀懂了《城南舊事》,所有的苦難都會過去
每到初冬時節,總會有賣煤的駝隊從門頭溝來到椿樹衚衕的林家門口. 大女兒林海音站在父親身後,看他買下兩麻袋"烏金墨玉". 30多年後的一天,林海音偶然聽到了駝鈴聲,思緒也隨之飛向了遙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讀懂了魯迅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讀懂了魯迅
讀書的時候,我是不喜歡魯迅的,因為他的文章難讀懂,考試還特別容易考到,實在不討喜. 正所謂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 後來再去讀魯迅,還是不喜歡他,因為他的筆太刻 ...

人到三十,最可悲的不是讀懂了魯迅,而是讀懂了老舍
小時候,我們嘲笑孔乙己,嘲笑阿Q,同情祥林嫂. 長大後我們開始讀懂了魯迅,而今我們再讀魯迅,讀懂了他那辛辣的筆所傳達的良藥,如同一味良藥拯救著我們麻木的靈魂. 然而讀懂魯迅我們或許還有拯救的希望,可是 ...

如何讀懂自己的命運?

如何讀懂自己的命運?
在讀懂自己的命運之前,首先需要知道什麼是命,什麼是運:命是與生俱來的,出生就已經定下,運是後天所需要經歷,隨時空變化而變化,無論是命或者運,想要讀懂它,首先需要讀懂一些"符號",如 ...

讀懂他的情緒需求——月亮
你真的能讀懂他內心的需求嗎?他什麼時候生氣了?你察覺到他童年的陰影是什麼了嗎?你該如何滋養照顧他?又該如何避開他的雷區,降低矛盾衝突的升級機率?接著往下看,他的月亮星座告訴你答案. 什麼是月亮 月亮影 ...

數字 綠色 融合——從中國質量獎榜單讀懂三個“訊號”
新華社杭州9月18日電 題:數字 綠色 融合--從中國質量獎榜單讀懂三個"訊號" 新華社記者屈凌燕.馬劍.魏一駿 在16至17日舉辦的中國質量(杭州)大會上,第四屆中國質量獎評選結 ...

詩詞|這些朗朗上口的冷門詩詞,沒讀過可是一大損失

詩詞|這些朗朗上口的冷門詩詞,沒讀過可是一大損失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釋出的文章,還可點選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劉禹錫有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鳴. ...

劉陽:讀懂中軸線就讀懂北京

劉陽:讀懂中軸線就讀懂北京
正如梁思成所說,"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分配都是以這中軸線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南起永定門,北 ...

王菲和謝霆鋒,是這一代人才能讀懂的故事

王菲和謝霆鋒,是這一代人才能讀懂的故事
#婚戀手冊# 作為80後的一代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那時候唯一的音樂影視來源都歸功於電視和期刊雜誌. 那一年,1992.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橫空出世.在香港爆紅.我認識了王菲. 那一年 ...

托爾斯泰的偉大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十句格言,讀懂深受啟發

托爾斯泰的偉大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十句格言,讀懂深受啟發
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中,<安娜·卡列尼娜>是他所有作品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之一,小說所達到的高度可謂空前,就連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完都為之興奮,稱之為--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在現代歐洲同類作 ...